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闻印度可能禁止棉花出口,美国产棉区出现极端干旱天气,疯狂的棉花还会回来吗?安徽、山东、江苏纺企集中补库推迟至何时?

圆滚滚小纱 中国纱线网 2022-05-31


今年以来,很多纺织人把生意差的原因归结于疫情,认为疫情严重抑制了需求导致行情不好!所以现在大多数纺织人要么焦虑,要么想尽办法渡过难关等待疫情过后的行情爆发。疫情确实给行业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疫情过后,纺织市场行情就能好起来吗?


疯狂的棉花还能“疯”多久


虽然国内疫情还在蔓延,但这丝毫不影响一个业内人士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的原料——棉花,上演着疯狂的行情。

 

国内棉花的期货交易价一直试图突破22000元/吨的大关,国际棉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2021年4月初至今,纽约棉花期货价格已经实现了翻倍,而且不断刷新着近十一年来的新高。


国内棉花价格(同花顺)


疯狂的棉花背后,必然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占据主导的因素还是棉花的减产预期。以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美国为例,最新频传的消息是棉花主产区德克萨斯州(棉花产量约全国的一半)遭遇极端干旱天气,造成棉花减产严重。



德克萨斯州天气的变化多多少少支撑了国际棉花市场的价格。

 

除此之外,第二大生产国印度也在掉链子的路上越走越远。印度棉花协会刚公布了上个月的棉花供给数据,供应总量为722.7万吨,环比下降了2.71%。棉花价格大涨也造成了印度国内服装行业通货膨胀严重。

 

反观国内,国内棉花最大的特点就是需求持续低迷。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一季度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8.2%(局部地区可能更低),低于上年同期0.1%。而从二季度开始,下游纺织业订单不足的现象开始变得尤为明显,这和国内疫情反复、物流运输不畅、消费者对服装需求的疲软(一季度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同比下降12.7%)有着直接的原因。


印度禁止小麦出口 

预防棉花新一轮炒作


上周末的一条“印度禁止小麦出口”的消息瞬间在网上引起巨大关注。5月16日,美棉就显示出很强的拉升态势,当日芝加哥小麦期货开盘直接跳空涨停,带动谷物市场和棉花市场全力跟进。在天气炒作和供需预测的多重利好加持下,ICE期棉的做多热情被再次点燃,合约价格全盘大涨,主力合约收盘封于涨停。


事实正在不断验证这样一个结果,俄乌战争彻底改变了一切,世界性粮食危机正在演变成事实。对棉花市场来说,在印度进口棉花免税之后,又有传闻印度可能考虑禁止棉花出口,虽然现在还没有宣布,但在美国天气干旱导致棉花减产的背景下,印度方面的态度让市场绷紧了神经。



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其他抑制印度棉花价格的举措未能奏效,印度棉花出口可能被禁止,直至9月。印度政府在本周二与行业人士开会,就紧急措施集思广益。


据悉,印度政府要求参加此次重要会议的业内人士在周一之前提出具体建议,同时敦促出口商自愿减少海外出口。


难以走出困境


如果说供给端出现短缺是助推棉花价格的真凶,那么需求端的萎靡让全球棉花市场短时间内难以走出困境。


国际俄乌冲突、国内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依旧缓慢,市场对棉花消费恢复的预期持续减弱,很多国内的纺织企业都是属于半停工的状态,订单稀少,利润倒挂,这就是棉花市场目前最真实的写照。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持续走低


虽然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大涨,叠加石油涨价导致化纤价格处于高位,让服装行业的从业者们感到胆颤心惊,但从服装的终端售价来看,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说明成本的上涨目前很难传导至终端消费者。

 

毕竟,在居民收入增速低迷时,谁不想先用口袋中的100元去买米面油呢?服装?可以先放一放了。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消费增长了13.5%,穿类基本不变。


