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后跟着无脑爽剧学“办公室宫斗”,迟早学废

叶橙子 Vista看天下 2021-04-20
现在区分一个95后的最快方式,一定不是追问兴趣与爱好。

而是看他最近有没有关注以下任意话题:

“同事之间能不能交心”“老板不喜欢自己该不该跳槽”“高薪私企与公务员应该选哪个”“职场有什么潜规则”……

我认识的每一个“职场老鸟”,看到它们时都得会心一笑——

这群年轻人,在这玩“职场过家家”呢。


01
年轻人职场自救失败现场

网上会引发职场讨论的帖子,一般分两大类。

一类,是网友们自主提问。

譬如某乎时不时窜上热榜的职场小白提问,某博上数量众多、类型相近的“社畜bot”。


另一类,是自称“职场专家”的自媒体,人设不是HR贴心大姐,就是40岁职场老油条。

它们堪比互联网时代的村口大树,汇集了最多鸡毛蒜皮的争论。


你以为“同事该不该交心”的话题下,会有对人际关系最毒辣的见解。

点进去发现,这边的“冷漠同事”,是指同事没打电话提醒她抢老板的红包。

via @许川

那边的“职场讲师”,说了两千字搅混水废话——“同事有成为朋友的可能,要谨慎小心。”


你以为“回复老板需要注意什么”的话题下,能看到职场前辈现身说法。

点进去发现,这边在进行自欺欺人式的社畜自嗨,喊一声“你打工人爷爷来啦”。


那边在进行列文虎克式的细节解读,“收到太过死板,好的太过高傲”。


在职考公的网友,想报一个考前突袭的“七天封闭班”,但又不敢向公司请长假、怕被人事察觉离职动向。

所以投稿提问,有没有合适的请长假方法。

结果不好意思,前来回复的不少人连报考规则都不太清楚,争论出了三四种说法。


离职前觉得自己很受照顾,纠结于要不要给同事送个“离职礼物”的网友,用上了思维导图描述自己的职场关系。

可描绘得再详细,底下的高赞评论也大概率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耍酷“金句”。


它的既视感,倒是和小学生拍“黑化”视频很像

小学生版:世间罪孽太多,我就此堕落成魔。
职场小白版:职场不过利益交换,逢场作戏得过且过。

“我已经黑化了,不再是轻信人心的天真新人了”

但凡抛出一个需要点人生阅历的职场提问,就迅速超纲,没人敢吱声。


01年出生、14岁就出门打工的女孩,提问说目前的工作与薪资似乎到了天花板,不知该如何改进。

并仔细解释了家境无法支撑学业、选择了打工赚钱。

字里行间能看出,是个早熟又坚强的姑娘。

参差的生活水准与社会关系,其实决定了不同的人群注定分歧的人生轨迹,每个人手里的可选项完全不一样。

但在这,人均985的网友只能给出“回去重新读书”的建议,与长长的说教。


网友们难道真的没意识到吗?

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没完成初中教育、家境不算好的她,重新读书考大学实在很难。

不过是这个例子超出了认知体系,大家无话可说,只能给出浅显的答案。

仿佛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

“等你读书读到大学毕业再来问,或许我们就有话说了。”
“有大学这个参考系,大家才能判断好坏啊。”

02
铺天盖地的职场话题,
没有想要的答案

这种话题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讨论是有固定套路的。

单一的职业鄙视链,考公>考编>互联网大厂>外企>其他。

单一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工作强度、兴趣偏好还是人际关系问题,一律“早点辞职”。

如果把95后职场讨论中的选择偏向,具化成人设,那一定是标准八点档职场偶像剧。


工作后但凡有点不顺,都敢于和老板拍桌子辞职,拜拜就拜拜,下一家更乖。

上司愚蠢无脑,同事能力低下,自己怀才不遇。

且始终是一位冷静深沉的旁观者,超脱于外,审视职场时吐出一口并不存在的烟圈,淡淡说到:

“让你的野心,配上你的成就”“要做能力的不可取代,而不是人力的不可取代”……

相比现实生活中的职场经验。

这些更像是无脑爽剧。


当下的这些职场话题,对正是职场新人、准新人的95后来说,真的有现实借鉴意义吗?

