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3万多人参加的种业会议,透露了哪些信号?
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
推动我国水稻单产水平实现质的飞越,
中国杂交水稻享誉全球;
种业要创新发展,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为重中之重!
2015年,
农业农村部启动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近5年来,
通过对17省(区、市)总计1085个县的全面普查
234个县的系统调查
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累计54179份
其中97.7%是新收集资源。
不过,同时我们也发现,
我国地方品种和主要作物野生近缘种丧失速度日趋加快!
拯救种质资源,
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做?
7月22日下午,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落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主体责任,部署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视频会,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议在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及各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设立了分会场,共设立1895个分会场,出席参加会议的领导与专家3万多人,一同为中国种质资源搜集与保护建言献策。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视频会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汇报了我国5年种质资源搜集保护成效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安徽、云南、陕西等省份及中国农科院作了工作汇报;面临种质资源流失,我国如何有效保护,会议透露了哪些信号呢?
01
种之核心
种质资源保护刻不容缓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的核心是种业,而种业的核心便是种质资源。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围绕重要基因发掘、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作物种质资源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然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却不乐观。我国种质资源减少和地方品种消失的速度加快,全国野生稻分布点较上世纪80年代减少一半,畜禽地方品种数量呈下降趋势,一部分品种处于濒危状态。
因此,尽快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妥善保护携带重要特性和基因的种质资源迫在眉睫。
会议指出,我们要深化认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化解种质资源消失的迫切需要、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更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基础保障。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战略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
会议要求,当前,对于种质资源保护,各相关部门要抓好基础性、有长远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种质资源抢救性搜集保护;扎实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开展国家、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登记工作;健全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加快完善互联互通的各项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强化农业种质资源能力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进一步压实保护单位的主体责任等。
02
累计搜集54179份!
种质资源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2015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下称“行动”)。
实施5年来,工作组先后开展了湖北、湖南、广西、重庆、江苏、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海南、四川、陕西、北京、天津、河北、安徽、西藏17省(区、市)总计1085个县的全面普查和234个县的系统调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介绍,“行动”的普查与收集工作遍及3.3万个乡镇的9.4万个行政村,走访群众64.1万人次,采集数据38.4万条。
据统计,“行动”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累计54179份。经与国家种质库(圃)保存资源信息比对,这些资源中97.7%是新收集资源,成效显著。
刘旭介绍,“行动”还发现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
陕西太白珍稀核桃资源红皮核桃、四川米易优质梯田红米、安徽金寨县小黄姜、浙江东阳的东阳红粟、河北赤城县的赤城黑软谷、江西井冈山市的秤砣脚板薯、福建省屏南县棒桩薯、四川荣县的荣树椒、安徽霍山县杨三寨神韭菜、北京延庆区光核优质黄肉桃等。这些优异的种质资源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收集过程中,发现我国地方品种和主要作物野生近缘种丧失速度日趋加快。”刘旭在发言中表示,对初步完成普查的湖北、湖南、广西、重庆、江苏、广东6省(市、区)初步统计发现,1956年至2014年,主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数目丧失比例高达71.8%,地方品种丧失速度惊人。
令人欣慰的是,“行动”的实施,通过宣传的加强,各地全面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目前,“行动”宣传投稿各种报刊503篇,自媒体宣传2545篇,各级门户网站宣传1588篇,电视广播报道6246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7.2万份,切实提高了各级政府对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本地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
03
种质资源保护实践
安徽、陕西、云南、中国农科院这样做种质资源搜集与保护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少不了各个省(区)份的行动。他们根据自我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方案方法,共同为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贡献力量。
安徽省
安徽省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保护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科技驱动、以保为主的原则,大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梁仁枝视频汇报工作
1、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果丰硕。2019年累计征集国宝、珍惜、特用作物地方品种、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1617份,红灯笼辣椒等一批古老珍惜的特用资源,农家品种被发掘出来;
2、种质资源保存种类丰富多样。累计保存种植资源3万余份,29个畜禽品种被认定为省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保存各类微生物种质资源菌种500株;
3、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省农科院建成资源保存库8个、基地5个,保存各类作物种质资源24522份,建立野生大豆等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13个(基因库)。
