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粤稻百年,辉煌依旧!创新前行,薪火相传!
南粤大地,五羊衔谷的传说广为流传。相传二千年前,广州连年失收,田野荒芜,人民不得温饱。一日,天空出现五位仙人,神骑口衔优良稻穗的仙羊。仙人将稻穗赠予百姓,祝福此地永无饥荒。从此岭南大地稻谷飘香,成为了最富庶的地方。岭南广东,自古就对“稻”,有着延绵数千年缘分。
让广东世代富足的优良稻穗,并不仅仅存在于神话之中。两千年后的广东,关于稻的故事,由一群对水稻研究投入一生的人继续讲述。1926年,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先生,在广州郊区发现野生稻,自此开启了粤稻百年新篇章。
“广东水稻能有今日的成绩,传承是不可或缺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丰如此说道。跨过近百年的时间,广东水稻依旧辉煌。
中国现代稻作
源于广东
过去,中国水稻在国际上并不具有今日的地位,国际上甚至有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之说。改变这一局面的,一名来自广东茂名的农家子弟,他就是后来被称作“中国稻作学之父”的丁颖。
“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中学毕业后的丁颖,就决心要解决中国人的饥饿问题。当时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各界仁人志士正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丁颖选择了一条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路——为国人温饱而奋斗。当时,日本农业科技先进于中国,丁颖通过考取公费争取到了留学日本的机会,加入了辛亥革命后的茫茫留学大潮。从1912年到1924年间,丁颖三度远涉重洋,辗转三所日本高校求学,最终在36岁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
历经12年,从日本学成归来的丁颖,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稻作研究事业上,开启了我国水稻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当时我国水稻生产和育种依然非常落后,丁颖可以说是在一片空白的条件下开始他的研究工作。直到1926年,丁颖在广州郊区犀牛路末端的一个水塘里发现了野生水稻,他的工作才开始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株被丁颖命名为“犀牛尾”的野稻,对世界水稻育种有着重要的意义。丁颖利用“犀牛尾”的自然杂交后代,在1933年成功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水稻新品种“中山1号”,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将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入栽培稻的尝试。“中山1号”经过系统选育,衍生出中山占、中山红、中山白、包选2号、包胎矮、钢枝占等华南地区当家品种,推广时间超过6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24亿亩。
“中山1号”后,利用野生稻种质资源来改良栽培稻的成果越来越多,后来丁颖还利用系统育成品种与印度野生稻杂交,育成了“东印1号”、“银印20号”、“竹印14号”等优良品种。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丁颖从华南水稻栽培品种“早银占”和印度野生稻人工杂交稻的后代中,选出每穗几百粒以至千多粒的系统,俗称“千粒穗”,这对于水稻高产潜力研究很有启迪意义,引起了国内外稻作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丁颖是我国第一个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开创利用我国丰富的稻作遗传资源的新途径,成为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和利用的先驱。
除了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育种上的巨大贡献,丁颖在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形成过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让人瞩目。
从“犀牛尾”的发现和研究开始,丁颖相继在华南热带地区发现有多年生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等,并根据对这些野生稻的地下茎、植物形态和染色体数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认定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肯定了我国栽培稻起源于我国南方,日本的稻种是中国传过去的,澄清了中国稻种来源于印度、我国粳稻是日本型等错误认识。“中山1号”选育成功的同年,丁颖发表《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的新种》,正式论证我国是栽培稻种的原产地,千百年来,养育了亿万人的水稻,被证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1957,丁颖通过生态学观点对稻种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发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阐明了中国栽培稻种及各类型间的关系,为稻种分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稻作区域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丁颖的研究成果成为栽培稻种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丁颖教授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的论文,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等著作。《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荣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丁颖在稻种分类和中国稻作区域上的研究成果,对后人研究水稻育种、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丁颖被学界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丁颖一生为稻作研究奉献,在去世之前仍坚持下田观察水稻。后来,丁颖收集的7000多份稻种由他的学生卢永根从北京带回广州,成为华南农学院开展水稻育种研究最宝贵的材料,并逐渐扩充至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是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卢永根师从丁颖,一生专注于水稻遗传研究,是丁颖得力的科研助手,曾协助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均取得了进展。
