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社会治理,守护平安之区!

美丽西湖 美丽西湖 2020-01-30

平安是民生之首,发展之基。 

风里雨里,烈日寒冬,白天黑夜

人潮人海,我们守护你!


在这风云激荡的40年,西湖区不断加强人防、技防建设,以“信息化、立体化”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深化“雪亮工程”建设;


在这砥砺前行的40年,西湖区坚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法治西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在这步伐铿锵的40年,西湖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区有综合信息指挥中心、镇街有“四个平台”、村社有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平安西湖建设。


40年已然走过;40年后,平安使命依然。



1

实现从“人防”向“技防”跨越

平安来自于社会治安管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传呼机上的“110”就是指令。


1997年,陈春江从警校毕业后进入翠苑派出所。当时翠苑辖区以古翠路、文一路、文二路为界,划分成了19个责任片区,由20多个民警分管。

“西边以古翠路为点,东边以万塘路为界,南北再由天目山路和文三路包围。”42岁的陈春江比划起当年自己所管辖的区块,他说那时候民警被叫作“片儿警”,由于区块比较小,一般一个“片儿警”分管一块,从户口录入、档案管理到邻里纠纷,都属于管辖范畴。

由于通讯资源匮乏,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市民总要亲自跑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工作人员接警后,按照划定的管辖区域分派任务。在陈春江这批“片儿警”的记忆里,最紧张的就是传呼机中收到显示“110”的讯息。一看到这几个数字,“片儿警”丝毫不敢怠慢,直接往所里跑,不用回电话确认便知道有警情。

有一次,陈春江在家中休假,收到显示“110”的一串数字,立即赶到所里;还来不及询问案件具体情况,便在催促下出发去抓逃犯。什么逃犯?路上才得知是持枪的毒贩。陈春江感叹,当年有的是“年轻气盛”赤手空拳的勇气。


2000年前后,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成了社会治安管理的工具。




西湖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推进电子视频监控建设试点工作。西溪街道便是当时的试点单位。据当时工作人员唐礼四回忆,视频监控建设并不顺利:一方面,安装设备成本较高,覆盖的路段有限;另一方面,不少单位和居民对“监控”这个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有限,不愿配合。

经过前期大量的踩点、协调,西溪街道将首批电子监控安装范围集中在“治安重点单位”和“发案集中区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马塍路区块,当时还是夜市区,安装了监控之后,打架闹事的情况明显下降。”唐礼四说。

电子监控的存在,无疑是给人们的生活装上了一只只“天眼”,也成为了社会治安管理的有效手段。由此,2003年西湖区电子视频监控建设全域铺开。

同年,“西湖情报中心”在“金盾”工程推进中应运而生。作为全省首个信息中心,这个中心主要用于信息查询、网上做账以及基础信息的采集。当时在派出所兼任电脑“小教员”的陈春江,由于这一技之长,调到了中心工作。

“情报中心和视频监控建设可以说是电子信息技术运用的两大抓手。”陈春江回忆,在2007年,全区自建监控达600余路。”

量的积累推动了质的变化。西湖区电子视频监控建设的质变发生在杭州G20峰会期间。


“为做好峰会维稳保障工作,西湖区对电子视频监控进行了重新布局。”不再是当年一看到传呼机上110的讯息便紧张不已的“毛头小子”,如今陈春江的主战场在全局最“前卫”的部门——科技科。他回忆,这是一种全部打散再重来的思路,铺设工作从原来的以点、线为重点向面上转变,确保“车过留痕、人过留影”。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全区自建监控实现了数量上的翻倍增长,从2015年1月初的1800路增加至2016年8月的4500路。加上3000路社会监控,全区基本实现电子视频监控全覆盖。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警方借助大数据破案逐渐成为趋势。



2017年,区公安分局与市局双基支队及科信局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发“基础管控平台”,实现社区民警各类工作数据的归类汇总、各类工作任务的精准布置、各类工作需求的智能推送、各类工作成效的自动核算。

目前,该平台已确定常规工作任务39项、智能工作任务18项、智能分析模型5个,相关数据也已全面汇集,即将投入正式运行,以此开展多维大数据融合共享建设,打造“六翮凌风”多维感知系统,强化对各类重点人员的实时感知,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与此同时,区公安分局按照“以房管人,人房关联”的思路,引入“大数据+中介”理念,以蒋村花园社区为试点,创新提出出租房屋管理模式。该模式启动后,蒋村花园警务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原先的智慧门禁办证中心打造成“蒋村管家旅馆总台”,并引入一家中介公司负责日常管理,提供专业中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区公安分局还联合蒋村街道研发了线上的“蒋村管家”App,完成网络虚拟旅馆总台建设。据了解,“云端管家”通过建设智能门禁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开展大数据分析研判等形式,不断完善实有房屋、出租房主、流动人口等要素的信息采集、动态录入和常态化维护工作,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常态化采集和精准化服务管理,既创新小区服务方式,又提升安防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蒋村管家”App拥有注册用户2.8万余人,推广安装“人证合一”智能门禁系统(使用本人身份证件,可自动开锁)921套。



