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Caracoles

社会

译文丨罗西·布拉伊多蒂:男人生孩子的方法

罗西·布拉伊多蒂《游牧主体: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具身性和性差异》是罗西·布拉伊多蒂所著的探索当代主体性构成的作品,尤其着重对于欧陆哲学和政治理论中的差异概念的探讨。在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风格生动地呈现了现代性的生产性危机。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通过思考女性主义与技术、历史事件和流行文化的关系,重新定义了具身性、性差异和复杂性的概念。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本书第八章《母亲、怪物和机器》中的一段与母亲想象(maternal
12月22日 上午 10:10
其他

活动预告丨戴锦华×王飞×余梦娇:从御宅族透析消费社会——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新书分享会

御宅族为何诞生在日本又超越了国界?宅文化与当下的消费社会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说20多年前的亚文化研究今天尚未过时?数据库消费、萌要素等概念,揭示了怎样的现实与危机?美国式消费社会的逻辑自二战以后稳步扩大,如今已经覆盖全世界。无需他人的介入或是麻烦的社交,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非常简便地获得满足。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社会正朝着科耶夫所说的“动物化”的道路迈进。日本自20世纪50至70年代经历了经济高度发展期,以及美国亚文化的“国产化”,从中诞生的“御宅族系文化”如今获得了超越国界的支持。御宅族系文化的特征呼应着197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潮流,也包含着现代化与后现代化所引发的人性扭曲,大叙事凋零后人们如何想象世界、如何进行文化生产与消费等诸多与当下密切相关的议题。日本新一代思想家、争议性奇才东浩纪的成名之作《动物化的后现代》,初版于2001年,如今已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根基性经典,世纪文景最近首度出版了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并将陆续推出东浩纪的一系列作品。《动物化的后现代》原创性地运用“数据库消费”“萌要素”“动物的时代”等概念,精辟地分析了御宅族系文化影响下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思想,并从中理出御宅族系文化的形成与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御宅族对于动漫甚至当代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被误解的族群,其行为模式是文化的脉络之一,也正在改变人类的整个历史文化。置身数字时代,他们传递出了怎样的反思和批判?未来的我们又将直面怎样的现实?12月21日(周六)15:00—17:00,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山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东浩纪作品研究者和校译者王飞,以及日语译者、图书及影展策划、撰稿人余梦娇,一起聊聊在当下我们该如何阅读这部经典作品,从中能够获得怎样的启发。活动时间2024年12月21日(周六)
12月18日 上午 7:27
其他

中信大方|聂鲁达、达利挚友,西班牙被禁多年的天才:加西亚·洛尔迦——精魂从脚底升起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初期,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因反对法西斯主义叛军,遭佛朗哥军队残忍杀害,尸体被抛入一个废弃的墓穴。佛朗哥当权后,他的作品一直遭禁,后来虽然允许出版,但他的生平一直被禁止讨论,直到佛朗哥去世。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12月17日 上午 7:26
其他

新书丨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二十周年纪念版

创造独立思考的思想空间:《读书》杂志与中国思想十年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三联学术通讯”,感谢授权海螺转载。
12月14日 上午 8:32
其他

