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众大崩溃,但这次所有人全站她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3-05-20
这个五一,如果你平时遇事忍让的朋友/情侣突然决定在旅途中硬气一把——

比如大声制止插队的不文明现象,或者在服务员态度不好、上菜出错的时候据理力争。

相信我,就算你自认是个“从不惹事”的怂人,也请一定要站在一旁支持他,至少充当气氛组。

千万不要临阵脱逃,不然很可能会失去这段感情。


前阵子网上火了一个视频,女生就因为跟人争执时遭遇丈夫“背刺”而情绪崩溃。

后续被质疑是摆拍炒作,但照样让不少网友狠狠带入。

事情是这样的:两个人出去吃饭,等了半天发现面是坨的,女生就打算跟饭馆老板理论一番。


没想到丈夫转身就走,后面还指责她小题大做、控制不住情绪。


男方在视频中解释,自己是觉得这么点小事没必要计较。

但评论区里有过同样感受的网友们,显然不能接受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甚至引发了无数人曾经的尴尬回忆,大家纷纷开始分享遭朋友、伴侣“背刺”的时刻:

“逛商场被店员翻白眼,气不过跟她理论,却被同行的朋友嫌丢人。”
“在外被找茬时男朋友从来不帮腔,还要说我不够包容。”

痛,太痛了。

就像是抄起红缨枪准备准备战斗,结果发现自己人把你枪头拆了。


还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劝你得饶人处且饶人,堪称破坏现代人际交往的最大杀器。


“我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一声不吭还缩头!”



总结观察网上众多抱怨,来自身边人的“背刺”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杀伤力从低到高排列,可以分为临阵脱逃型、和稀泥型和得了便宜还卖乖型。

临阵脱逃型最扎心的地方在于反差。

明明私下跟你吐槽别人时嘴毒的不得了,遇到事情就突然变成了一个沉默的人形挂件。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跟朋友/另一半出去玩,在景区遭遇频频插队。

一开始你们选择遵从当代社恐的社交礼仪,表面不动声色,只在手机聊天框里疯狂吐槽。

@真子日记


结果发现插队的人无止无休,越排离入口越远。于是当又一个人大剌剌地站到你们前面,你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反抗。

你以为同伴会跟你一样义愤填膺。

没想到就在你开口的瞬间,刚刚还在虚空输出的Ta突然转头看向别处,甚至还微妙地后退了一步。

让人怀疑:“如果我们真的吵起来,这人大概率会装作不认识我、立刻逃离现场吧。”

临阵脱逃型虽然伤人心,但至少不会影响战局。


而和稀泥型主打一个“不帮理也不帮亲”,致力于把你吵得每一场架、主持的每一场公道都搅成浑水。



参考“小宇宙”里永远的好丈夫黄磊,终年斡旋于老婆和一切惹老婆生气的外在力量之间。


包括但不限于不听话的孩子、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老师,以及老婆公司里那个小肚鸡肠的领导。


原则就一个:不论对错不论亲疏,总是通通各打五十大板。



开口之前,你或许觉得自己无比占理。

明明是那个服务员出言不逊、那个柜姐看人下菜碟、那个房东想要坑押金……

你或许也觉得自己的态度足够好。

就像开头那个视频里的女生,一直在强调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脾气,只是要跟老板沟通一下”。

但同伴一句“算了算了”“各退一步”,立刻就让单方面的出头转变为双方的“隔空互殴”。

你甚至觉得Ta在偷偷兼职民间调解员——调解成功就能领奖金的那种。


当然如果论烦人,以上两者都比不过下面这个:“得了便宜还卖乖型”。

不仅在关键时刻拖后腿,还要为自己的背刺行为找出一些道理。

最常见于夫妻、情侣这类更亲密的关系中。

高频出现的词语是“斤斤计较个啥”“不要这么多负能量”“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豆瓣上有个帖子,女网友抱怨每次跟物业吵架,老公都要“胳膊肘往外拐”。

明明是物业收取高价物业费后还不做实事,甚至因为开发商没有及时去教育局备案,导致他们的孩子无法就读附近的小学。

结果她每次在群里跟物业交涉,都要被老公说要求多。

“真的怀疑他到底跟我一家,还是跟物业一家。”

最让她生气的一次是下暴雨导致电梯被淹,物业生生修了半个多月,全楼人也就爬了很久的楼梯。

好不容易修好,她发现里面根本没打扫,地上全是泥和土。


结果回家刚吐槽两句,就又被老公指责“人家都给修好了还想怎么样,要不然你自己去打扫啊。”

这一波堪称舍小家为大家,任谁不得说句高风亮节。

事实上,很多人在吐槽朋友、伴侣背刺自己时,有一种很微妙的情绪。

毕竟曾几何时,同伴跟人发生争执时尽量置身事外,还被认为是一项美德。

是松驰,是情绪稳定,拯救他人于两败俱伤的水火之中。

一切鸡毛蒜皮的日常争执里,他们永远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压舱石。

国产都市剧,能豁出脸面出头吵架的往往都是小人形象。

要么是在饭店相亲时故意跟找茬、试图免单的抠门男;


要么是一脸不情愿来陪男主角吃苍蝇馆子,然后借机跟店员发脾气的虚荣女。

最后都在同伴的豁达、随和中,尴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体面。


直到自己也据理力争过一次,才发现以上全都是想当然的脸谱化叙事。


谁说出头的那个人是不解决问题,只宣泄情绪?


