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年一度的国家良种联合攻关部署会透露了这些信号
种业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国第一批通过国家审定的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大面积推广。
加快制订良种联合攻关五年计划;建立攻关组成员单位动态调整机制。
3月26日,2019年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部署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种业理论创新组、四大作物以及特色作物良种攻关联合体成员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要从育种理论、技术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推进良种联合攻关高水平发展,加快培育和推广高产稳产、绿色生态、优质专用、适宜全程机械化的新品种。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子工作和种业的发展。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组织实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
会议围绕良种联合攻关的成果、困难与发展作了重要讨论。
种业发展“双”丰收、“四”经验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来,良种联合攻关聚焦生产重大问题,凝练目标任务,探索机制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提高育种效率,取得了育种科研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双丰收。
1、育种技术创新取得新成绩。
在解析重要性状,形成分子机制,突破主要作物育种核心技术,构建完善水稻资源数据库和芯片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绿色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育种新材料创制取得新成就。
鉴定选拔出抗抗赤霉病的小麦育种新品系,对解决农业生产中小麦赤霉病等难题意义重大。
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优质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
特别是京农科728、泽玉8911等品种,成为我国第一批通过国家审定的适宜籽粒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
香蕉新品种“中蕉3号”,中抗枯萎病,产量高,有望解决香蕉枯萎病等世界性难题。
4、新品种规模化推广示范取得新进展。
郑麦7698、鲁原502等小麦新品种,推动了我国优质抗逆小麦生产再产的新台阶。
隆两优华占、晶两优丝苗、荃优丝苗等水稻品种正成为我国南方稻区优质主栽品种。
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以下四点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安排部署。每年年初组织召开良种联合攻关研讨及工作部署会议。院士专家摆问题、提思路、出谋略,总结良种联合攻关的经验,研究推进良种联合攻关的措施,部署重点任务。
二是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凝练攻关目标,聚焦战略重点,围绕玉米籽粒机收、大豆高产等农民生产重大问题,确定良种联合攻关核心目标,突出重点,汇聚力量。
三是针对企业主体,创建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科研人员和育种材料共享机制,成果收益分享与股权激励机制等。
四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拓展联合攻关平台。在种质资源发掘、分子育种检测、商业化育种、新品种测试四大平台基础上,构建了种业理论与体制创新平台,促进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品种选育与测试评价等相互衔接。
飞速迈步,“三短板”随之呈现
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正处在加快整合并快速改造、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但种业发展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种业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市场导向的科研体系和协作创新机制还不健全,种业突破性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还比较缺乏。
二是企业发展还有明显差距。与国外公司强强联手、全球布局相比,我国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技术储备不足,基础科研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而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种业企业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三是种业安全存在隐患。我国的一些品种对外依存度较高、优质种质基因资源安全仍面临较大风险。
良种联合攻关“四”任务
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种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粮食和主要农产品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供需不均衡长期存在,需要抓质量、增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平衡,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要着力解决种业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力量分散等问题,坚持在政府有效引导中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在科企深度融合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中提高种业竞争力。
不断丰富良种攻关,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在基础领域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会议强调,2019年,良种联合攻关要重点完成以下工作。
1、加快研究制定良种联合攻关五年计划,攻关专家委员会要继续发挥宏观指导和技术把关的作用。
聚焦产业合作问题,抓紧牵头制定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计划,明确良种联合攻关中期发展目标,确定当前重点问题和工作措施,推动联合攻关在更高水平上可持续的推进,也为全国更大范围的良种联合攻关提供指导借鉴。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良种联合攻关的重点工作。
继续推介优质水稻品种以及绿色种子抗病鉴定;深入推进机收籽粒用玉米品种的规模化展示示范,加强抗穗腐病、青枯病等种子的创制和鉴定;加大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测试力度,开展优质小麦品种品鉴;加大高蛋白大豆品种测试力度,加强大豆高产品种规模化展示示范。同时要推进特色作物良种联合攻关,打造种质资源发掘、分子育种检测、商业化育种、新品种测试的平台,加强地方优势资源收集发掘、鉴定评价,加大高质高效品种展示推介力度,加快提升特色作物种业水平。
3、大力推进种业理论、品种、技术机制的创新,强化育种理论基础研究,创新关键育种技术,加快农作物种质和育种技术的利用。完善攻关开放机制,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在联合攻关中担当主角,进一步强化企业创建主体地位,逐步让企业成为科研目标决策和市场推广的主体。
建立攻关组成员单位动态调整机制。由攻关专家委员会按照问题导向、任务落实、权益分享的情况进行考评,让攻关的每个链条、每个环节都能凝聚最优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能,不断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农业农村部将挂牌支持一批稳定的良种联合攻关共性技术平台,打造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攻关队伍。
4、加强总结宣传引导工作。良种联合攻关已经在抗旱、抗赤霉病小麦、优质稻米品种、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食用大豆品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各个攻关组应该及时认真地评估总结,筛选出一批标志性的产品进行重点宣传推介。通过开展品种品尝、品鉴、线下示范观摩、高峰论坛等多种形式,推介公布一批绿色优质的品种,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今年,农业农村部将开展全国农业新品种保护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加强品种权创造保护,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攻关单位。
科企深度合作,打破区域界限
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农作物种业正处在加速整合,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有利的措施来坚定推进种业强国建设。各攻关组的首席科学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主要任务、工作安排、进度安排和指标。秘书长单位要积极配合专家委员会,做好组织协调和经费安排保障工作,加强检查调度,督导考核。
在具体实施上,各攻关组要按照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单位,责任到人,强化合作意识,推进一体化实施。特色作物攻关牵头组织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共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与省内优质的单位、企业协作。国家现代产业体系有关专家要主动担当,密切协作,高质量完成攻关任务。部内有关单位要加大力度整合项目资源,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融合。相关支撑单位要在品种的审定、登记、保护上给予支持配合,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要加强宏观的日常管理,及时跟踪进展,定期编制简报,推进绩效分类评价。
- END -
记者、摄影丨柯悦莹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