熊鹰 | 视觉的政治:两次大战间的海明威及其文学

厄内斯特·海明威熊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6期)摘要:一战后于巴黎开始写作的海明威,以其基于感官经验的描写而著称。但随着对于现实持续不断地关注,海明威也将其视线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投身于西班牙内战的战场,并在20世纪40年代访问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在美国与欧洲本土之外的地方,由于接触到了摄像机、望远镜、潜水艇以及战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海明威作品中早期受自然科学影响的现代主义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中拍摄纪录片的经历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情报活动,促生了新的文学表达。但海明威不断与世界和现实碰撞的文学表达被冷战中的文学批评除去了个人以及历史的痕迹,由此形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刻板形象。关键词:海明威;冷战;现代主义;民主;张爱玲2023年是毕加索逝世50周年,法国和西班牙将其定为毕加索年。欧洲和美国的30多个机构举办了40多场展览和各种活动。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1904年迁居巴黎,此后一直居住在那里,直至去世。因而目前最大的毕加索美术馆也坐落在巴黎。然而,毕加索的视野和影响并不局限于欧美。据吴雪杉的梳理,大约在1944年底,毕加索加入共产党的消息曾传入延安。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曾举办了一次毕加索画展。同一时期,《解放日报》上还刊登了毕加索的《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在当时的中国艺术家看来,“政治倾向是毕加索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1。毕加索在1949—1952年间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的和平鸽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亲切而熟悉的“元图像”。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毕加索的“和平鸽”逐渐为更能体现立体主义风格的《格尔尼卡》所代替。不过,在最近的毕加索展中,无论是和平鸽还是《格尔尼卡》都没有被展出。这次以“一位天才的诞生”为名的展览关注的是毕加索如何创造出立体主义,对30年代以后政治倾向越来越强的毕加索只字不提。毕加索的例子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位受其影响、和他同时生活在巴黎的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与毕加索的情况类似,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文学诞生于一战后的巴黎,受到了战后欧洲文化的滋养。和毕加索一样,海明威也走出了巴黎。1937年,他参加了西班牙内战,20世纪40年代初又访问了战时的中国,海明威有关西班牙内战的作品《第五纵队》和《蝴蝶与坦克》都在这一时期由冯亦代等人译介到了国内。古巴革命成功后,海明威还曾与卡斯特罗有过会面。海明威的意义显然不仅在于巴黎的现代主义文学;或者,我们应对现代主义有更为复杂的理解。然而,现今对于海明威文学的评述往往集中在:冰山原则、存在主义、男性形象,或是已成为文学史定论的迷惘的一代。2他的文学在国内得到系统整理和重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79年至1984年间,由袁可嘉、董衡巽和郑克鲁选编的四卷本《外国现代派作品选》陆续出版。海明威的文学便随着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文学、新小说、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等种种现代主义文学的复苏,一起再度得到广泛阅读。3不过,此时海明威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以及他世界主义的一面已经很少被提及。当然,这样的叙述也并非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首创,它与五六十年代全球冷战的局势有关。对海明威“去政治化”的评述始于50年代,并与《老人与海》的出版有关。1952年,赴港的张爱玲在美国新闻处驻香港办事处的资助下翻译《老人与海》时,还翻译了新批评派的主将罗伯特·潘·沃伦所写的《海明威论》。4在这篇评论中,沃伦写道:“海明威的典型局面背后,永远潜伏着毁灭的阴影,使他的典型人物面临着失败或死亡;但这些人物,在失败或死亡之中,往往能设法保存了一些什么东西。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为什么对这种局面,这种人物,特别感觉兴趣。他笔下的英雄从不打败仗,一定要依从他们自己提出的条件才认输。”5总之,这些人物维持了一种原则,代表一种规律和荣誉,“使一个人成为男子汉大丈夫,与凡人不同”6。1980年后出现的有关海明威的论述与这早期的“英雄”“男子汉大丈夫”“超人”的论述非常相似。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的全球疫情更让这样一种“硬汉形象”成为一种新的“励志文学”,通过出版资本不断得以加强。上述文学批评往往不关心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与现代中国乃至世界革命的联系。这样一种批评也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外国文学译介中得到了加强。这样一种简单的论述遗留了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当海明威成为一名世界性的现代主义作家时,世界对于海明威又意味着什么呢?为何像海明威、毕加索这样的现代主义者往往同时又是世界主义者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现代主义的世界性和全球性?这些都是近来的文学史叙述无法回答的问题。因而,以两次世界大战为着眼点,尽可能地恢复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文学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的关系便是本文的出发点。01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及其批判性海明威的现代主义文学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一战后的巴黎,标志是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这部小说集不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要内容,而且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海明威的现代主义风格。在描写希土战争(希腊与土耳其的战争1919—1922年)、题为《第二章》的小短篇中,海明威是这样描写战争失败后撤退中的希腊难民的:清真寺的尖塔矗立在雨中,划过泥滩对面阿德里安堡的上空。沿着喀拉迦奇的公路,三十英里地都挤满了牛车。水牛和黄牛在泥滩里拖着牛车。看不见头也看不见尾。只有装满了他们所有家当的牛车。老头儿和老大娘,浑身透湿,一路走一路赶着牛车。发黄的马里查河正滚滚流着,几乎漫到桥底。牛车在桥上挤得水泄不通,骆驼一颠一颠地在它们中间穿行。希腊骑兵带领着行进的人们。妇女儿童蹲在牛车里,跟床垫、镜子、缝纫机和包袱挤在一起。有个女人正生着孩子,旁边有个年轻姑娘一边拿着一条毯子遮住她,一边哭着。瞧着这一幕叫人吓得够呛。撤退时一路上都下着雨。7《弹曼陀林的男子》(
12月14日 上午 8:32
其他

索飒|良知的魅力——拉斯卡萨斯《西印度史》选译评注本

索飒(黑色上衣者)在墨西哥恰帕斯某印第安村落良知的魅力:荐《荒野的喊声》索飒以“1492”为象征的15、16世纪,对于它们的反复研究,从哪个方面看都不过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已成为现代“通识”,而与之同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长期处于认知层面的边缘:1511年,今海地岛上十余名来自西班牙的多明我会修道士,由于无法苟同“征服”过程中对美洲本土居民的残害,集体谋定,在圣多明各一次年末的布道中,推举同道蒙特西诺斯,面对包括哥伦布之子迭戈·哥伦布在内的殖民者听众,发出质问:“他们不是人吗?他们是缺失理性之灵魂吗?你们没有义务如爱尔等己身一样爱彼等吗?”,史称“蒙特西诺斯的呼声”。布道辞的开场白用了《圣经·新约·若望福音》中的一段话“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这是早于、并深刻于250多年后的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其内容唯一涉及印第安人处,视其为“残酷无情、没有开化的”敌人)的第一次人权宣言。1514年,西班牙神职人员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Bartolomé
12月13日 上午 10:47
其他

景浩宇 | “师父”的内外——当代城市民间文艺视野下郭德纲及德云社的“师父”表述

郭德纲(前排左一)和他的弟子们内容提要聚焦于郭德纲和德云社,从梳理师徒制在中国相声史上的发展脉络入手,同时讨论相声文本和实际生产关系,可以揭示“师父”这一话语表述的运行机制和潜在的资本逻辑。一方面,在德云社内,“师父”表述对德云社的真实生产关系发挥着遮蔽和误认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师徒双方基于各自利益的媾和下,建立起相关象征资本分配与等级秩序,塑造出对差异性身份的普遍认同。“师父”表述与德云社现实运行的雇佣生产关系互为表里,确立了以郭德纲为顶端的等级秩序并保障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进而不难指出,与“师父”表述的能指化、象征资本化在当代民间文艺中大行其道相伴随的,不仅是文化行业中物质性资本的日益集中和垄断,也是对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探索与成就的遗忘和改写。关
12月12日 下午 5:32
其他

