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的AB面,你了解多少?

美丽西湖 美丽西湖 2022-12-30


今天是11月8日记者节

美好的一天

从早上被群消息叫醒开始

……



   <

宇宙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6)

 ···



07:06

主 编



主编好像什么都没说

但又好像……说了很多



工作使我快乐(不是)

写稿使我充实(没有)

今天就和小西一起

看看我们西湖记者的AB面



许多人印象中的记者

应该是他们的A面

在舞台上光鲜亮丽



在镜头前沉稳大气

在摄像机前运筹帷幄



但其实

还有你很少看到的B面

穿梭在不同的场合

记录下每一帧珍贵的画面

也许看似精神洋溢的他

一天都还没来得及吃上饭

(记者:不,我不饿!)



采访后急匆匆赶回办公室

开始埋头写稿

以免被编辑夺命连环Call

(编辑:我发誓我没这么干过!)



站着、跪着、趴着……

顾不上会弄脏衣服

只为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

(记者: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那天晚上我回家睡的沙发。)



无论盛夏还是寒冬

烈日和风雪都无法阻挡

只要有新闻

他们都冲在一线

(记者:一个夏天没见,

朋友都以为我去非洲旅游了。)



无论A面还是B面

都是我们的精彩人生

其实哪一行都不容易

怀着对新闻的爱与热诚

记者们才能在笑和汗里不断前行


和小西一起走近

西湖区十位优秀的记者小伙伴

听他们讲述新闻人的“那些事儿”




      邱莉姗      

西湖区传媒中心新闻采编部

又到了记者节,才惊觉,自己踏入新闻这一行已经19个年头了。这些年,当过记者、主持人、编辑,跑过时政,播过新闻,做过新媒体,书柜中那厚厚一摞荣誉证书,正是从这一次次的“角色”切换中得来。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一入行跑得便是时政新闻。从采访、写稿、剪辑到坐上主播台,一人多岗位的淬炼,让我成长为采编播集于一身的记者型主持人。11年的记者生涯,我跑遍了西湖的大街小巷,也见证了西湖快速发展的历史。


2014年,我转战官微“美丽西湖”微信公众号,一做便是8年。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前进的迷茫,但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好新闻,不光要有意思,还要有意义!”


2020年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官微编辑组紧张又忙碌,我带领小编努力在第一时间传递最新动态,回应群众关切,讲好西湖暖心故事,为抗击疫情凝聚力量,为疫后重振鼓劲加油。策划推出的《见字如面》《杭州⇌黄冈,跨越700公里,这对母子的两个谎言让人泪目.......》两个新闻作品入选杭州市100个网络正能量精品名单“网络正能量文字作品”。这一年,我收获了“杭州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这不仅是对我的认可,更是对我的鞭策。


从网络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再到如今的融媒体时代,我从一名新闻新兵变为了“老人”,也见证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变革历程。展望新时代,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不忘新闻工作者的初心,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使命,唯有如此方能力行致远。


最后,用一句话自勉: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董铃灵      

西湖区传媒中心新闻采编部

赶去采访路上形色匆匆,面对采访对象侃侃而谈,对于新闻事件刨根问底……“记者”,一个神圣的职业身份,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当。2017年1月至今,作为西湖传媒的一份子,我不断感受着这片热土的温情与活力。


作为记者,我曾在路上。深入社会经济改革一线,见证各部门负责人以居民身份实地体验“最多跑一次”办理,感受行政服务效能的提升;深入文创企业,感受由废弃水泥厂蜕变而来的艺创小镇的文创活力;前往龙坞茶镇,听人气民宿经营者讲述充满故乡情怀的创业故事……


作为编辑,坚守在幕后。为想出精彩有料的策划绞尽脑汁,为取出耳目一新的标题展开头脑风暴;逐字逐句修改记者稿件,为了核对一个数据、斟酌一种表述,手机、语音连环call……在《西湖报》这个阵地上,我们严谨细致、用情用心地讲好西湖故事,为的,是不负读者们的殷殷期待。


立足新媒体平台,我学着取让人一看就想点开而不庸俗的“标题党”,学着用简明扼要而不肤浅的话语写出用户想看的内容……新媒体作品及时发布的背后,是伙伴们的全天候待命,遇突发新闻,第一时间响应。只要有电脑,哪里都可以办公。午夜、清晨,收到记者发来稿件和照片,编辑就“接棒”,开始争分夺秒地编排,为的是让新闻资讯第一时间到达用户。看到阅读量、点赞数字不断增多,稿件被刷屏转发,那一刻所有的忙碌辛苦,都值了。


