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林寺做“文化传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前段时间得知,新闻实验室会员计划的一位会员曾经在少林寺工作。这份工作让我非常好奇,因此我邀请他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工作。(很高兴,会员计划里有这么多有趣的人:))
这篇也可以算是“新闻传播类工作体验”的第二篇吧,第一篇是《在知乎当「编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果你愿意分享自己的工作体验,欢迎联系disincurable@gmail.com。
——方可成
作者/谢远琨Adam
受方兄之邀,聊一段自己的工作经历。
其实谈到工作,无非是上班下班,一样有进退迷茫,偶然有些惊喜或无奈,明天生活依旧继续。要说最不同的,或许就是它的工作地点——河南嵩山少林寺。
要说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我想先分享一则招聘启事:
基本信息:
工作地点:河南·登封
所属部门:锤谱堂
汇报对象:监院
待遇:高于同行业平均薪酬;
福利:五险一金、岗位晋升、技能培训、绩效奖金、节日礼物、团队聚餐;
岗位职责:
1.能适应春夏秋冬与二十四节气变化规律,并制定相应的生活策略;
2.通过禅、武、医的训练,维持身体与心灵的平衡;
3.因工作需要,要求进可谈儒、释、道,退可论文、史、哲;
4.定期沐浴、诵经、焚香,上班规定服饰为亚麻衣物;
5.能攀爬原始山路,方向感强,同时接受每周三次的爬山频率;
6.能辨别基本的草药,及其生长特性;
任职要求:
1.生而为人,需有所敬畏;
2.至少精通一门外语;
3.懂得耕种、酿造、茶道以及其他手工技艺者优先考虑;
4.琴棋书画有特长者,优先考虑;
5.熟悉国家宗教政策;
6.生活不规律者不予考虑;
公司简介:
少室山密林。
这份非典型的招聘启事,是我在少林寺工作两年后,寻找接班人时写成。关于少林寺工作的基本面,大致如此。
概括来讲便是:在少林担任对外文化传播的工作,负责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外交使团,进行国学以及文化的输出,并在业余时间钻研武术、禅修和中医。
那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传播?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致分为常态与非常态两种:
常态传播——即是有稳定频率的推广,如运营“少林禅修中心”公众号,并协同各网站如大河网、佛教在教扩大少林文化的影响力,传播佛学知识;
除此之外,笔者也担任少林内部刊物的编辑,亦担任制片人完成过为期六个月的纪录片拍摄,内容主体均围绕各外交使团对于禅、武、医的学习,这类刊物目前主要由政府留存与传阅,尚未公开,属于线下特定范围内的传播。
除了上述这些,还包括每年8月举办的少林问禅,海峡两岸佛教论坛以及五大洲弟子归山拜祖等活动,这些是常态传播,为每年固定的工作。
非常态传播——是指发生时间不定的传播活动,除了为方丈撰写各种场合的发言稿之外,最典型的就是少林禅修营的活动。
两年时间里,笔者前后共接待了超过10个不同国家累积300名以上的外国学员,由于学员均有特殊身份,如该国(北非)体育部、文化部亲属、抑或知名大学(欧洲)教授或博士生,甚至有些是当地(西班牙)的体育明星,故多数人回国后都会主动且持续地推广中华与少林文化。
这种传播方式具备乘数效应,且拥有较多的可能性,通过每年不断地输出,实际上少林寺在海外的名声远远大于国内。
以上为非常态传播,虽然内容也是少林文化,但传播时间节点并不固定。
至于传播的对象,以及具体要传播些什么,请接着往下看。
夏秋篇
立夏,一般在公历五月五前后,按《周易》的说法,五月是天风姤,卦象说的是刚柔相济,万事万物大有可为,就像夏天的少林。
这是最繁忙的时候,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下,少林承接了一系列文化交流项目,维也纳、瑞士、北非五国等各种团体陆续挂单入住,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制订并实施系统性的禅修、武术和中医课程。
少林常住院
白天
每天清晨5点起床,陪着一群外国人开始晨练,早餐后一起从擒拿手、五步拳,练到开山棍和梅花单刀。我常跟朋友说,练武极其艰苦,大抵是正常军训的2.5倍。
下午是文化课时间,在寺院西面的少林文化学院,课室里笔墨纸砚一样不少,各种颜色的手“龙飞凤舞”起来,然而墨迹还未干,禅医师傅又开始为他们讲解经络、穴位以及针灸手法。
