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掌握特稿写作的密码,这五篇足矣

2017-03-06 叶伟民 新闻实验室

作者/叶伟民(资深媒体人、前南方周末特稿编辑、记者)

叶伟民老师是我在《南方周末》的前同事。他曾负责《南方周末》的特稿版面,自己也留下了《伊力亚的归途》、《父亲的66号公路》等经典作品。

在写作能力的训练过程中,阅读优秀的范文(并进行模仿)是其中重要的方法。在这里,叶伟民为大家推荐了五篇经典作品。

——方可成


从事非虚构写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写过很多也编过很多作品。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突然升温,火遍文学、新闻、影视等多个领域。这是转型冲突、表达升级、传播革命和资本驱动等多方合力的结果。

我时常会被一些年轻作者索要“书单”或“作品列表”。而我对此总是小心翼翼,我知道一个在风格成型期的作者,所接触到的参照品极其重要。就像一个刚扎马步的拳师,如何练好第一口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将成为散打冠军、武打演员还是一代宗师。

这么多年,从浩荡的文字海洋中走过,很多前辈、同行的作品我都珍视有加。其中有五篇,则享有更高的待遇。我曾经这么形容过它们——

“它们未必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却是出现得最恰当的。好比,在百念萌动的年纪,一裘裙摆牵着风、裹着香从少年如你的身旁掠过,此后经年,再海天盛筵,也敌不过那刻的万般澎湃。

它们成了我新的‘手把件’。我在飞机上、深山里或者灾难现场随心所欲地读它们。尤其是在写一些艰难的文章前,我会躺在床上与它们对视。某些光景会泛起,人也会被一些非凡的执念拍了一下肩。

受限于现实环境,中国的非虚构写作看似题材丰富,实则橡皮子弹,仍运行在相对局限的范畴。这五篇我之所以视之为枕边伴读,不仅仅因为其技法高超,类型齐全,还覆盖了人类社 45 33130 45 14941 0 0 4734 0 0:00:06 0:00:03 0:00:03 4735的“根问题”——贫穷、政治、战争、极端思潮、科技等。

对一个写作者来说,眼界和雄心,要远胜于辞藻技法,你必须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世界。

恩里克的旅程

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时为《洛杉矶时报》记者
2003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


墨西哥偷渡者藏在运煤列车上

特朗普的“修墙计划”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美墨边境的伤疤,然而人们大多不会对远方异国的悲惨故事所动,除了洛杉矶时报记者索尼娅·纳扎里奥。在长达近半年的采访里,她沿偷渡者的亡命之旅调查,并花了2年的时间写作、核实和修订,最后共成3万多字,197条注释,将特稿的“真实性”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浩瀚的采访故事中,索尼娅最终选择了墨西哥少年恩里克,描写了他八次穿越国境线寻母的黑血故事。一位评论者这样说:“像一部悬念迭起的惊险小说”。

《恩里克的旅程》归根结底是世界主义的产物,深切关注了贫穷、发展不平等、经济难民等世界性问题。这篇报道对我影响如此之深,间接启发了我在2012年所做的“新疆流浪儿童”调查特稿——《伊力亚的归途》,一个被自己父亲诱拐行窃的维族孩子,在死亡胁迫和母亲召唤的交织中,逃亡万里,最终获得救赎重回故里的故事。我非常乐意承认:这是对《恩》文的致敬之作。

国家的敌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多舛人生

作者:查建英
2007年首发于《纽约客》杂志

中文世界里,我最喜欢两位女作家,一个是龙应台,另一个就是查建英。查的笔触刚劲又不失绵长,具有防不胜防的浸染力。《国家的敌人》先由查用英语写成,2007年发表于《纽约客》杂志,与1998年好莱坞电影《Enemy of the State》同名,后被译成中文流传回国内。

探讨历史真相,以及个体与权力机器的关系,是非虚构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内的作家们也为此付出非凡的努力,例如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和杨继绳的《墓碑》。但由于都懂得的原因,多少有些遮掩,更不要说探讨更近、更当下的问题了。