感受过日报“白加黑”的快节奏,体会过新媒体的“本领恐慌”,面对“媒体融合融什么、怎么融”的课题,我们始终在用行动探索。立足融媒体平台矩阵讲述改革开放40年西湖故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前往西湖角角落落描绘西湖70年沧桑巨变;联动镇街微融媒体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宣传报道;花样呈现西湖人筑牢防疫战线的正能量和暖新闻……


过往时光皆为序章,未来蓝图已然绘就。时代对新闻人提出的课题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始终秉持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将继续和西湖传媒的伙伴们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初心和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递党的声音,讲好西湖故事。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钱振华      

西湖区传媒中心新闻采编部

第一次去新闻现场、第一次报道重要会议、第一次与业界大咖对话……从毕业到传媒行业,很多个“第一次”构成了我的职业日常。回想起来,每一个瞬间都依然令人心动。


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有幸参与诸多重大会议,采访专家学者,深入基层采访,两年的工作经历,给了我许多见证重大事件的机会,这是荣耀,也是责任。然而想要承担这份责任需要具备太多、付出太多。


很多人眼里的时政新闻有些“高冷”,固定格式的时政新闻稿“简简单单”。只有用心接触才会知道,做好并不容易。开会、调研、考察、陪同、接待……日复一日的新闻活动,突如其来的临时事件,一无所知的拍摄环境,需要我们有足够多的耐心、细心,需要随叫随到,需要灵活机敏,需要“无所不知”。  


会前了解会议流程、调研地点,会中记录领导讲话、关键名词,会后整合领导讲话、编写新闻稿件,会拍、会写的全媒体记者不好当。前些天的云栖大会开始前,三次会议两次调研,看似内容相似,但每次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怎样才能把领导的讲话转化为新闻语言是时政记者面临比较难的一个课题。为了更好地做好云栖大会宣传工作,现场照片拍摄+时政稿+活动稿+新闻评论四项工作任务于一身,一人分饰多角,所有稿件完成后已到深夜;刚刚接触时政岗时,因为一篇稿件没有当天发布被领导在深夜11点多叫起来,“通知编辑尽快审稿发掉”;省市主要领导前来调研,独自开车跟随四五个地点拍摄;随时随地可能发来的活动通知,每一条消息都不敢错过……时政岗位对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


回想起刚成为记者时,在跟好领导的同时还要兼顾日常稿件协作,那段日子“成天像打仗一样”。还好我坚持下来了,也正是那段时间的磨练,让我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回想入职两年多,我最舒适的时候往往是在路上。我们好像每天都在路上。 



点击图片,听听他的讲述



      卢熙润      

西湖区传媒中心新闻采编部

2021年10月20日,我正式成为一名记者。翻看一本本写得满满当当的工作笔记,相机里一张张照片,都记录着一年多来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我从学生到记者的身份转变。


记者是我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从选定采访对象,设置采访问题,到写好一篇稿件,在实践中边学边写、边写边学成了常态。这一年多来,我在冬日清晨采访河道环卫工,在高温天和外卖小哥一起送外卖,在疫情一线挖掘暖心故事,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写它的前世今生……每一段经历都让我获益良多,也让我体验到了记者这份职业所独有的魅力。


犹记得去年十月,我参加云栖大会的系列报道,虽提前做好准备,但在现场还是会手忙脚乱,找重点、有新意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但今年,在刚刚结束的云栖大会中,我和同事在开幕当天完成了5篇稿件的写作。虽还是在路边码字,但对比去年,我更有条理与方向。这正是一年多来,在党代会、两会等各项“实战”中我的成长。


要说记者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便是一个“社恐”的转变。从前不喜和陌生人交谈,但现在可以和采访对象聊创业故事,和社区居民聊今日菜价,当一名记者,让我每天接触新的人和事,在无形中推动我、改变我。采访时,我有被采访对象的一腔赤诚感动,有见证一批批返乡青年的故事,有看到三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一年多来,我尝试了消息、通讯、专访等多种新闻题材,跑了民生、经济、党政等多个领域,参与了全媒体系列报道。初时,也曾有过困扰,有过写不出稿薅头发的时刻,但当自己的作品刊登在主流媒体时,当得到读者的认可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路上,是记者的常态。作为一个“新人”,我要学习的还很多。保持好奇的心态,怀有一腔热爱,跑出去,沉下来,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深度的记者,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李天豪     

