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亮宇 | 书写第三世界文化英雄:“全球六十年代”视野中的“阮文追时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文艺理论与批评 Author 文艺理论与批评
摘要:1965年前后,越南民族烈士阮文追的故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引发反响,衍生出大量文本。在“全球六十年代”的视野中,阮文追形象的传播和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自我和世界关系的想象,也折射了第三世界之间相互参照支援、不断联动的历史图景。
关键词:六十年代;越南;第三世界;阮文追多重历史维度之下的“阮文追时刻”
报纸、书籍与舞台:阮文追故事的中国传播
由阮文追的事迹,使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我们的王孝和。王孝和烈士也是青年电工,他是在上海解放前、敌人作垂死挣扎时被杀害的。美蒋集团杀害王孝和,和美阮集团杀害阮文追一样,是为了“杀一儆百”……当一个王孝和倒下了,千万个王孝和站起来;王孝和临刑前高喊:“不讲理的政府要垮台!要垮台!要垮台!”曾几何时,蒋家王朝在祖国的大陆上果然彻底垮台了。如今一位越南革命青年——阮文追倒下了,但千万个阮文追将站起来;阮文追在敌人已经开枪而一息尚存时高呼:“越南万岁!越南万岁!越南!越南!”14
从转述越南方面的报道,到将阮文追和王孝和,将眼下的越南时局和解放前的中国进行类比,显示出中国在自身的历史和政治表达中接受、理解和讲述这一事件的过程。同时,在1960年代初教育和培养“革命接班人”成为一个时代问题时,作为青年、工人和革命烈士的阮文追也不期然获得了示范意义。随着越南战争的总体情势日益严峻,中越之间在政治上的联系日益密切,这也反映在文艺领域。一个明显的例子是,1964—65年是中国译介越南现代文学的高峰时段。根据相关研究,仅1965年,翻译成中文的越南现代文学作品便有23部之多15。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越南南方人民写给北方亲人的书信集《南方来信》,印数多达百万之巨。越南文学译介高潮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文艺作为“援越抗美”重要阵线这一政治风向的确立。1965年4月20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全国人大“以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宣告:中国将继续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坚决地、无保留地支援正在进行抗美爱国正义斗争的越南人民”,号召“深入学习我国政府的有关声明和人民日报的有关社论,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开展一个迫使美国侵略者从越南滚出去的强大的群众运动”。16在此号召下,《文艺报》首先发表社评《以文艺武器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斗争》17,表明中国文艺工作者对于越南人民的重大关切,以及决意通过文艺这一“武器”对越南进行支援。在此前后,《文艺报》先后刊载了巴金、李季、季羡林等作家歌颂越南人民奋勇抗敌的文章18。在戏剧舞台,《戏剧报》发表社论《展开支持越南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戏剧宣传》,声明中国的戏剧工作者“正在编写演出各种形式的援越抗美的戏剧作品,正在广泛开展声势浩大的支持越南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宣传活动”19。
在此背景下,1965年7月8日,由阮文追遗孀潘氏娟口述、南方作家陈庭云整理编写的阮文追传记《他的一生》于日内瓦协议20签订十一周年前夕在河内出版,随后被翻译为英文、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等语言,在全球发行。8月,该书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题目定作《像他那样生活》。甫一出版,便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阅读热潮,根据《人民日报》10月16日的报道,自8月以来,这本书已经“出版了二百九十八万册,还有六十多万册正在赶印中,将在十月底出齐”21。《工人日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都对该书进行了全文连载或选载。同时,报纸亦刊登了多篇评论文章,加大对此书的推介力度22。很快,《像他那样生活》成为诸多形式不同的大众文艺关于阮文追故事的源文本。1965年10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改编的三幕十二场同名话剧在首都剧院上演。该剧的创作和演出几乎动员了人艺所有骨干力量:于是之、英若诚、焦菊隐、童超担任编剧,狄辛、英若诚、于是之、吴桂苓、朱旭、修宗迪等主演。该剧上映之后,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订票人数超过四万。中国评剧院则由胡沙、高琛执笔,将原作改编为评剧《阮文追》,由当家名角马泰、新凤霞主演。《戏剧报》1965年12月的一篇报道,描述了该剧上演后的空前盛况:“(《阮文追》)连演六十九场,场场客满,看过演出的观众已达十万三千多人;剧院两个月来,还收到各地来信三百多件,电报三十多件索取剧本,准备上演这个戏。剧院先后将五百六十个剧本,五百套曲谱和一百三十套剧照,分别供给四十个剧种、三百五十个专业和业余剧团,这些剧团南至海南岛,北至佳木斯,遍及二十个省,九十个城市、九十五个县。还有些中、小学把《阮文追》的剧本要去做教材,用阮文追的英雄事迹教育青少年一代。”