什么社恐,来东北都给你治好了
如果向全中国爸妈发起一个投票,最希望自家孩子拥有的一向技能,“自来熟”三个字一定会上榜。
这个词大家都懂,即第一次见面就表现得像老朋友一般,和谁都能聊得来。
但能做到的年轻人却少的可怜,从小看着冯远征神剧长大的90后见到陌生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呢,更别提让你主动去搭茬了。
只有一个地方的人例外,那就是东北。
虽然说老铁们好客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吧,可不少第一次去东北的南方人,还是很容易被当地人的热情吓一跳。
这不,前两天博主@SpicyPiggy就在路边,被东北大哥敲了敲窗户,一点儿不见外地咨询“车全下来多少钱”,然后甩下一句“谢谢啊”(请脑补范伟老师的声音)扬长而去。
在脸皮薄星人看来,冷不丁地被陌生人问这种问题可能还会在心里暗自犯嘀咕:“咱俩……熟吗?”
可东北人的字典里,没有“陌生人”这个词。
如果有,唠上两句的功夫也就没了。
《这就是灌篮》里,来自辽宁的郭艾伦从见李易峰第一面,到挽住李易峰的胳膊,只用了一个对视的时间。
而这在东北其实都算长的。
“你这貂真好看,夺钱啊?”、“大哥手里大白菜哪嘎达买的啊?”、“这肉喜人,啥菜啊?”
东北人总能在见到你的第一面,准确地找到开启话题的突破口。
因此坐个火车吧,只要周围坐着一个东北人,那方圆十个座位内所有人——姓啥叫啥、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保准儿在半小时之内就被他调查清楚了。
再过半小时,一车厢的老弟老妹儿都被传染上了浓浓的大碴子味,然后不断被投喂各种花生、瓜子、火腿肠。
分享一只来自东北的siri
▽
一个人去东北也别害怕。
他们乐意和任何只见过一面的人做亲戚,无论谁家都是“咱家”,家里有着“咱爸妈”和“咱闺女”,除了媳妇在东北都可以论“咱”(误)。
只要你踏上黑土地,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这个大家庭。自来熟的他们表达热情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走在路上稍微迷茫一点儿,就有大妈冲过来热情指路;对别人手中的美食流露出一丝觊觎,大妹子就会主动分你一半。
没有生人是一颗烟混不熟的,问一句“抽烟吗”,不管你接不接,从此刻你俩就能唠起来。
再比如,很多明星都在采访里说过,东北人是他们见过最热情的粉丝。宋小宝生平最害怕的就是去沈阳机场,因为一旦被人发现了,走过来就是一巴掌——损色儿!
也不管他疼不疼,然后就一把拽过来搂在一起合照。
要放别人身上,猛的一来可能还有点儿懵逼。但一个讲究的东北人可是不能让对方的热情落地的,他们必须把话接住。
在这里,不存在什么“在外面不能和陌生人说话”这种教育。当自来熟遇上自来熟,俩人就成了前世走散的亲家。
什么在澡堂跟隔壁大妈聊高兴了,互相搓个背啦;俩陌生老娘们儿逛街,从互相参谋衣服好不好看、唠到家里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啊,都是常有的事儿。
东北人就算出去庆祝生日,也不能只敬自己桌的酒,最起码旁边三桌都要照顾到,才对得起他们普天同庆的性格。
然后,眼看着俩素未平生的大老爷们儿就搂到一起,坐去一桌吃饭了。
很多老铁都说:“去南方之前,以为自己是内向的人;直到走出东北,才意识到自己得收敛点儿,害怕招人烦。”
这就是他们多虑了。
看到如此热情的东北人,绝大部分只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快递小哥、另一个是外卖小哥)的阿宅们都只有一个反应——
孤单的我,好想找个自来熟的东北人做朋友啊!
毕竟一个人生活实在是太苦闷了,就算没有情人,有个乐观开朗好相处、永远能找到话题的沙雕小伙伴也是极好的啊。
出于当代人过于孤单的情感需求,其实也不限于东北人。只要你有自来熟的性格,走遍天下都吃得开。
就比如每个中国妈妈都掌握一个技能——在搬新家的一个月内认识整栋楼的邻居。
更厉害的母上大人,从老家来北京看你三天,就问出来了小区保安的薪水和对门姑娘的职业,顺带着给人家姑娘送去了自己蒸的大馒头。
而在这儿住了一年的你……连对门住的是姑娘都不知道。
你看,比起东北人无论男女老少天生的幽默外向,老一辈的自来熟其实更像是在人情社会历练久了,养成了一种社交习惯。
她们总能在买菜路上、在饭店点菜、和去远房亲戚家里拜年时,把自己“谁都能聊”的技能充到满点。徒留社交障碍的你在旁边,宛如一只本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的阿杜。
感谢大连一枝花臧婉婷女士友情出镜
▽
因此,对于很多突如其来的热情,不少社恐的年轻人也难免有些害怕。
毕竟自来熟的人并没有严格按照人际交往的流程来,没有经过一系列过程就直接省去了客套礼仪,几招下来就让不习惯这种相处模式的人招架不住了。
只能一边点头应付一边在心里嘀咕着怎么才能顺利脱身,假笑得肌肉都僵了。
更惨的是,被看似自来熟、实际毫无社交分寸感的人坑过的也有不少——
聚会上见过一面聊过三句话,回头就自称“生死之交”,要不免费帮忙办事就到处说你不厚道;
明明只是第一次相亲,却时化身派出所盘问犯人的民警,时而像已经结婚十年的另一半,乱拿对方开不恰当的玩笑;
20年没见过的小学同学、30年没见过的奶奶的表妹的外甥女,不擅长聊天吧,却又永远喜欢从逼婚逼生开启话题。
自嗨的时候还必须要求被盘问的你对答如流,这头聊不下去了,这些自来熟的“亲戚”便又自顾自地开启了一个更尴尬的话题:“要不你帮我闺女辅导一下功课?”
往往是没礼貌而不自知、在气氛陷入一片死寂之后,才用一句“你这孩子怎么不识逗呢”当免死金牌。
所以说啊,世界上怎么会有人不愿意和开朗外向的人做朋友呢?
重要的,其实只在于自来熟的这个度。
情商高的自来熟,是指那种第一次见面就说话圆融而不圆滑、耿直而不刻薄。冷场的时候还会体贴的问几个日常问题来进行互动,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打破尴尬的人。
可随着人情社会的慢慢腐化与功利化,比起真诚,“会来事儿”渐渐成了评判人际交往的唯一标准。
这也让用表面上的“自来熟”当幌子,实则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甚至在背后做尽了捅刀阴人之事的人越来越多。
这或许也是东北人的自来熟这么招待见的原因吧。
他们总能不吝发自内心的善意,对陌生人报以对热情而真挚的笑容;
好面儿的性格又永远不会强求,敏感地发现对方展露出的不悦,用外向的魅力感染你,而不是“你必须和我做朋友”的逼迫。
最后,在线等一个东北老铁做朋友,挺急的。
· END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点击底部右下角的“好看”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