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信与“两化”:两大种业集团如何崛起的?多指标逐项pk!

农财君 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2-05-16



寻路种业强国,谁来引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站在时代潮头,中国种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交出了众多耀眼的成绩。


中国2家企业进入世界种业10强。中信集团与“两化”(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已形成中国两大种业集团!


它们是怎样崛起的?又将如何助力中国成为种业强国?从它们的并购历程、业绩亮点、竞争力……可一探究竟。


01  接地气与国际范儿




中信集团


中信集团作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和现代农业等领域。2016年,中信集团正式入主隆平高科,开始扩展农作物种子业务,种业架构形成。


隆平高科业务涵盖“种业运营”和“农业服务”两大体系,并在东南亚、南亚地区建立了以水稻为主的业务,在南美北美、中亚地区建立了以玉米为主的业务。


  • 种子业务方面,公司水稻、玉米、蔬菜、食葵、谷子等核心品类全球领先,小麦、棉花、油菜、马铃薯等品类快速发展;


  • 农业服务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种植技术服务、耕地修复与开发、品质粮交易平台、品牌农业、农业金融等齐头并进。


从科研院所创办、成立并上市,到新大新控股、成为中国种业龙头企业,再到中信入主、进入全球化新纪元,隆平高科不断激活发展潜力。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超过10%,在全球建有各类作物育种站49个,基地面积超10000亩,通过审定及登记农作物品种总计858个次,居国内前列。



“两化”


2016年,中化集团设立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对境内外300多家经营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


其中,中化农业事业部(简称“中化农业”)负责集团农业业务整体运营管理,拥有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三大业务平台,并依托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开展农药业务。2018年12月,中化现代农业成为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


中国化工则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其战略定位是“老化工,新材料”,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基础化学品、石油加工、农用化学品、轮胎橡胶和化工装备6个业务板块。


2017年6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完成对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农化高科技公司-瑞士先正达的交割,收购价格为430亿美元。


“两化”的种业架构形成。


02  并购浪潮下的齐头并进




2013年,隆平高科在股东大会上透露未来发展规划,隆平高科表示希望用10年时间,进入世界种业前五强。


2017年,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交易正式交割之后,“两化”合并提上日程。


要持续发展,两大种业集团的发展必须由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双轮驱动。在全球农资行业兼并重组高潮中,中国种业进入兼并重组空前活跃期。


中信集团


2016年,中信集团入主后,隆平高科在经历国企转民企后再次蝶变为国企,凭借雄厚国企资金优势频频开展种业兼并动作。


并购历程一览


至此,隆平高科凭借国际国内业务双管齐下,跻身世界种业十强。


“两化”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中,作为农业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衔枚疾进,砥砺前行,不断整合农业资源,朝着“科技创造美好农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凭借对荃银高科的战略投资,打通种子提供这一环节,顺利完成现代农业服务闭环。


先正达是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拥有260年的创新历史。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是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也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并购历程一览


据悉,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工)的合并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两家公司已在不断整合各自的农业业务,或为进一步合并做准备,先正达与中化农业之间在MAP战略的互动也印证这一大动作。


03  业绩各自开花,共占种业市场46.3%份额(不包含先正达)




不破不立,变则通,通则久。


中信集团


回顾中信集团入主至今,隆平高科从内生增长到外延并购,从品种发布到经营业绩,隆平高科这一民族种业航母轮廓初现。


2018年营收35.80亿元,较去年增长12.22%,占据种业市场榜首。过去10年,隆平高科的市值从11.4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36.9亿元,增长近12倍。


中信集团种业构架


图片来源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在2019中国种子大会上的主旨演讲PPT


“两化”


中化集团领衔的农业板块,随着中种集团,中种国际,中化工全资收购三北种业有限公司,持股荃银高科,还有中化农业推广的MAP模式风头正劲,“两化”在种业三甲占一席无人撼动。



“两化”种业构架


图片来源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在2019中国种子大会上的主旨演讲PPT




两大集团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均展现强大实力。


国内市场上,在2018年企业粮食作物种子销售排名前十中,隆平高科以26.5亿元的年销售额领跑,而中化集团以荃银高科(年销售额8.99亿元)和中种集团(年销售额7.34亿元)两家公司上榜,也占据了一片江山,两大种子集团总共拿下榜单中46.3%的销售份额(此业绩不包含先正达)。




国际市场上,“两化”旗下先正达以全球种企第三的排名,种子全球销售额超23.5亿美元,包括玉米种子10亿美元,大豆种子超3亿美元,谷类种子超1亿美元,蔬菜种子超6亿美元,向日葵种子超3.5亿美元。


先正达种子全球销售额(按区域)


图片来源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延秋在2019中国种子大会上的主旨演讲PPT


04  强大科研实力保障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支撑中信集团与“两化”农业板块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信集团


2018年,隆平高科投入研发经费高达4.49亿元,较2017年增长38.91%,占到营业收入的12.55%,获得了35.8亿元的营收和3.26亿元的盈利。



2018年一年,隆平高科获得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59个次、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65个次,国家审定的玉米品种22个次、省级审定的玉米品种10个次,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1个、省级审定的小麦品种10个次,国家审定的棉花品种1个;国际水稻获得推广许可9个;黄瓜登记品种177个、辣椒登记品种40个、甜瓜登记品种11个、谷子登记品种9个、食葵登记品种1个、油菜登记品种2个、高粱登记品种2个。


隆平高科年度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0件,其中水稻78件,玉米36件,辣椒5件,向日葵1件;2018年度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99件,其中水稻66件,玉米24件,黄瓜4件,棉花1件,辣椒4件。截止到2018年公司累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276件。


“两化”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 年,中化集团自育品种有 37 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5 个不育系通过技术鉴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55 件、授权 14 件,申请发明专利 9 件、授权2 件(含国际 PCT 专利)。拥有近 65 万亩(含参控股企业)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形成东北、西北、西南、黄淮、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的基地整体布局,构建15个大型种子加工中心,保障供种的数量和质量。


而2018年成为荃银高科第一大股东后,种业板块业务更是势如破竹。


2018年,荃银高科全年投入6265.65万元,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利润总额9,400.1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2.29万元。其中水稻、玉米种子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较明显,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27%、37.55%。



2018年,荃银高科全年新增植物新品种权26项,发明专利1项,通过技术鉴定的不育系1个,新增商标29个;荃银高科及控股子公司通过自主或合作选育方式新增审定的水稻品种45个,其中国审27个,玉米品种7个,国审2个,小麦品种1个,通过登记或省级认定的瓜菜品种22个,另有一批新组合已报审定或正在参加区试。


而并入中国化工后,先正达更是通过种子处理技术为种子提供附加价值,释放种子潜力,在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积极参与中化农业MAP现代农业管理平台,与渠道客户的深度合作,为各区制定地域化的作物解决方案与创新服务套餐,更好地服务大型专业化农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


针对中国市场,先正达设定了积极的目标,"未来,中国需要更高质量的新鲜农产品,同时,对乙醇需求的强势增长,将拉动玉米需求增长。"先正达中国种子业务总监Claudio Torres表示。


05  新航程




市场份额聚集,种业与农化领域深入融合,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集成,农业生产领域全方位立体式整合控制……当前的种业市场,资本、技术、信息将加快向巨头聚集,强者拓疆,势头劲猛。


接下来,它们又会踏上怎样的新航程?


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丨各公开资料综合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