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密路网小街区会是城市规划未来的方向吗?

都市世界 2022-04-27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也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对街区尺度方面的关注与研究有所不足,导致以大街区甚至超级街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扩张。这种大街区的城市发展模式缺乏对资源有效利用的考虑,是一种高消耗、浪费型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形成大街区的主要因素 


1

城市快速扩张与交通方式改变对街区尺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大规模的聚集,土地级差效应日趋明显,导致大量的工业用地向地价相对低廉的城市外围迁移,大型工业园区、大型楼盘纷纷向郊外谋求发展。在城市向郊区迅猛发展的同时,土地使用效率却不尽合理,它往往忽略了土地集约性,通常表现为土地开发的低密度、空间上的大街区。


城市空间规模的快速扩张与机动车交通的增长相互推动,改变了城市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主的出行方式。机动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的交通方式是影响街区尺度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汽车交通要求速度快,道路交叉点少,是一种大街区的城市格局。我国城市主干路网多采用1000~1200米的间距,次干路300~500米的间距,这就确定了300~500米的“经典”的基本街区尺度。


随着大街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典化,逐渐成为一种范式并向老城“回波”,导致中国近年来的城市开发都不可避免得带有“大街区”、“超级街区”的烙印,传统城市空间格局被打破,大街区逐渐成为城市结构的基本单元。



2

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对街区尺度的影响


在城市间相互博弈发展的情形下,一些地方政府借着“经营城市”的幌子,变相地进行土地的拍卖。诚然,拍卖土地会给地方政府带来高额的财税收入,但是这种拍卖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研究,仅仅是一届政府为了更快更多地得到土地的收益。随着出让地块面积的越来越大,这种粗放的出让模式间接地带来了街区的大尺度。


另一方面,开发商能从大规模的土地出让、开发中获得 “超额”的利润,如在开发建设中,可减少城市道路、绿化的投入以及退让城市道路所需的用地面积。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便于“小区管理”,开发商将原本出让土地内的部分城市支路变为小区道路,这样在规划时已经不合理的街区大小又一次受到侵蚀,使得原先已经过大的街区尺度进一步扩大。


3

现代主义规划思想对街区尺度的影响


现代主义是伴随着19世纪末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而出现的,这种思潮传遍全球,也影响着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柯布西耶明确表述,街道应该用于快捷的机动车流,而不是步行者的漫步,这在我国城市普遍建设的宽大马路明确地体现了这一观点;而众多封闭的巨大街区也实践的是佩里提出的“邻里单元”理论——将社区住宅与社区商业明确分开,并制定了标准的布置方式:过境交通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内部采用树状的道路结构并拒绝与外部道路衔接等。


新发展理念与大街区的矛盾表象


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发展理念:城市职能从生产转向服务和消费、土地使用情况开始遵循价值规律、不同功能用地出现兼容化特征、“以人为本”的观念受到重视等等,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开放性、兼容性和人性化的特征。而大街区模式却与这些新理念相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态问题。


1

城市效率低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大街区模式奉行功能主义至上,将城市机械的分割成居住、工作、休闲三种功能区域并以宽大道路相连,这些众多的功能单一的大街区降低了城市效率:居民在居住与工作两个区域中不停流动,而移动这些巨大的人流变成了城市的首要任务,并为此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再者,以大街区为特征的城市低效扩张,侵占了更多的农田,加剧了农田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引发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又反过来导致了更多的林、耕、渔等用地的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一种违反生态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2

小汽车主导,造成城市交通拥挤


大街区为特征的城市建设坚持功能分区的理念,加大了居住与就业的距离,迫使居民只能采用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过低的密度和单一的用途难以支撑公共交通发展)。人体尺度被汽车尺度所替代并陷入恶性循环:大型交叉口、高架桥、宽马路的出现,进一步限制了步行自由,小汽车主导的表征逐渐明显,小汽车成为了一种必需品。大街区模式采用的树状道路结构十分不利于交通流的疏散,而日益增多的小汽车却集中在主干道上,势必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


3

缺乏公共交往空间,城市活力丧失


大街区模式对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破坏是巨大的。对旧城而言,大拆大建直接导致城市机理的破碎;对新城而言,为了保证公共活动场所特意规划了大尺度的绿色空间,但“紧凑型和多样性是城市的活力之源;世界上任何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都没有我们一些地方领导所喜欢的大广场、宽马路、庞大的纪念碑式的建筑”。可达性差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绿色荒漠”,城市活力逐渐衰落和丧失。


大街区模式带来的另一个弊病是城市文化与活力的最佳载体——街道的消失。大街区强化了汽车通行为主的单一交通功能,同时愉快的步行环境被破坏,导致街道缺乏可以交流的主体,丰富的户外生活、交往贸易功能被逐步排挤出去。


4

制造隔阂与孤立,违反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原则之一,然而大街区的封闭管理却使得城市为不同使用者分化与独占,人为制造了不同收入阶层的隔阂与孤立,加剧了人们心理上的两极分化。封闭的大街区把“人”这个城市生活的主体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人为制造了隔阂。它采用的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与人们多样生活的网络化结构相背离,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


▲密路网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小街区模式的优势


“小街区模式”是一种与密集街道网络相辅相成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基于土地集约原则的,强调高效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开放性街区空间。这种模式主张将人的活动从尺度巨大的综合体或者封闭式管理的社区中溢出,流到城市街道上去,重建街道的活力,增进城市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发挥街区的社会、文化与生态价值,形成一个人性化尺度的、多样性的城市环境。


与大街区相比,小街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并增大城市资源经济效益。小街区模式带来的城市路网结构的优化,将大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因为城市路网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的反馈关系。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需通过土地增值得到回报,因此道路供给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如何用最小的道路投入获得最大的土地产出,为此必须增加能最大化产生经济效益的临街面。


此外,小街区加强了城市渗透性,使街区内外交流相对容易,从而促进了更为活跃的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构成城市活力之源。小街区符合人体认知的尺度,容易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同时具有较少的人口,有利于居民间的熟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街区活力。


小街区能使人及其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集中、相互交汇,这样就能够通过“注视街道”来达到市民共同监视街道与街区安全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公共法制执行部门的费用。


推荐阅读:

细数那些国际上经典的城市设计案例

仇保兴: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韧性城市设计原则

田园综合体如何落地?政府和企业该做什么?

【PPT资料】第十三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PPT查看方式


来源:《可持续发展的小街区模式优势与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与交流,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