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总结 | 应对孩子无理取闹的4个规则
图:来自网络
文:劳伦斯•科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著有《游戏力》
我13岁的女儿爱玛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她在公园里看到一个父亲和他的女儿,那个女孩5岁左右,她蜷在一个角落里嚎啕大哭。父亲走过来问她怎么了,她让他走开不要管她。父亲走开了,但女孩又马上哭着要他回来。他很懊恼地回来了,又问她怎么了,显然这一次没有上一次那么温柔。她又把他推开了。等父亲一走,她又哭着要他回来。这样来来回回搞了好几次。爱玛说她也不知道那个父亲该怎么做,但她知道,要是她包里恰好有这本书,她一定会把这本书送给他!
这个故事提醒了我,其实当我们和孩子们的沟通产生了问题时——就像公园里那个生气的小女孩的例子,我们总需要重新建立起沟通。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孩子用我们想要的方式跟我们敞开心扉。
故事里的父亲想跟女儿聊聊天,帮她走出悲伤的情绪。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好啊,可是她为什么把他一把推开了呢?因为父亲心里有一个自己的算盘——他只想用他计划好的方式跟她交流。他想让孩子用语言诉说自己到底怎么了。而孩子的想法跟父亲的是不一样的。
要是女孩能说,“我现在还不想跟你说这件事情。当我哭泣的时候,你能不能就抱着我,陪在我身边,等我准备好了再告诉你?”事情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好了。但是,这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这个女孩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所以父亲的质问让她生气,她的生气又让父亲伤心困惑。
她为什么哭着要他回来?因为她想和父亲交流,但她想要用她的方式,而不是父亲的方式。这也许显得不公平,但是,毕竟她才是那个伤心的人,而且她只是一个小孩子。所以,我觉得我们大人就该委屈一下自己,让孩子们决定用什么方式开始交流。
她想要什么呢?也许只是当她宣泄她的痛苦的时候,要他静静地坐在旁边,不要去问那些恼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们首先是通过眼泪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等哭够了,他们才会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善意的”问题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在打扰他们,他们只想我们陪在旁边,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也许还担心,如果他们的故事不够“动人”,我们会警告他们不要哭,要他们克制自己的感情。(大人们确实经常说这样的蠢话。)
当爱玛说那个父亲需要的正是这本书的时候,我笑了。因为我记得我曾无数次地对爱玛和其他的孩子犯同样的错误。我会急冲冲地跑去安慰那个伤心的孩子,但是我的安慰却不是他们心里想要的。等碰了一鼻子灰,我不是停下来看看他们想要我怎么样,而是像那个父亲一样,因为被拒绝而勃然大怒。像他一样,我也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因为我一到他们身边就被推开了,一离开他们又闹着要我回去。后来,我明白了几个面临这种情形时能帮我有效应对的规则。
第一,当孩子伤心的时候,我尽量不说话,多听少说。
第二,要是他们让我走开,我会退后几步,然后问,“还要我再往后退吗?”这听起来像个玩笑,但我是认真的--我真的想知道我要保持怎么样的一个距离,能让他们既感到得到了安慰也不觉得受到了打扰。
第三,我尽力告诫自己,眼泪和脾气不是按照我的意愿想停就停的。即使他们只是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抹眼泪,但感情都得到了释放以后,孩子们就能重新生龙活虎起来。
第四,我尽力广义地去理解何谓交流——交流并不一定是一次深入的谈话。它也许只是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一个视线的交流,一次击掌。
也许像一个叫皮特的小男孩一样,让他的玩具人和我的玩具人握手。皮特的妈妈曾说他是一个“无法交流的孩子”。这件事情之后,我告诉她妈妈,他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多么富有创意!他接受不了太强烈的感情,但他找到了他自己的和我握手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玩的方式。
他妈妈伤心地问我,“你的意思是说他不会像我和我的朋友们那样,跟我坐在一起告诉我他每天发生的一切事情,他的每一点感受?”我只能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她已经能够开始明白,皮特交流的方式——像枕头大战、在她身上练铁头功,这些和深入的聊天一样,同样是有意义的,同样的温情脉脉。
按:本文由版主皮皮妈转载于李跃儿教育论坛。如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 你问我答 |
问:我想咨询下,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刚上一年级,在家也好好的,可一到学校就不进校门就哭。
答:试着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当年刚升入小学时的感觉,会更能体会孩子面对新环境的焦虑和害怕。当时如果父母怎么做,能给到我们力量?这样想想,或许妈妈就知道怎么办了。
昨天,大李在她的微博上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分享给你:曾经有个芭学园的妈妈,她的孩子也遇到了这样的事,她对孩子说,妈妈第一天上学时也很害怕,妈妈就是边哭边进了学校,现在妈妈把“不害怕”给你(妈妈从自己胸口抓了一把“不害怕”,放在孩子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