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意大利三周行,一次美景与美食的盛宴之旅(一)
美国华人
第1412篇文章
险些错过的Scrovegni Chapel
五渔村,Pesto披萨饼的惊艳
圣诞节期间的庙会
成也茄子,败也茄子
正文共:8121字
预计阅读时间:21分钟
撰文:溪边愚人
在Dolomites阿尔卑斯山脚下的Castelrotto。天气不帮忙,否则景观应该非常美。照片比目力所见又差了不少。(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已经是11月份了,家里那位忽然说他还有十多天假必须年底前用掉。心血来潮,决定就去意大利,避开著名景点,就在小地方随意兜兜转转,吃吃玩玩,真正体验一下所谓意大利人的悠闲生活。
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在我6个月身孕的时候。现在已经空巢的我们,终于又可以任性了。
不知道是小马驹病了还是有什么特殊原因,还在山上时,就远远看见主人与小马驹已经“促膝谈心”15、20分钟之久。待我们快走到跟前时,主人翻出栅栏,就为了从外面的地上拔一把草喂马。可惜我没有抢到喂草的镜头。主人对马驹的喜爱与关怀,从他的作为、形体动作与眼神中传递、溢出,温暖了马驹,也温暖了一直注目的我。
Dolomites阿尔卑斯山脚下的Castelrotto。
知道这是一次季节不对的旅行,很多旅游项目会在淡季关门,我们决定此行就是体验生活,不计划必须做的项目,不在乎什么玩成了什么没玩成,一切都顺其自然地接受,轻松愉快地去享受意大利的时光。于是,这次就真的成了一次懒懒散散的旅行。现在码字也是抱着懒懒散散的态度,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只能是挂一漏万了。
险些错过的Scrovegni Chapel
这一次说是什么都不在乎,当然也是因为大的景点以前去过了。这次不仅是走小地方,而且也就是吃吃看看,多吃点少吃点,或是多看点少看点,都无所谓。但没想到,唯一一个真的在乎的,却险些错过:威尼斯附近的Padua拥有一个魁宝,Scrovegni Chapel,里面都是Giotto的壁画。Giotto可是大牛人啊。
Scrovegni Chapel。每一组只允许几十个人进入,给15分钟时间观摩。
Scrovegni Chapel。虽然检测工作还没有完成,并不影响观摩。就拍照而言,除了这个“最后的审判”无法拍好,其余的也都不影响。
Scrovegni Chapel。工作人员在做修补。
Giotto以最早脱离中世纪和拜占庭时代的风格,专注于对人物的情感和自然形态的表现,开创了一代画风,可谓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和拉斐尔(Raphael)等后来者的先师。一些学者认为Giotto是14世纪最重要的意大利画家,是“文艺复兴之父”。而Giotto在Padua的Scrovegni Chapel里面的壁画,是他杰出作品的重中之重。单看看这些画是如何被保护的就知道它们价值连城了:就像去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一样,要进入Scrovegni Chapel,所有人必须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呆15分钟,以保证每个人带进去的湿度和温度都是“标准”的。
Lucca。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曾用来作曲的钢琴。《蝴蝶夫人》也许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普契尼的作品《杜兰朵》(Turandot)1926年在纽约大都汇歌剧院演出时所用服装,由金色层压材料制成,上面有多色丝线刺绣、亮片和彩色玻璃珠。
成立于1222年的帕多瓦大學(University of Padua)是意大利史上第二个大学,也是世界上至今还存在的大学中以成立先后排名第五的大学。伽利略曾在该校授课。由于他的课最受欢迎,学生们捐款,特意为他做了图中的这个讲台。
