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小麦大范围死苗枯黄,权威指导意见紧急下发,又一轮冷空气席卷全国,寒旱叠加风险加剧

去年入冬后强冷空气频繁

不少麦田被冻黄、冻枯甚至死苗

多地降水较往年偏少,旱情较重


如今的麦苗长势远远不如往年

有人称此为“20年来罕见”

麦苗大面积枯黄、死亡原因是什么?


新一轮冷空气来袭

寒冷冻害叠加干旱

又该如何应对防范?


日前,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

当前小麦防冻抗旱促稳长技术意见





寒旱叠加,小麦大面积枯黄、死苗,有的已救不回来!

去年入冬以来,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低于常年同期1℃左右,部分地区出现极端低温,个别麦田发生冻害,被冻枯、冻黄甚至直接死苗;华北、黄淮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淮北、西北、西南部分丘陵山区麦田旱情较重。

寒冷冻害叠加干旱,如今不少麦田的长势远不及往年。有人把这一造冬小麦的突然降温形容成“断崖式”,其后呈现出的景象,也是多年不曾见过的。

据悉,出现枯死现象的麦苗,又可分为三种症状:
1、小麦整体干枯黄化,但根系正常
2、田间麦苗整体长势不旺,枯黄现象呈不规则片状发生,枯黄严重的已经很难看到绿叶存在。
3、叶尖或叶片呈失水状干枯,但整体枯黄症状较轻。

部分麦田的麦苗颜色发白,直立性强,长得像马鬃……很容易连根拔下来。图源:麦S说

被冻成这样的麦苗,它们在冬前储藏的养分、水分在流失,小麦返青之前又没法补充,相当于伤了“元气”。这样的麦苗很难再经得起反复的升温降温,即使还活着,春季返青也会很迟很慢,绿色器官形成、开始“工作”也需要不少时间……如此一来,它们的最终产量也可想而知。

被冻坏的小麦,这种情况下麦苗地下的分蘖节、次生根是否还活着已存疑。图源:麦S说
这种在将地上枯死部分清除后,可露出嫩绿的已开始生长心叶的,而且拔出来很费力的麦苗,就还活着。图源:麦S说

麦苗大面积枯黄、死苗的原因多样。内因系小麦植株本身抵抗寒害和旱害的能力。外因则指小麦植株本身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等。(详见→小麦大面积枯黄,20年来难得一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明就里的农民朋友,有人认为是小麦种子导致的问题、有人认为是购买了假化肥、更多的人则怀疑是除草剂药害导致。而农资经销商将此归咎于秸秆还田严寒冻害所致。

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在农资经销商和农户之间,产生激烈反响。

小麦大面积枯黄死苗,谁才是罪魁祸首?据了解,小麦播种后至今,由于一直呈相对干旱的状态,加上秸秆还田不科学气温骤降等不良因素的叠加,加重了麦苗冻害现象的发生,尤其是部分不耐寒的小麦品种,冻害现象尤为严重。

种植不当。例如,在黄淮冬麦南片区,凡在寒露(10月8日)前后播种的小麦,由于气温偏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旺长现象。由于没能及时镇压或药物控旺的麦田,在遇到气温骤降时,就容易造成冻害的大面积发生。
在较高气温影响下,部分水肥比较充足的麦田,同样是旺长苗“重灾区”。

旺长小麦在冬季休眠前就提前进入了拔节阶段,在遭受冻害后,只能依靠分蘖,重新形成分蘖苗,对来年小麦产量,埋下了较大减产风险。

所以,农民朋友种植小麦,可以参考往年惯例,但也要参考当年当地气候情况,以及田间肥水情况,来决定小麦播种量和播种时间,而不是跟风抢种。

秸秆还田不科学。据调查,凡是玉米茬口和大豆茬口的小麦,黄化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因为小麦根系悬空,根系附着土壤差,造成弱苗,当遇到气温骤降时(超过10℃以上降温),就会加重麦苗冻害。

而田间秸秆清理较为干净的麦田、播种后镇压过的麦田及非秸秆还田性质的麦田,除旺长因素外,几乎没有枯黄现象发生。

品种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不可否认的是,小麦品种的耐寒程度是不一样的,由于连续多年的暖冬,大家都比较关注3、4月份的倒春寒,种植户忽略了小麦越冬冻害管理,尤其是将矮杆大穗作为选种的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因素。




又一股冷空气袭来!权威指导意见紧急下发,麦苗这样救

当前“立春”将至,西南地区小麦开始拔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陆续返青起身,黄淮海、西北地区小麦即将返青。

据气象部门预测,1月底至2月初,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未来两周主产区大部降水呈增多趋势,旱情将得到缓解,但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可能持续。

冬春季“旱寒”叠加造成小麦死苗,而且部分麦田苗情不均衡、旺苗弱苗并存现象突出,病虫草害威胁较大,增加了春季田管难度。

对此,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当前小麦防冻抗旱促稳长技术意见》。

意见指出,针对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象条件,当前要以“防冻抗旱、促弱控旺”为重点,坚持一个“早”字,抓好一个“防”字,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收架子。

一是镇压划锄,增温提墒。早春镇压可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增温保墒。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适度镇压,注意土壤过湿不镇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镇压,防止损伤麦苗;三叶前和拔节麦田不镇压,以免伤苗死苗。结合镇压开展划锄,先压后锄,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麦苗返青和根系生长。对冻害较重的麦田,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

二是灌水补墒,抗旱保苗。对旱情较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麦田,指导农户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可采取微量喷灌或滴灌。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要及时清理“三沟”,疏通沟系,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三是预防冻害,及时补救。注意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倒春寒”防控准备。在低温天气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弥补土壤缝隙,防止透风跑墒,控制旺长。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对已拔节或孕穗抽穗小麦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生长调节剂,减轻低温影响。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叶面喷肥等措施,分类施肥补救。对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促进恢复生长。

四是肥水运筹,促弱控旺。早春是促弱控旺、保苗健壮生长的关键时期。弱苗以促为主,对叶片落黄、茎蘖数不足的弱苗和冻害较重的麦田,温度回升后适时灌水施肥,一般亩施尿素6—8公斤、磷酸二铵3—5公斤,并因苗施好拔节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旺苗以控为主,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镇压化控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减轻冻害风险;推迟春季肥水管理,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一般亩施尿素8—10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麦田,在拔节前中期因苗追肥浇水。

五是防病治虫,化学除草。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小麦纹枯病、条锈病、麦蜘蛛、蚜虫、地下害虫和杂草陆续进入始发期,特别是干旱有利于麦蜘蛛、蚜虫等发生,要加强监测和防控,压低病虫基数,减轻春季为害。对小麦条锈病,及时挑治,防早防小。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相关阅读:小麦大面积枯黄,20年来难得一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急!多地麦苗枯死,不是种子问题!原因是……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编辑丨农财君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可能你还想了解  

KNOW MO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