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先锋 | 江西省地质局第一大队测绘突击队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八)
编
者
按
优秀地质文化是滋养广大地质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地质事业薪火相传的活水源泉,大力弘扬“李四光精神”“三光荣”传统和新时代地质文化,着力构筑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行业特色的地质文化新格局新生态,增强全国地质工作者的荣誉感、使命感、归属感,为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中国矿业报》特开设“地质先锋”专栏,旨在挖掘基层单位闪光点,深入宣传基层单位在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发挥新时代地质文化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
从新疆喀什地区到西藏那曲市,驻扎着12名江西测绘突击队队员,他们就是大漠中的测绘尖兵,突击执行新疆测绘工作,让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虽然工作区在地图上直线距离只有不到2000公里,由于地形复杂,突击队员在新疆和西藏间来来回回却跑了十几万公里。近日,笔者趁着新疆测绘项目突击队成员休整间隙进行了实地探访。
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22年6月,在第一大队分管测绘领域副队长王长青的统一部署协调下,测绘院院长李永鹏第一时间召集院部测绘人员召开项目前期研讨会,根据甲方要求,部署相关工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经过院部班子研究决定,这次新疆重点测绘项目由院里一位“老”测绘人员、“80后”陈志宏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组共有9名一线测绘人员和3名室内人员。
此次测绘项目工作范围从新疆横跨西藏,测区跨度大、地形十分复杂,既有逶逶雪山也有茫茫大漠,工作区域最高海拔近6000米。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形测绘、地下管道探测、房屋平立面测绘和一些其它测绘工作。当接到任务时,陈志宏瞬间就感觉到了压力,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在新疆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和保障项目组成员的生命安全。经过几天对项目进行详细研究,他决定将整个项目组分为4个小组,分别划定工作区域,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项目正式实施之前,摆在项目组成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和变化莫测的气候环境下保证各类设备仪器正常工作。陈志宏带领团队前往有经验的兄弟单位开展学习交流,收集当地各类相关测绘资料学习研究,组织项目成员开展模拟实践操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技术准备,项目组所有成员已经充分了解工作区域环境和项目要求,并且能在极端天气下熟练运用各类仪器设备。
02
铁血男儿心中细
在制图作业室,工程师刘犇轻点鼠标,打开制图软件,那些数字、符号瞬间便自动生成地图。他告诉笔者,这种数字化测图系统,不但具有对地形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功能,还兼有数图转换、图形编辑、修改及管理等综合功能。
陈志宏表示,实现数字化测绘,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队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测绘人员,多层次多批次开展培训学习,形成了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院拥有6名高级工程师,13名工程师,一批经验丰富的“测绘兵”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刺绣王子”,曾是制图人员引以为豪的褒奖之词。为提高一次性成图质量,他们一丝不苟地将一条条细如发丝、小如针孔的线条和符号标注在图纸上,制一幅图常常要熬几个昼夜甚至更长时间。有时因笔误将图形要素标错,小的误差可以修正,如果是无法修改的错误只能重新绘制,这就意味着几个月的心血白费。
03
临危不乱渡险情
今年2月,在一次从西藏返回新疆工作区的途中,他们遭遇超强沙尘暴,沙尘暴风力达到13级,道路能见度不足5米,无法看清前进的道路。当时近3吨重的汽车都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几经坎坷最终到达项目驻地,车辆行车玻璃破损,车身大面积受损,已经面目全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诸如此类的突发情况数不胜数,车陷在沙漠中,住废弃房屋,缺氧无法入睡,最大的挑战还是在高原工作,如同在高度缺氧环境中做高强度“无氧训练”,当时项目组全体成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只是搅拌两袋水泥制作象控点标识,就如同干了一天苦力活,极度疲劳。曾家文回忆道,有一次在海拔高达5000米左右的工作区,由于随身的氧气瓶不足,他突发性高原反应,感觉极度缺氧,通过随身仪器检测到心率已经达到140次/分,瞳孔放大。队友第一时间将他送往最近的军区医院,通过3天的治疗休养,他的身体渐渐地康复,但留下了经常流鼻血的后遗症。
笔者聆听着项目成员的回忆,看着一帧帧戈壁与雪山的画面,望着巍巍壮观的昆仑,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些测绘突击队的年轻队员们把自身价值与崇高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新时代建立新功。
(本文刊登于2023年6月6日《中国矿业报》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矿业报》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矿业报”独家编辑。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联系电话:66559956
▼
往期精彩回顾▼砥砺奋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技事业勇攀高峰建言献策!全国地质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张家口因为这件事……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京举行 编辑/宫 莉审核/李晓娜
审签/赵腊平
转发,学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