在研究过程中,卢永根和他的学生张桂权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30年后,张桂权所领衔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成功地克服了籼粳亚种间的不育性,使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创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矮化育种
开创农业史第一次绿色革命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生产水平有所提高,增施肥料、小株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得以普及与推广,不过传统高秆品种倒伏现象普遍发生,中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频繁,倒伏问题尤为严重,成为当时水稻高产的主要障碍。
解决这一难题的正是丁颖学生黄耀祥。彼时,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已成为育种界共识。一直以来,行业人都是通过提高水稻的茎秆粗度和硬度来提高抗倒性,黄耀祥另辟新径,尝试通过矮化育种降低水稻株高来提高抗倒性。
在矮杆水稻的设想之下,1955年,黄耀祥从广西引进耐肥抗倒的矮秆品种“矮子占”作为矮源,当年与“广场13”等当地高秆品种杂交,于1959年早季就选育出矮秆、分蘖力强、穗大、结实率高的新品种“广场矮”。“广场矮”是世界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使水稻的耐肥抗倒性大为加强,产量潜力大幅提高,使水稻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50-250公斤/亩迅速提高到350-450公斤/亩,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黄耀祥因此被成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中国矮化育种研究的启示下,利用我国的低脚乌尖等矮源进行矮秆育种,到1966年才育成被称之为奇迹稻的“IR8”,比广东整整晚了7年。
在“广场矮”获得成功下,黄耀祥开展了以矮秆为主体的水稻遗传学、生理学、生态学基础与矮秆品种优良性状的关系、创造理想株型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等比较系统的研究,创建了矮化育种、丛化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半矮杆早长根深超级稻育种等生态育种理论,至1999年,育成广场矮、珍珠矮、广陆矮4号、双桂1号、双桂36、桂朝2号、特青2号、胜优2 号、七山占、七秀占、胜泰1号等一大批著名高产优质良种,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提高水稻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50多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万亩以上的有10个品种,超过1亿亩以上的有广陆矮4号、珍珠矮和桂朝2号等3个品种。育成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8亿亩,增产稻谷845亿kg,增加产值845亿元,成为农科效益之最。
水稻矮化育种成功,使水稻的耐肥抗倒性大为加强,产量潜力大幅提高,是水稻育种的一次重大突破,使水稻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50-250公斤/亩左右迅速提高到350-450公斤,为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重视优质化
广东优质稻米风行国内外
“广东是传统的优质稻米产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介绍,“广东在优质化育种上,一直走在全国前面。”据统计,广东超过2800万亩的水稻田中,优质稻品种率超过70%。
随着矮化育种的成功,温饱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上得到了解决。人们开始追求好吃的优质大米。“品种是好大米的灵魂和核心。”王丰给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优质大米品牌,背后是以优良品种作为核心并进行支撑。五常大米的背后是“稻花香”水稻品种,日本大米的背后是“越光”水稻品种,泰国大米的背后是“KDLM105”水稻品种。可以说,没有品种的支持,好大米无从谈起。
追求好大米,本质上就是追求优质化育种,与港澳毗邻的广东,优质化育种研究最先受到重视。
1966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育成了塘竹7号、双竹占(后系选出“江西丝苗”)这两个矮秆、谷粒细长、米粒透明、无腹白的上等优质米品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育成早晚兼用型优质稻七桂早25。广东的丝苗型小粒优质稻米深受港澳和欧美等市场欢迎,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广东出口的主要优质米品种。广东丝苗米销往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西欧、北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广东赚取外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七山占
