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玉米倒伏:90%的本不该发生!“各种坑”如何跳出来?

王智广 农财网种业宝典 2022-05-16


    

7月底8月初,黄淮海区域的夏玉米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雨袭击,短时的8级大风甚至局部龙卷风,一些大树连根拔起甚至拦腰折断,部分村民房屋屋顶被揭,甚至加油站被掀翻,在这种情况下,夏玉米不同程度的倒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但是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玉米倒伏厉害?有的玉米轻微倒伏甚至不倒伏呢?这除了不同品种抗倒能力有差别外(看倒伏的比率大小),同样的品种也有倒伏厉害的和不倒伏的差别,这其中90%的本不该发生。



同样的条件下,基本不倒伏或轻微倒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矮秆+穗位低+根系发达+抗旱+抗病品种。


②播种时没有施肥的。例如,河北邯郸永年区某些种植户夏播玉米不施肥仅仅喇叭口期浇水一次,也比别人效益高。


③合理稀植的。


④种田大户的科技素质高而进行了“二控八防”。例如,江苏铜山区铭高家庭农场吴永,河北衡水冀州区刘杰民等。


⑤种田大户积极采取2-3个品种的“白加红”或者“红加粉”高效种植模式,不但化解了种植风险,而且稳定增产20%以上。玉米混作研究,国内已进展了30多年了。


玉米种植需要“冷静思考,客观分析,多方对比,杜绝跟风”,也需要一部分科技水平高的农村精英“以点带面,星火燎原”。根据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经过连续多年的调查,发现影响玉米高产高效的4个“巨坑”:一、品种抗性问题;二、施肥问题;三、玉米的密度问题;四、玉米控旺问题。如果“这些坑”跳不出来,不但种子经销商利益受损,而且种植户也会赔钱。今天,咱们就聊聊如何避开这些坑。


01

不该吹嘘品种的高密度


网友吐槽某密植品种。

网友在某群的留言,“剑指”玉米高密度。


网友“一针见血”指出,鼓吹玉米高密度是“屁股决定脑袋”,为了推销“棒子小,不抗病,容易早衰”的玉米种子,“只能”吹牛高密度。



以上是网上反对高密度种植的声音。关于密度,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也有《“七论”玉米降密度,稳定高产是正道》(点击查看原文)的专题论述,玉米栽培专家李少昆博士也明确指出,今后的玉米密植和籽粒机收,必须满足“一上一下”两个条件:一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缩短7天以上,二是籽粒收获时含水25%以下。请注意,这句话特指今后,当前的玉米品种基本不太适合密植。李少昆博士说:“培育一个适合粒收的品种没有七八年时间很难育成”。


另外,美国的玉米是一年一季,早熟品种在田间自然站秆到籽粒水分14%-16%收获,这些条件和中国的黄淮海区域相比,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说,黄淮海夏玉米品种以“适当稀植,根系发达,抗旱,抗病,抗倒能力强(最好是矮秆且根系发达),耐高温”为明智的选择。虽然真真正正的玉米好品种比例占不到5%,但只要用心找,也肯定是有的。




02

“自己卖啥就是啥好”是无知的表现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曾撰写了《真的,玉米高秆,容易倒伏!》(点击可查看全文)一文,告诫那些“卖着高秆玉米品种”而叫嚷着“高秆品种和抗倒伏没有关系”的人。


奇了怪了,“高秆品种”和“矮秆品种”哪个抗倒伏能力更强一些呢?同样的条件下,“高秆品种”倒伏的概率当然大于“矮秆品种”。因为,高秆品种平均每一个节间相对“长2-3厘米”,过长节间的“高秆品种”,更容易发生倒伏甚至茎秆折断。


  • 其一是河北省农科院杨利华研究员说:“倒伏是夏玉米密植高产,威胁最大的灾害。选择抗倒品种,一定要多考察,可以选择株高260厘米以下,穗位1米以下,茎秆韧性好,根系发达,具有较强抗倒伏能力的品种”。


  • 其二是河南农业大学靳英杰硕士论文中明确指出:群体倒伏率与株高、穗位高呈正相关。


  • 其三中国农科院李少昆博士的观点是: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物特性有关。一般来说,植株较高,穗位较高、茎秆纤细、根系发育不良的品种,发生倒伏的概率较大。同时,李少昆博士也强调“品种的抗倒能力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哪一个品种能够绝对抗倒”。


  • 其四曾有报道:在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美国种质有三大缺陷:一是在土壤温度高,美系种质品种的根系活力丧失得比较快,根系发育较弱不但容易倒伏,而且生长不健壮导致抗性弱),二是容易出现结实障碍,三是抗病性较差。


总之,秸秆矮+穗位低+叶片较多+活秆成熟(对镰孢菌茎腐病和腐霉菌茎腐病“双重抗性”才能实现“不烂根”的青枝绿叶,活秆成熟),而且茎秆韧性好的玉米品种,相对而言更加抗倒伏,是应对多种不良环境的安全选择。 