另一个重要的受教,是如何书写身边最熟悉的人,如何不滥于私情而失大气。在人物特稿上,我对查深表折服。

让它飞起来

作者:彼得·瑞尼尔森,时为《西雅图时报》记者
1983年普利策特稿奖获奖作品

《让它飞起来》的价值在于其开创性,作者用近半年的时间和2万9千字的篇幅,讲述了波音757艰难的研制之路。

记者彼得·瑞尼尔森接到获奖通知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他申报的是国内报道奖,评委会将其抽调到特稿奖了。后来,评委会还觉得不过瘾,干脆为其设立了一个新奖项——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

在科技逐渐占据人类生活主题的今天,科学、新技术领域也是特稿富矿。然而由于专业门槛的影响,非虚构写作和此领域的结合并不那么如人意。当然,知乎等专业问答社区给了科学怪人们越来越自由的表达阵地,偶尔也会有惊艳之笔。此外,越来越多非虚构作者也正在涉足此地。乐观地想,也许新的扛鼎之作正在徐徐而来。

柏林没有为纳粹焚书事件所动

作者:弗里德里克·K·伯查尔,时任《纽约时报》记者
1934年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1933年纳粹焚书现场

这是1933年希特勒当上德国总理后的一次思想清洗,距离二战开战还有6年。本文冷静高超的现场描写技法让人着迷,尤其回溯84年的光阴去看它,越发觉得是一则警世寓言。

焚书事件发生的时候,极端民族主义的幽灵已徘徊在欧洲的上空,伯查尔的贬斥之情冷静地涌动。结尾一句尤为意味深远:“丰富而古老的德国自由主义,如果说过去还留下一些的话,也在今晚的大火中消失殆尽。”

德国诗人海涅说:“哪里焚书,哪里也会把人扔进火堆。”此前或此后,此国或彼国的历史都证明,人类的黑暗史从来都是一场比恶心的cosplay。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让文字成为光,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的敬礼

作者:吉姆·希勒,时任《洛基山新闻》记者
2006年普利策特写新闻摄影奖


阵亡士兵遗孀凯瑟林伏在丈夫的棺椁上

你没有看错,这是一篇普利策摄影奖作品,但并不代表它的故事只是陪衬。到现在为止,大约有两个故事让我有泪奔感:一个是《八月炮火》开头英王的葬礼,为其磅礴和壮丽;另一个就是《最后的敬礼》,一个“美军阵亡通知官”,敲开各个殉国士兵的家门,其内心职业和人性的交织和翻腾,正应了福克纳的那句——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

故事的梗概是:海军陆战队贝克少校期待着上战场,却不料被派到为死神“服务”——将阵亡通知单送到每个家庭并安排葬礼。在葬礼上,贝克少校接待了一个特殊家属,她是海军陆战队在伊拉克阵亡少尉凯西的妻子凯瑟林,当时已经怀孕几个月。

什么叫伟大的故事?就是你岁月静好、享用着啤酒炸鸡的时候,我悄悄告诉你地球某个角落一个死亡通知官躲在黑暗中独自哭泣的故事。我没有信心此生能捕捉到这样的人性片段,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无比沮丧。

还想了解更多
特稿写作干货?

本文作者叶伟民将于3月9日(星期四)晚8时开一场知乎Live——「如何写好一个故事?非虚构创作指南」。将从好故事的基本特征、主题选择、逻辑搭建、素材编排、结构设计、范文分析等方面揭开「好故事」背后共同的秘密。

【叶伟民简介】曾任 ZAKER 总编辑,南方周末特稿编辑、记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特约业界讲师,以及「广东省数字出版专家库专家」。代表作有《伊力亚的归途》、《父亲的 66 号公路》、《写历史,九零后有话说》、《走出永盛监狱》、《荒野「逃生」十二年》等。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参加本次Liv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