答案很明显,没有。

它们所覆盖的,只是生活中很小一部分的经验。

认知偏差的存在就摆在那,境遇相似的朋友之间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更何况素昧平生的陌生网友。

你说国企清闲,我说国企繁忙;你说互联网大厂劳累,我却在大厂摸鱼。

你说公务员一生稳定无忧,我却说存钱太难、亲戚家一场大病就垮了。


没人能在其中得到一个准确答案。

有人向职场博主投稿,询问手里的三份offer哪个更好。

大家七嘴八舌,谁也不能说服谁。


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体系都不一样。

劳累辛苦的工作,有人看中了锻炼能力的价值;低薪庸碌的工作,有人看中了离家近、能照顾父母的价值。

在这些职场讨论里,你能听到甚至完全相反的道理。

A:面试时要保持谦逊温和,给HR留下好印象;
B:面试时要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锋芒,让HR眼前一亮。


换到人际关系上:

A:要是觉得老板不喜欢你,尽快辞职,这时你做什么都没有用。
B:要学会主动向上管理,了解不足,也可以避免老板过高预期。


哪种更有道理?其实都有道理。

所谓“道理”,不过是自圆其说。

只要是自洽的逻辑,都有说服人的可能性。

可问题是,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选择,复杂多变,有时甚至不讲逻辑。

利益至上又或是排面至上的领导,能力优先又或是人情优先的选拔……

可供参考的建议与事例越多,反而越容易迷失自己的判断。

充盈其中的只有焦虑,还好幸运的是,95后倒也能在讨论中发泄掉一部分焦虑。

03
职场毒鸡汤,
95后自产自销

在某博某乎某瓣这些更依赖用户内容的平台上。

相比于高考,考研考公面试等话题的热度肉眼可见地逐年上升。

为此贡献讨论量的,自然是到了职场焦虑的年纪的95后们。

又因为彼此都不太懂,造成了一片“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题”的混乱局面。


大家的确迷茫,当了十多年的学生,谁也不知道怎样才算合格的社畜。

学生时代同学或师生关系都很重要,于是难免开始纠结于“同事喜不喜欢自己”“ 老板在不在意自己”。

虽然心底知道,没有完美的工作。


可在工作之初,大家都挺愿意相信

就像杨天真在《奇葩说》里聊的,“年轻人寄希望于公司完美无瑕”。

“送不送礼物”“要不要问好”“该不该庆祝生日”……

这些在职场老鸟眼中鸡毛蒜皮、因人而异的小事会成为热榜话题,是因为小白们的惶然无措。

不少95后还无法想象,自己在职场上犯了错该如何、遇上争端该如何,于是只好寄希望于它们的答案可以提前学习

又或是干脆不存在


爽剧式的职场讨论,应运而生。

嘴上说“赶紧辞职”,其实没多少人敢随便辞职;

嘴上说“目标明确态度坚定”,可被这类话题夺走注意力的每个年轻人,都在摇摆不定。

虽然这样得不到实质进步,但却可以得到安慰。


说来不道德,可不少人会在别人的焦虑里得到慰藉。

看了各平台的几百种帖子后,我发现总会有一些看着“不合群”的投稿。

大部分帖子在纠结月薪六千的工作时,会夹杂着做四休三、月薪万元、不加班的人。

虽说在寻求帮助,可大家连羡慕都来不及,无法理解这种“好工作”的忧伤。


而部分大致内容是“不满意当前的公务员工作”的提问,总会收获异于平常的讨论度。

感慨公务员原来也挺难、为“公务员就是好工作”辩护、羡慕当事人已经有稳定工作、劝对方早日辞职、反驳辞职观点……

各式各样的观点,其主体早就不是投稿人。

而是网友自身的期待。


鸡毛蒜皮的职场话题讨论里,不止有天真妄想、以为能获得指引的年轻人,也不止有利用职场焦虑、贩卖焦虑的自媒体。

95后寄托其中的心绪,要复杂得多:

试图窥测羡慕人生的另一面,达到心理平衡;

把自己藏在集体混沌的情绪里,获得片刻的宁静,告诉自己大家都这样;

发表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观点,也不知道是说给别人听还是自己听。


说穿了,这是一碗年轻人自产自销的毒鸡汤。

或许,对时常苦恼与不知道和谁交流职场难题的社恐95后来说。

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抱团取暖。

可再这么用片面的职场爽剧观点彼此安慰、彼此说服下去,把单一的价值评判当绝对正确的选择。

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演变成粉饰生活的自欺欺人。


↓ Vista看天下新媒体招聘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少把网络金句,

当生活真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