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爸妈和他们的中国孩子 —— 领养家庭的故事
美国华人
第1289篇文章
自九十年代初以来,从中国收养来美的孩子已有十万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几千的速度增长着。领养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给孩子的爱是相同的, 每个领养家庭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正文共:48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撰文:Jing Liu
一个叫 “凯丽”的女孩
那是在我刚来美国不久的事情了。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办公室响起电话铃声,我接了电话,是一位刚从中国收养了女孩的妈妈打来的,她想找一个懂中文的人,给孩子取一个正式的中文名字。查到这个部门的名头有“语言研究”几个字就打电话来试一试。也真是凑巧电话让我这个中国人接到了。
我跟她解释中文里没有专用的名字,取名是带有寓意的,并告诉她在中国人心里,能给孩子取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询问了女孩的英文名、个性和她们的期望和具体要求,我答应要好好想想,不介意的话她可以给我地址,我取好名字后把中文字和发音、意思给他们写好寄过去。当时我只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没想到几年以后我会遇到这家人,并常常用到“凯丽”这个名字。
第一次真正接触领养家庭,是我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开学前学校为了新生和家庭能尽快融入,在公园举办了一个聚会。并给每个新生家庭配上相似背景的一家指导。我们负责招待一个叫朱莉娅的女孩和她的妈妈辛迪。
辛迪是一位单身母亲,大学教授。朱莉娅长相有点像东南亚一带的人,让我对她的身世很好奇。后来跟辛迪熟悉起来,她请我给朱莉娅辅导中文,我欣然答应。
在朱莉娅家里,辛迪给我讲了她是本州前几名从中国收养孩子的人,她给女儿精心制作了成长记录相册,其中一封写给女儿的信让我开眼界。信里她说,“你的亲生父母非常爱你,他们出于无奈,忍痛把你送出去,他们一定会祝福你的。” 我只记得我小时邻居收养孩子的,都千方百计地隐瞒孩子的身世。没想到美国人这么开明,又会以这样的方式教给孩子保有一颗感恩之心。
教朱莉娅中文改变了我的教育观
那是我第一次教别人家的孩子,也是我第一次教美国小孩中文。虽然我有过教学经历,但是教了朱莉娅我才知道教小孩子外语没那么简单。朱莉娅个性要强又特别好动,上课要她说了算才可以,我只好顺势而为。经过一段磨合,我找到了培养她兴趣和吸引她注意力的“动作式”教学方法。抓住了她的个性特点,我们的课越上越好,我教给她声调和汉字的概念,聪慧如她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声调,认识了一些中文字并学会读简单句子。当我们第一次给辛迪演示朱莉娅读中文字句的时候,这位教了一辈子书的妈妈意外又惊喜,毫不掩饰地“狠狠”表扬了女儿,妈妈的反应让朱莉娅倍感自豪,扬起了骄傲的小脸,那个表情我至今不忘。也是通过教朱莉娅这个好动又个性强的孩子,迫使我无师自通地意识到国内的填鸭式教学在美国不适用,我的“教育观”大大改变。几年后我到一家规模很大的中文学校讲课,被分配到教美国孩子的班级。
中文班的孩子们。(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的学生年龄在四五岁之间,大部分是黄皮肤黑头发的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女孩,每一个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也再次见识了美国人的大爱,更佩服他们对孩子自身文化根源的尊重与维护。一位父亲告诉我女儿的名字叫凯丽......他的话还没讲完,我就意识到这个名字是我给取的,一问果然如此,我们都感叹这个神奇的相遇。
我教了这个班一年多,非常喜欢那些孩子。孩子们个性多样,给他们上课要连哄带玩,又唱又跳,女孩子们还争着要我抱。每当我们坐下来一起读书或玩游戏,就一定有个孩子要坐在我怀里。过节的时候我们会做游戏、分享美食,借机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给他们。
时尚妈妈和唇裂女儿的母女情
在社区大学开设晚间中文课时,我的班上一对年轻漂亮、活泼风趣的夫妻, Larry 和Linda, 难掩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快要去中国接孩子了。闲谈之间我问他们为什么要收养孩子,Larry指着太太笑说,“她爱美,怕怀孕影响身材”。他们两人都有专业工作,都是双方家庭中的老大。四位爷爷奶奶攒了足足的爱,翘首以待着第一个孙辈的到来,据他们说礼物已经快把房间堆满了。
后来Larry给我发来博客,我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收养的是重度唇裂患儿,一到美国马上就住进医院做大手术。Linda这位刚刚做了母亲的年轻妈妈,日夜陪护在医院,心疼女儿到落泪,爸爸认真记录下每个瞬间。我看了那些照片和描述也落泪了。是什么样的胸怀和大爱,让一个时尚漂亮的年轻女子从遥远的中国收养了一个重度唇裂的女儿,又怎样在女儿尚未认识妈妈的时候就经受了这般母爱折磨?后来得知他们几年后又收养了一个患有唇裂的中国女孩。
你收养几个孩子了?
