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每县奖励6000万元!国字头种薯基地建设要求越早知道越好
马铃薯种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新增10个马铃薯基地县
每年资金支持2000万元
连续支持三年
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有何技术要求?
基地建设将如何开展?
5月25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在湖北恩施举行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座谈会,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等10个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基地所在省种业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50余人参加。
大动作!马铃薯种业迎来发展机遇,这场会议透露了重要信息(点击链接查看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推进会相关内容)
会议现场
国家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县代表汇报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介绍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技术要求,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
“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要对标国家现代产业园创建标准,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通过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撬动更多的资本资金投资基地建设,努力创新建管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基地建设再上规模、上水平。”吴晓玲说。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信建议,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建设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良种繁育基地。
据统计,我国马铃薯繁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总产量74亿公斤,基本满足我国马铃薯种植需求。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从2019年开始,新增“镰刀弯”地区10个马铃薯种薯基地县,纳入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范围,中央财政每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连续实施三年,每县共安排6000万元资金,2019年已安排2亿元资金,支持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促进脱毒种薯及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作为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马铃薯消费由简单直接食用向高营养、多口味、多功能的食品转变,马铃薯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扮演着多重角色:种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种业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基地。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集自然、经济、科技、人力等优势条件于一体,是国家推进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战略资源。只有稳定了马铃薯良繁基地,才能保障马铃薯生产能力;只有高标准建设马铃薯良繁基地,才能从源头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吴晓玲说。
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粮菜饲兼用,营养丰富,具有较大的加工潜力和高附加值潜力,是优化种植结构的理想作物。大力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是镰刀弯马铃薯种植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在“镰刀弯”地区,调优玉米,扩种大豆、薯类等作物。
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先后认定15个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繁基地,种薯供应保障有力,马铃薯脱毒种苗组培技术广泛运用,种薯基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马铃薯种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带动国家马铃薯产业链条不断优化。
提升“四个水平 ” 落实四项工作
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基础种苗供应中心,无毒种苗来源复杂,质量无法保障;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优势基地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全程机械化、智能信息化程度低;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种薯生产经营主体登记备案、合同合规审查、行业失信惩戒、监管责任追究等制度尚不完善。
会议现场
吴晓玲表示,推进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重点任务是要提高“四个水平”。
一是加快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将种薯繁育基地纳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探索建立“薯豆轮作”“薯草轮作”等轮作休耕制度,全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育制种田园综合体。
二是加快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提升马铃薯脱毒种苗统一供应能力,种薯贮藏和调运设施装备水平,加强马铃薯种薯生产关键技术的创新推广应用等。
三是加快提升企业带动水平。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基地项目,构建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险政策。
四是加快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按国家标准建立健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品种登记,严格落实种子法要求,加强种薯种苗标签和二维码管理,力争用三年时间,对10个奖励大县马铃薯种薯全部实现认证管理。
此外,基地建设要切实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基地所在省农业农村厅,要加强指导督促,指导基地县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基地县党委政府,要落实基地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基地建设管理由部门工作上升为政府职责,成立以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班专人,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马铃薯产业体系要组织成立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专家指导组,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为基地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
二是编制基地建设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模式,各基地县要抓紧组织编制基地建设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种业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制定基地发展考核目标和绩效评价指标,确保规划和实施方案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三是整合撬动更多资金加快基地建设。原则上制种大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制种大县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制种监管、新品种科技试验示范、仪器设备购置等制种产业发展相关支出
四是加强考核评价工作。国家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已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种子基地建设应纳入省政府重点督导事项。同时,要加强制种大县奖励实施情况绩效评价,切实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评价考核结果,按照“有进有出、奖优罚劣”的原则,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对制种大县奖励实行动态调整。
加强种薯基地管理 合理布局严把质量关
品种和种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
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
“种薯繁育最基本的目的是避免种传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为生产提供健康种薯,保证生产种薯的品种纯度。”金黎平说,“种薯繁育技术包括适用新品种选择、病毒脱除、原原种繁育、原种生产大田种薯生产、质量控制、病虫害检验检测。”
种薯基地的选择有何要求?“高纬度、高海拔气候冷凉,风力大、天然隔离条件好,蚜虫等传播媒介不易生存,病原植被寄主少;必须实行三年以上没有茄科作物的轮作;不带马铃薯土传病害和国内国际检疫性病虫害。”金黎平说。
此外,种薯基地要加强管理,建档立卡,建立种薯生产和质量数据库,实现标准化生产,可追溯。参加种薯质量认证示范,成立实现全程质量控制和监管等。
金黎平建议,基地县要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各级种薯合理规模布局,不盲目生产;成立检验检测技术队伍,按国家标准和操作规程实现实验室、田间检验,加强基地县种薯生产质量检验检测;严格实现产地检疫制度,防治病害异地传播;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布局品种和不同级别的种薯基地;加强基地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扶持龙头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
为加强基地县建设马铃薯产业体系、国家马铃薯良种科研联合攻关联系,马铃薯产业体系组织成立马铃薯良繁基地建设专家指导组。此外,还将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技术培训等多项工作。
记者丨叶香玲
编辑丨叶香玲
摄影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