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不同认知让你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孩子不是空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男同事到珠海办事,办完事到外面转一转,到了一个公园,发现那里的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空气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同事正打算放空心灵,吸纳风景时,耳边传来了刺耳的女人说话的声音。
同事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让声音打扰到自己,但是无奈,那女人说的话让他太好奇了,只好让自己回到凡间,目光寻找声音的来源,不看则已,一看让他吃惊的无话可说:一个身体强壮、快乐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喊着:“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感到很难过,是这位妈妈有精神病还是有其他意图?
我当时给了他各种答案,一种是这个妈妈太爱孩子了,但不知道怎么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用这样的口诀方式来表示对孩子的爱;一种是这个妈妈想要教会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妈妈认为这很重要 ,所以一遍一遍地给孩子重复。
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成人总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罐子,拼命地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 ,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现在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父母推着他们的孩子,见到马路边一位老人,父母就指着那位老人对孩子说:“看,奶奶,宝宝说奶奶好。”过马路,看到红灯亮了,父母就指着前面的红灯,说:“宝宝看,现在红灯亮了。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看得清。”
我观察他们的孩子这时正在专注天上的云朵,压根就没在看红绿灯,要命的是,父母觉得自己的功夫不能白废了,于是用两只手把宝宝的头扳过来,指着红绿灯继续讲解......
这时,可怜的宝宝一脸茫然,父母强行把他的脑袋扭过来,他还不知道该看什么。在他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条胳膊和一支指着前方的手、有电线杆子、有远处的楼房、有路边的树、有蓝色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
大人口中念叨的红灯,对宝宝来说,也许是成人的手指头、也许是白云、蓝天。但无论如何,这时成人在一边哇哇的声音肯定是让宝宝不胜其烦的。
这样的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自己有责任把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他,而孩子正在做着什么家长却从不关心。这样的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
孩子无法成长出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自我系统,如果家长一直这样做 ,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只有记忆、不能创造、无法判断、没有个人立场和主见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很好地生活呢?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有一个朋友,发誓一定要把未来的孩子培养成名人,还没怀孕她就找了好多书来看,看完了几套养育孩子的方案后,她自己创造了一套养育孩子的方案,孩子还没出世就已经跃跃欲试要大显身手了。
孩子一出生就每天给孩子放英文儿歌,看英语单词,然后拿着自然科学的卡片给宝宝指着上面的动物反复地告诉孩子那都是什么。
孩子躺在摇篮里吃手指头时,她马上拿着三字经在孩子耳边念: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一岁,吃饭时拿着饭勺捣来捣去,她连忙在孩子面前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会走了,妈妈领着孩子逛公园,孩子玩水,捡起水边的小木棒挑泥巴时,妈妈拼命捏着孩子的胳膊,让孩子看远处水里的鸭子,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完,还要问:“知道了吗?”
孩子再大一点时,如果看见一条虫子,马上指着那条虫子告诉孩子这条虫子的学名,然后回家拿出百科全书,将这条虫子所属的那个科目中其他的虫子介绍给孩子,然后再带孩子出去研究这个科目的其他虫子。
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这些家长的孩子真的被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也许这个孩子会成为神童,会比别人提前四年大学毕业。但是这个孩子像工厂中的生产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没有童年,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
也许有个别的孩子会成为优秀分子,但更多的孩子被因此毁掉,大多数被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都少年辉煌,成年平平,老年愤然。
孩子不是玩具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家长,孩子都会说话了,妈妈却变得不会说话了。他们会指着一只小狗,对孩子说:“宝宝,看,前面一个汪汪。”以为把狗叫成“汪汪”才更孩子气,更可爱。
孩子后面走,在探索着自己的世界,妈妈却在前面张开两臂嗲着声音,做作地学着比宝宝还小的样子,做小鸟状又跑又飞翔,孩子愣在那里不知道妈妈在干什么。
孩子看见一朵花,蹲下来刚想研究,妈妈自己变成了孩子,在前面蹦跳着,说:“宝宝,快跑快跑,看,妈妈能够得着树枝,来,跳一下。”可能,孩子从这朵花里得到了独特的发现和感受,想要去跟妈妈分享,但妈妈根本不管宝宝的需要,一把把花摘下来,逗弄孩子,让孩子来抓,孩子抓不住,妈妈还继续逗孩子:“不给,不给,就不给......"