大致旅程排好了,才发现Scrovegni Chapel正在整修,要到我们离开Padua的那个周一才重新开放。网上订票,只拿到周一下午的,而我们那天要赶路。不想开夜车,我们希望能够早一点参观。周日,我们一早就赶去Scrovegni Chapel,与工作人员商量把第二天的票换成上午的。可是,博物馆的规矩是只能处理当日的票,叫我们第二天再去。但我们发现当时博物馆是开放的。原来,因为工作人员对画还在做最后的检查,参观的人会受影响。为避免说不清,网上不卖票,但人直接去的话,博物馆出售减价票。于是,我们当场买了减价票,把这件事完成了。当然我们第二天的票只能作废了。
Bolzano一个考古博物馆(South Tirol Museum of Archaeology)里的冰人模型。这是1991年发现的几乎保持完整的5300年前的人,及其珍贵。只让拍模型的照片,真正的冰人是放在一个冰室里的,只能看,不让拍照片。
Bolzano一个考古博物馆(South Tirol Museum of Archaeology)里的冰人当时穿的裤子,都是兽皮做的。同时保留下来的还有鞋子、帽子和狩猎工具等。
这个经历再次提醒了我们一个经验:有时候网上办不成的事情,打电话有可能解决。如果条件允许,人直接过去也是有好处的。
San Gimignano建于十三世纪的双子塔。当地人称,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倒塌的双子塔是从他们的双子塔偷的创意。
远眺五渔村之一Monterosso al Mare。
五渔村(Cinque Terre),是意大利西北部Liguria沿海岸的5个村镇,以风格不一的海边风景闻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Parco Nazionale delle Cinque Terre)。可惜因为大暴雨、大滑坡,把最漂亮的几段徒步山径冲坏后,就没有再修复。(可见政府是真的没钱了。)游客们只能最好的不得而求其次,走其它几段山路。
五渔村之一Vernazza的一张大型照片。如图片所示,2011年10月25日的涝灾造成大滑坡。周边一张张小照片是不同人家或商店等当时留下的记录。
因为是在淡季,所到之处,大多数餐馆都关闭了,五渔村也不例外。这种情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自然是找餐馆不容易,有时候如果随便逛的话,可以走十多分钟看不见一家营业的餐馆。好处则是,开着的餐馆很可能是当地人经常去的,而这正是我们希望尝试的。
在五渔村玩两天,住在其中的Monterosso。第一天午餐时间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发现一家相当吸引人的海鲜餐馆,在门口看了菜单,居然有鱼汤,非常有兴趣尝一尝,不料已经不接受午餐客人了。(意大利很多餐馆,尤其是比较正经的,都是午餐与晚餐之间有一段休息时间。)于是发现我们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吃饭了,而这是我们当初放弃的一个叫Fast的餐馆,主要是一看名字就感觉是快餐,心里一百个不愿意。
这就是那个令人惊艳的Pesto披萨饼。
FAST餐馆的门面,够破旧的。
果然,这家就是供应披萨饼、三明治、色拉盘等简单食物的小餐馆。坐下之后,我发现这家披萨中有一个选项是Pesto,而我知道这是意大利菜里的一种经典调味,立即决定要这个。没想到,超出想象的好吃。又叫了一杯生啤,简直就是绝配了。
因为好吃,一不小心吃多了,晚上决定不吃了。老公一个人想简单一点,就去同一家买了个Pesto三明治。我拿来尝一口,又是好吃得停不下来,多吃了好几口。第二天午餐,本来应该去昨天没吃成的那家尝试海鲜的,毕竟在意大利吃海鲜的机会不多,但我坚持还是去Fast,我一定要一个人吃一份Pesto三明治,因为这很可能是我此生最后一次机会吃这么好吃的Pesto三明治了。这一点上我们夫妻两个态度不同。他总是要尝试新的。我不反对尝新,但我更喜欢好吃的一吃再吃。尝试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吗?