23诚如报道所言,基于中国评剧院的《阮文追》的剧本被各地剧团纷纷进行本土化改编,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了革命京剧、豫剧、湘剧、川剧、越剧、龙江剧等十多个剧种。此外,人民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越南英雄阮文追》《不朽的英雄阮文追》等连环画。某种程度上,在1965年之后,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股持久的“阮文追热”,而这一文化政治热潮,在1969年建国20周年庆典达到顶峰:阮文追的遗孀潘氏娟受邀来华,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世界各国友人一道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参观国庆庆典,检阅游行队伍。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的《阮文追》,在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的同时,亦在当时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作用。根据中国评剧院导演张玮回忆,1965年11月北越总理范文同来华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邀请其在钓鱼台国宾馆观看了该剧。演出后范文同“摸着新凤霞的头”,称赞“你太像我们越南人了”24。同年12月,北越副总理黎清毅和北越政府经济代表团的成员在对外经委、对外贸易部和中越友协的陪同下观看了该剧25。1966年6月27日至7月9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程为“加强亚非人民和亚非作家的团结,进一步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会议正式召开前夕,主办方同样组织了该剧的演出,参会的52国172位代表一同前往观看。26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与阮文追相关的外交文化活动,至少持续到1972年3月27。《阮文追》的反复上演与观看,在当时可谓是一种颇富意味的政治文化实践。每次演出,对观者而言都是对第三世界团结和正义的确认;同样,它也要求演员有着国际主义的认同与情感投入。正如“越民解”驻中国代表团团长陈文成在观看评剧后的评论:“如果中国的男女艺术家们没有和越南南方人民同样的革命感情,没有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刻骨仇恨,不把越南南方人民的斗争看作是自己的斗争,就不可能在中国的舞台上如此生动地体现越南南方的实际战斗生活。”28
青年、革命者和英雄:阮文追形象的中国变奏
潘氏娟:现在,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你听着:你最喜欢的红凤树已经全都开了花!阮文追:(惊喜地)你——你说什么?潘氏娟:你最喜欢的红凤树已经在全西贡市开了花!再来看你的时候,我多给你带些来。阮文追:(努力掩饰着自己的喜悦)阿娟!我谢谢你——谢谢你!(同志的感情使这对夫妻的心比任何时候都靠得更近,杨克泰在一旁迷惑不解地看着他们。)34所谓的“红凤花”事实上是一个暗号,是外边的同志意图告诉阮文追,在西贡城中规模空前的“反美周”示威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剧作着重刻画了暗号经由潘氏娟之口说出时,阮文追表现出的欣喜,其中的意味是不言自明的:这一情节既是对革命形势向好的直接反应,也揭示出潘氏娟从爱人到爱人-同志这一身份的转变。这种对革命接班人的渴望,有时是以相当直白的形式进行表现的,比如第三幕中二人诀别时阮文追的表白:“我一直想着,总有一天你不仅是我的妻子,还会是我的同志……你能想象,在这个时候,当我知道了我们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个同志,而这个同志偏又是你的时候,我是多么高兴吗?”351960年代中国社会教育青年、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时代主题,无疑是剧作中阮、潘二人关系改写的重要前提,同时,这种改写也使得原作中由夫妻二人所构造的家庭向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中常见的“革命家庭”转变。与话剧相比,评剧《阮文追》的改动则更为大胆,表现为阮文追从语言到行动的英雄化。在狱中,阮文追挺身而出,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他的语言也变得更为直接,诸如“我们知道,被武力抢去的一切,只有用武力才能夺回,除此没有任何幻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之类的口号化的台词,也屡屡出现在剧作之中。36尤为特别的是,评剧首次将委内瑞拉民族解放阵线对事件的参与作为叙事要素,结构到剧作之中。阮文追、潘氏娟和他们的同志们,将眼前的危机从西贡的监狱向外投去,以一种世界性的视野来审视当下的境遇。阮文追唤醒了世界人民之间彼此支援、同仇敌忾的国际友情,正如潘氏娟的唱词所言,“你是革命的一口钟,世界处处有回声”37,是他让越南的人民在世界各处发现了同伴,他们要做的,是共同对付美帝这个敌人: 美帝好似一条野牛入火阵,死亡的命运难逃脱;亚洲人民把它的头打破,美洲人民把它的腿打折;非洲人民把它的手斩断,越南人民打得它难以招架假求和。世界人民心连心,都关心抗美英雄好追哥;追哥的革命行动惊天动地,追哥的革命语言传遍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追哥是全世界无产者的好儿子,因此反美斗争的人民要救追哥。38