4、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创制国内杂交水稻两大优势不育系,全国配组品种近百个,通过审定品种40多个;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培育的蔬菜远销日、韩等地;
谈及典型做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梁仁枝表示,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安徽通过摸清全省畜禽遗传资源状况,落实分级保护的保种植栽;积极加强资源库保种厂保护区等进一步保种建设,积极引导退捕居民就业创业。
陕西省
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围绕各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以保为先、以用促保、保用结合”机制,以强化政策支持为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宁殿林发言
1、政策资金全面支持,逐年加大全省畜牧品种资源保护专项经费投入,有力保证工作的开展。目前,陕西省按时保质完成各征集种质资源3552份,涉及作物80余种。
2、创新育种机制提升种质资源利用水平。以首席专家为核心,联合了34家企业为成员分别组建了9个商业化育种联合体,开展材料组合联合测试加大技术交流培训,通过引进交换和有偿实物等多种形式,丰富育种种质资源。
近3年来,238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282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登记。
3、加大开发力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以保为先、保用结合”,充分挖掘地方遗传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保种成效,肉牛得到改良,成为陕西特色畜牧产业之一。
云南省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左荣贵发言
践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云南省分享了5点做法:
1、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实行三级行动示范,实施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省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严格保护种质资源;
2、扎实开展农业作物种质资源圃的建设;逐步建成省级和国家级保种场,普及相配套的国内种质资源保护机器,在土著资源保护投入人力资金,通过人工繁殖拯救珍惜濒危土著物种;
3、开展资源普查收集,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下,全面系统调查云南17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农业生物资源现状,丰富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已知数量和遗传多样性;
4、编写《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为全省确立遗传资源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培育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5、不断提升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坚持“保底致用,以用促保”的原则,培育农业新品种。
“下一步,云南省就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云南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有效保存,防止种质资源二次丢失,加大对云南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云南力量。”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左荣贵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
近5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成果显著。
1.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成效显著,收集种质资源5400万份,目前种质资源的保存量居世界第二,建立国家菌种资源库;建成全球最大畜禽种源体系库;收集了26个省的动物种质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二。
2.对国家种质资源进行了基本种质资源鉴定,针对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开展了作物性状的多年多点亲本鉴定评价,发现了一批作物育种技术的优异种质。
3.建成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施行种质资源信息的同步共享,并提供网络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进行作物共享,为企业提供共享资源。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发言
会议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分享了中国农科院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行动中的几个做法。
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的建设
在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开展全国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全面加强保护评价鉴定和共享利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科学创新工程的精神,全面提升种业圃的建设能力,加快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圃的长期利用与建设,推动种质资源的引进和交换。
2.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制机制
按照部里种业改革与总体部署,中国农科院积极推进种质资源人员评价和科技成果产生制度的评价体系改革,将作科所、蔬菜所、水稻所等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完成人才培养的精深,健全资源共享与易于分享的机制,加强创新工程科研团队建设和经费稳定,稳步壮大人才培养,调动种质资源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深化种质资源技术优化体系
开展农作物起源与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阐明野生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的引发关系,对我国特有的种质资源进行基因测序,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强化我国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建立种质资源基因评价挖掘种质创新体系,再建一批高繁优的抗逆种质资源。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份种质资源可以推动种业快速发展!
5年来,我国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种质资源累计54179份 其中97.7%是新收集资源,成效显著;不过,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拥有丰富种质资源的我们,依旧面临着丧失严重、与国外种质资源交流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种植资源保护任重而道远。
种质资源保护刻不容缓。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我们要提升种质资源保护意识,行动起来,一同为中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奋斗!
记者丨李少泽 喻珺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