Bob和Cathy生育了两个孩子。偶然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孤儿。他们收养了一个还不满足,一个接一个共收养了十个孩子,而且还都是身体略有残缺或者患有慢性病的孩子。因收养孩子数目超标,他们每收养下一个孩子都要经历一番周折,有次Bob竟然动用了大学同学,华盛顿一位高官替他们游说。他们的目标是,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急需收养,就一定要努力为这个孩子找到家庭,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收养家庭,他们就自己申请。Bob和Cathy都身居要职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有多忙碌。我曾经好奇地问起Cathy怎样应付日常生活。有一次他们带着孩子们来我家玩,我端上吃的马上就被分光了,兄弟姐妹间可以自由扎堆选择谁跟谁亲近。想想自家孩子的孤单和对食物的百般挑剔,这样的一个大家庭和友好礼让的孩子们,真让我羡慕不已。
参加过Bob和Cathy举办的募捐聚餐会,听到同桌几家美国人攀比着收养,还善意调侃收养数目落后的,真是乐在其中,十个孩子不算多!后来我又在医院遇见过各种各样的家庭,有一对五十岁左右的夫妇, 是因为女儿收养了一个中国孩子,他们受到触动,自己也照单来一个。孩子略有残疾,每周都到医院做康复。还有一对夫妇五个孩子都长大了,又收养了五个中国女孩,孩子们年龄离得近,常有摩擦,让妈妈操碎了心。
即将收养的孩子如果是病患儿,可以写信和送礼物通过孤儿院转给孩子。写信的时候爸妈会具体介绍家里的陈设,孩子来了后住的房间,兄弟姐妹的情况,甚至家里的宠物叫什么名字,还会寄去房间和家人照片。当然孩子们可能还小,听不懂信的内容。每次帮着翻译信件我都体会到这些父母的细致认真,感觉每个字都传达着深厚的爱意。
每家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美国家庭很注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与孩子建立“bonding(依恋)”。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他们收养的二女儿很懂事,一岁大的孩子,早上醒了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玩不找大人,妈妈分析大概是因为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在孤儿院生活,习惯了没人整天宠着抱着。她赶紧转移孩子到爸妈房间睡,直到建立了bonding,孩子对爸妈产生了依恋,他们再训练孩子独自睡自己房间。
有一对华人夫妻也去中国收养了一个女孩,听他们讲述见到孩子的那一刻,妈妈激动得泪流满面不能自已,把孩子紧紧搂抱在怀中不肯放手,仿佛是找回了失散已久的宝贝。孩子来自爸爸的家乡,跟爸爸一见如故,一下子就亲得不得了,虽然还不会讲话却能跟爸爸进行眼神和肢体的交流,仔细看看女儿真长得像爸爸呢。世间的缘分真的让人感到惊奇。
在我认识的收养家庭中,有富裕人家,也有生活拮据的人家。有一对中学老师夫妇,很想收养第三个中国孩子,但是收入未达标,他们就每年给女儿住过的那家福利院捐款,资助一名年龄较大却没有找到领养家庭的孤儿,足见普通美国人的高尚之处。也有的家庭拿不出去中国旅行的费用,所以孩子上高中了还没有去过中国,去一趟中国成了孩子的愿望。这个叫罗丝的女孩是被亲生父母虐待,自己逃离家庭的,来美国时已经八岁了。她清楚地记得亲生父母和不堪回首的童年,给我讲述过当初拼命跑,逃离家庭的情景。但她还是很想去中国看看,有时候会要我唱中国歌给她听,她从歌声中找到一种亲切感。罗丝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不知她是否存到足够的钱圆了去中国的梦?