6月上海将逐渐解封,

或许是改变行业形势的关键点


中国官方宣布6月起上海将逐渐解封,长时间封锁之后需求的爆发,恐怕会让市场对消费的预期明显提升。不管棉花价格是否已经高得让纺织厂买不起,这都有可能成为资金炒作的下一个热点事件,市场不得不对此有所防范。不知不觉中,棉花供应和需求或许会同时发力,转瞬间改变市场的预期。至于印度是否会禁止棉花出口,可能性不大,因为之前免税进口已经助推国际棉价大涨,导致免税进口的政策利好打了折扣。


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国内疫情致4月纺织品出口被严重打击


从今年3月开始,由于奥密克戎毒株超高的传播性,国内陆续爆发出了较为严重的疫情。尤其是上海的疫情爆发,让许多人猝不及防。数据显示,4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国内疫情的确是造成4月纺织品出口被严重打击的主因。

 

根据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的数据,按美元计,4月纺织服装出口仅增长1.6%(按人民币计下降0.2%),增幅较上月缩减1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所受影响更突出,当月出口增长不足1%(按人民币计下降1%),增幅较上月缩减21个百分点。

 


5月纺织服装订单现回暖!

但回暖不是反弹


5月份以来江浙多数地区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地区疫情也出现缓和,五一节后终端纺织品、服装订单出现小幅回暖的态势。但接下来纺织行业会有报复性消费来刺激市场吗?答案并不乐观。

 

从短期来说,虽然现在市场订单逐渐增多,但目前,华东地区的防控压力依旧较大,对江浙地区的纺织服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在物流方面,仍有一些地区处于管控地区,现在购买商品需要发货地、中转地、收货地都是非管控区才能收到快递,更别说在高速路口各种查码,不但影响了时间,也使得运输成本上涨较多。在终端需求方面,金三银四本是传统旺季,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让原本应该接单满满、开机不停的市场变得一片萧条,错过了这个旺季时刻,春夏面料需求明显下降。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也让客户下单欲望骤减,需求依旧萎缩。


 

随着天气炎热起来淡季的气氛也会更加浓烈,目前市场新增订单多为小单,上百万米的订单还是很少,所以这次小单增多并不能表明旺季来临,只能说明市场情况有所改善。

 

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2001年到2020年,纱的产量从700万吨增加到2618万吨,布的产量从291亿米增加到460亿米,化学纤维产量从828万吨增加到6126万吨。过去20年有无数的纺织工厂扩大了产能,但是近几年由于疫情,内需市场增长乏力,出口订单有向东南亚转移趋势,国内中低档产品供应出现明显过剩。在原料价格大涨的形势下,下游产品无法跟涨,行业利润明显下滑。

 


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国内消费预期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恢复,订单难以出现全面增长。据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几家企业反馈,5月中旬以来,企业开机率有所恢复,但原料补库仍以随用随买为主,考虑到二季度新接订单偏少、资金流偏紧及纺纱利润偏低的情况,纺企集中补库或推迟至7月中旬前后。


点击关注我,看纺织行情,一个就够了

来源:期货日报、星空财富、中国棉花网、化纤邦、网络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推荐阅读


1、三大原料当前市场行情分析:郑棉红了!粘短最高上涨500元,浙江及苏北地区涤短工厂销售好转
2、一则消息搅动万亿赛道!纺织产业影响几何?越南制造已超越中国?四月纺服出口承压 发生了什么?3、江浙地区织造开机率下降 原料备货也仅维持在15天以下 疫情之下这类纱线凭啥火出圈?4、国内外棉价共振下跌 短纤上涨 人民币汇率跌破6.8 大生集团并购华润纺织三家高支纱企业


END

当前整体环境并没有太大改变,郑棉连续下跌,市场人士预测底部支撑,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市场何时迎来转机?想第一时间了解行业重大消息吗?关注中国纱线网公众号,发送“行情”,了解最新行情;发送“招聘”,查看最新岗位信息。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