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种业管理如何主动改革?许靖波、施俊生掏心窝分享经验丨大咖面对面
戳视频,了解精彩
▽
“引导员” “监督员” “服务员”“店小二”……这是他们对种业行政管理部门角色的形容。
辉煌种业40年,我国种业成就颇丰,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种子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种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各级农业部门主动作为、自我革命,是种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刀刃向内,主动改革。”这是建设种业强国,行政主管部门必经之路。
湖南种业实力有目共睹,这里有中国种业航母隆平高科,杂交水稻育种水平全球领先,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种业不走寻常路,坚持特色化,突出品质“优良” 、用途“多元” 、环境“多适” 、资源“低耗”等特性,特色优势作物在全国具有影响力。湖南与浙江种业发展,有哪些经验可借鉴?对于建设种业强国,两省又有哪些重大举措?
《大咖面对面》第二期,邀请到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处处长许靖波、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施俊生,分享两省种业发展之道。
Part1:种业结缘18年 “国8号文件”出台印象深刻
农财君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春华秋实。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种业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从事种业多年,许处长,在您的记忆中,那件事或者哪一段经历让您印象深刻?
许靖波:我参加工作28年,18年与种业密切相关。其中,8年从事良种推广,3年在国外开展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合作与交流,3年开展种子行政执法,从2015年到现在直接从事种子管理。可以说,与种子结下不解之缘。
期间,我见证了湖南种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我省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杂交水稻从高秆改矮秆、常规改杂交、三系改两系,到超级稻大面积推广,推动我省粮食总产分别迈上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600亿斤台阶。我省良种繁育先后经历“所提、场繁、县制与社制相结合”,“地提、县繁、县制”,“省提、地繁、县制”,“省提、省繁、基地制种”等几次变革,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从亩产30余公斤提高到200余公斤。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处处长许靖波田间察看油菜
从事种业多年,种业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要说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但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1年5月9日国务院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那时我是湖南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总队长,参与会议协调和现场考察调度。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两点,一是会议规格高,参会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有40多人,体现了国家对农作物种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二是会议主题突出,就是贯彻落实4月10日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依靠自主创新,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把提高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做大做强种业的关键支撑,把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作为整合种业资源的重要切入点,努力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种业体系。实际上是进一步深化种子生产经营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
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种子市场化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脱钩,将种子经营权完全交给市场,极大激发了种业发展活力,国8号文件印发后,以积极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商业化育种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化改革,一批优势企业异军突起,目前我省有6家企业跻身“育繁推一体化”行列,10余家创新型、特色型企业呈良好发展势头。隆平高科进入全球十强,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Part2:因省施策 湖南、浙江种业发展成果突出
农财君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湖南种业实力有目共睹,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种子企业隆平高科,杂交育种水平领先全国,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湖南种业取得了哪些成绩?这些佳绩是如何创造的?
许靖波::一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细农业发展要求,推动科研权益改革、品种试验审定、制种保险、种子储备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种业运行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依法治种环境基本形成。
二是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推动资源、人才依法有序流向企业,目前拥有以袁隆平、官春云、邹学校等院士领衔的科研育种团队3900余人,超级杂交稻、优质稻、“双低”油菜、杂交辣椒等育种水平行业领先,高档优质杂交稻品种选育、第三代水稻不育系研究、低镉品种选育取得新的突破。
2018年9月7日,在首届(长沙)国际稻作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详解油菜花早开的秘密。(来源:长沙晚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
三是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省级发证企业减少至43家,国家认定我省AAA级企业24家,约占全国的17%,隆平高科成长为中国民族种业第一强、世界种业第八强,其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四是生产能力快速提升。规划建设一批制种产业园和区域性良繁基地,推广机械化制种技术,28个杂交水稻国家级制种基地大县中,我省占8个,全省常年制种40万亩左右,产种8000余万公斤,每年向省外供种3000余万公斤,2018年出口达到1413万公斤。
五是良种推广富有成效。建立品种安全评价和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已建立安全监测点及示范基地900余个,年评价与示范品种9000余个次,召开现场会400余场次,保障了农业用种安全,加速了良种良法推广。