澎湃·文化课|滕威:拉美文学的“美剧热”,可能要从网飞的新媒体全球化帝国的雄心和各国对于世界级流量的渴望两个角度来综合理解

12月11日,《百年孤独》剧版第一季将于网飞上线,其中前两集已先后在马德里美术中心、哈瓦那电影节上首映,引来大批观众。剧版《百年孤独》海报近年来,不少拉美文学被搬上荧屏,身为拉美文学的研究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对这一“热潮”保持冷静。在她看来,拉美文学的影视化更多是流媒体平台全球化策略的一部分,从目前释出的预告片与资料来看,网飞对于《百年孤独》进行了精细的历史考证与场景还原,但这些努力仍未摆脱西方对于拉美世界的刻板印象与对他者文化的凝视。滕威认为,这样的改编或许有悖于加西亚·马尔克斯想要夺回拉美“被劫持的记忆”的努力。在国内,拉美文学常与“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联系在一起。滕威研究拉美文学二十多年,也是较早在中国语境就对这一标签展开祛魅和解构的学者。如今,滕威对于魔幻现实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既然这一标签已经成为全球性概念,拉美人也可以将它取回,重新定义其所指并书写自己的文学传统。滕威参与写作的《牛津加西亚·马尔克斯手册》『
12月11日 下午 3:40
其他

胡亮宇 | 《风流一代》:贾樟柯电影的自我博物馆化

原编者按本期邀请胡亮宇老师解读贾樟柯导演新片《风流一代》,本片入围第7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作者认为:从形式上看,本片是国内院线电影中少见的“拾得影像”(found
12月10日 下午 1:01
其他

征订倒计时 | 世界破破烂烂,文学缝缝补补……

:一个不是小说家的小说作家——纪念卡尔维诺诞辰一百周年世界文学︱蒋晖:在倾听中阅读第三世界文本世界文学|亚斯纳亚·阿吉拉尔: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墙能阻挡我们渴望看见此前仅存在于想象中的东西。
12月8日 下午 6:19
其他

郭冰茹丨身体、革命与女性的性别认同—以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服饰和劳动为考察中心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与女性写作互动关系的考察
12月8日 下午 6:19
其他

