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世界:手机应用监听用户讲话?美国有人测试近2万个应用发现…

隐私护卫队 隐私护卫队 2018-11-30

手机应用监听用户讲话?

“我今天跟朋友聊天,说想买个吸尘器,晚上就有APP弹出了吸尘器广告。肯定是这个APP偷听我讲话了!”身边一定有人跟你说过类似的话。手机APP会监听用户的讲话内容,然后用于精准营销——这究竟是阴谋论还是真实存在?


近日,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测试了从Google Play、应用汇、小米应用商店和安智等四个安卓应用市场下载的17,260个常用APP,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偷录音频的情况在测试中并未出现,但未经用户允许擅自发送截屏的APP却不少


这次测试的目的是识别和测量安卓应用泄露照片、截屏、音频和视频的情况。研究团队认为,媒体泄露是一种新的隐私隐患。比如图像可能成为泄露个人信息的另一个渠道,而屏幕截图能记录用户在提交数据之前的行为,可能更加敏感。

不同应用市场下载的APP获取各种权限的数量占比。图片来自《Panoptispy: Characterizing Audio and Video Exfiltration from Android Applications》


研究团队发现,不少APP都要求获取媒体权限——43.8%要求麦克风权限,75.6%要求照相机权限,89.9%要求外部存储访问权限——尤其是从Google Play和小米应用商店下载的APP。


然而,绝大多数APP虽然要求获取这些权限,但是实际上调用相关功能的百分比很低。也就是说,APP通常一开始就会申请未来可能用到的全部权限,至于什么时候用,就另说了。


在音频、照相机、截屏和视频四种功能中,截屏功能的调用率最高,其他三种都极低。不过,这与个人信息泄露的程度并不成正比。


研究团队发现,外卖类应用GoPuff在启动的同时,会将可能包含用户住址邮编的截屏录像发送至一家APP分析公司——AppSee,而用户对此并不知情。在这个情景里,AppSee的角色是第三方工具包(SDK),跟GoPuff是合作关系。它毫不避讳地在官网上展示自己是如何记录用户在APP上的操作行为的。

AppSee在官网上写道:每一个轻触、滑动和动作都被记录在案。图片来自AppSee官网


事件曝光后,AppSee把“锅”甩给了GoPuff,称其违反了自己和Google Play的服务条款。但一位Google发言人不认为Appsee像自己声称的那样无辜,“我们发现AppSee的部分服务可能置开发者于违反Google Play政策的境地之中。”据悉,GoPuff已经修改了隐私政策,并移除了AppSee的SDK。


另一个很难被察觉的隐私泄露方式是屏幕截图。SAHIC是一个社交类APP,它在测试中给TestFairy(移动应用程序的beta测试平台)发送了45张屏幕截图,图像上的信息包括给联系人发送的短信以及对问卷的回答等。TestFairy通常被用于测试版,并在正式版中被移除。但是没有证据显示SAHIC只是测试版。


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团队没有在近2万个APP中发现监听用户讲话的情况。但他们强调,这个结论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测试环境存在局限性。

测试环境。图片来源:研究团队David Choffnes


首先,用于测试的手机是由自动化程序操作的,可能导致与真实人类的使用方式不同;其次,整个测试环境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而非自然环境;另外,如果APP把音频转化成预计以外的格式,或分成好几个音频流外传,都可能逃过测试程序的捕捉。


事实上,“APP是否监听用户说话”的迷思或许有另外的解释。当企业收集了你足够多的个人信息,同时又知道和你收入、爱好相近的人会对哪些商品感兴趣,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你会觉得APP有时候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我们将继续监测多媒体内容的泄露情况”,研究团队提到,AppSee和TestFairy也在iOS平台上提供SDK,所以未来还将研究iOS应用是否也呈现类似的泄露行为。


报料请点击 

推荐阅读:

防止徐玉玉悲剧重演,能否从保护录取通知书信息做起?

1.2亿条公民信息泄露,微信号卖40元一个!警方收网视频曝光

嘀嗒拼车仍有强社交功能,夜间乘车存安全风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