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4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贫困人口的挣扎与无助:由三本书带来的感悟

美华 美国华人 2019-04-17


美国华人

第1491篇文章

去年八九月间我一口气读了三本有关贫困的书籍:《扫地出门》、《我信守的诺言》和《贫穷的本质》,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更加理解穷困者的苦与痛以及应有的尊严。通过对于穷困者的了解,我深感再多的物质、财富和欲望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发现自我、关注他人、让利弱势群体应该从我做起,从减少欲望做起。


正文共:4650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撰文:林在芝


No society can surely be flourishing and happy,of which the far greater part of the members are poor and miserable.


   —— Adam Smith



绝大部分人处于贫困和痛苦中的社会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繁荣和幸福。


    —— 亚当·斯密


《扫地出门》(Evicted)一书的作者Matthew Desmond在他曾经居住的拖车屋前。


《扫地出门》中文书封面。


1


去年八九月间我一口气读了三本有关贫困的书籍。起因是第一本书《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扫地出门》是由哈佛学者Matthew Desmond经过亲身经历和大量调研写就的。他自2008年起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最贫困区域居住了两年多。他亲眼目睹了众多家庭被房主不断驱逐,令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令本已支离破碎的家庭遭遇更多的耻辱和不幸。他在其中撷取了8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讲述了他们的痛苦与挣扎。穿插其间的是房主如何在租房中获丰厚利润,一边厢同情房客,一边厢稍有不如意就驱逐房客的真实故事。


贫穷和失业是造成驱逐的主要原因,而被驱逐后带来的连锁反应则要严重得多。被驱逐后需要花时间、精力、费用搬走全部家当,还要紧急找到下一个居所。支出的费用令家庭更加贫穷;花费的时间使穷人无暇工作,而造成长期失业;花费的精力带来的是殚精竭虑,是心情抑郁,是心理健康堪忧。可以说失去住房,对穷困者的生活、心理和尊严的恶劣影响是令人震惊的。


贫困房客在大雪天被驱逐。(本书作者摄)


更为痛心的是,驱逐的最大受害者是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经常搬家,经常旷课,经常换学校,无法正常学习和社交。孩子们也会经常食不果腹。父母因为自身无法解决问题,会时不时把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令孩子自我认知和评价进一步降低。不断被驱逐的家庭越来越没有选择住房的余地,孩子的成长环境就会日益恶化。在毒品、黑帮、犯罪猖獗的地区生活对于孩子来说,那就是地狱、是深渊。


孩子永远是最深的受害者。(本书作者摄)


读了这本书才了解到贫困驱逐户在人生最低谷时愈加被剥削得体无完肤。他们把收入的50%到90%投入房租,之后所剩无几的钱要付水电煤气,要购买家居用品。而房主只要有任何不顺心就可以拿出驱逐通知。面对无理驱逐,本已两手空空的房客根本无力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因此房客只能对缺乏修缮的居所一忍再忍,对于房主的蛮横无理一忍再忍。于他们,即使是住在已经不宜居住的房子里也比被驱逐好。而房主的收入则可以说是暴利,专门购买危房旧房租给穷人的房主一个月收入比一个房客一年的收入还多得多,拥有一百多辆拖车屋的房主一年纯收入可以达到40万美元。虽然房主对房客会时有恻隐之心,但他们贴发驱逐通知时可绝不手软。无利可赚绝不是他们深入贫民区搞房产买卖的初衷。


读了这本书才了解很多惊人的事实,比如全美租房户中约有八分之一的人口有过类似被驱逐和被驱逐的经历;有孩子的家庭被驱逐的可能性是没孩子家庭的三倍以上;白人女性房客被驱逐的比例是1/15而黑人女性的比例是1/5;政府用于租房补贴的总数是402亿,可对租房主的税务优惠却达到1710亿;全国有三分之二的贫困家庭拿不到任何房屋补助,而政府住房补助受益最大的是收入在六位数以上的家庭。就是说美国是一个完全有能力解决穷人住房问题的国家,而这个问题一直遗憾地在政府的盲点之内,在大众的关注视野之外。


《扫地出门》讲的是令人倍感沉重的话题,而作者想要了解贫困、解决贫困问题的初衷也令我深为感动。其真挚情怀可说是感天动地。他认为居住权和人权、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医疗救治的权利一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权利。通过合理的住房补助制度将穷人用于住房的费用降到他们总收入的30%以下,就会令穷人居有定所,有余额来维持家庭安定,有精力安心就业、养育孩子。这本书一经出版迅速成为畅销书,频频获奖。2017年更是喜获普利策奖。最可喜的是这本书带来的改变。密尔沃基市市长在读完《扫地出门》后立即制定了住房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整修一万套住房供穷困人口居住。看到这则新闻,我心里平添了一些暖意。只要诚心诚意地做事,总会带来改变!