对亚非拉团结的急切呼喊,明确地体现出创作者关于世界革命形势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必须在具有国际联系的行动模式下展开。帝国主义的世界性,使得第三世界长久地处在不均衡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之中,但也为那里的革命者们提供了进行国际主义连接的可能,并再次提醒了世界革命的共时性要求:一国之解放,必须与世界之解放相关。在“全球六十年代”的语境中,这一认识体现在毛泽东“全世界如果不解放,中国这个国家就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判断中,也体现在切·格瓦拉“密西西比的问题必须伴随刚果的问题一同解决”的觉悟中,因此当美国具身化为一头奔突的野牛时,仅有一个阮文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全世界无产者”们共同构筑的“火阵”。
“环球同此凉热”:阮文追故事的全球回音
结语
参考文献
1 北京漫画组:《人民战争的海洋》,亚非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编:《亚非人民反帝漫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7年版,第85页。
2 弗里德里克·詹明信:《60年代:从历史阶段论的角度看》,《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4页。
3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和60年代的消逝》,《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页。
4 戴锦华:《叩访60年代》,《未名之匙》,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45页。
5 上任之初,林登·约翰逊即表态:“如果我退出越南,让胡志明穿过西贡大街,那么我恰恰是做了张伯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的事情……一旦我们表现出有多软弱,莫斯科和北京就会火速前来利用我们的软弱。”参见时殷弘:《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1954—1968)》,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6 阮庆推翻了政治上较为中立、以佛教徒和城市中产阶级为主要支持者,原本倾向于同民族解放阵线达成政治和解最终希望将越南南方中立化的杨文明政权,改组革命军事委员会,自任主席兼任政府总理。在阮庆政府看来,由于美国此前针对北越游击队所执行的“34A行动”计划效果不佳,才有了麦克纳马拉的越南之行。见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陈丕西译,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7 牛军:《安全的革命: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缘起与形成(1960—1965)》,《冷战国际史研究》2017年第1期。
8 毛泽东:《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九六三年九月,一九六四年一月、七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509页。
9 在学者牛军看来,“援越抗美”这一提法更为准确地反映了中国领导人的政策意图,“抗美援越”太容易引起对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联想,即通过直接同美军打大规模局部战争来援助朝鲜,而中国领导人希望避免爆发“朝鲜式的战争”,他们更愿意通过各种援助来支援越南人自己坚持斗争并达到目的。见牛军:《安全的革命:中国援越抗美政策的缘起与形成(1960—1965)》。
10 同上。
11 《河内工人集会抗议美阮杀害爱国电工阮文追》,新华社河内电,《人民日报》1964年10月19日。
12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主席阮友寿发表告人民书 号召人民坚决制止美伪法西斯杀害爱国者民族解放阵线号召军民为阮文追烈士复仇要美国强盗偿还血债》,《人民日报》1964年10月22日。
13 《孙德胜复电响应阮友寿的呼吁 强烈谴责美阮集团杀害爱国青年的罪行我全总等谴责美阮罪行并电慰阮文追烈士家属》,《人民日报》1964年10月25日。
14 林挥:《阮文追烈士不死!》,《人民日报》1964年11月6日。
15 李广益:《南方来信:越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开放时代》2018年第2期。
16《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完全赞同坚决支持越南国会四项主张 中国继续尽一切可能坚决地无保留地支援越南抗美救国》,《人民日报》1965年4月21日。
17 《以文艺武器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的斗争》,《文艺报》1965年第5期。
18 巴金:《三千万越南人民大踏步前进》,《文艺报》1965年第4期;李季:《心心向越南》,《文艺报》1965年第4期;季羡林:《埋葬美帝国主义》,《文艺报》1965年第6期。
19 《展开支持越南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戏剧宣传》,《戏剧报》1965年第4期。
20 在这里指的是1954年7月20日法国在日内瓦与北越、南越、老挝、柬埔寨签署的《印度支那停战协定》。
21 《〈像他那样生活〉鼓舞我国广大读者》,《人民日报》1965年10月16日。
22 值得注意的是,与略早的《南方来信》出版后,许多专业作家纷纷发表评论文章这一情况不同的是,《像他那样生活》的评论反馈文章多出自普通工农兵之手。其中原因,与这一时期“三结合”方法在文艺评论界的实践紧密相关。《文艺报》在1965年第2期发表专论《工农兵的评论好得很》,号召工农兵“要起来管文艺”,让文艺评论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工农兵的评论,“从中学习很多好东西”,专家需要聆听群众的意见,向群众学习,从而“端正自己的评论方向”,于是该报在书出版的第一时间,便刊载了来自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李瑞明、郭若楷等工人的文章《阮文追同志鼓舞着我们前进——〈像他那样生活〉读后》,同一时期亦有类似的评论见诸其他报端。