西湖区传媒中心视频部

1万个文件夹,11264GB的拍摄素材,见证了我在西湖传媒中心从一个摄像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变过程。


毕业十年有余,也从事过不同的职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记者这一行,“不分昼夜,千里奔袭。”这都是媒体记者的必备技能,而全媒体记者,重点更要落在“全”字上,做个能写会拍的全能型记者,用更贴合画面的语言,去呈现新闻,是我前行的方向。


对我来说,全能型记者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上缺一不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力对于一名摄像记者最为重要。来西湖传媒已有几个年头,每天在西湖区内四处奔波,不管是台风来袭、烈阳高照,还是冰天雪地、大雨滂沱,我都始终如一、坚守一线,种种“历险”,在领导的点拨下,圆满完成任务。


这些年的积累让我慢慢发现,关注并投身人民火热的现实生活,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拍摄出有温度、有生活气的新闻。缺少对人的真正关切,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是一名好记者。


近年来,西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创新活力在这里迸发、青山绿水在西湖图谱写、科创驱动高质量发展 、区域综合能级大幅跃升……这些看得见的成绩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显著提高,每每在采访中看到居民嘴角的微笑,我觉得这就是记者这一行的魅力所在。


如今,我喜欢去一线,因为可以贴近采访对象的实际生活,可以贴近采访对象的内心深处,还可以贴近西湖的山川溪流,这样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文字,拍摄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该像萤火虫一样,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像一盏萤灯常伴己身,愿我能以萤火之辉,在不断求解的方向上点亮自己的记者之路。




点击图片,听听他的讲述



    鲍舒婷    

西湖区传媒中心视频部

距离第一次踏进西湖传媒中心的大楼,已经过去了三年半时间。从最初对记者行业的不了解,到现在面对采访任务能够做到快速、有条理地响应,我也很高兴在回望的时候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


三年多时间里,我从一名新闻主播变成了包含采访、出镜、配音、剪辑在内的全媒体记者,转变的过程充满挑战,但也算是推开了一扇全新的门。去到一线采访,见证疫情中平凡而伟大的瞬间,体验台风天风雨里的坚守,探索不同人物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早上出去采访,下午回来写稿,稿子整理完还需要制作成短视频当天发布,一天的行程排得极满,难免让我觉得焦虑,不过一篇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发布后带来的满足和自豪,足以抵消这种焦虑和疲惫。


前段时间为浙大留食餐厅制作的视频号,发布后获得了近千次的转发,也唤起了很多老杭州人的回忆。还记得剪辑素材时,我和负责后期的同事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谁也没法说服谁,于是我们“分头行事”——各自制作一个版本,看看哪个效果更好。结果剪着剪着就到了晚上十点,我俩反复比较两个视频,才最终选定了一个更好的版本。工作,就是要较着劲来干才更有意思嘛。


我向来是一个爱听故事的人。我常觉得记者这个身份就像一把大锤,破除了一个普通人和另一个普通人之间的壁垒,让两个也许永远不会有交集的人有机会见面,也让我有幸了解“ta”生命中的一段经历,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现在拥有了“记者”这个身份,我便成为了一个讲故事的人。


接下去我将继续在我擅长的领域,带着热情、带着干劲,结合自己的亲历、亲见,通过一个个故事,诉说采访时的感人瞬间,把西湖区发生的“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传递更多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李林峰     

转塘街道微融媒体中心

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台单反相机。


出门“扫街”去。


2013年秋,伴随着学生时代结束,我的“记者”生涯正式开始。


“记者”是自诩的,因为没有正儿八经的“记者证”,但这丝毫不妨碍我对记者这份职业的热爱。很长一段时间,带着采访“三件套”,走街串巷挖新闻,入夜成文交稿成为我一天工作的日常。


那时的新闻是“跑”出来的。深入贼窝与偷车贼斗智斗勇,一篇《四号桥“买”车记》横空出世;在老街待上一天,看一对花甲老人做手工秤,《“斤斤计较”的一生》被省报刊登点赞;蹲守采访的《他的世界,半径4米》一经刊发,一位慈爱母亲和一个智障儿子的温情故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蹲守新闻很苦很累,往往一条新闻会耗时耗力,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闻报道能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温暖,带来鼓舞人心的力量。


