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网红商场,快卷成“国产超低配版迪士尼”了
最近刷到一些网友周末逛商场的帖子,发现全国各地朋友们的感受有个共通之处——
大家都对逛商场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偶尔逛一次,就会意识到自己被小孩、家长包围了。
去的是不同风格和定位的商场,但都能发现一堆儿童元素。
年轻人只逛不买,遛娃的大人们猛花钱,在室内游乐场一下子充值三四千,抓泥鳅、挖化石体验课一天能买三次。
在以前的朴素认知里,大家一般觉得只有三层会辟出一块亲子区域,入驻几家室内小型儿童娱乐体验店。
现在逐渐发现,商场已经不是贫穷大学生的约会圣地和卑微打工人的购物目的地。
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娃的指定“放电”地点和有娃人士的周末驻扎地。
让人忍不住想感慨一句,不知道有多少商场是靠为娃狠狠消费的家长们撑起来的。
01
商场爆改亲子游乐园
在社交平台上随便搜索一番,就能发现目前各个城市的商场,卯足了劲吸引小孩和家长,几乎没有一家不在打“亲子牌”。
不少博主或者素人的分享中,各种商场被冠以“XX城市最适合遛弯的宝地”、“能带娃呆一天的好去处”的名号。
有白逛不花钱的、有买张一天188的通票把孩子丢进去的,也有动辄消费四位数的。
丰俭由人,纯看个人意愿、需求和财力。
现在随便走进一家商场,大概率会先纳闷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它们实在是越来越像儿童乐园了。
以北京的商场为例,根据遛娃的具体适配类型,都有了区分度和忠实客群。
第一类是走各种不同调性的高级感遛娃商场。
靠着酒仙桥、798的颐堤港,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带点异域潮流气息的室内儿童游乐园。
表面看是努力营造时尚气质的年轻人商场,实际上已经被朝阳爸妈们盯上了。
造了个巨型玻璃屋顶,阳光倾泻而下,有种在室内晒太阳补钙的心灵按摩感,哪个家长能不心动。
@一线阳光
打眼望去全是跌跌撞撞跑来跑去的小孩,还有累得不行坐在地上休息的爷爷奶奶。
在望京996的互联网打工人朋友告诉我,熬到周末来商场吃个预制菜,扑面而来的童真冲撞浑身的班味儿,“厌童症”都没那么想写在脸上了。
“就当是逛逛低配版迪士尼好了,反正又不花钱”。
追求艺术氛围感的家长们,侨福芳草地是个心头好的选择,大概可以类比上海、深圳、广州的K11。
清冷风高格调商场现在不太吃香了,这反倒吸引了家长们带孩子来遛弯,人流量不大,不会太密集。
收藏了800多件艺术品,摆满了各式雕塑。
那条像是从天幕冲入地平线的鲨鱼,是闻名北京商场界的网红地标。
地方空旷,可以说话,比展览馆、美术馆之类的地方更适合小孩。
也难怪网友们晒出的打卡照片背景里,总有主动或被动接受艺术熏陶的小孩身影。
19底开业的SKP-S同样走的高端奢侈路线,只不过更年轻化、潮流化。
有仿生羊牧场、火烈鸟企鹅聚集地、火星基地,未来科技感拉满,凸显一种横冲直撞的野性美。
也算是跟高净值家长们对孩子的期待对齐了颗粒度:
不能当书呆子、得吸收点自然灵韵和科技感知。
消费主义号角声之外,还得包裹一层概念,才能让中产及以上的爸妈更热情地买单。
第二类是贯彻网红路线的商场,打着“中产爱逛”的标签,声量大得很。
遛娃贴里总出现的蓝色港湾是老网红了,外景和建筑融合得好,天然地适合遛娃。
附近的朝阳公园、亮马河,均是注重生活质感的北京中产人士的重要活跃地之一。
里面有一百多家各种类型的亲子店,换着法子地逗孩子们开心、开发新的遛娃体验和消费需求。
户外广场上逗鸽子、沿着河边喂鱼看天鹅,室内逛集市、吃喝玩乐一网打尽,还有艺术装置增加情调。
兼有商场、公园的双重属性,还能拍拍照带上“假装在欧洲”的文案。
新晋网红是东四环芳园里ID MALL,开业才三年多,就已经成了海淀鸡娃爸妈都要奔赴的亲子商场。
它的亲子游玩项目十分多样化,娱乐、教育、运动、益智,全包进来了,总有一款能拿捏家长们的钱包。
一层和B1是草坪,每到周末上面就长满了精力过于充沛的小孩。
必不可少的是沙池建楼、田间耕种、挖化石这类兼具教化意义和劳作性质的游玩项目,十分努力地在钢筋水泥森林里还原乡野风貌。
还有撸鸭、撸猪馆,玩累了就从小动物这里找点情绪价值。
没娃的大人也来打卡体验,一边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小孩吃得可真好啊;
一边回忆起自己在真正的小溪里摸鱼抓虾的孩童时光,羡慕的情绪瞬间被清除干净。
@有辙铁锤爱生活
第三类是主打某种亲子氛围的主题型商场。
丰台的马家堡凯德MALL,22年夏天刚完成的亲子改造升级。
走的原始自然、热带雨林风格,营造一种氧气感和旺盛生命力的氛围。
大型恐龙仿真模型摆进了商场,一比一还原的化石特意染成了多巴胺粉色,活脱脱一个低门槛版地质博物馆。
