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谋划了哪些打法?各省“十四五”规划勾画种业蓝图

2025年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居世界第一方阵

生物育种、农业5G应用等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广东:要全面推进种业振兴

江苏:要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四川:打好种业翻身仗

河南:提升现代种业

... ...

种业振兴

各省勾画了哪些清晰路线图?

一起来看看


全国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三农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农业科技实力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为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农业科技蓬勃发展,有力支撑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十三五”是农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实现关键转折的时期,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 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支撑保障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水稻、黄瓜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思路目标

01

2025年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居世界第一方阵

把握“突破、融合、重塑、提 升”战略支点,坚持走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现代化之路,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主要目标:

到2025年,力争突破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生物育种、农业 5G应用、动物疫苗等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


今后 5年主要目标:

———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取得新突破。力争在基因组学、作物杂交育种理论等方向取得一系列基础理论突破,支撑更多领域实现“从 0到 1”的原创性突破创新。


———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入新阶段。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国家农业科研机构、涉农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育一批涉农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培养一批全国农业农村科研杰出人才。在生物育种、生物安全、微生物等领域布局一批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


———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载体实现新发展。企业牵头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蓬勃发展,跨领域、大协作、高水平的创新基地与平台发展进一步加速,催生一批国际影响力大、科技创新力强的涉农科技领军企业


———农技推广服务与转移转化水平实现新跃升。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专业化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不断壮大。集成试验示范50 项重大技术,推广300项主推技术。 


科技创新

02

突破农业农村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问题

种源创新与生物种业。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开展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新,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种源核心技术与战略品种国产化,推进种业振兴。


种源收集鉴定。围绕主要粮食作物、棉油糖作物、重要热带作物、重要畜禽水产动物、高端蔬菜、重要花卉、薯类、食用菌等的种源,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与评价,完善主要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生物种质资源活体库、标本库、细胞库和基因库,形成覆盖全国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突破多维组学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开发高通量种质资源“基因组—代谢组—表型组—环境组”耦合智能化鉴定技术。


种质资源创新。针对农业生物品种精准设计的重大需求,开展种质资源形成和演化研究,挖掘控制高产优质、抗旱耐盐碱、资源节约、环境智能响应、生育期调控、品质健康以及病虫草害抗性等复杂性状的关键基因及调控元件,明确其功能及调控网络,揭示农业生物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等复杂性状的分子机理,创制性能优质稳定的种源产品。


现代生物育种。攻克主要农业动植物高效遗传转化瓶颈,建立不依赖受体基因型和多基因叠加的高效遗传转化新技术;整合农业生物遗传学、基因组、代谢组及表型组学等数据,研发倍性育种与快速驯化、跨界改良等新技术,实现品种特化性状的精准改良。加快适宜机械化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新品种选育,培育高产、高效、优质等突破性农业新品种。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专栏2 种业振兴行动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并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并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与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统筹建设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种场(区)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隔离基地。开展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基因挖掘,构建种质资源 DNA分子指纹图谱库、特征库和种质资源数据库。


种业创新攻关加强种业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启动实施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加大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建设。实施大型表型鉴定平台、分子育种平台等重大项目,支持优势种业企业开展育种创新。


广东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2021年8月,《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56号,以下简称《规划》)印发。


《规划》表示,要全面推进种业振兴。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科研创新水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种业企业,高标准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推动广东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定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谋划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开发利用与共享。组织开展新一轮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持续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及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和系统性收集,全面摸清全省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和主要性状等,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加强资源的整理、登记、保存与入库。健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新建、改扩建一批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推动建设国家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分中心和畜禽资源地方品种区域保护中心、大型水产资源原种保护基地、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华南区域中心等,提高种质资源保存能力。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共享,加强重要性状种质资源深度鉴评和优异、抗逆、高效基因挖掘,开展畜禽遗传资源鉴定评价、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功能和质量安全评价、地方品种提纯复壮与创新利用,构建全省种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提升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启动核心种源科技攻关。提升广东(深圳)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中心、广东南亚热带种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水平,加快打造广州、深圳国际种业硅谷(中心)。整合广州、深圳生物育种优势,联合优势科研单位、种业企业以及金融资本、知识产权机构,高水平组建大湾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全省智能化品种性能测试体系,以大型表型鉴定平台、分子育种平台等为重点,引导建立科企深度融合的实体化创新联合体或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国家、省级重大科研平台和企业创新平台,实施“现代种业”重大专项,集中攻克关键品种种源“卡脖子”问题,开展优质稻、蔬菜、甘蔗、特色水果、南药、生猪、家禽、优势水产、食用菌和高效农业微生物等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实施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突破性新品种。


