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买了34.6万人的隐私办展览,他为什么这么做?

2018-04-08 隐私护卫队 隐私护卫队

每天,你接到过多少推销电话和骚扰短信?隐私护卫队统计过,一天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条。当个人信息泄露变成日常,这种日常又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你是选择麻木接受,还是试图改变?


隐私护卫队注意到,近日,有一名叫邓玉峰的青年艺术家尝试用一个实验,来呼吁保护个人隐私。这个实验可以说很大胆,甚至存在不小的法律风险。


半年前,他从黑市买了34.6万人的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网购记录、车主详细信息等。


34.6万人的秘密被展出。


经过一番模糊化处理,4月4日,邓玉峰在武汉举办了一场“34.6万武汉公民的秘密”的个展,试图借助艺术的手段,探讨“大数据时代与公民的隐私伦理边界”的问题。


每个人的隐私只需要一分钱

28岁的刘某,电话XX,家住武昌街道口,车牌号XX,发动机号XX,有一辆黑色别克牌汽车。3月4日,他在淘宝上买了一个24寸的行李箱,还有一个登山包等。这是名为《秘密——邓玉峰个展》现场,艺术家创造的一个“数据人”。


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或许早已不是秘密。只是当有人把34.6万人“裸奔”的状态直接展示出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开展后,邓玉峰和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还陆续向这34.6万人发送短信,邀请他们观看,共同完成这次艺术行动。在收到的回馈中,有人发了一个问号,表示疑惑,有人反问“你怎么有我的电话号码”,还有人直接回复“你有病”。


展览现场的志愿者们。


据隐私护卫队了解,展览共分为大数据、现场行为、手机发送平台、数据人、文献资料等几个部分。这个展览,邓玉峰筹备了一年之久,所涉及的数据是他在网上花一个月时间收集来的,最低一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条个人信息。


2016年底,南方都市报曾推出重磅调查报道,揭秘个人信息买卖黑链条,南都记者花700元就买到同事的全套身份信息,包括开房记录、个人名下房产、航班记录甚至是定位。 


时至今日,个人信息买卖依旧猖獗。在活跃的信息黑市里,无数人的个人隐私被明码标价为数个等级,名字家庭住址电话较便宜,公司信息,法人代表,注册资金,或者邮箱、车主信息,网购记录偏贵,银行卡等更为私密的信息要价更高。


展览旨在探讨大数据

与个人隐私的边界

一名看完展览的武汉高校艺术系学生告诉隐私护卫队,“走进展厅就像进入一个方盒子,很有神秘感。看完这么多人的秘密后,心有余悸。”在他看来,艺术常带有社会批判的意味,这个展览的有意义之处在于,对个人隐私边界提出了疑问。


在小郑看来展厅就像一个密室。


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人似乎都是“透明”的。人们的性格喜好,每天日常轨迹等信息被精准掌握,然后分享给第三方,有人以此“投你所好”。在邓玉峰看来,“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相当于你的意识无形中被一股力量所干扰和控制。而我们的选择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给你的?”


更值得担忧的是,大多数人对于个人信息泄露并无意识。去年11月,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在北京同样做了一场实验——用信息交换物品。结果显示,九成体验者轻松交出个人信息,用以交换帽衫、充电宝等。


最近,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再升级,多达8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被不当利用,与政治咨询机构剑桥分析公司共享。这一数据远超此前Facebook预估的5000万。在该事件中,用户的数据无形中成了政治家选举决策的工具。


当个人信息泄露变成日常,这种日常又慢慢变成一种习惯,很多人开始麻木了。在没有影响到切身利益的情况下,有人甚至选择回避这一问题。


展览现场。


对此,也曾饱受信息泄露困扰的邓玉峰,选择用艺术的想象力引导人们思考: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要数据,它们收集完个人信息后,归谁保管?企业内部有怎样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来自哪里,被谁泄露的?个人信息买卖为何如此猖獗,如果没有大量的购买需求,这个生态为何会如此庞大?大数据与每个公民之间的伦理关系,边界在哪里?   


模糊处理后公开个人数据值得商榷

邓玉峰的这次展览,被看作是一场社会公共实验,而展厅就是一个实验室。该场实验所产生的社会反应,或许是他意想不到的。


隐私护卫队注意到,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称创意很棒。艺术家的行为很直观地展示出网络世界隐私泄露的现状。但也有人质疑,虽然模糊处理后公开个人数据,仍面临侵权问题,值得商榷。


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已被涂改,模糊化处理。


据悉,展览现场呈现的是一张白纸,只有在特定的光源下,用隐形药水处理过的信息才会浮现,一些私密的信息也被涂改。


邓玉峰表示,这次创作是希望直观切入问题,如果能因此改变我们每个人的困惑,那很有意义。如果还唤醒大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是对社会作出了一点贡献。


据隐私护卫队了解,这场原定从4月4日持续到4月29日的展览,开展后两天就暂时关闭。目前,邓玉峰正在接受当地公安部门的调查,尚未有结果。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告诉隐私护卫队,个人信息不适宜通过公开的方式来试验,办这样的“公益活动”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其目的本身可能是好的,但根据现在的刑法,购买一定量的个人信息本身就可能达到入刑的标准。


在接受央广新闻采访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的确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对邓玉峰的行为不宜以刑事法律论处。


他认为,艺术家对购买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且在必要限度内。展览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存在公共利益的因素。




报料请点击 

推荐阅读:

李彦宏说中国用户对隐私不敏感 网友回怼:被逼的

你信赖你被坑,你有钱就活该?“大数据杀熟”疑云需要明确解释

评论 | FB信息泄露事件:擅自分享好友信息,你有权这么做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