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3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爬藤双城记——他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溪边愚人 美国华人 2018-10-31

美国华人

1230篇文章

正文共:1990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撰文:溪边愚人


上图,左边写着公平,右边写着平等。Interaction Institute for Social Change | Artist: Angus Maguire ( interactioninstitute.org / madewithangus.com)


在外州读书的女儿,每次回家期间请她的发小R来咱家吃饭已经是一个保留节目了。R是个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也是格外关爱,饭桌上必问长问短。犹太血统的R去了一个在华人家长看来排名不怎么样的州立大学,我也喜欢问问她学校里的事情。


一个白人孩子感恩多元环境


这不是芝加哥大学最近宣布SAT不再作为申请入学的必要条件了,我就请R谈谈SAT。她说的话让我大开眼界。


高中期间准备SAT时,R本人是上了补习班的。到了大学她才知道,她的几个大学同学都没有上过补习班。她了解到,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It wasn't even an option),花这个钱是不可能的事情。她说,走出去后才知道,我们镇的收入水准是相当小康的。说实话,我有点吃惊,不是我不知道我们镇的平均收入不算低,而是R居然体会出了自己经济上的优越——在我眼里,她的家庭已经是比较“穷”了。这样说吧,R家的房子只有一个厕所;在她家,“下馆子”是当个事的,平时轻易不出去吃饭。


R说,这个大学让她了解了在自己的家乡了解不到的东西,她感激自己就读的学校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环境。最后她说了句让我感动的话:“It made me a better person(这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送走R之后,我与女儿继续谈R,谈她去大学后心智上明显的成熟,谈她学业上不懈的努力。也谈到R说的经济条件比她还不如的大学同学。女儿就给我讲了她大学同学A的故事。


银子不够,放弃比赛晋级


A读高中时,他所在的数学竞赛队出线去参加州级的比赛。比赛地点比较远,是租了校车去的。出发前,教练就讲明,司机是按小时付费的。他们没有足够的钱等到整个赛程结束,所以不管他们能不能进入最后的决赛,到了该启程的时候他们就必须退出比赛。没料到的是,他们表现非常出色,一直处于可以出线进入决赛的领先地位,直到教练说他们不可能继续了。然后,他们的排名就一下子直往下跌,大家都明白,没有人在乎了。


这个故事,我听得不胜唏嘘。女儿说她最感慨的却是讲故事的A居然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这位A,当初考SAT时,都不知道需要事先练习一下,他真刀真枪上考场的时候是第一次看到SAT的卷子长什么样的。


我看着给我讲故事的女儿,不禁联想到另外一件事。


爬藤双城记——这是两个世界


那是一年前的暑假期间,女儿的高中好友T在加州硅谷实习,某日加入朋友晚餐,认识了也在硅谷实习的E。E听说T来自N州,就说他在N州只认识一个同龄人,E说出了女儿的名字。T惊呆了,说,是我的好朋友啊!


世界很小,是吧?但我认为更合适的说法是,这些孩子都有非常优势的人脉。E的妈妈是我好友,E前一个实习期间住在我这里。我们一家也曾飞去E家过圣诞,所以两家孩子比较熟。再说这几个一起吃饭的孩子连上了,还不是因为他们都来自好的中学和大学吗?这才是为什么世界变小了。我想,在R就读的大学,恐怕很难找到与这几个孩子有类似关联的人。他们是分属不同世界的。


不是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忽然体会到,这根本就是爬藤双城记啊:你属于哪个世界,你就站在哪个世界的起跑线上。这里,R的大学同学以及A还都是白人,甚至还不是太穷的白人。如果是底层的黑人,再加上个种族歧视的因素,差距就更大了。


让两个世界多一点交集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 的“正义”公开课里有一部分就讨论到AA,讨论到照顾弱势是不是公平。有学生说,我进哈佛并不容易,我也是非常非常努力。这话不错。但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桑德尔以科研结果启发学生:也许这种努力的态度并不是你自身的成就,而是来自于家庭,也是家庭的优势之一呢?事实上,的确有科研结果证明,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就已经决定了将来在社会上的经济地位,有许多东西真的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我们对社会的不公太无助、无力,至少让站在文明前列的,在社会上占据独特地位、起特殊功能的大学,成为两个世界的交集吧。



作者:溪边愚人

本文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推荐阅读

究竟谁是大学AA政策的受益者?

美国大学AA平权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亚裔的何去何从

亚裔反对平权法案(AA)的背后

对华人反对“平权法案”(AA)的一点思考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美国华人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