不,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缩在后面打圆场的那位,才是真的不解决问题,还要抱怨解决问题的人。


就像豆瓣上那个女网友:被老公怼完之后,气呼呼地找了同楼其他几位业主去物业办公室理论。


效果立竿见影,晚上保洁就来打扫电梯了。


很多被“背刺”的抱怨中都提到,过程中最伤人的其实不是单纯的“你是我朋友/伴侣,为什么不站在我这一边”


而是对方奇怪的双标:永远体谅别人、委屈自己人。



对待别人的错误——你看人家也不是故意的,一点问题能忍就忍,没必要揪着不放。


但对你就变成了——虽然这事儿是你有理,但你刚刚的态度很成问题,这样不好。


白冰以前在都市剧中演过一个经济拮据的市侩女孩。


成天都在吵架,跟物业吵、跟房东吵、跟饭店老板吵。



这角色确实难缠,但不妨碍我依然想帮她把那不识人间烟火的艺术家男友打爆。


不仅什么力都不出,还整天抱怨女友负能量。



有段剧情是两个人同时失业,眼看着就要坐吃山空。


偏偏这个时候房东上门要求涨房租,还说了一大堆难听的话。


白冰试图求房东少涨一点,而男友的反应是缩在后面看着,后来更是干脆躲进了屋里。


还要嫌弃女友关门声音太大,会让房东不高兴。



结果后来两人勒紧裤腰带买房,收房时发现一堆问题。

他却又突然对售楼小哥的职业性卖惨大发同情心,“也不影响住,别为难人家了。”

以至于后来这个男友因为嫌弃白冰太市侩而选择分手,我差点都要拍手叫好。

……只想跟姐姐说这是大好机会,赶紧跑步离开没用的男人。


其实从情感上,选择在争执中“背刺”同伴的人也有成立的理由,

有些人是真的出于对潜在危险的恐惧——就像拉住路怒症的司机、看到大街上有人吵架会尽量躲开。

做“缩头乌龟”“和事佬”,是不想身陷更严重的后果。

也就是俗话说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也有人只是恐惧争执本身。

如果你也有脸皮薄、社恐的青春期,可以试着带入学生时代跟着爸妈去菜场砍价的经历。


每次看到大人们熟练地说这豆角不新鲜、便宜点卖吧的时候,都会感受到一种手足无措的尴尬。

哪怕自己根本不需要开口说一句话。

这种尴尬一方面是恐惧成为人群的焦点,还是以“撒泼”的形象。

就像在开头的吃面事件中,女孩提到丈夫嫌自己“丢人”,是把生活中公开的争执、辩论,看成一种不体面的行为。

而另一方面,则是恐惧“被他人误会另有所图”。

简单来说就是,“你闹,一定是想从人家这里得到点什么。”

挑剔饭店里的西红柿鸡蛋汤里没有黄瓜,或许是想要免单?

对房子的装修吹毛求疵,可能是想要开发商多给点优惠?


看似没有逻辑的“和稀泥”“胳膊肘往外拐”,其实是展现愿意放弃部分自身利益的态度。

来让维持一种体面的、漂亮的姿态。

从个人选择来说,这样并没什么问题。毕竟作为一个内向怕事又要面子的I人,我平时也早就习惯了吃些大大小小的“闷亏”。

餐馆菜里面吃出了头发,因为不想费劲向服务员证明这头发不是我放进去的,干脆算了;

被凶巴巴的房东找茬扣点押金,也能劝自己“破点小财消灾”。


但在很多“出头被背刺”的故事里,真正致命的地方在于——

在你选择回避以上这些顾虑和恐惧的时候,却偏偏把据理力争的同伴丢在了同样的困境里。

我在网上曾经刷到过一个女孩,跟朋友买奶茶时被店员上错了产品;

她好声好气请店员重做一杯,反倒被翻白眼。


而与此同时,朋友却一直劝她拿着奶茶赶快走、别吵了。

她当时就感到很泄气,“这样显得是我很不讲道理一样。”


你看,在“背刺”中最受伤的往往不是那些脾气暴、会吵架,维权跟吃饭一样容易的勇士。

对他们来说,无论身边有没有“支持者”,都不耽误他们为自己拍案而起。

反倒是那些原本就偏内向、倾向于能忍则忍的人。

在真正站出来之前,通常经历过大量的心理斗争,才确保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诉求是合理的、理由是充分的。

所以别退缩了,不管你有多么尴尬、胆怯,也试着支持他们吧。就算不敢开口,至少也要欣赏。

别让他们因为同伴的“息事宁人”,变成了全场唯一的刺头。

毕竟世界上除了面子、利弊、姿态,还有想要支持亲近的人的冲动。

而且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本来就是要靠据理力争才能做成的啊。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不要害怕据理力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