三明治很大份,吃得绝对过瘾。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我们此行唯一一次吃到Pesto的披萨饼和三明治,虽然Pesto在意大利是一种极普遍的调味。很多地方有Pesto调味的意大利面,但就是没有看到Pesto披萨和三明治,而且Pesto的口味根本不能比。也许只有在对自己的Pesto有超人的信心时才会做披萨和三明治。Fast这家,无论是Pesto披萨饼还是Pesto三明治,都给人一种味觉的惊艳,一口下去,那时那刻,就美味而言,任你山珍海味我也不换。
五渔村属于Ligurian地域。维基百科说,Pestco在意大利的发源地是Ligurian的首都Genoa。也许这家店的Pestco有这份惊艳也不是偶然。
五渔村景观。
五个村之间,可以坐火车,也可以徒步,一路欣赏风景,而徒步旅行也正是五渔村的一个玩项。也是因为淡季的原因,官方宣布所有徒步山径都关闭了,说是都坏了。不愿意放弃,我们还是去探了路。其实有多条路基本上都是好的。已是下午,仗着我们各有一个照亮的灯,我们冒险开始了向另一个村的徒步旅行。果然,天黑了我们还在路上。好在天黑不久,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走的是Monterosso al Mare去Vernazza的那条路。这里是起点。
快到目的地Vernazza了,临下山时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这条trail(徒步路径)就真的是封了,这是入口处。
这个经历再次告诉我们,“官方”的话不一定可信哈。其实,最可靠的标志是,有没有人也在走。只要路上经常遇见人,就不怕。我们路上的确是一直遇到反方向走的人,但同方向的人,后来都走了回头路。我们知道,他们是估计天黑前到不了下一个村。因为备有灯,我们决定继续。但后来我意识到,当路上不再有人时,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就没有人替你呼救了。所以,为安全起见,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做的好。
五渔村景观。
圣诞节期间的庙会
旅途中有三天待在了Montepulciano,其中两天是周末。事先并不知道,我们正好赶上了庙会。Montepulciano号称是托斯卡纳(Tuscany)的中心,这也是我们选择在那里落脚的原因之一,但见识了周末的庙会,才知道是怎么个中心法。
我们的旅馆就在该市中心广场附近,到达后就赶紧去广场看热闹了。说实话,从大城市来的人,看什么都是小,那个广场在我看来根本谈不上有规模,我们前几天在其它城市看到的任何一个广场都比这个大,但是热闹程度真的比不上,感觉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别个城市广场里各个摊位经常是门可罗雀,这里广场上大部分摊位都有顾客,卖吃的摊位前更是长长的队伍。
Montepulciano市中心广场。其实广场上够挤的,特别是接近吃饭的时候。为了能够拍出摊位,我好不容易逮着个空档。
没胃口排队,也不喜欢那一类食物,我们去找餐馆。结果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很多餐馆淡季不开门。然后,来赶庙会的人太多,所有的餐馆都满员,还有很多人在等。我们走了好远才找到一家有空位的。本来是每一餐都认真对待的,这时候饥不择食了,幸好味道还不错。其实,这家菜没有多少选择,但我的经验是,不打算特别品尝什么的话,一般来说,叫个蘑菇面总是保险的,那天我也是这么做的。
第二天,在城内的一个酒店品酒,听给我们介绍酒的帅哥说,这个庙会远近闻名,每年从11月起到第二年新年后,每个周末都办,不仅是2个多小时车程的罗马人会来,就是Naples的,也会过来,那可是4小时车程了。当然,意大利人是坐火车的多。我头天还在嘲笑,这些赶庙会的人,就好像小地方人去曼哈顿似的,这下可不敢再小看了。反正出门两分钟就到广场了,晚上我们再次去看热闹。在家里那位的怂恿下,我也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在已经完成了一天食量的情况下,继续吃喝。
上图中的酒桶有两人多高。
好酒不能用太大的酒桶。酒必须有足够面积与木头接触,发生反应,吸收木头的气味。
酒窖在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有2000多年历史了,在伊特鲁里亚(Etruscan)文明时期就作为宗教场所。上面这张照片中可以看见岩洞中的海洋生物化石。二战时,当地人曾把犹太人藏在这个岩洞里,保护起来。