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整合现有优势企业和科研力量,支持广东种业集团发展,着力打造种业资本运作、种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和种业产业交易信息化(大数据)等三大平台,形成高端人才汇聚,集种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创新共同体。培育优势特色种业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种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种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构建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批国家或省级高标准智能化种子基地、特色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加大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力度,支持广州公猪和淡水鱼、茂名荔枝和罗非鱼、湛江对虾、云浮畜禽和南药以及清远麻鸡、雷州半岛二线南繁等重大基地建设。支持建设 5 个以上以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重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种业试验示范和成果孵化基地,加速种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深化种业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品种审定和登记管理改革,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品种身份证制度,从严审定,解决同质化问题。贯彻落实《种子法》,推动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开展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新品种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激发种业原始创新活力。落实属地主体责任,构建“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形成“行业主管+综合执法+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种业市场监管机制,为种业发展营造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健康有序的良好秩序。


江苏

“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正式印发实施,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勾画清晰路线图。


《规划》表示,要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查清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布局省级资源库(圃、场、区)建设,建立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实施活体原位保护和异地保存相结合、活体与遗传材料保存互为补充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模式。加强种质资源活力与遗传完整性监测。组织实施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行动,实施畜禽遗传资源改良计划,攻克一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发掘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一批突破性的新种质。


开展基础性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优异基因挖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创新、生物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技术等科技创新链条,实施一批种业创新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农业重大新品种(品系)创制联合攻关开发,应用全基因组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技术,推动“常规育种”与“精细育种”相结合,加快突破品种创制、高效繁育、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稻麦优良品种选育水平,开展蔬菜园艺、生猪、肉鸡等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自主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种。


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种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提升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引导育种创新要素集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种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种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工程,重点培育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推广自主可控的本地优质种子种苗,扩大良种覆盖面。


四川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加快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种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落地落实,编制实施《四川省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2021—2035)》。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现代种业园区,支持成都建设国家区域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绵阳建设国家区域畜禽种业创新中心,支持建立育种创新联合体。加大应用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开展育种攻关的力度。推进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支持一批省级优势种业基地加快发展。组建四川现代种业发展集团。扶持一批领军型种业企业,培育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企业集团。实施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引进工程,加快推进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育种攻关,建设国家和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畜禽遗传种业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基地,建设西南优势畜禽、水产种业基地。实施生猪种业提升行动,建设区域性种公猪站,培育“川系”种猪品牌。加强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和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种业强市、强县。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河南

“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提升现代种业。打好种业翻身仗,构建一流种业创新高地,培育一流种业企业,打造一流制种基地,营造一流市场环境,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实现现代种业强省。


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完成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保存资源数量和利用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建设提升一批国家级、省级种质资源库,布局一批区域性中心库(场、圃、区)。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构建表型与基因型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一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实施种业创新平台建设行动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为基础,整合全省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高水平建设神农种业实验室。立足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合作交流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种业产业化水平国内领先,基本实现生物育种产业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以现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为基础,以科研院所、高校、创新型种业企业等新型研发平台为骨干,建设种业创新平台集群,为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水产、果蔬、食用菌、棉花等为重点,支持科研院所、高校、龙头种业企业等单位密切合作,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重点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全基因组选择、杂种优势定向预测和表型精准鉴定等前沿育种技术上取得突破。围绕市场和生产需求,以企业为主体,打造一批育种攻关联合体,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突破性品种。优化种业科研创新基地布局,加快建设小麦、玉米、大豆、油料、果蔬、畜禽、茶叶、水产等育种创新基地,推进在海南、西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布局建设育种基地,谋划建设一批海外研发中心和育种试验站。


实施种企扶优行动。发挥龙头种业企业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兼并重组,培育15家大型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业企业,组建区域性种猪联合育种集团公司,扶优培强头部种企,打造航母型种业企业。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优势种业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设现代种业产业园和育制种大县,支持特色种业企业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培育一批“专精特优”种业企业,打造一批“豫”字头“隐形冠军”。支持优势种业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种业项目,持续举办中国河南夏季种业博览会暨神农湖国际种业高峰论坛和中原国际(郑州)种业科技展览会,打造河南种业知名品牌。大力支持种业企业上市。到2025年,培育2家以上种业企业在境内市场上市融资,3—5家以上种业企业进入分领域全国十强。


实施良种繁育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小麦、花生制种基地、育制种大县、特色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提升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制种水平。推进优势特色制种基地建设,布局建设2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20个工厂化种苗基地。以生猪、肉牛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国家生猪战略种源基地、世界一流肉牛冻精供应基地。实施河南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和全国一流的商业化种公猪站,引进培育一批畜禽种业企业,确保全省畜禽核心种源充足供应。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水产供种繁育基地,保障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种源供应。加快补齐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品种测试评价中心、性能测定中心等品种评价鉴定网络。


实施种业市场净化行动加强种业全链条、全流程、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种业知识产权监管机制。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加大侵权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省级标准,严格品种审定、引种、登记、撤销和试验渠道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完善一批种子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提升种业监管支撑能力。充实基层种业管理和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力量,落实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提升种业综合治理能力,全面净化种业市场。



来源丨中国政府网、广东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编辑丨农财君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