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越逼孩子分享 ,他就越“自私”

2015-08-17 李跃儿 李跃儿芭学园

本平台文章皆为原创,未经授权的转载均为抄袭,任何媒体(含报刊网络电视微信公号)转载需要先和李跃儿芭学园取得联系,经过同意后才可转载。


文/李跃儿


当孩子能将学到的词语与认知的事物、感觉、情感配对后,就会在大脑中使用这些带有语音的表象进行工作(亦即使用概念工作),这时,真正的思维就出现了。


也就在此时,孩子发现了“我”的存在。发现了“我”,也就意味着孩子能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能将自己与物体区别开来。也只有这时,孩子才会发现事物是有归属性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常常强调某某物品“是我的”,不但不让别人使用,即便物品被动一下也会大哭。表面上看,这种特征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私,其实不是。


这是孩子刚刚发现在生活的环境中有一些物品属于自己,另一些物品则不是,这就导致他们对于物品安全感的缺乏。在没有建构起物品流通的概念之前,孩子对物品只有归属性认知。


孩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群体生活中逐渐发现物品真正的归属性质和流通性质,才能够放松地看待属于自己的物品。另外,这一时期的孩子,仍然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别人看到的,自己需要的就是别人需要的,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


有很多家长都将这一特征当成孩子的自私表现,并为此培养大公无私的精神,比如呵斥孩子的种种“自私”行为,强行将属于孩子自己的物品分给别人。


这种做法会造成孩子对于物质安全感的缺乏,尤其会导致孩子成年后没有自我、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等不良后果。


自主敏感期是建构自我的阶段,家长应该充分认清它的意义。


案例分析:


晴晴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却对公共物质和他人物质非常贪婪,用妈妈的话说“很自私”。


有天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后孩子们上楼午睡了,有两个从不睡午觉的孩子被留在楼下,他们是晴晴和陶陶。这时一位老师开始吃自己的午饭:火腿面包,一碗稀饭,一盘西红柿。


吃饱饭了的晴晴开始在老师身边转悠,无论如何都不愿离去。老师问:“你吃过饭了吗?”她点点头。老师吃几口,晴晴凑过来,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吃一片西红柿?”


老师点点头,晴晴便扑向碟子,将整个脑袋盖在盘子上方,狼吞虎咽起来。这时正好有一个电话需要老师去接,等接完电话回来,发现满满一碟西红柿只剩下三片。


这时,陶陶进来了,眼巴巴看着晴晴在吃。老师走过去,对晴晴说:“剩下这三片咱们三人分享吧,每人一片。”晴晴问:“那,我能不能在老师这片上咬一口?”老师刚刚点了一下头,晴晴就伸出小手,拿起那片西红柿,在上面狠狠咬了一大口。


老师这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便对晴晴说:“这一片被你咬过了,已经属于你了,你就吃吧。”晴晴闻言,便快速夹起另外两片,在上面各咬一口,然后,用期盼的眼神看着老师。


老师按原则办事,拿出水果刀,将晴晴吃过的地方切掉,与陶陶分享。之后,老师开始喝稀饭,喝着喝着,抬起头,遇到了晴晴渴望的目光。老师想:如果不满足她,“得不到”就会更加剧她物质安全感的缺乏,于是,明知晴晴已经吃得很饱,老师还是将饭碗递过去。晴晴抱起饭碗,一通猛喝。


等她放下碗时,老师看到碗里的稀饭被喝掉了一大半。


老师端起饭碗要喝,嗅到碗里有一股很腥的气味,心想这碗可能被厨师盛过生鸡蛋,后来忘记了,就又盛了稀饭。老师不愿再喝这些稀饭,便将碗放下。晴晴这时凑过来说:“老师,如果放点糖,就更好喝了。”


最后,老师拿起面包吃了起来,刚吃一口,晴晴又凑上前来,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吃一点里边的火腿肠?”……


我们发现,晴晴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和物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晴晴的贪吃使她在以前的幼儿园里很受排斥,不但小朋友们不喜欢她,老师也不喜欢她。所有这一切不但加重了晴晴对于物质的贪婪,还因此造成了她其他方面的心理问题,以至于她不得不从以前的幼儿园转了出来。


是什么原因造成晴晴的这种状况呢?


原来,在晴晴自主敏感期时,妈妈将女儿不愿与其他人分享食物及物品的正常行为当成了自私,于是开始了大公无私的教育


每次家里来了小客人,妈妈都会逼着她拿出属于自己的食物与他们分享,如果不从,就斥责甚至打骂。


现在,晴晴的爸爸妈妈接受了幼儿园的调整方案:


在家中,妈妈不再劝女儿将自己的食物和物品分享给别人;在幼儿园里,禁止老师动员晴晴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这样,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晴晴都对自己的财产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妈妈每次把买来的食物分成三份,每人一份。刚开始时,晴晴会将自己的那份藏起来,转而向父母索要,每到这时,父母都会给她一些,但不是全部。


在幼儿园,妈妈每天都会让晴晴带一些她最不喜欢吃的食物前去,这样在小朋友们互相分享时,晴晴便会拿出来分给大家。


几个月之后,晴晴已能将自己的物品随意送给别人,或者随意地将自己的物品放在别人能够拿到的地方。


各种迹象表明,晴晴的问题正在逐步获得解决。


延展阅读

点击收看《 三岁前,孩子“自私”“小气”背后的原因》


“李跃儿说”时间到啦~

请输入
大李老师,您好,我家孩子还差两个月满两岁,她只要在家里就非常活泼,大声嚷嚷叫喊,但是一出门就像变了个人,很乖,一切活泼大胆的举止全消失,怎么回事?这是认生胆小的表现吗?


孩子在家活泼,是因为她知道她能控制家人,并且家人顺应予她。孩子在外面胆怯,是因为她不确定,外面的人是否会家人一样对待她。这样看来,您的孩子在面对解决冲突的时候,她的方法是智慧的,她的玩具没有命重要。对于1岁10个月的孩子,这样的表现是非常智慧,非常正常的。
李跃儿


⊙ 本文摘自李跃儿《懂得,是最好的爱》一书第五章:童年的秘密。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获取购买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