活动回顾丨不是终结,而是回归—解读《维吉尔之死》

1945年,纳粹德国正式投降次月,流亡美国的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在纽约出版了《维吉尔之死》。就篇幅而言,这部小说在布洛赫的创作中并非最长的,却是用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部。从1937年开始,布洛赫用了八年时间,前后五易其稿,才最终以德英两种语言将其出版。这是布洛赫以自己的方式与战争对抗的八年,也是他回顾人生、反思命运和死亡的八年。近八十年后,当这部现代经典终于从德文被翻译过来,以简体中文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那诗意流泻的语言中透出的思索依然令人警醒。在近期活动中,译林特别邀请该书的两位译者梁锡江、钟皓楠,与学者李双志、作家赵松,共谈这部大家期待已久、迅速引发阅读热潮的作品。对谈活动现场【文字根据现场交流整理,已经发言者审阅】时代汹涌,命运多舛梁锡江:中国读者,尤其是对世界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对布洛赫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有很多期待。有一些说法,称他是中欧文学四杰,或者他的这部《维吉尔之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媲美《尤利西斯》,这些都是对他的文学成就的肯定。而且在他去世之后,整个欧洲文学界也好,美国的相关研究者也好,都认为他是可以与卡夫卡、穆齐尔在一个层次上进行比较的这样一位重要的德语现代派作家。正在写作的赫尔曼·布洛赫但我们老说文章憎命达,有时候布洛赫的经历真的是带一些命运性的色彩。从他的《梦游人》出版后正逢希特勒上台,到《维吉尔之死》的写作伴随着二战和他自己的逃亡,到1950年诺奖的提名遇到罗素这样的大家,以及次年计划重返欧洲却不幸与世长辞,可以看到,他跟时代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是特别理想。他的时代给了他太多的伤痕,那些伤痕也反映在了他的作品里,根本无法愈合,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维吉尔之死》并不是一件完美的文学作品,但正因为不完美,才说明它的真诚。因此也值得一读再读。李双志:布洛赫在整个德语文学现代派的版图上确实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写《维吉尔之死》时,这是20世纪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对于当时大批的德语作家来说,就是一个颠沛流离,甚至朝不保夕的时间段。这所谓的恶的时代刺激了这些作家,让他们的反思更加沉重,更加忧郁,融入了许多关于生存、命运、人类未来的思考,所以在德语文学当时涌现了今天所称的流亡文学,就包括《维吉尔之死》。纳粹统治下的焚书场景从背景设置来说,《维吉尔之死》是转过了一个大弯,从背面去看在这样一个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性沉沦的战争年代,我们怎么从古典时代去重新寻找救赎的可能性,去重新定义人性以及人里面包含的神性和兽性。《维吉尔之死》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出来的一部作品。而布洛赫是一个哲学研究者,在这本书里面他尝试用这样一个古典故事,把整个人类的哲学史重新改写。这样一部小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经典的虚构历史小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部宏大的哲学小说。《维吉尔之死》首个英文版赵松:我觉得《维吉尔之死》被接受和被评为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的,不只是在我们这里过来慢,在那边被认可也很慢。看到布洛赫的作品,我们就知道他不是那种为读者去写作的作家,他就像一个孤独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他就是要到一个最高点,死在那也可以。布洛赫在写《维吉尔之死》时,是把他在自己时代所思考的东西和维吉尔那个时代的问题某种暗中契合的东西,做了一种重新的锻造,创造出一种既属于那个时代又属于现代的文本。你可以说他是以现在的方式,重写了《埃涅阿斯纪》,也可以说他把小说、随笔、诗歌、评论还有这些哲学思考,融为一个全新的文本。我觉得他就是不想写一个传统的小说,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他就是要写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文体。维吉尔朗读《埃涅阿斯纪》钟皓楠:从布洛赫的纵向创作来看,他早年创作的其实是比较传统的小说,写法更强调情节性,语言比较干净,但《维吉尔之死》是一个很强的实验性作品。我在翻译的时候遇到一个困难:因为维吉尔的时代其实正处于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的阶段,所以关于皇帝、帝国、共和国,这个界定的过程是不太容易的。而且我觉得作者选这个时间点也是和当时的时代非常契合的,因为从共和国往帝国转变的时代,它其实也是一个旧时代崩溃,然后面临新时代的到来。从水到以太,是寻找,也是归乡梁锡江: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有点文以载道的精神,更强调文学的伦理性。今天我们说文学作为一个自然的学科,它有自身的一套标准,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文学和伦理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我们今天也一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一种时代难题。在这个问题上,布洛赫其实都有过思考。所以在这样一部作品里,他是要把维吉尔作为一个欧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来呈现。他很巧妙地选择了黄昏这样一个时间点,这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的一个没落的时间段,甚至从人性向兽性逐渐堕落的一个年代,尤其进入深夜,进入人类可能会失去神性的时代,他选择这样一个人物,表现出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思考。其实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他最核心的思想,而且也是他一直想要去表达的东西。沉思的维吉尔,西班牙画家胡塞佩·德·里贝拉绘李双志:为什么布洛赫要在这个时候写一个维吉尔的故事?到底维吉尔死之前的短短的半天时间,凭什么能够让它变成一部时代之书,甚至是一部跨越时代之书?首先它是一个标准的诗人之死,完全说的是这种艺术家之死。纳粹上台之后,整个文学界面临巨大的崩溃,在这样一个年代诗人何为是一个非常尖锐的存在性的问题。在《维吉尔之死》里,布洛赫叩问的是即将进入死亡的这样一位诗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作品是毫无意义的。同时他所在的是一个即将崛起的帝国,一个年轻的皇帝,逼迫维吉尔把作品留给他。这个国家需要诗人,需要一部能够证明自己辉煌、荣耀、伟大的史诗。但布洛赫恰恰告诉大家,维吉尔发现自己写的这部史诗是虚假的,脱离了真正的生存,脱离了最高的真实。《埃涅阿斯纪》情景:埃涅阿斯与海伦布洛赫在书里非常巧妙地用了四大元素,将它变成了一个交响乐式推进的作品,有起,然后有展开,有高潮,非常有趣的是这四个元素恰恰对应了这样一场交锋。最后一章是最美的,标题也很美,叫“以太”,实际上就是太空,太空的遨游。我读这一段时,它的描写和情节让我迅速地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这一章也写到了很多物种的变化,这时候布洛赫思考力爆棚,想象力爆棚,维吉尔在他的想象中乘着一叶小舟进入一个浩渺的太空,他变成了鱼,变成了植物,变成了兽,最后再变回人以及变成了万物。维吉尔的死的过程是归于尘土,归于大化,与万物合一,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道家的结局。梁锡江:“以太”这个词,其实很多人有误会,就是说古希腊四大元素,地、火、风、水,经常用“风”或者用“空气”这个词。他这里用的“以太”,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面可能以为以太是空气。恩培多克勒提出了这四大元素,但是后来亚里士多德又补充了第五元素,就是以太,他说以太是比其他四个更高的或者更基础的一个元素,甚至是在星空或者说在外太空最基本的一个元素。所以小说里这一章的标题用了“以太”加“归乡”,它有一种灵性在里面,那段特别有感觉。亚里士多德估计布洛赫没有看过庄子的《逍遥游》,但精神内核,尤其是神秘主义的东西在中外其实都是通的。尤其标题叫“归乡”。归乡这样一个隐喻或者主题,无论中外文学简直是汗牛充栋,尤其是在神秘主义文学里面,这简直是一个最核心的主题,表示的是寻找,对于回到家的路、对于真理、对于这个事件背后最核心的东西不断追求的过程,所以归乡这样一个主题,如果有读者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深度挖掘,因为这个背后无论中文外文里面其实有大量类似的东西。我觉得,布洛赫在这个领域内真的是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文本展示。《归乡》,瑞士画家阿诺德·伯克林绘钟皓楠:从这本书的每一章的标题,包括它的内容,可以看到维吉尔的精神状态是怎样变化的,然后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来决定销毁自己的作品,又推翻了这个决定。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注意到这四大元素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也指涉诗人在临死之前的身体状态,比如说在第一章“水”里面可以看到他较多地描述了自己的童年回忆,都是比较有清新感的,而且水的意象有一个载重的作用。火的出现,是因为他想要烧掉自己的作品,同时也是因为他正在发高烧。发高烧这件事情其实很重要,给这本书带来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诗人的语言是在梦和醒之间转换的。“土”这一章就体现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但因为诗人和外界有了交流,所以它是最脚踏实地的一章。最后一章,梁老师其实也给我们解释了“以太”,这个词是高于其他元素的,也相当于一种精神上面的炼金术。诗人在经历了其他元素的挣扎之后,才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然后在临死之前的几小时的幻觉里就有了这种飞升的感觉。《月光下的维吉尔墓》,英国画家约瑟夫·莱特绘赵松:维吉尔在最后18小时,临终之前发着烧,整个人处在一种非正常状态,经常很崩溃,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他想烧这个书只是表面的症状,他从一开始到岸的时候,就在死亡的阴影里,到最后实际上他是想死的,觉得只有死亡才能归零,才能回到一个完整的世界里面,才有可能重生,当前只是一个过渡。布洛赫笔下的维吉尔要烧这个稿子确实是一种象征意味,他认为这是一个很荒废的作品。奥古斯都结束了一个混乱的时代,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但维吉尔看到了这里的巨大的代价,表面的荣光在一个阴暗的底子里呈现,而他竟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歌颂者,所以说他就觉得自己回头看如此之虚妄,如此之幼稚,如此背弃自己之前的理想。烧书只是一个象征,最后想死,想让自己彻底解脱,重新回归世界。本文转载于公众号“译林出版社”,感谢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本期编辑|流雨推荐阅读卡夫卡逝世百年|李双志:代号K的奇幻漂流直播回顾
12月7日 下午 12:16
其他