2017年,有幸“上岸”,同样很幸运地能够继续从事我热爱的媒体事业。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迅速发展,新闻靠“跑”是跑不出来了,也迫使着我改变传统的媒体工作思路。特别是近年来微融媒的发展,媒体传播的触角进一步向区县基层延伸,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呈现出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媒体融合态势。如今,街道有了自己的微融体中心,有了自己的“电视台”,传播平台大了,传播手段多了,也对我们的传播内容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这时的新闻是“策”出来的。今年,我和我的微融团队小伙伴们加强新闻的策划,让新闻报道更加掷地有声。疫情来临,我们用媒体的方式凝聚人心:我们在短视频《等雪融 等春来》中找到了自信,从《这个春节,看转塘战疫里的中国红》推文里看到了坚守,从大岭封控区居民王玉英除夕夜收到政府送的生日蛋糕后的热泪盈眶中感受到了温暖,从《诗画战“疫” 高歌奋进》三部曲中展示了转塘干部的铁军精神……


如今,一部手机,人人皆记。


新闻人永远在路上。 


点击图片,听听他的讲述



    方琳嬿    

双浦镇微融媒体中心

11月7日,立冬节气,但双浦的稻田才刚开启秋收序幕。金色的田野里,两台久保田牌收割机忙碌地来回穿梭。我升起无人机,一会儿环绕,一会儿抬升,寻找合适的角度,捕捉喜欢的画面,为新一轮的丰收宣传采集素材。


这样的场景,让我既熟悉又欣喜。2017年,双浦镇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根据组织安排,我被调整到宣传通讯岗位,负责全镇重点工作的视频图片拍摄和新闻宣传报道。2018年7月27日,双浦千亩早稻迎来了丰收的第一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开展500多天原貌和整治跟拍工作后,我用无人机拍下了双浦第一张稻田丰收的画面。


今年已是我在双浦宣传岗位上的第六年。六年来我坚持深入美丽双浦建设一线,用镜头对准为乡村振兴奋斗拼搏的党员、干部、群众,记录双浦在共同富裕时代浪潮助推下的蝶变。


我常用“野蜂飞舞”的节奏形容宣传工作,“采花酿蜜”虽然紧张忙碌,但是催人奋进。那些我亲历的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身影都是激励我向前奔跑的榜样。我曾凌晨三点起床,和东江嘴村渔民一起出江捕鱼,感受禁渔期结束后第一网收获的喜悦;我曾坐上冲锋艇跟随武警和民兵登上长安沙岛,在经历了争分夺秒抢险管涌后,用镜头定格他们在洪水退去紫色暮霭下依靠入睡的身影;我也曾经历鲁莽地跳下江堤,一心冲向北支江中心拍摄清淤疏浚的画面,却在中途深陷泥淖被迫赤脚上岸的狼狈,才明白靠着垫钢板作业的清淤挖掘机下暗藏的凶险。


我也时常和身边的同事交流,当好一名通讯员既要扑下身子扎根一线,也要踮起脚尖高看得远点。2018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创新提要自觉承担起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短短六年时间,我亲历了新闻宣传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融媒体的革新跨越。


在“学思践悟”中,我以一名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身份,不断审视自己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向党媒党刊学习,向身边的记者老师请教,不断锤炼思想,增强实干本领,提升自己“迈步能跑、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抓机能拍、出手能剪”的硬功夫。


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新时代我将满怀信心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陈 超     

灵隐街道微融媒体中心

又至一年立冬,距离我获得新头衔——“陈导”已快3年。全省首家街道微融媒体中心——西湖区灵隐街道微融媒体中心正式运营也快两年半了,这段时间见证了我从一名爱好摄影、短视频的基层社区工作者到全能型融媒体工作者的转变。


犹记得2020年2月,正值疫情严峻时刻,我初出茅庐,机缘巧合地导演拍摄了《黄龙商圈防疫演练视频》并大获好评。该短视频通过简单直白的讲述,让社区、企业、百姓对防疫流程一目了然。而这次拍摄也让灵隐街道发现,用街道人自己的视角拍摄街道百姓的故事,效果要好得多。微融媒体中心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也让我这个在灵隐街道做了10年基层工作、擅长摄影的“非专业人士”得到了一个展现自我特长的舞台。


