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什么时候起,“穷人”不配在中国互联网得到同情了?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2020-08-19

疫情中被遗弃的婴儿


延续至今的疫情,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撕开了无数个比电影剧情更现实、更残酷的口子。


但最近一条“夫妻将新生男婴遗弃在医院门口”的新闻,依然引发了舆论的地震。



一般来说,父母遗弃婴儿,显然无论从法律上还是旁观者的道德评判上,都存在巨大的问题。


但无论是事发当地(汕头市澄海区)媒体的报道,还是夫妻二人遗弃时留下的那封信,读来都让人觉得有另外一些不是滋味的东西。


这对夫妻是在汕头的外地打工者,平时以打零工为生,但孩子出生后负担加重,已花光所有积蓄。


疫情的严重,也使他们目前毫无收入。想要通过工作维持生计,比正常情况下更加困难。


无比窘迫的情况下,他们把孩子放到了医院门口,并在信中约定“如果生存下来,一个月内一定前往福利院领回,到时多少钱一并补予福利院”



据报道,后来公安部门已找到夫妻二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二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接回了孩子,政府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持。


能将这个错误弥补上,并且后续的生活也因为有了工作能有一定保障,算是这场悲剧比较圆满的结局。



像这样因疫情衍生出的人伦悲剧,没有一出是人们愿意看到的。


特殊背景下,这么一个鲜活的故事显然也冲击到了广大网友的认知,因而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不少人体会到了那种悲哀无力的感觉:


本来有积蓄、有工作的一对普通父母,大概没料到突发的灾难会引发这么巨大的变故,整个事件可悲、可叹。



但如果站牢了“遗弃是不可原谅”的立场上往前推这对父母的客观处境和主观决定,舆论又是另一番景象。


简单来说就是:明知自己穷,为什么还非要生?



虽然新闻称夫妻二人在这件事之前是有积蓄的,但迅速就没钱了的事实,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许多人认为,一个月就花完了积蓄,那这积蓄也太少了,这么点钱就敢生孩子了?



再继续推下去,他们何以把自己弄到这个境地也是指摘的焦点:


怎么可能会这么穷的?有手有脚的正常人,根本不可能落到这么拮据的地步啊,“一个月3000块都挣不到”吗?



于是,这对夫妻贫穷的原因和结果,仿佛构成了一出存在主义戏剧的脚本: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重压和养不起孩子的现状,人究竟会怎么办?


在2020年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有人选择了暂时割舍自己的骨肉。但比这更悲哀的是,背后那个巨大的、驱使人做出了这个决定的黑洞,仿佛只能被某些人归结为二人主观动机上的错误和愚蠢:


谁让你那么穷的,穷就不要把他生出来啊。



那些“穷”得“匪夷所思”的人


不仅是这对夫妻,普通人经济上的困难、拮据甚至走投无路,在这段时间内时常也成为新闻和舆论的焦点。


同样,被放在某一种放大镜下审视的时候,他们的穷也是难以被理解的,是匪夷所思的。 


也是前几天,一个27岁的湖北籍男性因停工无收入、不得不卖掉黑龙江鹤岗房产的新闻,引发了争议。



这件事里令人唏嘘的重点其实应该是,当事人因为是湖北人,即便已经长期没回过家乡,最近依然因为籍贯而难以找到工作。


曾经规划好的鹤岗房产投资,也突然被疫情带来的经济困难击成了泡影,现在自己也拮据到天天吃方便面。


这本是一个很生动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连锁反应:全社会因疫情受到的影响,层层下落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上,是怎样的冲击?


但目睹到这实实在在的冲击后,舆论场却聚焦在了他本身的经济状况上:


他的抗风险能力为什么这么差?


他都27岁了,怎么可能只有两万块钱的存款?



如果说这种声音倒是还存着一点同情和担忧,那有些旁观者的发言只能算得上是嘲讽了。


当一个普通人突然破产的现状已经被呈现出来,已经够“穷”的了,但在有些人眼里,他穷的姿势也不太对——


这有什么的,你都这样了那就还可以更节省点/还可以活得更像个穷人点,没什么好同情的。



在这种时刻,嘲讽一个人接近而立之年积蓄寥寥,甚至要指点他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穷人”,这又真的体面吗?


一场大灾难的最可怕之处,就是它会给个体带来各种各样的极端处境,而置身事外的人可能永远都无法真的给予同情。


比如2月9日的一条新闻中,两个湖北男子步行7小时到了湖南,只因太着急回深圳工作,试图能在湖南岳阳坐车回深圳的车。



虽然这个新闻中透露出一丝沙雕气息:防疫人员友善地提醒他们,其实你俩走反了方向。


但这件事还是引来不少网友的痛斥,大部分人不能理解这么严重的疫情当前,他们怎么会这么愚蠢和自私:


“怎么想的,为了那点钱,不要命了吗?!”