播客 |「重启试试」第17期 阿特伍德的瞬息全宇宙:女巫、小说家与预言者

滕威·刘盟赟——脱口秀风云再起:历史、现实与它的悲喜剧戴锦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使女的故事》中的恐怖世界只有一步之遥播客丨「重启试试」第11期
12月6日 上午 6:52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苏涛 | 文化冷战与鸳鸯蝴蝶派的银幕重生——以《啼笑因缘》在中国香港的电影改编为中心(1957—1964)

“电懋”版《啼笑姻缘》海报内容提要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50—60年代,鸳鸯蝴蝶派作品与中国香港的大众文化合流,并借助香港崛起中的电影工业在银幕上获得重生。在文化冷战及香港电影工业转型的背景下,以《啼笑因缘》等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作品,被赋予了不同的意识形态,投射出迥异的文化想象。左派影人在相关影片的改编中,强调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社会黑暗,鼓励下层民众的抗争和团结;“右派”影人则在“回望故都”的基础上,重申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并对香港社会日益现代化的情况做出回应。战后香港影坛对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改编,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冷战中政治、商业及文化之间相互纠缠、交互作用的复杂关联,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冷战对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关键词文化冷战
12月3日 下午 11:05
其他

活动回顾丨观影笔记: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四十一《杀死紫罗兰》

今晚导赏伊始,戴老师笑称本学期为“国产电影推广学期”,许多国产影片在讲堂放映,许多国内导演亲临现场,戴老师很高兴和他们一同分享对谈的时刻。本次导赏电影《杀死紫罗兰》是青年女导演张钰的处女作,是她在东京艺术大学的毕业作品,是中国青年女导演拍摄的一部日本电影,准确说是一部日语电影。日常生活悬疑片化的延伸之所以称其为是中国女导演拍摄的日本电影,不仅因为它是一部日文片,还因为这部电影非常清晰地分享或者延展了近期在日本涌动和发生的又一轮日本电影新浪潮。戴老师曾在大讲堂与大家分享这一运动的代表滨口龙介的作品,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分享这一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滨口龙介的老师黑泽清导演的作品,比如由滨口龙介担任编剧的《间谍之妻》。《杀死紫罗兰》的导演张钰也是黑泽清先生的学生,黑泽清是她这部毕业作品的指导老师之一。黑泽清导演是以拍摄悬疑片和犯罪片而立身于日本影坛的,他延伸了希区柯克所开启的新的电影类型——悬疑片,悬疑片不是恐怖片,不是犯罪片,不是心理片,但又是恐怖片、犯罪片、心理片的某一种相遇、某一种叠加。希区柯克本人非常清晰地回答了惊悚片和恐怖片的区别这一问题,恐怖片中威胁来自于外部,而惊悚片中外部的威胁同时是内心黑暗的显影,或者说外部的威胁正因为召唤和呼应了内部的恐惧、内心的黑暗和创痛,才使主人公在心灵上形成一种深陷囹圄的自我感觉。之后黑泽清带领着一批年轻人直接近距离嵌入到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有意识地追求新的电影创作方法、新的电影美学追求、新的电影叙事原则,由此发展出一种脉络,即运用镜头语言去营造和传递日常生活当中的惊悚感,把日本社会问题剧、日常生活情节剧悬疑片化,在看似安全稳定的日常生活当中捕捉现代人内心的脆弱,营造一种无所不在的、无法逃避的威胁感、忐忑感、不安全感、不确认感。而在这部电影当中,中国女导演非常自觉地加入了性别意识和性别经验。故事从一个女性身体遭遇侵入、践踏、伤害,日常生活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定位被闯入的强暴者打破甚至粉碎的暴力事件开启,在一种日本式的淡然和平静当中,似乎无风无浪的家庭关系开始显露出种种潜伏的危机与裂隙,女主人公产生种种内心的挣扎,对自己的社会位置、人际关系逐渐形成检醒性自觉。惊悚感的营造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影片非常精准且非常稳定地再现了日本电影独有的、由小津二郎所开启的一种极端从容的、极端冷静的叙事态度,以一种几乎完全不包含戏剧性的笔调进行日常生活的展现。当然,故事从一个暴力事件开启,而这个暴力事件的发生是如此偶然。尽管从戴老师读到的社会学报告来看,在日本的居民区,尤其是以独栋房子为单位的旧有日式建筑的居民区,也就是美国所谓的别墅区当中,这种偶然的途经者、偶然的男性闯入者对家庭主妇实施身体暴力的案件发生频率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通常这样的暴力事件都为体面和尊严而被沉默以待、被漠视,无从结案,化为无形,最终完全从公众讨论和社会议题中消失。故事一开始巧妙运用非常朴素的元素,相当黑泽清式地成功营造了惊悚感、恐惧感。男朋友要出差,堇送他到门口,这时房间的门无风自动,在堇背后悄然被掩上。我们的视线追随着景深处的主人公,而背景当中门突然移动,这本身给人一种似乎背后有人的不安的感觉,同时那一扇无风自动的门刚好遮住视野,使我们对粉碎了日常的暴力事件的关键无从形成直觉的判断,送走了男朋友以后她关门了吗?她锁门了吗?在那之后有人进来过吗?快递箱究竟是被快递员送入的还是早已在门口?这一举重若轻的、细微的、似乎不经意的剧情元素成功铺陈了影片情节自身的悬念感。