两年多来,有改变,也却一直在坚持初衷。从一开始单纯拍摄一些百姓自己拍、自己演,讲述家门口的故事的视频作品,到后来逐渐参与到学习强国供稿及街道的摄影、外宣工作,拍摄了大量传播身边美的短视频作品,参与了多次全媒体系列报道,身份也从纯导演过渡到融媒体的方方面面,摄影师、记者、导演等一手抓。凭借着对摄影、新闻、视频制作的热情,技能也在两年多时间内快速积累起来,采写的多篇作品在全国省市级主流媒体刊登。所拍摄照片也大受好评,其中摄影作品《黄龙体育中心》成为了黄体目前的使用最广泛的“证件照”。个人和作品也获得了一些荣誉,连续两年获得“学习强国供稿之星”。拍摄的视频专辑《西湖上的桥》获得2020年“双西秋景”摄影及短视频大赛三等奖。2021年西湖区“学习强国“年度十大“优秀专辑”。日前,反映街道兰家湾整治成果的作品《小花园里的幸福生活》在美丽西湖视频号推送,受到广泛好评,获得2022年“我在西湖浙十年”主题视频大赛二等奖,这个作品通过朴实无华的拍摄手法,以点带面浓缩了几代灵隐人十年奋斗的缩影,是讲好基层故事典型的代表作品。可谓好的作品必须先感动自己必定也能感动读者,


作为一名基层融媒体工作者,我始终把“讲好基层故事,传播基层美学”作为工作原则。在近期拍摄杭州的小动物题材短视频中,首发作品《会唱歌的小松鼠》《白鹭西湖漫步画》在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播出,其中白鹭总点击量突破500万,小松鼠在学习强国点击量突破130万,这极大鼓舞了我创作的热情,自此一个拍摄杭州本地版国家地理的想法油然而生,今后我将拍摄更多更高质量的作品,把美丽西湖传播得更高更远更深入。


融媒体时代,传播方式、阅读习惯等都在改变。书写新时代美丽西湖故事,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强化“融”思维、“融”技能、“融”视野,保持“讲好基层故事,传播基层美学”的初心不变,做新时代全能型基层融媒体工作者。



点击图片,听听他的讲述



     冯晨晨    

翠苑街道微融媒体中心

2021年8月,我来到翠苑街道外宣岗位上,负责辖区重点工作的图片视频拍摄、新闻宣传报道和微信公众号编辑的工作,此前我一直在社区做着宣传工作,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


在翠苑街道的这一年多里,我走进楼宇商圈,捕捉数字化与智能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走进社区,感受温暖20载的腊八粥、未来社区建设创造老旧小区的新生活;走进小店,有坚持15年为路人提供打气筒的花店、每逢重阳节为辖区老人提供早餐券的煎包店、10元一碗片儿川的饭馆、刻纸技艺高超又热心肠的汽修师傅;走进居民,全凭一根绣花针的“香囊奶奶”、热爱跳绳运动的八旬奶奶、手工缝制棉拖鞋赠予辖区独居高龄老人,让老人们从脚底暖到心里……


我一直在努力坚持提升自己,向好文章迈进,从陌生、接受到热爱,我享受这份工作,想通过文字、照片、视频来表达、传递爱。我喜欢写小店小人物的故事,和他们聊天总能让我有新的感触,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我也感谢这份工作,让我成长了许多。


我喜欢拍照,即使在周末、下班后,我也会背起相机,用镜头记录杭州西湖的美景,无论是春日的桃红柳绿、夏日的粉荷碧莲、秋日的北街梧桐,还是冬日的银装素裹,分享杭州这座生动而又充满浪漫的城市。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我要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开拓视野、守正创新、勇于担当,记录身边的人间烟火,呈现令人动容的人生百味,讲好翠苑故事、传播西湖好声音。


点击图片,听听她的讲述



“今天,我出镜”!

在这第23个记者节

“美丽西湖”邀请你来当记者啦!



搜索下载“美丽西湖”APP

按要求录制视频并上传

就有机会获得

品牌即热饮水机或亚运会主题保温杯

赶紧来参与吧!


识别上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记者丨邱莉姗 骆盈颖 董铃灵 钱振华 卢熙润 李天豪 顾剑 鲍舒婷 李林峰 方琳嬿 陈超 冯晨晨

编辑 | 一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