问出这样正确的责难没有问题,这样的行为从大局上看也确实可气。


当2月10日过后一些地区、企业、工厂纷纷复工的时候,也同样有人这样气愤地问过。


一点工资和暴露在疫情中的风险,好像大多数人本能地因后者牺牲前者。但是,也没有人能真正明白,别人急于维持生计的选择究竟对他的生活有多重要。


事实上,感受到经济压力的人们本质上是同一根蚂蚱,只不过发现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


当“裁员补偿标准”的百度搜索指数在最近这一个月激增时,我们似乎对“要钱不要命”的无奈本来可以多一点悲悯。


图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的数据


事先没人能料到,这次疫情赤裸裸地揭露出的“穷”,好像成为了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时,就越来越能暴露旁观者之高高在上的事情。


当有人迫于经济条件而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时,我们总能轻易地看到其中的可恶,并愤恨地向他们身上扔石头。


指责这些可恶之处总是轻巧和容易的,但是,真正体察到其中的可悲好像变得越来越难了。



贫穷如何成了舆论场中的原罪?


因为最近新闻中这一连串的“穷人”主角,一种引人深思的分裂也悄悄地呈现出来了。


令许多网友觉得惊讶和感慨的是,好像有很多人,对普通人的生存现状、对“穷”这个天天被挂在嘴边的词,实际上没有一点概念


特别是当一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问出“真的有人27岁只有两万存款吗”,可能真的不是出于恶意或嘲讽,而是确实对自身以外的图景缺乏认知,甚至哪怕是想象。


有网友汇集了那些类似的声音,又引发了新的争论


更神奇的是,会在互联网上发出这些言论的人,可能大多并不是《寄生虫》里豪宅里的富家太太,却依然无法想象地下室里有可能住着生活得步履维艰的人。


这种认知的壁垒,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事实和数据上关于普通人平均生存水平的呈现,已经够赤裸的了。


在国家统计局官网的数据里,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若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为维度划分,二者的数字则相差25000元左右。



但是在大众眼前,能鲜活、生动地展示和传递这些信息的载体,却是越来越缺失的。


仔细想一下会发现,普通人赚生计的劳累与挣扎,是愈发没有机会在大众——特别是构成了互联网主流受众的年轻人——眼中得到呈现,或取得话语权的。


自2012年左右社交网络真正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后,人们的视野里,开始充斥着对顶尖富豪的财富崇拜,和消费主义对年轻人的血洗,普通个体只能沉默地跟随着旋涡;


大众传媒构建的世界里,主流文艺作品和综艺节目又总是美化了乡村发展的现状、淡化了都市职场的矛盾,隐藏了留守儿童、贫困老人、社畜心酸、底层打工者等并不能激发人们愉悦情绪的龃龉。


网络为我们带来了能一眼看到别人生活的扁平化世界,但这恰恰让超出了想象的残酷展现在习惯了这一切的年轻人眼前时,看上去像个耸人听闻的虚构故事。



但是另一方面,某种舆论对贫穷和贫穷之人愈发苛刻的趋势,实际上又彰显了人们明明是对贫穷“太有概念”——


明明很懂,在当下的生活中如果被经济条件拖累,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比如在弃婴新闻中,有人谴责这对夫妻“穷就不该生”的立场看起来更现实。他们指出,在当前的社会下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条件,生儿育女成了件整个家庭都落不到好的事情。



当一些人站在高处、对他人贫穷的现状指指点点,他们其实恰恰很懂人不能没钱,对它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抗拒。


但这为什么没有转化成对他人遭遇最基本的体恤,反而助人站上了撕咬的高地?


或许是因为,在“贫穷”这个标签早已潜移默化地被和一个人的无能挂上了钩。


关于如何看待他人的贫穷,这些年的舆论场中始终存在一种趋势,且愈演愈烈:


导致一个人贫穷的客观条件,远远不敌ta主观上放任自己穷的可怕。


从大V一刀切断言“大凉山有些人穷就是因为自己永远扶不上墙”,到大众开始接受并扩散“穷就是因为自己懒”、“有手有脚的人怎么可能养不活自己”等以偏概全的思维,再配上曾经甚嚣尘上、彻底将所有弱者污名化的“你弱你有理”逻辑……


一个完美无缺的闭环形成了。



在这个闭环的逻辑里,社会达尔文主义被包装成了一种更精致的面貌。


越来越少人还在张牙舞爪地说,“没能力的、赚不到钱的、生存不下去的人就活该被淘汰”。


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教”一个生活状况不佳的人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接受它、适应它,然后活好一个“穷人”该有的本分。


从前,你可能听过长辈们的老话,说“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活法”。


但如今,“穷的活法”好像已经失去了鼓励平凡人在生活中寻找积极意义的涵义,变成了经济上暂时安全的人用来肆意敲打更弱势之人的金科玉律。


或许这是一种能治愈不安全感、用来说服自己“我不像他们、我不会穷”的虚张声势吧。但是,谁又能敢拍着胸脯打包票呢?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警惕更“高级”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