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透视 | 政策密集发声维稳房地产,当前房企融资现状如何?
房企仍应积极推动自身降负债,并加大现金回款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
◎ 作者 / 房玲、羊代红
■■■9月末央行首提“两个维护”,此后央行和银保监会又多次提及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试图从宏观上对房地产进行信心重塑。值得注意的是,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据悉,部分参会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1月10日起多家城投公司及国企央企宣布发行中期票据、超短融资券等。房企 “冰冻”融资状态似有所解封,当前的融资趋势究竟如何呢?
积极重塑市场信心
9月末央行首次提及“两个维护”,指导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月15日,中房协召集了10家房企在京座谈,住建部相关部门人员参与主持,据透露,房企的主要诉求集中在希冀调控政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适当松绑,包括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刚需购房及调整土地价格等。此后,央行和银保监会又多次提及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在此情况下,政策端风向有所缓和,从宏观上对房地产信心重塑有所推进,维稳房地产。
融资“冰冻”状态有所解封
值得注意的是,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部分参会的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座谈会的召开,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的政策或会有所松动。
银行间商协会座谈会后,众多房企密集发行中期票据和超短融资券。11月10日,常州城建、北京住总、小商品城宣布拟发行超短融资券,镇江城建公告拟发行4亿元的中期票据;到11月11日,保利发展宣布拟发行20亿元的中期票据,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从城投扩展到主流房企,而后11月12日,光明地产宣布拟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招商蛇口公告拟分别发行30亿元的中期票据和超短融,企业融资“冰冻”状态有所缓解。
据不完全统计,11月10日以来,共有25家房企及城投企业宣布在银行间市场融资,所涉金额达287.8亿元,数额及发行企业数量相对较高。与此同时,本轮房企融资审批速度相对较快,小商品城11月10宣布拟发行的10亿元超短融计划,已经于11月15日发行完成。而柳州建投11月15日将拟发行不超过8.8亿元(含8.8亿元)的中期票据的计划确定为顶额8.8亿元。
多家企业的中票、短融等债券融资计划的设立成功,显示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口子已经打开,鼓舞了市场的信心,未来其他资质良好,信用较高的企业特别是国企央企也有望加入发债的队伍。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发行的企业均是城投公司或央企国企,且主体和债券的评级相对较高,主要是利用政府的信用进行背书,未来是否能扩大发债主体至其他类型的企业仍有待观察。
有利缓解房企销售回款压力
除了银行间市场融资出现回暖,在个人按揭贷款方面,由于9月底央行窗口指导银行贷款有序发放以来,个人按揭贷款额度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央行公布10月个人住房贷款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这是央行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单月数据,按照之前的惯例,这类数据是在每季度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披露,维稳房地产意图明显。
此外,根据1-10月房企到位资金来看,个人按揭贷款10月单月到位金额2554亿元,同比增1.0%,增速自6月以来首次转正,印证按揭贷款发放已明显提速,未来将有利于缓解开发商销售回款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政策风向缓和以及个人按揭贷款发放提速,但仍未明显传导到企业贷款上,金融机构对开发企业的信心重塑仍需时间。1-10月的企业端贷款仍显不足,10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2190亿元,同比少增1923亿元;而从10月的房企到位资金来看,其中国内贷款1378亿元,同比减少27.2%,降幅较9月扩大2.3个百分点,房企的开发贷、信托贷款方面的融资放松仍需时间传导。
为防范房企短期流动性波动带来的行业危机,除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中票、融资券之外,其他融资方式也有望解封,在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等方面或将得到有差别的放开,而ABS/ABN、REITs,RMBS等在银行间债券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有望加快审批速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政策边际放松的口子不会开得太大,主要在于当前房企的流动性问题发酵未见底;另外政策在预售资金监管层面较严,房企仍面临着层层限制。当前政策密集发声主要意在维稳,当前融资端口的破封仍是经营状况良好,资产优质企业的机会,房企仍应积极推动自身降负债,并加大现金回款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购房者及投资信心重塑仍需持续建设。
排版 | 太阳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代表克而瑞研究中心团队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多谢配合
往期精彩回顾
深沪落地参考价后二手房量价逆转,可比价格中位数分别跌23%和6%
双十一营销,从让利售房走向流量争夺头部物管企业收并购潮持续,背后逻辑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