03

种植时不该胡乱高密度


任何夏玉米品种都是先长秸秆到18-20叶之后,才抽雄吐丝,授粉灌浆。可是,你留苗3500-4500株,和你留苗5000-6000株,每亩地多出来“1/3的秸秆”,它们在消耗养分和水分之后,如果你没有增加30%以上的肥水,只会导致你家的玉米棒子“整块地缩小三分之一以上”,同时,茎秆变得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升高,株高升高,抗倒伏能力减低,抗病能力减弱(而且“秃尖”加大,棒子变短变细,穗行数减少,行粒数减少,籽粒变短,粒重减轻)。


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提醒广大玉米种植户,你想高密度,只能“二选一”:要么选择的夏玉米品种提早成熟7-10天(可以减少很多养分消耗,不增加投入而维持正常产量水平),要么你增加1/3的肥水投入且进行“玉米二控八防”(增密结合增加投入肥水才有可能增加受益,不然只会“得不偿失”)。



04

播种时不该“一炮轰施肥”


不少种植户,在夏玉米播种的时候一次性施入大量肥料(据了解一些肥料利润很高,市面上有些肥料多以劣质氮元素为主)。


玉米最喜欢的是“尿素”。据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作物生理实验室研究,氮肥对玉米的贡献占26%,仅次于天气影响的27%,高于品种的贡献率19%。而且,夏玉米拔节到吐丝需要氮肥70%以上,每天吸收氮素是苗期的6倍左右。
试想,你在夏玉米播种时“一炮轰施肥”,除了导致玉米苗扎根浅,扎根少,甚至“烧种烧芽”,又让基部节间拉长,茎秆细弱,茎壁硬度差,诱发倒伏甚至“茎折”。而且,喇叭口期因为缺少足够的氮肥供应而减产,除了诱发倒伏之外,还有秃尖、缺粒、不抗旱、早衰等弊端。
过高密度加上“一炮轰施肥”,对于玉米倒伏可谓是“助纣为虐”,如果你再没有喷施控旺剂,或者喷施控旺剂过晚,无疑是“火上浇油”。


05

控旺剂应早喷且“二控八防”为最佳


很多基层农资经销商,以及大部分玉米种植户,都在玉米控旺剂使用的“坑”里挣扎。比如,某品种不用打控旺剂,玉米一尺高打控旺剂,玉米打控旺剂底部的2个叶子不算,玉米膝盖高(6-12叶)时使用……


总之,要不没有用控旺剂,要不错误地“用晚了控旺剂”。


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倒伏的玉米品种,因为,风雨大了,大树也会倒,何况玉米呢?如果你轻信一些忽悠,轻信“不用打控旺剂”,可能真的玉米倒伏了,只能欲哭无泪。


2011年至今,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一直在围绕玉米的“二控八防”进行大量的研究,至少让几万亩的玉米“躲过了倒伏的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铜山区利国镇种田大户吴永,连续两年采取夏玉米“二控八防”技术(点击查看),在当地遇到8级、9级大风情况下,玉米安然无恙。同时,还有河北衡水冀州区宋庄刘杰民、河北邯郸成安县夏玉米品种试验站,均多年进行“二控八防”,几乎从未发生过玉米倒伏。


夏玉米不同于春播玉米,苗期温度高,生长快,一般播种之后第4周即进入拔节期。玉米控旺剂的作用一般会向下作用2个节间,所以,夏玉米喷施控旺剂一般在5叶前后(包括最下的两个子叶都计算在内),一定要“及时早喷”,以降低基部节间长度而使穗位高度降低10厘米左右。请注意,如果天旱可以减少亩用量也“不可不用”。因为,少量的控旺剂加配多元微肥,不但提高抗倒能力,还能增强抗旱、抗病、耐瘠薄、耐高温能力。


06

不该迷信单一品种抗倒能力


2013年至今,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为了抵御夏玉米高温热害,指导一部分高素质种田大户在同一地块种植2-3个经过“白加红认证”的抗耐能力强的品种。结果显示,这些玉米地的耐高温热害能力不但大幅度提高(任何品种都不是没有热害,只是在同等高温条件下可以亩增收100元以上),而且更加抗病,更加抗旱,虫害也轻,更重要的是,北方17个省市区所有的“白加红”示范地块,均没有倒伏发生。


请注意,不要迷信任何单一的某个品种的抗倒能力或者其它抗耐能力,因为,所有的玉米品种都有缺点,也都有各不相同的种植风险,只有2-3个品种“白加红”种植在同一地块,才可以优势互补,更好地化解种植风险。


作者丨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王智广、尹洪雨、吕志军

电话丨010-88933288,13261580978

编辑丨农财君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