女性经验和女性心理的凸显女导演非常自觉地在暴力事件中设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即镜头随着遭遇强暴的堇的身体节奏对切到她作为旁观者坐在书桌前的画面当中,强暴的遭遇者堇同时呈现为强暴的目击者。这成为电影当中一个非常有张力的时刻,比较准确地捕捉到一种女性独有的性别经验和心理体验,即自己身体遭到侵害的时刻同时是一个被自己所目击的时刻。这种目击既是对于悠长的历史当中施之于女性的暴力经验的观照的具象化,同时形成遭到强暴的女性的极度无助的生命经验的另一种呈现,即使自己在场、目击,仍然完全不可能有所救助,或者有所作为。影片用非常清晰的场景设计凸显了这样的一个极端特殊但又司空见惯,尤其在文明史、在父权社会、在性别暴力的意义上如此常见以致已经形成外在定见的时刻。作为青年女导演的处女作,影片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它准确凸显了遭到侵害的身体所造成的高度的身体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演员的成功表演,也是导演的细心处理。强暴事件以后堇的安全感的完全丧失不断通过她的身体自觉来表现,她强烈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同时似乎要拥抱自己,似乎要包裹自己,似乎要保护自己,但又始终处于无力的、无助的极度恐惧的状态。比如她去看父亲,在午睡的父亲身边睡着,好像重新回到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呈现出一种梦想有一个强有力的可以提供庇护的父亲的心理。和继母告辞离开时,她用手臂夹紧帆布包,另一只手放在夹紧帆布包的手上,身体紧缩,形成试图保护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身体状态。日常生活安全感的丧失引起身体的自觉,这一身体自觉构成影片当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叙事线索,延伸和传递出堇创伤之后的自我怜悯、试图自我保护,同时强烈感觉到无从保护、完全无助的心理体验。电影某种程度地运用声音元素。比如在连动房间的阳台上,你当然知道一墙之隔就是邻居,但在自家阳台上仍然有某一种置身自己的空间中的私密感,当突然传来邻居的声音、飘落的衣服突然被递过来的时候,如此日常的细节在堇内心引发惊恐。之后当修空调的工人到达时,堇向邻居求助。工人摁响门铃在对讲器屏幕上出现,如此日常的画面对堇而言携带着巨大的威胁感和不安全感,因为她意识到每一个陌生的男性都可能是一个侵犯者,而在最原始的野蛮面前无从自卫,无从自辩,无从说服自己去接受和想象它持续不断的发生。其中非常黑泽明的是空调故障原来是一只鸟的尸体堵住了通风口所导致的,捧在工人手上的死去的小鸟形成一种关于死亡、关于偶然、关于灾难的心理表述。非常黑泽清的是鸟的尸体切为一个玻璃罩的鸟的绘画,把空间带回到父亲身边。对男权的幻灭、解脱与觉醒在强暴事件之后,堇和男友之间的关系突然产生细微但清晰的疏离,男朋友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她:对于她明显的身体暗示,男友把抚摸到他身体的手拿开;两人已经进入到亲密状态的时候,男朋友说我做不到;男友夜晚在浴室当中的声响暗示他有性需求,但他并不在女友身上去寻找共同的满足。导演相当精准地捕捉和把握了其中所包含的非常复杂又非常微妙的心理。一般来说遭遇强暴的女性作为受害者会被同情和关爱,同时会被人们以某种方式拒绝和厌恶,似乎她是某一种不洁的、被玷污的存在。而在另外一个角度上,在这一继续展开的女性心理剧当中,男朋友一次再一次的拒绝也许源于他内心汹涌的愧疚,他没有勇气去面对和承认发生过的现实,承担自己在这一暴力事件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做出道歉。粉碎的钟引申出另一心理的和剧情的线索。男友等待快递,骑手把快递交给他,打开房门后他抱着快递箱进来,告诉堇,这是我的礼物,是一个钟,它应该记录我们共同的岁月。在与堇的对话中男友把“钟”脱口而出,对于堇的创伤时刻中“钟”的获知,透露了他在暴力事件当中事实上扮演的角色。在遭受男性暴力打击之后,在试图战胜身体和精神创伤的过程中一次再一次经历失落和幻灭,或许使女性从对父权社会的幻觉及幻觉之下的信赖、渴望和梦想当中解脱出来进而获得成长,虽然堇并未表现得十分积极,然而电影暗示了这一主题。遭到性暴力的女性往往产生巨大的罪己心理,即你遭到的暴力都是你的错,也许你穿得曝露,也许你言行不得体,也许你的举止成为了勾引,也许你不小心,也许因为你没锁门。而当堇获知自己身处暴力事件时男友的真实状况后她经历了幻灭,也从巨大的罪己心理中获得解脱。由粉碎的钟引向父亲,引向另外一重意义上的一个普遍的心理事实以及女性对这一心理事实的自觉、猛醒和尝试超越的可能。故事将父亲设定为一个悬疑小说家,尽管并不是多么成功,但却被接受和被承认。作为作家的女儿,女主人公也曾经写过小说,而且得过文学新人奖,似乎非常的荣耀。而女主人公说她新人奖的获奖作品也许是对父亲的作品的“抄袭”,她表达的意思大概是模仿,她试图追随父亲所赞成的类型和风格,内心对自己的作品没有真正的荣耀。在获得文学新人奖之后,她再没有作品,这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元素和心理元素。显然在影片当中女主人公始终处在父亲的巨大的阴影的笼罩之下,她没有被证明继承了父亲的才能,更不必说超越父亲的可能性。同时在堇的成长年代,她一直盼望着父亲的认可,父亲的关爱,父亲的肯定,对此她拥有的唯一证据是父亲送给她的唯一的礼物钟。那个钟坏掉后被修好,在灾难事件当中再次被打碎。尔后在与继母的对话中继母无意间透露,父亲送给她的唯一礼物不过是在一次抽奖中得到的一个并不包含选择的心意、不包含父亲对女儿的爱与深情的错觉之中的珍贵礼物。一个现代女性在一个据称性别平等的社会当中曾经怀抱着的对男权社会的信任和幻觉被打碎,窥破了男权社会的真实,由此显露出双重的意义,一重是幻灭,一重是觉醒。对重新写作的多种解读电影启幕,堇与做校对的编辑通话时编辑问她,你的小说写得怎么样;堇去拜访父亲的时候继母问她,你还在写小说吗,你写小说可以读给他听啊。