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构建高效品种研发体系。推动研发主体由科研单位向企业转变,鼓励科研人员在企业兼职兼薪或持股取酬,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成果收益可按不低于70%的比例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育适应机械化、轻简化的优质多抗广适型新品种,全省年商业化育种投入4亿元以上。
二是构建安全供种保障体系。引导企业在制种大县建立一批“制种产业园”,建立“企业+农户”精准对接的制种模式,每个园区财政补贴100万元。开展小粒型母本混播制种技术攻关,实现轻简化、规模化、机械化结合,降低生产成本。将制种基地全部纳入保险范围,省财政补贴保费的30%,各县市配套给予补贴。从源头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按照“一企一地一品一样”(每个企业在每个基地的每个品种都要分别抽取一样样品)模式进行抽样,在进行种子质量常规检测的同时,全部进行真实性和转基因检测。
三是构建现代生产经营体系。政府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奖补专项、给予优惠政策,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科研设施、开展科企合作,推动人才、资源、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由企业创办的“亚华科学院”已有200余个品种通过审定,成为全国商业化育种典范。从税收、信贷、种子工程项目等方面加大扶持,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打造国际品牌。
四是构建产业基础支撑体系。承接建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已组建100余人科研团队,创建了国际一流的SNP实验室。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园区,2000亩科研用地已流转到位,财政资金到位6000万元。按“1+N”规划建设品种试验站,已投入4200余万元。构建“湘种”、“潇湘”企业联合体试验平台,年参试品种300余个。构建品种示范与跟踪评价体系,各县市每年落实经费4000余万元。
农财君
许处长毫无保留的介绍了湖南种业发展成效和采取的措施,这对其他地区种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高效、绿色是浙江农业的代名词,请施站长介绍下浙江种业取得了哪些成效?这些成效是如何取得的?
施俊生: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绿色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立足浙江实际,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和特色种业发展,推进了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新跨越,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种业发展新局面,主要成效有以下方面。
浙江瓜菜种博会上展示的番茄品种。
一是坚持特色化思路,优势农作物品种选育能力显著增强。立足浙江实际,突出品质“优良”、用途“多元”、环境“多适”、资源“低耗”等特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特色优势作物加快发展。特别是籼粳杂交水稻、油菜、番茄、花椰菜等特色作物的品种选育能力名列前茅,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超级稻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水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比率占70%以上。常规早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早稻种植面积30%以上,杂交水稻“中浙优”和“甬优”系列省外拓展能力逐年推广。“台绿”、“浙青”系列西兰花,“甬甜”系列西甜瓜,“浙粉”“浙杂”系列西红柿等特色品种在全国得到很好的推广,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坚持差异化发展,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积极实施省级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培育计划,首批7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审定品种99个,新增良繁面积4万多亩,种子年生产、加工、仓储能力明显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得到明显提升,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18年全省种业企业年种子销售额将达15亿元。种业企业正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种业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方向加快转变。
西甜瓜等品种展示。
按照综合型、特色型和区域保障型发展思路,推进企业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如宁波种子公司专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种子经营,发展迅猛,年销售量已进入全国前10强;浙江美之奥、宁波微萌等瓜菜专业种业公司销售拓展到了全国重点区域,宁波微萌种业以经营西甜瓜、蔬菜品种为主,年销售额已经达到8000万元。浙江虹越花卉与美之奥种业在新三板上市。
三是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良种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组织实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程,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农作物种业发展建设资金3亿多元,新增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万多亩,新增种子加工、贮藏、检验基础设施2万多平方米。目前,全省种业企业年建有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5多万亩,年产种子4000多万公斤,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商品供种率达10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建立完善全省种子供需预警预测系统和全省农作物种子分级储备制度,救灾补播和市场供种风险调控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供种安全。
每年举办瓜菜种业博览会,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示范展示
四是坚持优化发展环境,种业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根据浙江实际,组织修订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完善《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按照放管服要求,“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下放到市县办理。加强品种管理,新建和完善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区试站。加强粮油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和瓜菜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每年举办瓜菜种业博览会,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2018年全省新品种示范展示面积达3万余亩。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种子市场执法检查,多年来全省未发生重大种子质量事故,种子质量合格率达97.7%。
Part3:走出去!湖南、浙江种业开拓海外市场
农财君
杂交水稻造福全球,湖南如何推动杂交水稻尽早实现全球化?湖南种业在“走出去”有哪些成果和举措?