23 《首都戏剧界庆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五周年》,《戏剧报》1965年第12期。
24 张玮、冯霞:《中国评剧院近五十年发展轨迹》,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文史资料》第60辑,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25 《黎清毅副总理观看评剧〈阮文追〉》,《人民日报》1965年12月3日。
26 见亚非作家紧急会议文艺晚会节目单及请柬,通知为:“订于1966年6月25日(星期六)晚8时在民族文化宫礼堂举行评剧晚会,由中国评剧院演出《阮文追》,敬请光临。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秘书处。”
27 在1972年3月21日《人民日报》第2版所刊载的题为《阮文广大使吴船大使举行电影招待会,纪念“越南全国反美日”二十二周年》的报道称,为纪念“越南全国反美日”二十二周年,越南南方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阮文广、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吴船,在政协礼堂举行电影招待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首都群众一千多人出席观看了越南故事影片《阮文追》。
28 陈文成:《看中国朋友演出评剧〈阮文追〉》,《人民日报》1965年11月9日。
29 潘氏娟、陈庭云:《像他那样生活》,英之、灵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5页。
30 同上,第55页。
31 同上,第77页。
32 Benoît de Tréglodé, Heroes and Revolution in Vietnam, 1948-1964, Singapore: NUS Press, 2012, p.96.微妙的是,根据特雷格洛德的研究,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政府对阮文追的故事进行了重写,使之成为北越在南越的地下工作领导人,这成为了政权合法性和文化领导权对历史采取的修复,见本书第99页。
33 于是之、英若诚、焦菊隐、童超改编:《像他那样生活》,《剧本》1965年第6期。
34 同上。
35 同上。
36 胡沙、高琛编剧:《阮文追》,中国评剧院印本,1966年,第37页。
37 同上,第52页。
38 同上。
39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文艺报》1960年第13—14期合刊。
40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41 贺桂梅:《“民族形式”问题与中国当代文学史(1940—70年代)的理论重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1期。
42 这一说法受到卡尔·瑞贝卡在《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中有关讨论的启发,当时中国对夏威夷、菲律宾、南非、波兰等国家的关心和认同,使得现代世界体系整体性地浮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而这种非欧美的全球意识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之中。见卡尔·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高瑾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5页。
43 J. Levenson, “Revolution and Cosmopolitanism”, Western Stage and Chinese Stag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pp.45-46.
44 为躲避战火,自1966年12月起,先后有阮文追学校、儿童学校、南方普通学校、南方民族学校搬迁至广西桂林,统称为“九二”学校。其中,阮文追学校在中国办学近两年。见《〈中越友谊的历史见证——阮文追学校资料选编〉在越南发行》,人民网2016年10月30日。
45 “智利新民歌运动”始于1960年代,积极推动社会解放,参与左翼运动,于1970年阿连德被选为总统后达到新的高潮。
46 “Quilapayún”乐队自创建之初,便与新民歌运动的主将维克多·哈拉(Víctor Jara)、比奥莱塔·帕拉(Violeta Parra)等人保持密切合作,支持阿连德政府,呼吁反战、社会公正和独立自主,投身到智利的社会变革之中。
47 歌词及乐队历史见Quilapayún官方网站。关于智利新民歌运动,见AntonioLarrea, Jorge Montealegre, Rostros y Rastros de un Canto, San Diego: Nunatak,1997。
48 AbbieHoffman, Steal This Book, New York: Grove Press, 1971, p.71.
End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文艺理论与批评”,作者胡亮宇。感谢原公众号和作者授权海螺转载。文中图片来自原公众号。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李炜欣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