戴老师谈到,在继母对已经完全丧失意识的父亲的解读中会读出一种幽默感,比如继母同堇讲,他说他好期待你啊,他跟你出来好开心啊,他特别喜欢你的小说,你如果读你的小说给他听他会很高兴。而实际上每一次镜头反打回父亲时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最后当堇问继母父亲发出的类似于呻吟、近乎于非人的某种声音到底在表达什么时,继母很聪颖的告诉堇,你以为是什么就是什么。父亲的所有的情绪和心理都是继母所愿意选择的,也包含她对于他们父女关系的种种描述和解读。当堇对父亲说,我又开始写小说了,我要写一对男女悬疑的故事之后,影片当中出现了最难索解的也不合情理的场景,就是夜晚一个无来由的闯入者持刀刺杀了她的男友。而这一刺杀事件以及故事继续发生和发展的诸多情节的另一种理解就是,它们并非真实,而是堇的小说创作,刺杀事件可以看作堇内心的复仇。也是后面的情节当中对男友进行了真实的揭露,是他没锁门而不是女主人公自己没锁门。这不是女性主义的愤怒呼喊,而是一种相当冷静的带有自我审视的女性内心的展示。这一揭露可以被理解成因为男友没有承担、没有勇气而造成这场暴力悲剧,也可以被理解成堇在她的小说当中把内心的深深的自我谴责、自我怀疑转移给了她的男朋友。堇重新开始写作并把自己遭受的创伤写进小说可以理解成她从父权的阴影下站了出来,她不再模仿他的父亲而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活去书写,也可以理解成故事当中出现的男朋友的那句话:逃避也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搬家是一种逃避;不去反复地追溯,包括将罪犯绳之以法的追溯、对自己所遭受的伤害的追溯是一种逃避;写作也可以成为一种逃避。所以,堇重新开始写作可以是一种直面,也可以是一种逃避。故事当中最具女性意识,同时带有某一种日式幽默、黑色幽默、冷幽默的是继母的怀孕。父亲已经不能自主控制自己身体的最基本的机能,但是继母说,他的性能力仍然是健全的。这里的幽默之处在于,也许梦想当中的父权的尊严与神圣、父权所承诺的庇护与给予完全是神话,而只有动物性的本能是实在的。在这个意义上,父亲和强奸犯进入到了同一个层面。影片没有被一种所谓女性主义的愤怒所淹没就在于影片设置了另外一个细节:强暴者在逃回家乡之后的自杀。这造成了堇更大的困扰,她不明白一个施暴者为什么会自杀,而自己还顽强地活着。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施暴者的自杀的结局成为另一关于男权神话的双刃的反思,他是一个强暴者,是女性的身体、女性的日常生活、女性的生命的摧毁者,但他可能也只是受原始本能驱使的无法用自主意志把握自己生命的一个极端可怜和微末的存在。导演非常缜密地构思了故事中的虚实,相互照应,日常生活情节和极端现实主义的对现代社会、现代女性的生活和自我的直面,虚构性的想象及其所包含的心理投射和心理代偿,这不仅来自男权社会的暴力性的威慑和压迫,同时也是女性自身生命中不断内化所造成的自己内在的阴影或者内在的恶魔。影片的成功不仅在剧情的意义上,而且在于电影调度、场景的使用上,比如电影的第一幅画面是一个大全景当中的开放的楼道的画面,女主人公从中间层次的中间画框中走来。尔后影片不断使用门和窗,运用门和窗的切割感和封闭感而事实上却无从封闭,由此引起的问题是,一扇关上的门是否是一扇锁住的门,一扇锁住的门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提供一个安全保障和内部空间。《杀死紫罗兰》延续了黑泽清所开创的以一种充满威胁感和悬疑感的方式去把握和处理日本的可能也是绝大多数现代都市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路径,并将其延伸到女性的书写,延伸到这一青年导演的处女作的尝试当中。它是一部优秀的青年处女作,近年来不断出现中国青年导演的起跳高度如此之高,出手就已如此娴熟和老道,带给我们极大震动。这告诉我们,已经不止一代人在一个记录同时再现、一个表达同时想象的文化当中长大,艺术的成熟不再一定与年龄或者岁月成正比。尽管《杀死紫罗兰》作为一部青年女导演的处女作所可能包含的思考深度和社会容量仍然是有限的,在很多的细节上仍然可以更完美或者更精道,尤其是女主人公堇再次投入创作这一因素使得后面的情节在虚构与真实的进出和游离之间有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视觉以及叙事上可能更巧妙地游戏于其间,但这完全是苛求,作为处女作,它的高度已经相当的惊人、令人兴奋和感动。提问现场问答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结局吗?回答影片以求婚来结束故事,可以理解为开放式结局,不过大概女性观众会有共鸣,就是男朋友走到堇面前一句没问就把订婚戒指戴在堇手上,这有多好的自我感觉!但作为回应,堇似乎很温顺地伏在了男朋友怀中,表情却又是如此的冷漠,所以在这样的错落和对照之间,可以将其理解为开放式结局。但不一定完全是开放式结局,堇似乎很快乐地进入到这一场景,她并没有挣脱,并没有谴责,并没有丢掉戒指或者推开男友,这本身是一种成熟或者是一种承担。她窥破了男权,她不再寄希望于男权兑现他们的承诺或者践行他们的神话,那么一个有弱点的男朋友也许未必不可以接受其成为丈夫。这是关于影片是否为开放式结局的双重理解。最后,影片名称本身“杀死紫罗兰”清晰表明了导演的意图是双重的。一方面,父亲的成名作是《紫罗兰的秘密》,“杀死紫罗兰”意味着从男权阴影下站出来的成长。另一方面,影片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女主人公的名字叫紫罗兰,所以“杀死紫罗兰”也可以理解为社会暴力的东西在杀死这个年轻的女性。影片的英文名、中文名都是“杀死紫罗兰”,而关于它的日文名字,戴老师专门请教了在日本研究日本电影的朋友,他说就是“残片”,剪余片、剩片的意思。那么在“杀死紫罗兰”和“残片”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也许是我们把结局理解为开放式结局的另一个路径。摄影
12月2日 下午 6:29
其他