许靖波:我省种业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推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制度机制设计。以企业为主体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资源,鼓励优势骨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50个左右科研育种站。
二是实施开放人才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建立种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分类管理新机制,健全种业科研人员分类评价考核制度,精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三是增强企业出海实力。支持企业利用海外种业人才、先进技术、种质资源,在海外开展商业化育种,实现品种、生产、营销、服务本土化。鼓励进出口企业将国内人才、技术同国外资源、市场有机结合,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四是实化扶持政策措施。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先认定为省“千人计划”人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设立种业科技创新专项,对在海外商业化育成的突破性品种给予后补助。将企业在海外建立的育种站纳入“三区三园”补助范围,财政给予100万元补贴。
2016-2018年,我省出口种子分别为790万、1068万、1413万公斤,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已在海外建立科研育种站12个,育成适合当地种植的优势特色品种40余个。精准引进了海外高端种业人才10余人和一批“高、精、尖”仪器设备。
农财君
浙江在开展种业合作与交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刚刚许处长提到,湖南省在推动杂交稻全球化开展一系列工作,浙江种业在“走出去”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施俊生:最早的合作交流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末期,沪浙皖西瓜联合体成立,后来成就了中国第一家种业上市公司—丰乐种业。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华东六省一市种业工作交流年会制度,加强省际种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校、种业企业间沟通交流,完善沟通交流合作机制,互利共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甬优”系列、“中浙优”系列、“秀水系列”水稻种子在安徽、江西、江苏、上海、湖南、湖北、广西、福建等省年销售量已达600多万公斤。“浙油”系列双低油菜种子畅销长江中下游主产区。“甬甜”系列西甜瓜种子远销新疆。温州肇丰等种业公司的花椰菜种子除向国内的一些省份销售外还拓展到了东南亚国家。
我省种业“走出去”正从一般贸易向外研、外制、外销等多样化发展方式转变。种业企业不仅在海南、东北、西北等外省拓展制繁种基地,并建立省外市场,而且还将生产经营拓展到了国外。如温州神鹿种业在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和育种中心,浙江美之奥种业与宁波微萌种业合作聘用人才在美国建立分子研发中心。
Part4:湖南重点打造“中国种业硅谷”、浙江2020年建成种业强省
农财君
2018年9月,湖南省首个种业发展纲领性文件《中国种业硅谷(长沙)发展规划(2018-2025年)》正式发布,打造“中国种业硅谷”,这一目标如何实现?
许靖波:为加快推进种业强省建设,我省提出了在隆平高科技园建设“种业硅谷”的战略构想,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育种产业聚集区,主要定位为种业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种业发展最佳生态示范区和种业文化交流展示引领区。项目具体由长沙市牵头落实,目前该市正在制订加快“种业硅谷”建设的实施方案,将从科技、人才、用地、融资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措施。
2018年9月6日,第一届长沙种业硅谷峰会暨种业创新成果博览会开幕式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据了解,项目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高效协同、整体联动,共同推动项目落地。
二是强化智力支撑。设立项目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研究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项目重大决策提供咨询评估。
三是强化规划衔接。加强项目规划同相关区县规划的衔接,实现口径、目标、措施无缝对接,有机统一。
四是强化考核评估。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建立项目建设督查和第三方评价机制,定期通报项目建设进展。
五是强化政策支持。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平台建设、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更多更实的扶持政策,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农财君
《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配合、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建成现代种业强省。实现这一目标仅有一年多时间,为完成目标,浙江种业接下来将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施俊生:建设形成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配合、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成现代种业强省是一个长期任务,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
一是加快扶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壮大企业规模,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提升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能力。
二是深化科企业合作,将科研单位的人才、育种资源不断引入企业,探索种业人才改革和成果权益分配长效机制,实现多模式合作共赢。
2018年6月21日,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启动会在杭州召开。
1月10日,浙江西兰花品种大会在台州召开。
三是开展重大育种联合攻关,去年5月,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一部署,我省牵头开展了全国西兰花良种重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五年内实现“替代进口、引领全国、带动产业”的目标,目前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培育出一批新品种。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浙江模式、浙江经验。
四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稳定扩大省内制繁种基地,不断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扶持企业在海南、东北(辽宁)、西北(甘肃、内蒙、新疆)建立长期稳定的生产基地,加快南繁育种科研新基地建设,推进种业原始创新。
Part5:湖南、浙江种业经验分享
农财君