这样的成人把孩子当成宠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宝宝的注意力从探索发现中引出来,引到家长的行为和动作上,而家长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可爱。
家长的行为和动作对帮助孩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些成人表现出来的行为 ,让孩子搞不清楚成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妈妈身体是大人的样子,动作却比儿童还儿童。
家长心情好的时候会显得特别开心活泼,家长心情不好时就没了兴致来扮演,有时他们会突然朝孩子发飙。
孩子眼中的父母,要么是一个比自己还小、还幼稚的大人;要么突然转变成恶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以为是自己不好,才造成爸妈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
这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扭曲,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不信任这个世界,他不知道真实情况会怎么样,他会用一种扭曲的心态去看别人或者逗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人真诚相待,这就是把孩子当宠物的一种儿童观所带来的家长行为。
孩子不是麻烦
有位妈妈自己很爱美,也很喜欢给孩子穿漂亮的衣服,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穿,要穿另外一件衣服,非跟着妈妈反着来不可。
这位妈妈哄了几句之后很快就感到厌烦,甚至跟孩子争执起来:“这件搭配起来更好看!我给你选的这件衣服多好看啊。你为什么不穿,为什么?”
这时,孩子已经被她的气势所吓到了,一边大哭,一边就是不穿,妈妈硬给孩子往身上套,两人几乎打起来。
妈妈控制不住大发脾气:“不管你了,太讨厌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说完之后马上给孩子爸爸打电话:“你女儿太不像话了,太烦了人,你也不管管你女儿,送你妈管吧!我要上班去了,受不了了。”
这样的妈妈经常是情绪化的,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孩子不能顺着家长时,就觉得孩子不好玩,养孩子太麻烦。
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同情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家长很容易讨厌孩子,把孩子当麻烦,有些成人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厌烦的情绪表现出来。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有了这种感觉,孩子就能感受到,孩子会自卑,会有负罪感,会痛苦。妈妈跟爸爸发脾气时,孩子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一生都有负罪感;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会喜欢他们爱他们。
孩子不是上帝
一家几代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父母又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生之后,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上帝,孩子无论提出什么要求都立刻去满足。
吃饭时,妈妈问孩子:“宝贝,你想吃什么。”孩子说:“我要吃好吃的。”妈妈立刻去厨房一通忙碌后端上一份美味食物,孩子看了看,一巴掌把碗掀翻,把勺子摔在地上,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
妈妈马上说:“宝贝,是不是妈妈做的不好吃,我这就重新去给你做炸鸡。”妈妈又重新去厨房一通忙碌,端上来,孩子吃了一口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
妈妈很抱歉的说:“爸爸把车开走了,要很晚才能回来,到肯德基堵车,现在不好走,咱们星期天再去好不好?”孩子说:“不行!”接着大哭。妈妈马上说:“宝贝,别哭,别哭,我们现在就打车去肯德基。”
把孩子当成上帝会造成孩子不能成长起利他的精神,孩子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爱他,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生存的,因为他无法为别人服务。
进入团体后,当他发现团体成员无法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顺应自己时,他就会感到愤怒、伤心和生气,于是就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被群体所遗弃。
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建构起良好的、适合于人群的人格状态,使孩子将来适应于自己的家人群和社会的群体生活。这种适应群体的过程就是理解他人和体谅他人的过程。
怎么样看待孩子?
其实是一个应该怎么样看待生命的问题,我们是否很重视孩子、是否将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学会敬畏孩子。
大部分的父母延续他们的父母的养育方式,无论好的不好的都是代代相传,父母们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和担心不断地加入教育的方式之中,因此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把握很少有人知晓,也没有人来推广。
养育孩子这样的大事,很少有人能去下功夫学习,甚至大多数人不知道养育孩子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孩子的自然规律才能养好孩子。
很多人都凭着自己的想象,沿袭着自己父母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式。碰巧养好了,孩子将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碰巧没养好,小则使家庭几代人不能安度晚年,多则使一群人由于这个人而感到不愉快。
现在让我们来试想:将孩子比喻成为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各种帮助。
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的不同,我们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等,这些我们不能天生就知道,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
自然定律真的很公平---在应该付出的时候没有付出,到了该获得时就不能获得,这时如果想要有所获得,就要回过头来重新走那段没走过的路,而且要付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努力。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孩子6岁之前,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和人格基础,又过早的教孩子认了很多字,背了很多诗和儿歌,获得了很多对家长的赞美。家长是过早的享受了,但当孩子上了学,突然发现各种问题一大堆时,家长就得用12年时间甚至一生的时间补偿,还不一定能补得上。
⊙ 本文摘自李跃儿《关键期关键帮助》一书第1章:认识孩子。文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