紧接着便是汉语课,这也是笔者的另一身份——少林文化学院汉语教师。这份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武学里许多专有名词如“气”、“马步”、“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等,哪怕是这些基本概念,外国人要最准确地把握其中精髓,只有通过汉语的学习。要理解禅修与中医,亦复如是。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明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珍贵的东西。无论是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若想准确地传达给外国人,首先你得能看见这一整条的河流。
我喜欢和那群非洲学员待在一起,去体会那种原始的生命力。一个人开心大笑,其它人便跟着笑;一个人练武怒吼,其他人便一起吼。有一位体型较胖的学员,进度总是落后一大截,有一次爬台阶训练他又落在最后,在他几乎要放弃时,我见到所有学员忽然一起为他呐喊,那是种源自生命深处最真切的呐喊,一瞬间整座山再听不见其它声音,最后你自己也忍不住跟着喊出声,这是一种很紧密的人与人的链接,它属于精神或更高的层面。
笔者(需仔细区分)与非洲学员
记得离别的那个晚上,非洲团和少林武僧们围着篝火,跳着非洲本地舞蹈,唱着古老的歌谣,一整个夜晚的歌声和笑声,直到黎明仍未消散。
后来有一次,一群奥地利学员来少林修习易筋经,奥地利人对距离感的把握比较好,人与人之间比较疏离。其中有位单身母亲,带着一个11岁的小男孩,平时也是面容冷淡,不言语。我觉得他们挺不容易,便多照顾了一些,离别时送给他们一对观音符。本想着简单告别,没想到这位母亲当场热泪盈眶,并紧紧地拥抱住我,甚至连一些话也说不太清。我除了讶异也有些感触,有些地方人情只是充当一种消费品,而对于另一些地方而言,却那么的弥足珍贵。
维也纳班·易筋经
然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位荷兰小伙,29岁,跨越半个地球来到少林,他可能是唯一一位没有任何身世背景又能找到少林并留下的人。他的本职工作是木工。他运气比较背,来的时候恰逢隆冬,对于练武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挑战,何况是没有暖气,有时连热水都没有的山里。
于是,觉得生活困苦的两个人,经常趁着阳光好一些的天气去山里散步,有一次夜晚来了兴致,两个人偷偷带了瓶黄酒,跑到塔林旁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从中国的教育聊到武侠文化,古龙金庸。那晚接近满月,月色很亮,喝完酒浑身热气,便在塔林里打起少林拳,越打越快,到后面分不清究竟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四周塔林环绕,犹如少林的前辈和大师们在旁默默注视,明月照,路迢迢,人会老,心不老。
夜晚
然而夏季少林最有趣的时光莫过于夜晚,晚饭后先打打坐。参禅打坐,其先决条件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所谓: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
降服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
这是一生的修行。
随后精神抖擞,笔者便会邀请聊得来的朋友一起喝茶,在坐的外国人,多不是一般的游客,大多是该国某些政府部门的特派官员,抑或是大学教授,而右侧的老和尚,也皆有相当道行,大家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当弗洛伊德、萨特、加缪、王尔德、黑格尔还有伦勃朗、韦伯、伍迪艾伦的观点,和寒山、老庄、钱穆、曹雪芹、李渔的境界每天晚上不断交织碰撞,夏天的夜晚也因此变得有趣且悠长。
当然,也不是每天晚上都这么吵。少林是一个平台或载体,它能不断吸引一些传统文化的艺人聚集。其中最有趣的一位是蔡志忠老师,他自称“生于台湾,老死于杭州,死后葬在少林”。在我住的地方,会经常看见他晃荡的身影,时而伫立远眺,或者直接坐在屋檐下休息,大多数僧人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和影响力,因此也没有人多少人在意。或许人活到他这年纪,追求的就是这一份浮沉后的安然吧。
有天晚上,蔡志忠老师对我说:“禅,不只是那一瞬的开悟,还有悟之前和之后的生活。” 一瞬间击中了我,以前的自己太过于强调巅峰的那一刻,但忘了去想,得到了之后怎么办?解脱了之后又怎么办?是维持,还是慢慢放下?