家长们最喜欢的寓教于乐、情景交融,算是被商场稳稳攥在手里了。
@bj燕龙(串北京)
第四类是亲民的普通商场,没有特意的设计,都是相对常规的项目。
荟聚、合生汇、朝阳大悦城这种接地气、人气爆棚的地方,都挤满了娃和家长们。
商场中庭巨大的充气城堡和大面积填满的海洋球,在如今看来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起来。
@糯糯爸的遛娃攻略
像是东五环外的长楹天街,没有那么多的身份标签。
被称为对孩子最友好的商场之一,拥有多个室内游乐场、亲子餐厅和书店。
与此同时它也应该算是对北京家长们最友好的商场,游乐场的价位分好几档。
有50一小时的恐龙考古乐园,也有444元两大一小的乐高探索中心,供娃爸娃妈选择。
现在的商场,卷童话创意、卷教育概念、卷亲子调性、卷怎么能留住娃和娃的爸妈,快要比肩儿童主题乐园。
总说大城市孩子的课外文娱活动丰富,但好像到头来丰富在了商场和价位的选择上。
被玻璃幕墙和消费品环绕着,商场在这代孩子们童年回忆中的比重,想来将会非常高。
02
无处可去的娃和家长
在商场一呆一整天
很多城市有娃人士每周都有一项令他们头大的指定任务——
想好周末怎么带娃玩。
跟需要周末疯狂充电的打工人不一样,娃是需要放电的。
除了极个别省心型小孩外,他们每天有使不完的牛劲儿,哭声比路怒症司机的车喇叭还响,上蹿下跳没有一刻钟能消停。
很需要一个类似于容器的东西,把他们收束进去。
户外这个巨大的没有边界的容器,听起来确实很好,登高远眺、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
但大城市开车两三个小时去近郊放风,娃在路上就坐不住了。
每周都这样往返,纯爬山、徒步这种运动类的遛娃活动,很容易嫌累、觉得没趣。
采摘园、庄园、马场这种付费性质的体验,家长们没有雄厚财力和充裕时间精力压根玩不转。
不比小城镇家庭,可以半小时去郊外,劳累程度和费钱程度都大大减轻。
况且户外运动要看天吃饭,气温过低过高、日头毒不毒辣、有没有雾霾,都得考虑。
很多网友都发出无力呐喊,“一到冬天外面很冷/夏天很热的时候,就很发愁带孩子去哪儿溜达。”
室内恒温、能遮风挡雨、母婴室卫生间齐全的商场就成了一个至少不会出错的选择。
于是city walk在大城市亲子局中,就变成了mall walk。
商场也逐渐从一个购物目的性很强的地点,变成了能让孩子家长在里面呆一天的地方。
一方面,商场里的传统型亲子游玩项目在升级换代。
出现在很多省钱攻略分享贴里的Meland,被称为“亲子乐园中的爱马仕”。
价位震惊未婚未育年轻人,工作日一大一小原价票是398元8小时,比肩环球影城迪士尼。
几十条帖子里所看到的最划算的价格,222元一大一小两次,已经被认为是捡到大便宜了。
配置的确比普通儿童乐园要高级一些,高低穿插、设计精巧,布置了迷宫、城堡、阅读、动物、花房、漂流等各种区域。
@Pang&毛
还能让孩子穿上工作服扮演各种职业,厨师、消防员、建筑师、医生,在模拟的沉浸式环境里体验过家家升级版。
@匀小白
而相对常规一些的的室内游乐场,几乎是商场必备了。
大滑梯、蹦床、VR游戏、攀爬区,都囊括在内。
家长们来这些地方,一般都会买一天的通票。
中间不限制出入次数,到了饭店把孩子拎出来到商场的餐厅里吃点东西。
把孩子丢进去,爸妈就解放了。
从B2逛到L7,奶茶店坐一会、书店翻两页畅销新书、服装店转一圈、还能去影院看个电影。
在很多个周末,重复这一流程。
除了游玩设施本身的升级,商场里一连串的亲子配套设施也越发齐全。
这两年流行的市集,在商场里摆摊,很多摊点都是小孩会喜欢的玩具饰品、手工小玩意儿。
合生汇里开了北京首家亲子影院,有网友特意带着三岁的孩子解锁了人生第一场亲子电影局。
伴随着商场从百货店向美食汇转型这股风,餐厅也开始注重有孩家庭的需求,越来越朝着孩子友好型转变。
西贝虽然因涨价被吐槽过几波,但每到周末依旧大排长龙。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贝的儿童餐做得好,有机食材、荤素搭配、种类多样,价位分布在29-69之间。
不少打工人都蠢蠢欲动,拿来当穷鬼套餐吃。
店里还有儿童绘本和适合孩子玩的小物件,是几位有娃朋友口中周末驻扎商场的不踩雷之选。
未婚未育人士的小红书和抖音被异域料理和各种双人餐优惠券包围,又是有格调的松弛感bistro,又是连锁品牌开进北京的开店钜惠。
而在信息茧房之外,商场多了一批打着亲子标签的特色餐厅,既投小孩所好,也讨好大人。
装潢得游乐场,主打一个买门票附赠一顿亲子套餐。
@王渊源John
餐具菜品也都走可爱童趣风,进食不再需要吆五喝六,还有服务员帮着哄孩子,极大地解放了上了一周班的家长们。
一顿饭吃下来,娃心里美滋滋,大人也难得轻松。
只不过价位可能不便宜,面面俱到都是钱换的。
很多北京博主推荐过的软软星球,人均近200,线上推广的费用最终还是要消费者买单。
美团上搜索亲子餐厅,价位几乎都超过了100,实在算不上平价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