《Promises I can keep 》英文书封面(尚无中文译本)。


2


《扫地出门》一书中令我难过的事实是有孩子的家庭被驱逐的比例是没有孩子家庭的三倍以上。而其中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情况相当的多。这些单亲母亲往往都是十几岁就开始养儿育女。这非常令我不解。“为了领救济金!”有人会这样说。可我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幸找到了一本书,叫《Promises I can keep》,副标题为 “Why poor women put motherhood before marriage"。中文译本尚未出现,书名大致可以译为《我信守的诺言——为什么贫穷的妇女先生育而非先结婚》。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Kathryn Edin和Maria Kefalas与《扫地出门》的作者Matthaw Desmond一样,也是为了有关贫困的课题而选择拖家带口在费城最为贫穷的地区分别居住了2年和5年。期间她们采访了162位不同种族的穷困单亲母亲。这本书所呈现的贫困妇女关于生育和婚姻的图景曾是我们完全不可理解不曾考虑过的,而这本书给出了合理的答案。


贫民区长大的女孩子往往很小就开始带着弟弟妹妹一起长大。在青春期遇到自己心仪的男生往往过不了多久就会开始真正的男女关系,一种飞蛾扑火式的关系。他们无法像生活在富足家庭的孩子们有车接车送去参加多彩的活动。他们能做的只是在家附近闲逛或者回家厮混。女孩爱男孩最常见的想法就是为对方生孩子。在贫民区,或由于信仰或由于家族传统,女孩子一旦怀孕就会承担起责任,而绝不堕胎。在怀孕以后,女孩子往往迅速成长起来。由于有着带弟弟妹妹长大的经验,养大自己的孩子往往不需要额外的时间来适应,也没有意外的慌乱。虽然环境艰苦,这些单亲母亲仍然会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年轻妈妈们宁可自己饿肚子,也努力满足孩子们的生活需求。


而她们的男人基本都是不可指望的。贫民区的低就业率和高犯罪率使优质男人的资源格外地匮乏。男人的吸毒、酗酒、不忠、家庭暴力往往使年轻妈妈们宁可自己带大孩子,也不愿和孩子的父亲匆匆走入婚姻。她们认为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而丈夫并不一定是孩子的父亲。如果没有找到可以带来稳定婚姻的男人,她们宁可继续做单身母亲。年轻妈妈们渴望高质量婚姻生活的想法和其他阶层的女孩子并没有差别,只是她们的选择空间实在不大。因此,贫民区年轻妈妈婚姻和生育的顺序往往和中产女性的顺序是相反的。


虽然男友无法给这些女孩子的生活带来稳定和安宁,但孩子在她们的生活中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年轻妈妈都表示如果不因为自己的孩子,她们的生活将会毫无疑问地坠入深渊。对于她们来说,孩子简直就是为了拯救她们而来。这些年轻妈妈在社区中曾是最不被看好、最无人理会的人。在学校学业不精也得不到校方的重视。她们渴望异性的真挚感情,却往往没有稳定的两性关系。是孩子给了这些年轻妈妈生命的意义,使她们看清了生活的方向,有了爱,有了前进的动力。女孩子在怀孕后往往会从以前的混乱关系和不良习好中觉醒,为了孩子重新燃起人生的希望,开始为以后的人生作出计划。很多母亲在孩子稍稍长大后,开始重拾课本,或进入大学或从事专科学习。有的母亲也为自己孩子的学业倾尽全力。当然,也有悲剧性带着孩子一步步滑向深渊的例子。


虽然这些未婚年轻母亲一直在尽力养育孩子,虽然这些母亲对自己养育孩子的能力表达了强烈的自信心,这不等于说她们有能力养育好自己的孩子。她们的孩子大多依旧在贫民区成长,仍会继续父母的人生。虽然这种社区文化很难改变,但是社工们并没有停止努力。他们在一些学校设立不同项目的课余活动,力争把课余时间游荡在街头的孩子拉回学校。各项课余活动的尝试中,社工们发现那些服务他人的项目更吸引贫民区的女孩子。这正印证了她们向本书作者的倾诉,正是奉献是付出能够让这些女孩子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贫穷的本质》英文书封面。