介绍酒的帅哥。
几乎每一个卖热食的地方都同时卖Vin Brule(意大利式甜酒),这是冬天节日的必备,也是驱寒的好饮料。几乎所有人都在喝这个,我们的参与也就从喝甜酒开始了。
在身边那位使劲鼓励下,我又搞了一大块裹糖的烤榛子。怎么说呢,这是我成年后吃到的最好吃的榛子了,相当的香,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孩提时代,同一新村去北大荒的知青带回来的榛子。那时上海的孩子,从来没听说过榛子,更不要说吃过了。一天邻居给我吃,第一个入口,那股香味就终身难忘。好榛子的香,比花生浓郁,比香榧子醇厚,就口味特色而言,堪与松子有一拼。
说起来没出息,小时候看电影《青松岭》,出来后记得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比我先看了电影的哥哥所说,车把式如何一甩鞭,一声“吁”,狂奔的马车就纹丝不动,我到电影结束也没发现有不折不扣的纹丝不动。另一个就是那句把我给馋死的台词,“这是谁的榛子口袋啊?”。就是今天,那句台词还响在耳畔。可怜,在国内,我再也没有过吃榛子的机会。
来美国后,在超市一眼就认出了榛子,激动得不行,马上买了自己炒来吃。可惜,根本就没有那种香味。后来,还尝试过多种品牌,多个产地的榛子,不要说不能与北大荒的比,连花生仁、腰果都比不上。所以,这个集市上的榛子,虽然不如我儿时的记忆,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一边吃着,喝着,一边沿着摊位走,发现整个集市远不止广场中心这一块。逛到那一头,进入一个公园,居然又有好大的一个食物广场,里面人头攒动,我们也被吸引了过去。一个个摊位看过去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正在大吃特吃的食客时,居然身不由己地被感染了。走过一个美国游客身边,她大声用英文吆喝我们:“买来吃啊!”我那位是最强调参与的,立即说,我们也吃。可是,我们已经完成当天吃的任务了!他坚持我们必须eat heartily,硬是去买了好大一份。不过,真的是出人意料的好吃。那天中午,我们还是吃了一家米其林提名的餐馆,与这个hearty food比,真正是两个世界。当然,米其林从来就是与hearty food相反的,吃不饱也是经常的。
Montepulciano市中心广场。广场上布置了一个大“雪球”,大家排队进去拍照。
Montepulciano市中心广场。晚上最后的高潮是广场中心灯光与音乐的组合秀。用电脑设计的灯光变幻无穷,美轮美奂。非常巧的是,就在音乐嘎然而止,灯光暗去的霎那,下起了小雨。这是老天在告诉人们,该回家了。我们也乖乖地回旅馆了。
Montepulciano庙会边上食物广场买的一份食物。这是一个order,一大份Hearty Food,两个人吃都嫌多。这个盘子是一般餐馆自助取食所用盘子的尺寸,与宜家用的差不多大小。
在Montepulciano的另一个收获是,那天在酒店品酒,其中质量最好的一个红酒,居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青岛常喝的烟台葡萄酒,一样一样的味道。那个烟台葡萄酒,不记得全名了,但记得里面有个“小”字,类似“烟台小瓶葡萄酒”的意思。记得表哥对我们说过,你别小看这个,是好酒啊,是得了全国什么什么奖的。果然,与这酒店最好的酒一样味道!
这是一个自己有酒庄的酒店,这个质量最好的品种每年只有几千瓶的产量。因量少,不出口任何地方。我立即就有了买的冲动,打算带回上海,让哥哥再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可惜,要酒店寄,最少必须6瓶。而我经常聚会的朋友中有穆斯林,所以没有喝酒的机会。平日自己不喝酒的我,实在想不出怎么处理6瓶酒,只能作罢了。
成也茄子,败也茄子
茄子几乎是我的最爱,茄子又在地中海食物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此行中自然有不少吃茄子的机会。
在美国,吃意大利餐或各种地中海餐馆,我往往是看见茄子必点。这次在意大利差不多也是这样。怎么说呢,这次我吃到了最好吃的茄子,也吃到了最差的茄子。
难吃极了的茄子。