90年代以后,广东优质稻育种发展迅速,不仅育成七山占、粳籼89、粤香占、粤晶丝苗2号、合美占、金农丝苗、华航31号、黄华占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稻品种,还选育出一批适合加工用的高档优质品种,如小农占、七丝软占、银占、巴太香占、巴太软占、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等,这些优质米品种成为马坝油占、增城丝苗、聚龙米、亚灿米、青洲米、水中鲤等品牌大米的主要原料。这些优质常规稻品种的育成,有力地带动了广东水稻优质化的发展。
粤晶丝苗2号
美香占2号
此外,广东还培育出粤丰A、泰丰A和广8A等一批优质杂交稻不育系,及培杂双七、丰优998、泰丰优55、泰丰优208、泰优390、泰优398、广8优169、广8优165等一大批系列优质杂交稻品种,这些品种稻米外观透明细长、米饭质地软硬适中,成为广东、湖南、江西等省最受欢迎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品种是优质稻米的核心和灵魂,但是缺少配套的栽培技术,品种的优质特点也很难发挥出来。“过量的化肥、农药的使用将严重影响大米的品质。”王丰认为,“在栽培过程,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是提升大米品质的关键。”为降低农化产品使用,提升广东稻米品质,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攻关成功。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简称水稻“三控”技术)是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持研制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截至2015年底,累计在省内外应用1.5亿亩,增收节支150多亿元,并且有效地提升了稻米品质。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提出“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提升稻米品质。在破口期喷施“超级稻米质改良剂”,减缓灌浆成熟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强化叶片“源”的功能和籽粒“库”的活性,从而改良稻米品质。该项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良种配良法,是广东稻米优质化能够持续领先的有力保证。
提升水稻产量
广东用数据说话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对于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王丰表示,“广东水稻栽培面积有下降趋势,因此科研力量更加重要”。广东在通过科研的力量来提升水稻产量,一直屡创佳绩。从丁颖成功育成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交品种“中山1号”,到黄耀祥成功育成抗倒伏矮化品种“广场矮”,都是在水稻产量指标上不断突破。
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广东开展了以有效提高光合效率为主导的“丛化育种”和以“早长”孕大穗为主导的“半矮秆(含丛生)早长”的高产、超高产育种,黄耀祥等利用杂交育种手段,不断发掘和积累有利基因,先后育成了桂朝2号、双桂1号、双桂36、特青2号、胜优1、2号、珍桂矮、特三矮2号、双朝25等代表品种。桂朝2号1983年在云南宾川作中稻种植,亩产高达1057.9公斤,是我国第一个亩单产突破一千公斤的品种。特青2号1986年和1987年在广东省创高产活动中,连续两年创双季稻单产800公斤/亩的最新记录;1989年在云南省宾川市获得单产1017.5 公斤/亩2的高产记录。胜优1号1990年晚造在潮阳市双季稻获一造产量857.5公斤/亩的全国最高纪录。
超级稻
黄耀祥是“中国超级稻研究重大项目”的积极倡导人,广东也成为了超级稻研究的发起省份之一。至今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亿亩的籼稻品种才四五个,黄耀祥院士选育的品种占了三个,其中广陆矮4号超过2.7亿亩。超级稻项目启动21年,广东共计育成19个超级稻品种,占全国总数的15%,走在了全国前列的位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江奕君,秉承黄耀祥院士创建的“组群筛选法”和水稻生态育种理论,开展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育成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6个。
19·超级稻
胜泰1号、桂农占、玉香油占、天优998、天优122、培杂泰丰、荣优3号(淦鑫203)、合美占、五优308、金农丝苗、深两优5814、深优9516、天优3618、五丰优615、深两优870、吉丰优1002、五优116、Y两优1173、Y两优900
在育种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针对水稻高产的栽培技术成果也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联手袁隆平院士,在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取得成功。2016年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测产年产量达到1537.78公斤,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记录。品种、农艺、农机等水稻高产“科技”在这个项目中“完美”配合,成为广东水稻勇攀高峰的实证。
中国稻作研究起源于广东,丁颖、黄耀祥、卢永根等老一辈育种家对于水稻的执着钻研精神被传承下来。“老一辈的育种家,即使退了休,对水稻的研究也停不下来,近乎固执。”这也是广东水稻育种工作者的整体写照。这种固执精神,或许正是广东水稻能不断进步、保持领先的“本源”。
精神在传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丰、江奕君,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志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武小金,还有更多的广东稻之人,胸怀对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粮食发展为己任,躬身稻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End
一周头条
“鬼稻”,鬼魅般存在!真面目是啥?危害多大?如何防?这篇讲透了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完成交割!大咖李立秋刘石青志新吕楠李世晓关注这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