2

体系不断完善进程日益推进

平安来自于法治建设


今年4月,区人民法院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庭审,法庭现场只有法官一人,没有书记员也没有速记员,就连原告被告都没有出现。有趣的是,原告在家中,被告在1200多公里外的律师事务所,他们借助在线智能系统交流,并由“机器人书记员”记录。据悉,像这样的形式被称为“一个人法庭”,是区人民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之一。



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区人民法院结合该院实际情况,在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审判、执行、诉讼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中,做了大量探索。


2011年,成立了陈辽敏网上工作室,集案件查询、网上预约调解、网上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向公众提供网站式便民诉讼服务。


2013年,开始探索督促程序的电子化审理,即电子督促程序。


2015年已实现支付令的网上申请、网上审查、网上证据材料提交、网上送达、网上自动生成支付令等一系列流程。


2016年6月,区人民法院在全市率先引进阿里云人工智能ET系统,尝试让机器人承担起书记员的职责。“人工智能书记员”会在开庭前详细“阅读”所有的卷宗,还会在庭审过程中把语音实时翻译成文字,同步记录、显示庭审中法官和诉讼参与人说的每一句话,迟延不超过300毫秒,不时进行自动纠错,其准确率远超过普通书记员。


2017年3月,由区人民法院牵头创建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融合了咨询、评估、调解、仲裁、诉讼五项功能,目前已推广至全省。


近年来,西湖区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法治西湖”建设。法治建设,根在基层。在西湖,法律服务的保障越来越多了。

西湖区推行“五级分类走访制度”,建立镇街、村社两级网格服务议事会,把收集到的居民服务需求、意见建议等作为镇街开展服务的重要依据,打破传统服务自上而下的流程,推动基层服务向“需求为导向”转变。

与此同时,西湖区还积极落实“律师进社区(村)、法治(律师)行动在网格”各项工作举措。去年,全区188个村社律师值班总计9240次,解答法律咨询9348次,主持调解686次,举办法律讲座培训243次,化解矛盾纠纷631起,让广大群众便捷地享受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而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西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西湖区在2017年实现一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基础上,围绕“向制度要实现率,向细节要满意率”的工作要求,积极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园区、镇村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

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

平安来自于“三治融合”

近年来,一大批志愿者们活跃在杭城的各公交站点,社区的广场上、河道旁,他们身着红马甲,在居民小区、商业网点等处来回巡逻,在群防群治、安全文明出行、治安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蒋村街道,每天有380余名平安巡防志愿者参与巡逻,他们重点围绕小区公共安全、消防检查、环境整治、五水共治等工作在8个社区内开展四次平安巡防。



巡逻在街头巷尾的“红马甲”成为美丽城区的一张金名片,打通了“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在西湖,社会治理的脚步正在逐渐加快。


西湖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区有综合信息指挥中心、镇街有“四个平台”、村社有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全市首创筹建的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集受理、分流、处置、反馈于一体,承担热线接听、网络受理、柜台服务、现场调解、后台处置、组织指挥六大职能,是一个全区性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会治理综合性平台。


同时,西湖区加快推进镇街“四个平台”和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依托“三全十服务网”优化信息流转处置流程,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此外,还深化基层网格化管理,按照“全科网格”网格“十统一”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健全网格工作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推动把防范重心沉到最前沿,守好基层平安第一道防线。


全市检察系统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今年以来,西湖区全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在转塘街道外桐坞村,“法治长廊”的亮相拉近了居民与“宪法”的距离。这是该街道继上城埭村“法治长廊”后的第二个村级法治长廊。作为“三治融合”普法宣传工作的一大重点,今年转塘街道计划将长廊逐步推广,并覆盖至每个村社。在西湖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机制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已然形成。




一项项创新举措结出累累硕果,

一项项改革成果催人奋进,

西湖区平安创建正在大步前行!


   


▼西湖印记▼· 这是一篇西湖经济简史
·这些照片,每张都美得可以当桌面!秘诀就是......·教育、医疗、养老...这份民生答卷,每一笔都透着温暖和幸福!







记者 | 泮巧露

编辑 | 佳欣

来源 | 公安分局、政法委、西湖法院、司法局、西溪街道、转塘街道




小西邀你加星标啦!


微信又改版啦!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