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子卖稻草年入千万”:你看不起的行业,都有人在偷偷赚大钱!

张公子 MBA智库 2022-11-05


文/MBA智库·张公子    编/MBA智库琉琉


  


近日,一则女子卖稻草年入千万的消息在网络传开。


据了解,该创业者叫陈卓琳,来自湖南怀化农村,2015年就开始从事稻草工艺品设计。


创业的起因是,她发现村里的农民们每次收割完水稻后,除了将稻草用来喂牛,大部分稻草都会被晒干,然后烧掉。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环境。



怎样合理利用这些稻草又能保护环境呢?


美术专业毕业的她灵机一动,何不将这些没人要的稻草打造成工艺品!


说干就干。一番调研之后,她迅速成立了专门设计和制作稻草工艺品的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不过万事开头难。尽管她有美术基础,还是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比如怎样根据稻草柔软的特性设计产品,设计什么类型的产品,怎样把它们制作出来等等。


好在她积极好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很快就掌握制作各种造型的稻草工艺品的技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目前陈卓琳的公司已经设计出卡通动漫、农耕文化、城堡建筑等版本的系列稻草工艺产品,销往全国120多个城市以及欧美市场,年收入1000多万。

 


此外,还带动了家乡几百人在家门口就业,为当地村民增加了额外的收益。


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陈卓琳能有现在的成就,正应了那句话,商机无处不在,很说时候它就在你身边,关键看你有没有慧眼,能不能把握住。


认真创业的人,总在把握身边的机会。但许多人,创业却总想搞一票大的。


他们一想到创业,就想要搭建一个平台,动辄琢磨起百亿、千亿的生意,囔囔着颠覆行业,改变世界。


他们总认为,创业就得在北上广深CBD,有个高档写字楼,每日在办公室用电脑指挥一切,吹着空调、喝咖啡,西装革履的出入其间,才是高大上的创业。


卖稻草?没考虑过。难听点说,看不上。


殊不知,真正的商业很多都是去高大上的,至少大部分都没有所谓的高楼大厦,派气十足。


更多的商业是接地气,就是我们身边的寻常事物。


这些年互联网的发展,让不少人对身边的致富机会熟视无睹。


他们眼睛总是往上看,盯着那些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拼命往那边挤,以为哪些才是肥的流油的行当。


1

你看不起的行业,

很多人都在偷偷赚大钱


前些年,如果不是钟睒睒成为中国新首富,被媒体广泛报道,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钟睒睒是谁,更不知道卖农夫山泉饮用水,居然可以这么赚钱。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去关注这个行业,甚至看不起这卖水的行当。


同样的,位于广州佛山的海天酱油,生产我们日常厨房炒菜用的调味品,有多少人关注过?


据报道,这段时间,随着海天味业的市值暴增,其创始人庞康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在最近发布的《胡润百富榜》中,庞康以身家1950亿元位列第11位,领先于雷军、王兴、刘强东、张近东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大佬。据统计,中国前100富豪,有27位来自海天企业。


这个造富效应,比许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


类似的还有,前段时间上热搜的35岁宝妈裸辞,卖钵钵鸡月入百万。



说真的,卖水、卖酱油、到卖钵钵鸡的老板们都赚的盆满钵满,但有多少人会关注这些?


这还只是被媒体披露的冰山一角。实际还有很多赚钱的行业,我们都不曾关注到,甚至看不起。


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都是在闷声不响发大财。却被很多人直接忽视了。


2

是什么造就了行业偏见?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只关注互联网、金融等行业?


1、互联网行业造富神话带来的光环效应 


近20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诞生了许多的互联网巨头公司,比如百度、腾讯、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美团、滴滴、拼多多等等。这些公司的市值,动辄千亿,至上万亿美元,确实让人惊叹。


前些年,这些互联网公司接连上市,造就了一大批身家十亿、百亿、乃至千亿的富豪。其中,马云更是连续几年占据中国首富榜榜首。


一场场财富盛宴,不得不让人羡艳。


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曾说:“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反过来,金钱聚集之处,人群也必将追随而来。


互联网造富神话的光环效应,让很多人产生认知的错觉,对整个社会的行业形成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行业印象。认为只有从事互联网行业才能赚大钱,才能满足一朝公司上市,实现阶层跨越的梦幻。

  

2、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垄断信息入口 


如果互联网巨头们仅仅是体量大,市值高,还不足以吸引众多人的关注,就像海天酱油市值3600多亿、农夫山泉市值4700多亿,但很多人未必知道。


为什么他们关注的人少呢?因为他们产品并非不可替代或产品使用频次低,对我们的生活渗透不深。


反观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代表性产品都做了什么?


京东、淘宝、拼多多、小红书几乎霸占线上网络购物;


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站、优酷等几乎霸占长、短视频等影视、电视剧及娱乐;


美团、饿了么几乎霸占生活服务;


滴滴、共享单车几乎霸占移动出行;


华为、小米、vivio、OPPO、联想、苹果几乎霸占手机、电脑等硬件市场;


微信、企业微信、钉钉几乎霸占整个社交网络;


·····


他们的产品,对我们而言,就是巨无霸的存在,垄断了我们衣食住行所有的信息入口,他们就像网一样把我们罩住。


它们成了生活的刚需,是我们每天使用频次最高的产品。关注这些互联网公司就像看这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一样,主动或被动,你都一定会关注。


酱油、矿泉水、钵钵鸡等不一定是大家的刚需,但是手机、微信等一些互联产品几乎人人必须使用,天天使用,甚至多数人是离不开手机。


它对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太深了。


3、数字化经济,互联网行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 


互联网发展多年,从纯互联网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


传统行业也需要互联网赋能,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墨守成规,或许就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局面。


生死存亡之际,有多少人又可以不关注。


写在最后


如今互联网如神一般的存在,但它也只是360行当中的一个分支。


不论是创业还是日常关注,不要总是盯着看起来高大上的互联网行业、过手留油的金融行业。认为那才是创业,才能赚大钱。


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行业的脏活、累活、体力活不一定比其他行业少。甚至,加班加点都是常态。


每个谋生或创业的人,都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把视线降格,甚至放低,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社会,了解每个行业的需求。对普通人而言,那里埋藏着更多发财致富的机会。


至于互联网而言,它更大可能是作为赋能工具,为我们的创业和谋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赚大钱。


不论是卖矿泉水的钟睒睒,还是移民火星的马斯克,就商业的本质而言,都是在解决人们的需求,创造价值,获得利润。


商业的核心不是看起来光鲜亮丽,而是解决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不仅需要高科技、高精尖的硬核行业推动社会进步,也需服务业,满足日常衣食住行,甚至需要茶余饭后供吃瓜群众谈笑的娱乐业,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


如果你也赞同的话,感谢【点赞】+【在看】支持。


-THE END-


●本文为MBA智库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我们。作:张公子(MBA智库专栏作者),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手艺人。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管理者专业学习成长平台,兼具热点与干货,顶尖管理知识、进阶职场指南。APP、头条号、微博@MBA智库



MBA智库好文精选:

 牛津面试题:“在午夜的街道闯红灯算不算违法?”你的回答,暴露了你的格局
● 2022,做好3个思维转变,助你超越90%的职场人 “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你活得这么努力,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13万人评分,超八成疯狂好评:《叛逆者》暴露的四个职场层次,你在哪一层?
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