湖南、浙江种业发展成效突出,各具特色,湖南、浙江种业发展管理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许靖波:这些年来,我省着力提升种业管理服务水平,应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省委将“强化种业自主创新”连年写入一号文件,省政府出台现代种业发展、种业科技创新等政策文件,会同省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等制订种质资源普查、科研权益改革、制种保险等实施方案,种业强省建设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均有制度保障。
二是推动改革创新。种业权益改革引导资源、人才流向企业,培育了隆两优、晶两优等一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突破性品种。修改品种审定标准,一等优质稻可比对照减产18%,增加蒸煮食味评价指标,一批高档优质稻品种脱颖而出,3个品种获评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品鉴10大金奖品种。救灾种子储备品种结构大幅调整,真正实现“储得住、调得出、用得上”。
三是强化源头监管。实事求是的讲,不合格种子一旦进入市场,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就很大,风险就会很高。于是我们主动将监管重心前移,以不合格种子不进入市场为目标,加大对制种基地和生产企业的源头监管。对种子生产基地和企业仓库的每一个品种进行全覆盖抽样,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对于企业申报生产了的,而在基地和仓库没有抽到样品的品种,以文件形式告知市县农业部门,列为重点监管品种。对于发现的假种子,吊销该品种的生产经营许可。
四是落实简政放权。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下放,减少企业换证现场考察、资质认证等环节,简化办事程序,让服务对象不跑冤枉路。开通绿色通道、联合体品种试验,参试品种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低镉种子采购、结构调整种苗基地建设等项目下放至县市。支持协会依法发挥作用,省种子协会已成为业内标杆。
五是优化管理服务。以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手段、有成效为标准,强化基层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推行网上预审制,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虚心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向企业公开承诺“三不”:能够用电话解决的事项不要来人;能够用快递寄送的材料不要送;办事人员能办好的事不要负责人出面。
施俊生:浙江人杰地灵,特色作物优势明显,创新氛围浓厚,人才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顺畅,但资源有限。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的话,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种业发展,把种业创新发展当作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二是有一种创新思维。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的需求为目标,立足浙江资源禀赋,扬长避短,如果单从数量、面积上看,浙江种业永远比不过人家,但浙江种业的特色化、专业化比人家要强,大力推进特色化、专业化种业发展是浙江的最大亮点。
三是建立了一种紧密合作机制。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科企合作机制,出台扶持政策,推动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如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与中国水稻所,浙江科诚种业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通过中长期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全省有10多家种业企业分别与省内外40多家科研育种单位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扶持企业开展自主育种探索,已有多家种业企业设立了科研育种机构,引进育种人才和种质资源,组建育种团队。2018年企业自主育成品种占比达30%以上。
四是完善了良种保障体系。浙江省对生产水稻、小麦种子实行订单良种补贴制度在全国是唯一的省份,通过订单良种补贴政策,稳定了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种子储备制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供种。
Part6:种业行政管理部门是“引导员” “监督员” “服务员”“店小二”
农财君
行政主管部门在推动种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才能把这个角色的功能最大化的发挥?许处长、施站长有何看法?
许靖波: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过程中,种业管理部门理应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我想主要是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当好“引导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大局,做好种业总体规划,制订产业发展政策,理顺体制机制,强化种业科技创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种业提质增效。
二是当好“监督员”。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农业用种安全,这就要认真做好科研、生产、经营、推广等各环节的全程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种子市场环境。
三是当好“服务员”。新形势下,种子管理要从过去注重事前许可向事中事后监管服务转变,管理部门应认真落实“放、管、服”要求,优化行政许可,抓好事后监管,落实扶持政策,服务种业发展壮大。
作为从事种业管理工作的同志,应顺应世情种情的变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监管理念,按照强基础、提能力、重监管、优服务、转方式、促发展的思路,重点在激发产业活力、科研育种创新、全程安全监管、提升服务水平、优化作风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有力推动种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发展。
施俊生:在政府简政放权、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想种业行政主管部门首先应该是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这个角色要发挥好最大功能也不容易。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党和国家种业发展指导意见,结合浙江实际制订发展规划,分步实施,分步推进;其次是创新引领,对种业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为企业出谋划策;第三是强化保障,从政策、体制、机制以及优化种业发展环境上做足功课,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
Part7:不断改革与创新 适应新时代种业发展
农财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为种业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种子管理部门要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抓住机遇,推动种业发展?