领养年纪大的孩子挑战性比较大。与上面讲的罗丝家的情况相反,有一对非常富裕的犹太人夫妇没有生育过, 他们年近六十,就领养了一个八岁的女孩梅梅。妈妈跟我说,梅梅除了喜欢去中国餐馆吃饭以外,对其他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非常抵制,父母要带她去中国旅行,她坚决不同意。他们夫妇非常不解,不知她是不是有过深刻的不愉快经历。她才来美半年,按她妈妈的意思我试图跟她讲中文,她似乎已经刻意淡忘中文了,不肯跟我多交流。我暗自观察,也许她很享受突然降临的宠爱,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心里很怕失去这一切吧?
文化交融的使者
无论贫富,收养家庭对孩子的爱都没有任何不同。遇到收养家庭的时候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赞叹:“你们的孩子真幸运!” 而我听到的回答也都是,“我们很幸运有她。” 美国人大多对孩子宠爱而不娇纵,对孩子的举止言谈和遵守纪律要求很严格,绝不含糊。在医院认识了一对母女,腿有残疾的女孩刚来时不会英文,每周做理疗。孩子最初几次见到我这个长着中国脸会说中国话的人,总把我当成熟人,拉着我的手跟我说这说那的,以为我是孤儿院的老师。她发育略迟,再加上来美时间短,还没有认清楚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我注意到妈妈虽然很宠她,但是对她的不守纪律行为一定当场指出,丝毫不包涵。妈妈为了孩子努力学习汉语,不长的时间里已经能跟孩子简单对话了,可孩子很快忘记了中文开始讲英文,妈妈的汉语却越来越流利了。
出生于广西的摩根(Morgan Hurd)在美国妈妈的精心培育下,获得2017年体操世锦赛女子全能冠军。(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据统计,自九十年代初以来,从中国收养来美的孩子已有十万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几千的速度增长着。不可小看了这个数字。最初来美的孩子们已经长大,大学中文课堂越来越多出现他们的身影。跟我们的ABC孩子一样,这些在美国家庭长大的孩子,同样面对身份认同和融入的问题,而且他们大多对亲生父母一无所知,也许会因解不开自己的身世之谜而困惑一辈子。有的孩子已经踏上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漫漫长路。这些家庭和孩子也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体验、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周末中文学校的学生组合中有他们这个群体。领养家庭的孩子正逐渐成为华裔美国人的一部分。现在美国各地都有“Families with Children from China”(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这家民间组织的分支,把领养中国孩子的家庭连接起来。
在很多华人孩子越来越被西餐吸引,不爱讲中文,回国不认识路标看不懂菜单,难以跟家人交流的情况下,这些美国人家却迷恋着中国文化——他们会在过中国新年(春节)时动作笨拙地擀饺子皮,在中秋节像模像样地做月饼,每个周末送孩子去中文学校,甚至跟孩子一起学习中文,创造条件让同样的孩子聚在一起寻找认同感,还定期去中国旅游。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触动和启发?
我从哪里来?(后记)
21岁的Kati Pohler找到亲生父母,相聚在断桥上。(图片来自Post Magazine报道截屏)
在美国爸爸妈妈的爱护下,孩子们快乐健康地长大了,但“我从哪里来,我的亲生父母是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样的问题将一直困扰他们。2017年夏天21岁的密西根女孩Kati与亲生父母在杭州断桥相会,那场面让无数人感动,而很多收养的孩子远没有Kati那么幸运。看到有关9月底在华盛顿DC召开美国华人大会的介绍,全美华人组织“美国华人联合会”将联合领养家庭启动寻根之旅,笔者起意写下此文分享身边的故事。“帮助中国收养儿童:发现中国文化,寻找中华之根”,这无疑是一件促进亲人团聚,带动文化交流的大好事。血缘是无法割舍的,祝福孩子们在寻根之旅中收获神奇的相遇!
注:本文人物除凯丽外均使用化名。
本文由作者授权以“美国华人传媒”原创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
━━━━━━━━━━━━━━━━━━━━
请加小编微信号 | CAeditor
广告、转载、投稿、读者讨论群
━━━━━━━━━━━━━━━━━━━━
推荐阅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美国华人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