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天”?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做客西湖区“名师讲堂”
4月10日下午,西湖区 “名师讲堂”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邀请戚发轫院士作《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专题报告。区委书记董毓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伟平,区政协主席叶泽,区委副书记陆志敏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及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辖区企业代表、学校师生代表参加。
“起初,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渐扩大至海洋、大气层乃至‘天’。‘天’,即大气层之外的整个太阳系。在这个领域的活动,就叫航天活动,所用的技术叫航天技术。” 讲座上,戚发轫院士从“天”开始,向大家讲述了天是什么、天在哪儿、为什么要上天。“航天中的‘天’字,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所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的名字,与太空、空间、宇宙并无二致。”他说,太空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也是人类资源寻求的重要方向。认识太空、开发太空、利用太空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航天成果对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目前中国航天已经具备了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管理太空的能力,而且这三种能力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戚院士说,中国航天从当年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成为航天大国,离不开党的领导,靠的是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航天员的努力。中国航天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铸就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
“如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日中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落地西湖区以来,空天信息产业在云栖小镇取得了许多成绩,这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国家政策、云栖小镇独特优势、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技术人员的努力。” 会上,戚院士还点赞了西湖区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并对年轻一代提出期望。他说,中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薪火相续,是因为中国航天精神代代相传。希望年轻一代做有准备、有爱心、有梦想、有本事的中国青年,“我相信年轻的一代肯定比我们老一代做得更好!”
延伸阅读
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