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心痛的结果还是来了。
之前网上流传着一段有关彭州龙漕沟山洪视频:一位父亲怀抱儿子在洪水中坚持了15分钟,但后来两人还是被冲走。
今天齐鲁晚报寻到了这对父子的下落,救援队表示父亲在事发当天获救,但孩子被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
一起遭遇不幸的还有其他6名游客。截至目前,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已经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
网传山洪暴发视频截图
由于事发地为社交平台上的“网红打卡地”,有关这场悲剧到底该谁负责的问题这几天吵得沸沸扬扬。当地管理是否有漏洞?平台是否尽到了预警义务?成年人是否该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但比这些互相指责的口水战,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其实是另一点——如果依然忽视这些所谓“网红景点”的安全隐患,类似事件或许还会再次发生。在事故发生后,一些原本打算去玩的网友都感到后背发凉。尽管在现场照片里,能看到龙槽沟四周不仅被铁丝网围着,还写满了“小心山洪,请勿下河”的警示语;
可如果仅仅是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你看到的场景多半是这样的——岸边支个钓鱼凳,冷水里泡点水果,就能“短暂逃离都市的忙碌,拥有在山野间的静谧时光。”
谁知自己不进山不野泳,不过是在山脚玩个水就可能遭遇生命危险。更不会想到当山洪来时,原本的潺潺小溪会瞬间变成湍急水流。在溪水边露营看似是一项人畜无害的休闲项目,但对于对户外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其实是个妥妥高危行为。不同于市内平缓听话沟渠、河流,山里的水不仅来势汹汹,而且不可预测。
去年8月,龙槽沟当地官微号就曾发文提醒游客附近属于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水头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往往刚听到河道里传来轰鸣声,水头即刻就到达眼前。”前一秒还是河床,后一秒半人高的水迎面而来,此时的溪流并不会比大海更安全。有着类似风险的,并不仅仅局限于龙槽沟这一处。
甚至在社交平台上越来越火的露营热、户外热中,更多不适合游玩的“风景”被开发出来,而其中的风险又被极大弱化。
比如有经验的户外人士就曾担忧,很多网红溯溪景点都位于出入口狭长的“箱型峡谷”中。在这样的景观中穿行,可以欣赏到远处“一线天”的壮美景色。
但也意味着,上游一旦因为下雨等原因水流量增加,猛然收窄的峡谷里就会立刻出现“吃人的湍流”。
但这只会让对大自然的力量一无所知人们放松警惕,却并不意味着实际的危险性有所降低。
湿滑的石头、湍急的水流,让人很难在其中保持站立。
一旦被水冲走,周围不规则的石块又会造成二次伤害。一旦因撞击失去意识,就很容易在神智不清的状态下溺水。
2019年,深圳蓝天救援队就曾经在救助驴友时遇到溪水暴涨。两名队员在撤离过程中和大部队脱离后失联,被找到时已遇难。拥有充足经验和设备的救援人员,面对不可捉摸的野水尚且无计可施。对于普通人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只可惜虽然网上每年进行类似的科普,但在悲剧真正发生之前,很少会有人觉得这些跟自己有关。
如今很多所谓“老少咸宜的玩水项目”,都会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展露獠牙。几个月前有个女生露营时因为洗杯子失足滑落到水中,险些溺水。而在看过她在社交网络上的图片后,不少网友都表示不可思议:“这看起来就是个好普通的岸边,一点都不像有危险的样子。”据当事人叙述,河流表面看起来很平缓。
于是自己踩空的时候也并没有特别担心,直到发现河床是“断崖式”的深度。
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明明对岸看起来是浅滩,这一侧却居然能如此凶险。
还是评论区里一语道破:“河道到这里是个大转弯,你们扎帐篷的这边河岸一直被水流冲刷,水不深才怪。”
当然,如果龙槽沟只是一起令人悲伤的山洪事故,也不会引起这么大争议。
很多人之所以对这件事遗憾又愤怒,是源于外界“早就提醒他们不要在这扎营了”。当地的提示语不可谓不贴心,甚至专门针对被网红帖子吸引来的游客制定了劝阻文案。
就在山洪爆发前的几个小时,还在用大喇叭对河床上的人进行劝离。
作为旁观者,向游客们丢一句“不知好歹”当然很容易。
但只需稍稍换位思考,就会发现他们的选择虽然无知又鲁莽,但并未令人无法理解。
“上游下雨了,后山涨水了”,听在毫无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耳朵里,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要打伞而不是要逃命。
信息偏差就此产生——你劝人家注意安全,但人家连危险都还没看到。
在有关龙槽沟悲剧的讨论中,不少人会搬出驴友进山做类比。
如果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后者的困难和危险是更清晰可见的。
我朋友圈里有人每次看到徒步出事的新闻,都会痛骂驴友“知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同一个人,却把在郊区露营、溯溪看做是一种普通的“亲子休闲活动”。