有一次,还是一家看上去很不错的餐馆,至少价格不便宜,那个茄子,吃了一口,我就再没碰第二下。茄子最忌的就是没有烧透,无论是炖、炸、烤还是蒸,都必须保证烧透,必须酥了,烂了。那天的那个茄子,几乎就是生的,真不懂是怎么回事。是个什么菜呢?我还真说不上来(就是上面那张图)。有的餐馆没有英文菜单。更多的时候是,虽然有英文,你硬是看不懂什么意思。与服务生的交流也经常有问题,估计在旅游淡季,餐馆也不愿花钱雇英文流利的。
Orvieto小镇某家餐馆的eggplant parmesan,美味至极。
这次吃到的最好吃的茄子,是Orvieto小镇某家餐馆的eggplant parmesan。非常地道,是我认为把茄子做到了极致的水平。
说到茄子的极致,必须说说茄子披萨。如果做好了,做对了,我认为最好吃的披萨是茄子披萨,至少在美国是这样。此次在意大利,看见过茄子披萨,是南方披萨的那种,面饼很薄,茄子也非常薄。我执意要尝一尝。但那天又不想放弃我们看中的一家餐馆,结果竟吃了两顿午餐,一顿正经的,一顿就是简单的茄子披萨。那茄子太薄,都几乎吃不出茄子味了。也幸好够薄,否则怕是会烤不透。总之,没吃出茄子的好来。
Lucca的薄片茄子披萨饼。
发现意大利人很喜欢这种薄土豆片的披萨饼,不觉得有特别好吃。
在多处看见卖各种各样薄披萨饼的,都是称份量,也都是生意非常红火。特别是在Assis,看见一位老者,拄着拐,由家人半搀扶地走到一家很热闹的披萨店,要了一份披萨,拿回家去吃。店里还有很多类似建筑工人、消防人员在吃。看见这样的场景,就忍不住也要尝试,所以整个行程中把好几顿交给了这样的披萨饼。但是,没有发现特别好吃的。很有可能,这种店生意好的原因之一是便宜。
不得不说说曼哈顿的茄子披萨。与意大利不同,在曼哈顿,茄子披萨并不罕见,大多是那种裹了面粉事先炸过的茄子。但最好吃的茄子披萨是不裹面粉,也不事先炸过,就是生茄子和披萨一起烤出来的那种。可惜会这样做的店家很少,而我知道的茄子披萨做得最好的,是78街与York大道交界处西北角的那家披萨店。曾在那附近住过,每周至少要吃一次。离开后,只要有机会去那附近,也一定会去吃。说起来有两个故事,是一个连带着另一个的。
话说那次又借机回去吃茄子披萨,发现那家店关门了,几乎是痛心疾首。后来又经过几次,不记得都是铁将军把门,还是变成了别家餐馆,反正都是失望而归。一晃自那家店关门又是7、8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有好多年没再去看了。大约是半年前,我又到那附近办事,不知为什么,就有心理感应,觉得那个披萨回来了。走了十多条街过去看,果然,我一眼就认出了久违的茄子披萨。
把自己弄得舒舒服服,耐心等到滚烫的披萨不再烫口了,才把依然有足够热度的披萨送进口里。(认真做披萨生意的,都是把披萨饼热透的,这是我发现的一个规律。就像五渔村Fast那家,披萨饼和三明治都是滚烫滚烫的,不小心就会把嘴烫出泡。)就这一口,感觉自己到了天堂。
曼哈顿最好吃的茄子披萨。那茄子一看就是烤透了。
不需要去问店伙计,我知道是同一个厨师,因为味觉是无法欺骗的。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我的自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家巴基斯坦人,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小时候经常在一位厨艺特棒的阿姨家享受美食,尤其是阿姨做的馕(Naan),非同一般的滋味,无人能比。他们甚至有一种理论,他们阿姨的手特别小,只有他们阿姨的手才做得出这样的味道。
后来,这几个兄弟姐妹都到了美国。一日,他们一起在纽约的某个餐馆里用餐,上来的馕,每个人一口咬下去后,都难以置信地相互看着说不出话来:这个馕的味道只有他们阿姨做得出来,而他们阿姨已经过世了。他们要求见厨师,走出来的是他们阿姨的女儿。因为她是无身份滞留,所以不好意思告诉亲戚自己在纽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味觉的记忆是靠谱的。
撰文:溪边愚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
━━━━━━━━━━━━━━━━━━━━
请加小编微信号 | CAeditor
广告、转载、投稿、读者讨论群
━━━━━━━━━━━━━━━━━━━━
推荐阅读
《女儿的圣诞故事》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美国华人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
“好看”就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