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有记忆,吃饭有隐私风险
7月9日,经济日报报道,有用户反映,在通过微信登陆大众点评后,可以看到微信好友关注的餐厅、点评景点、签到酒店的信息,发现此情况后,该用户在大众点评的隐私栏里关闭了通过微信搜索自己的权限,并在微信的授权中取消了对大众点评的登录授权。没想到的是,该用户还是可以看到微信好友的状态,原来,在该用户使用微信登录的这几天里,大众点评主动关注了26位好友,尽管已删除微信的授权,但此前关注的好友仍在关注,“我化名在大众点评上发点评、点赞、收藏,是因为我愿意跟陌生人分享我的体验,并不想让人将化名后的我和真实的我对应起来。现在生活里的好友能够看到我在大众点评中的活动轨迹,感觉很不舒服。”该用户表示,最后她逐个取消了这26个好友的关注。令该用户没想到的是,在与客服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好友可能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系统主动关注自己,“如果好友不删除对我的关注,我是不是还会一直出现在好友的大众点评里,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在好友的眼前?”该用户质疑到。
随后,大众点评就展示好友去过餐厅的问题发布说明。大众点评表示,打造好友关系链类产品功能的初衷是希望有分享意愿的用户通过大众点评分享在生活中的美好体验,但此功能的设计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考虑不周的地方,与初衷背道而驰,对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大众点评表示道歉,并着手对产品进行整改和升级:新增“一键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关系”功能;通过微信登录大众点评,对于导入好友功能,仅支持用户手动关注好友;大众点评已陆续增加“不让别人通过微信、QQ等方式找到我”、“取消关注好友”、“移除粉丝”、“黑名单”等新功能,增强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并且,大众点评承诺,明日起将上线生效两项产品功能。
大众点评的声明
如今,打开大众点评设置页面,隐私护卫队看到已上线“解除第三方好有关系”功能:解除第三方好友关系后,您将删除所有通过微信、QQ、通讯录渠道关注的好友及粉丝。
文/尤一炜
观点
最近,按照大众点评引导用微信绑定APP的用户发现,自己去过的餐厅、酒店,会被自动展示给好友观看。至于微信上的好友为何成了大众点评上的好友,用户并不知情。想要删除过去已经被分享的痕迹,竟然还删除不了。麻烦事还不止于此,就算用户手动解除好友关系,但粉丝只要不取消关注,用户前前后后的一举一动依然会被展示在他们眼前。
大众点评给用户带来的烦恼,是实实在在的。果然如技术人员所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所到之处,很难真正地抹掉痕迹。尤其是用户在用尽所有办法,仍然不能彻底去除自己去过地方的痕迹时,恐怕烦恼之外,又会增添一些恐慌:在费尽心机想要套取并公开你的互联网行踪的软件面前,有何隐私可言?
每个APP都有个“社交梦”。在APP上添加社交功能,的确能增加用户黏性,提升平台的人气与日常打开率,但不是所有APP都适合做社交。大众点评分享用户去过的餐厅与酒店,出发点或是好的,因为来自真实好友的用脚投票与点评,更加可信。有的人可能对此表示无所谓,反正只是吃个饭而已,并不在乎被好友与粉丝看到,但不排除有的人对此非常反感,感觉到自己的隐私被冒犯。
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可能存在百分之百的隐私。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为了获得便捷的服务,要牺牲可接受范围内的隐私,比如提供地址、电话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一个必然的前提,软件或平台必须尽到自己的告知义务,要让用户有知情权与选择权,必须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才去读取用户愿意提供的隐私信息。这次大众点评遭到严厉批评,原因和此前一样,是未经用户许可,偷偷摸摸地将用户隐私公之于众。
当然,为了避免法律风险,绝大多数拿用户隐私当生财渠道的互联网平台,都会在隐私协议上动手脚。比如,利用用户不愿意逐字阅读冗长的“用户协议”心理,与隐私相关的条款要么语焉不详,要么放在不容易被发现、被阅读到的地方,“默认勾选”同意“隐私协议”,成诸多APP单方制定的“潜规则”……这样,即便激怒用户群体,APP也只需要道歉与改进,不用承担集体诉讼带来的天价赔偿,用户也就只能吃哑巴亏。
提醒用户关注自己的隐私权利,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比平台自身更清楚,使用平台服务会调取用户哪些相关的隐私,用户也会经常在负责任的手机应用上看到有关隐私方面的明显提示。可以这么理解:只要平台没有采取简单明了的隐私提示,并让用户自主进行判断、勾选,都可以视为“心中有鬼”。这样的平台,不管做得多大、多重要,用户在使用时,都要抱有警惕心。
在面对有技术优势的平台时,尤其是平台为日常所需要的状况下,用户处在“弱势”位置,面对互联网平台带来的便利,不乏有用户选择“忍气吞声”,这是一种纵容,使得不少平台前赴后继,不把用户隐私当回事。如果用户提升隐私敏感度,对侵犯用户隐私的平台,进行必要的惩罚,比如卸载、暂停使用,甚至追责———既然平台不尊重用户隐私,那么这样的平台一个也不值得信任。只有感觉到了用户的不信任,各互联网平台才能如履薄冰般地守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
文/韩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