而事实是,即使没有山洪隐患,户外野水本身也是具有危险性的。
比如可能有蛇、水蛭、寄生虫,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判断,有时还需要装备的加持。
如果你关注过一些户外博主,会发现他们大多建议玩水时穿防滑、包头的溯溪鞋,防止摔跤或碎石扎脚。
但网上很多小白的溯溪视频都是光脚的,甚至会干脆躺在溪流阶梯水流最急的地方,还引以为傲。
无论社交平台上把这些“冷门景点”形容的多么舒适、宜人,在未开发的自然景观中进行探索,本质上都属于一种户外活动。即使是未被禁止进入的区域,也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来判断什么地方安全、怎么做才安全。当普通游客以“打卡”的轻松心态对待,潜在的危险就已经在轻率中埋下。
更进一步成为让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景点”后,从众心理还会进一步削弱个体的风险意识。
就如同此前一些去龙槽沟的游客的心理——“这么多人都在这露营,能出什么事儿啊。”这种从众而来的安全感,也造就了非常分裂的一个现象。尽管社交平台上很多分享都会点出“注意安全”,但相比于安全经验的交流,更像一场免责声明的演出:我曾经在刷到过某个河滩的游记,因为路途地势危险,原本跟龙槽沟一样禁止入内。反而劝当地把路标搞得更明显一点,“免得让不想去的人走错路受伤”。
而另一篇游记分享了某个“小众露营湖泊”。
全篇都是空气好、绝绝子,仅在不太起眼的文中插了句“汛期一定要注意安全”。
而评论区显然也没把这话当回事。
甚至提出了“带游泳圈会不会安全点”这样的幼稚问题。
而在这些胆大包天的发言中,瑟瑟发抖的只有“景区”管理者。
今年6月杭州一座废弃矿坑成了“网红景点”,矿区想了无数种方法试图把游客拦在门外。
先是除了加固两条山路的大门,还沿路设置了一些警示标志。后来又在矿坑里装了一台摄像监控设备,“这样可以更及时地发现驴友和野营客。”只可惜龙槽沟的悲剧证明,在无知造就的“大胆”面前,什么严密措施往往都是收效甚微。在已经延续了两三年的户外热中,“亲近大自然”已经成为了城市人赶时髦的最大方式之一,上个月新疆库车大峡谷发生泥石流,原本干燥的土地上迅速涌上水流,峡谷内的游客们在景区指挥下匆忙撤离。这还是正规的自然景区,工作人员对如何警示、如何救援都有着相对成熟的。
而在未经成熟开发的自然环境里,人们的命往往只攥在自己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有经验的户外爱好者,会表现的比菜鸟更加谨慎胆小。
某户外领队在听说有人雨天去河道边上扎营,简直匪夷所思:
“别说还在下了,即使是第二天雨停了活动也会取消,因为随时都可能有危险。”
有户外经验的人、有在乡村和山区生活经验的人,知道如何判断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龙槽沟大多以外地游客为主,因为“本地人都知道这是个泄洪沟”。
但在野外游趋势的火爆下,越来越多城市人、外地人来到了曾经根本不了解的“小众秘境”,并还以为这是个温柔的世外桃源。对危险判断的无知,对危险应对的迟钝,往往随时在将自己置于悬崖边缘。
一个地方、项目很火就意味着安全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溯溪最火时网上有很多相关vlog,但做到专业操作的其实少之又少。有的队伍有专门领队,还带了全套徒步行头+登山杖,看似很正规。结果领队只穿了一双防割伤的潜水袜,而后面的几个队员干脆光脚。
某海滨城市的攀岩体验项目,看起来有安全带有保护人,“安全的很”。
但相比于专门的攀岩运动,运动鞋、毛线手套在岩壁上都起不到防滑作用。
安全带只绑在了腰间,游客本人也没有受过下坠时的反应训练。
石头更是凹凸不平,一旦脱手,“脸很容易直接拍上去”。
在类似的场景下,人们天然会想试图找到某一方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可即使被炒成了“网红打卡地”,平台能被追究的责任其实也很有限。比如在龙槽沟事件中,有律师表示,即便有相关视频和文章推荐涉事玩水河流,要让网络平台承担侵权责任也很难。因为视频和文章是网友自行发布,平台不可能对每个推介地做评估安全风险。不同于刀具、脏话这些单一元素,景点安全性的复杂程度,决定其很难通过机械的方式将其精准筛出。比如同样是玩溪水,正规景区和山间野水的危险系数相差甚大,无法不加甄别地一删除了之。目前,个别生活方式平台已经删掉了有关“龙槽沟景点推荐”的内容,并在首页标出了旅游安全提示。但等出了问题再进行筛选,往往也只是对悲剧的事后补救。对于这次7死8伤的事故,固然源于游客们的鲁莽和无知。但当地管理部门还是社交平台,也需要思考如何灵活有效地避免未来更多悲剧。一个既定事实是——在逼仄空间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城市居民对野外小众景观的热情正在不可抑制地无限高涨。每个“周边冷门露营/玩水/徒步圣地”的帖子下面,都会引来大批前来问路的网友。这几年所谓的露营热、溯溪热,与其说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国内更普及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普通人在原本的旅游需求无法被满足后,试图在枯燥的景点中寻出点新意。劝个人对自然、危险保持敬畏心固然重要,但如何让这部分旅游需求被满足,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毕竟就算被骂一百句“作死”,人们渴望在路上的热情,也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