这些问题没人躲得过。
少林的夜
书桌
冬春篇
少林的冬很简单,洁净精微。
因此关于在少林寺究竟传播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在此做一个梳理:
禅
禅宗,是佛教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分支。它不强调念经,不强调打坐,不强调所有形式性的修行,它讲究的是每一天的衣食住行,讲究顿悟,和顿悟前后的生活。
其实佛教各门派的宗旨大致相同,即解脱论。为了实现解脱,要经历漫长的修行,要虔诚与坚持。但禅宗历来都是,一言半句就悟道,接着就解脱。
冯友兰先生曾说,禅的起源是汉末至魏晋时期,作为外来者的佛教僧人,与本土的道士经常互相交流,这种被称作“清谈”的魏晋之风,后来便演化为禅宗。这是一门使人愉悦的宗教,这是它的善意。
少林是禅宗祖庭,有达摩面壁的山洞,也有二祖断臂求法的立雪亭。为这些故事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但最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里却很少大型的法会,也没有太多诵经。僧人们大多都是写字喝茶,种地养花,时不时再做些清扫。他们也乐意聊天,两三句话总能把人逗笑。
有时候,笑就是一种悟。
又比如禅宗的教学方法,其实已经说明一切:即境示人,借题发挥,下一转语,当头棒喝,以姿代言,正言若反。
在少林,无论是国外或国内的团队过来,禅修都会是最主要的功课。
禅修
武
这是个太大的话题,但却不得不讲。因为对于武学,我们都有太多的误解。
首先,武学是一门学问,而不是一门运动或体育,它博大精深又十分讲究,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其次,武学的目的不是天上飞或水上漂,而是技击——第一时间击倒敌人(包括太极);最后,武学体系起源于汉朝,它的大多数理论根基是中医,也就是《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它的表现形式为套路,发展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有无数的天才与大师究其一生投身武学,哪怕到2017年,中国还存在的门派和拳种至少有百种以上,无论是少林拳、太极、八极、八卦,抑或意拳、柔拳、形意、咏春,他们遍布大江南北,但主要集中在河南、山西、天津与河北。
任何一个门派的合格武者,对普通人来说,只要出手都会是致命的。这也是武学必须低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古时候练武,都要挑晚上练,还要找四面高墙的院子,就是怕别人偷学,因为真的功夫极具危险性。
我在少林是练武的,夏天外功练得多些,如站桩、石锁、沙袋、打桩、拍水各种基本功,所谓外练筋骨皮,也练套路,如小洪拳、五步拳、七星拳等,基本是白天练功,晚上抹药;冬天则是内功为主,如易经和洗髓,大多练气,大冬天晚上有时坐着练也能出汗。这些都是基本功,至少坚持百日,方算入门,俗称“百日筑基”。
而大部分来少林的人,也都是冲着最正统的武术而来。少林的武术有一大特点,即天下武功归少林,说白了就是,通过修习少林功夫,以后要学其它任何一种武功,都不会太难。
关于武术,说到底还是要以身传身,只有搭上手,才知分量与真假。若有真正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私聊,其实目前中国对传统武术感兴趣的人,不在少数。最后声明一下,我并不是一名武者,我只是半个武痴。
医
武术里有句老话,“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武术从一种搏击,演变成一门学问,和中医是分不开的。如打哪里,怎么打,需要医学指导;如练功或对抗时受伤,需要中医正骨疗伤;更有一些武术,如铁砂掌,都必须用祖传的药方配合着练,否则必越练越伤。
正因为这种需求,促成了以中医为主体的少林医宗。我只是简单学习了针灸和药理常识,偶尔上山采药,主要用于四季养生。后来亲戚朋友生些小病,能简单加以治疗调养,也已经很满足。
少林药局除了问诊与制药,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了研究生培养项目,也可视为一种继承与传播。
其实禅、武、医三者,在少林寺的僧人眼里,是同一个概念,是相通的。所谓理成于医,以武入禅,再以禅运武,三者缺一不可。少林的拳法练久了,慢慢就能懂得如何养生,有智慧的人,慢慢更能领悟出一种禅意。
这些都不是玩笑话。
有一次大雪封山,百无聊赖的上午,便步行至监院的房间,发现他在写书法,于是二人各写几笔,然后喝茶闲聊,忽而窗外风声大起,走出门一看,雪花翩翩飞落,两个人就这样看一上午。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这份工作它需要劳作,有付出,也有财务上的回报。学习文化,传播文化,再传承文化,吃素、练字、练武、打坐、采药,每一天的劳作与心中理想的生活模式相互印证。这本身就是一种完满。
但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没那么线性。没有太多线性的升职加薪抑或买房买车人生巅峰,没有太多的同类对比或竞争,它的巅峰可能取决于每一天,取决于每个当下,它是非线性的,过得好了,每天都可以是巅峰。
笔者经常打坐的山谷
打桩
开春的初祖庵
结尾
以上,便是我在少林寺的工作经历总结。
最后想说:
有一种生活,看不见过去和未来,因为活在季节的深处。
冬天的果实在春天就要开始播种。夏天的味道在夜晚,在如何将田野的夜过得广阔且漫长。入秋忌闲看大雁,要酿酒储粮,采集药草,否则萧索寂寥的情绪容易滋长,会难以过冬。隆冬是一场战役,古时过冬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天地万物遇寒则杀,所以心气要暖,再辅以饮食,导引。开春时沐浴,踏青行歌,它的快乐是冬天的馈赠,让春天变得可爱。
有人说,生活在别处。我并不认同。生命中的每一刻不是永远都会是这样,眺望有时是一种疲惫,不如用心学会珍惜眼前。
忘却过去和未来,生命就会广阔,这是我们的风。
附:
1.禅宗推荐书籍:
《碧岩录》、《禅者的初心》
2.武学推荐书籍:
《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
3.纪录片推荐:
《宗师之路》、《功夫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