许靖波:我省的种子管理机构改革开始较早,2015年种子管理行政、事业职能分设,省级在全国率先成立“种子管理处”,形成了“一处一站四中心”的格局。当前,全国机构改革正在进行,这对种业管理部门是很好的机遇,为尽快适应这些新变化,我想主要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转变管理理念。机构改革后,种子管理的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种子管理部门应统一思想认识,转变监管理念,理清工作思路,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坚定推进种业市场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构建理念先进、职能明确、制度健全的现代种业管理体系。
二是转变管理方式。种业的发展史是在“统和放”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不断调整的历史,以前更多侧重“管”,以后需要充分发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激发种业创新发展活力,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以前更多侧重许可,今后要树立服务的理念,为种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实的服务。
三是转变管理重点。新《种子法》赋予了种子管理部门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管理职责,在全面准确履职的同时,应突出加强品种跟踪评价、突出种子源头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检查等重点工作,在确保农业用种安全的基础上,推动种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施俊生:前面已经讲过,浙江是资源小省,必须要牢牢抓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机遇,以创新引领,练好内功,走出去发展。
一是抓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在已建茶树、中药材、柑橘、云和雪梨、玉环柚类种质资源圃的基础止,争取再建几个浙江特色作物的种质圃,加快建设省级种质资源中期库。
二是抓紧制订推进浙江种业走出去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相关政策。
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及科企深度合作,从省内合作向国内外合作发展。
四是抓紧建设省级分子检测实验室,尽快开展品种真实性及转基因成份检测,保障种业人员科研成果权益。
五是强化新品种展示示范,在新品种数量井喷形势下,做好品种的跟踪评价,加快真正优质绿色品种的推广。
Part8:建设种业强国 湖南、浙江种业大有可为
农财君
新时代发展现代种业“两步走”,到2025年为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种业强国。在建设种业强国之路上,湖南、浙江种业的蓝图分布是怎样的?两省种业将如何发挥作用为种业强国建设发力?
许靖波:进入新时代,省委省政府高度种业工作,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精准施策,尽快制订加快推进新时代种业强省建设的意见。
目前文件正在抓紧制订,初步设想是:到2025年,以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为支撑的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主要农作物品种完成一轮更新换代,优势特色非主要农作物种苗完成50%以上更新。种子种苗标准认证体系、测试检测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粮油棉菜等大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果茶等特色种苗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到2035年,以杂交水稻为核心的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对世界种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创新体系全面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达世界先进水平,种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农作物品种完成第二轮更新换代,优势特色非主要农作物种苗完成一轮更新换代。粮油棉菜等大宗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达到98%以上、果茶等特色种苗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种业强省基本建成并跃居国际先进行列。
下一步,我省将牢记“发展现代种业,建设种业强省”的历史使命,突出抓好种业创新核心团队组建、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创制、原创突破优良品种培育、强优种业企业集团打造、现代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业基础支撑平台构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产业支撑能力,以种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种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施俊生:要实现国家现代化,首先农业要现代化,农业要现代化,种业必须首先现代化,经过40年改革探索和实践,我省种业发展已有良好发展基础。我们的设想是到2025年浙江特色种业发展在全国要有地位,要有话语权,到2035年浙江种业要与现在的欧美、日本水平相当。为此,浙江种业接下来要做好几件事。
一是继续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引导种业企业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走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进一步确立自身的优势地位。
二是分类推进种业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推进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资源集聚,不断壮大企业规模。进一步推进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品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积极推进科研院所与种业企业深度合作,在企业建立研究院,加快分子育种等高新育种平台建设,大力提升育种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是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加快品种创新。突出优质指标,兼顾产量、抗性和适应全程机械化,完善审定办法和审定标准,加快选育一批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宜机械化的新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五是按照“强素质、提能力”的思路,提升种业监管能力。继续强化品种区试和展示示范体系建设,建立品种跟踪评价机制,保障品种种植安全,推进互联网+种业发展。
《大咖面对面》第三期,邀请到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秘书长田伟红,分享行业公益服务组织的远见与智慧。
—— 农财君
往期回顾
- END -
记者、编辑丨叶香玲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