《贫穷的本质》中文书封面。


3


《贫穷的本质》(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是由两位专门研究扶贫项目的经济学家Abhijit V. Banerjee和Esther Duflo在十八个国家针对每天收入少于一美元的赤贫人口进行深度调研和扶贫支援后写就的。虽然这是一本经济学书籍,但篇幅不长,也绝不艰深,读起来并不吃力。只是内容庞杂、涵盖面广,读书时需要一定的专注力。



贫穷陷阱示意图。无储蓄的穷困者受限于自身环境其收入往往在A1、A2、A3之间徘徊(贫穷陷阱区域内),收入到达D平衡点继而到达B2、B3所花费的时间相当漫长。


书中主要提及的内容有:贫穷陷阱、健康陷阱、教育问题、人口问题、慈善和贷款、穷人创业、工作问题和政府政策问题。贫穷陷阱和健康陷阱是穷人难以摆脱贫穷的最大问题。穷困者一旦超过贫困和健康状况的警戒线,就等于进入了贫穷的无底洞,陷入贫穷陷阱(proverty trap),想挣脱出来难乎其难。而对穷困者进行的健康、子女教育、生育保健、存款、慈善等方面的工作往往很难收到成效。鼓励穷困者创业的小额贷款一度颇有成效,但由于贷款额度小、长期管理耗费精力,再加上穷困者对贷款的信心经常受到谣言的干扰,那些致力于小额贷款的银行家至今仍在艰难地探索中。究其原因,作者认为是由于穷困者缺乏信息来源而且负担繁重,服务于穷困者的市场也在逐渐消失。而贫穷国家和地区政权腐败、无意服务于人民是造成广泛贫穷的重要原因。


就像《扫地出门》作者Matthaw Desmond说的那样,在美国如果想解救被驱逐的穷困房客,只要在政策上多加倾斜和让利就完全有能力做到。贫穷国家的政府和地方也是一样,如果真心为民着想,穷困者也并不是没有出路的。关键是掌握着这些权力的人无意让利而中饱私囊。发达国家也许可以努力用选票选出合适的领导人来帮助穷困者,用媒体监督和集体关注来带来政策的改变。那些无法用公民的选票和开放的政策来决定穷困者命运的国家和地区,老百姓的生活靠慈善和靠救济,他们是很难脱贫的。但这并不等于不再需要我们伸出援手,在国家和政权不作为的时候,慈善尤其不能停。即使无法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慈善至少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三本有关贫穷的书籍带给我的震撼和感触很多。我心里由衷钦佩这些致力于研究贫困的作者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很多人生活富足,但对于穷困者的尊严和处境从来没有做到“设身处地”。做做姿态,表示一下同情和怜悯是很容易的做到的。可真正为了穷人让利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想到这些我就自觉惭愧,目前仍在不断反思和自省。通过对于穷困者的了解,我也深感自己对物质的过度迷恋。其实在物质上我们已经足够丰足,再多的物质、财富和欲望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对于生活,对于人生,更广泛意义上的探索和追求真的不是财富能够给予的。我愿向所有人强烈推荐《扫地出门》和《Promises I can keep》。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发现自我、关注他人、让利弱势群体应该从我做起,从减少欲望做起。



作者简介

居住在芝加哥的科研工作者。家有一夫一子一狗。喜爱阅读写作,喜爱所有的自然、真挚、美好,渴望心灵上的不断丰盈和进步。



撰文:林在芝

编辑:Jing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


━━━━━━━━━━━━━━━━━━━━

请加小编微信号 | CAeditor

广告、转载、投稿、读者讨论群

━━━━━━━━━━━━━━━━━━━━


推荐阅读

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公司创始人谈全民基本收入(UBI)之利弊

乌托邦还是灵丹妙药?对全民基本收入(UBI)的思考

穆勒报告摘要公布,全美聚焦特朗普有没有通俄和妨碍司法 | 图姐

惨案6天后新西兰立即全面禁止攻击性武器,美国为何做不到?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美国华人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

点赞就点“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