活动回顾丨赵振江·臧棣·李义洲:他的作品,让加西亚·马尔克斯佩服得五体投地!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出生于智利帕拉尔,是著名的诗人、外交家。1924年出版的《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使聂鲁达成为让智利乃至全世界瞩目的诗坛新星。1971年,因其诗歌“以一种伟大的力量赋予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以生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力量的来源是他如世界历史百科般庞杂的人生经历:他在亚洲当外交官,目睹了西班牙内战造成的流血和分裂,被智利当局驱逐而踏上流亡之路,为在穷苦和战争的泥泞中挣扎的大众奔走疾呼,参与总统竞选,随着好友、时任总统阿连德死于军事政变,他郁郁而终……因为这一切,聂鲁达的诗歌风格从晦涩阴沉转向直白明朗,他的读者对象是所有人。自然万物都在他的诗歌宇宙中,而他用数十部诗集记录时代,唱出心灵的歌。2024年是聂鲁达诞辰12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永不枯竭的是我的心跳:聂鲁达诗选》。诗集收录了聂鲁达21部诗集中的精彩佳作156首,其中有一半为首度译出。通过诗集,既可以欣赏聂氏的诗歌全貌,又可以感受诗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底色。11月12日,翻译家赵振江、诗人臧棣和主持人李义洲一起,参与豆瓣读书第三届诗歌节“词语的深处”,以“不止于情诗”为主题,细读聂鲁达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并感受其独一无二的人生乐章。以下是对谈实录精选。1凡他触摸过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李义洲:我个人第一次接触聂鲁达的作品是在高中课堂,语文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了解聂鲁达的起点。随着之后不断的阅读和了解,我发现聂鲁达是一位值得深挖的宝藏诗人,他的诗歌和人生一样广博而深邃,在不断变化中抒写时代和时代中的自己,而且远不止于情诗。赵振江老师作为这本书的编选者和翻译者,肯定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请您向读者朋友介绍聂鲁达在我们国内的翻译情况,以及您在编选这本《聂鲁达诗选》时,在选择篇目上有什么样的考虑。赵振江:聂鲁达是一个天才,诗实际上很朴实。他这一生的诗歌创作,如果从拉丁美洲文学来说,叫“承诺文学”,就是他要为自己的信仰、抱负、目标来写作。聂鲁达成名非常早,1924年出版了他的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那时候他才20岁。后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辍学了。因为拉美国家有派诗人、作家当外交官的传统,所以他就想在外交部谋个职位,结果被派到仰光做领事,当时地图上都找不到仰光在什么地方。他看到东方的世界,认为那是人类不幸的一个大家庭,上面有官僚富商,下面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他感到困惑、苦恼,而且非常孤独,所以他的《大地上的居所》,我自己翻译完都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这是由当时诗人的精神状态决定的。他的根本转变是1936年到西班牙做总领事。可以说,他经过西班牙内战(1936—1939)的洗礼,彻底转变了自己的立足点,决定要站在广大的劳动人民一边,从那以后,他的诗歌创作也就非常明朗和清晰。为什么认为聂鲁达对我国诗歌界的影响很大、很深?1951年,他来到中国,给宋庆龄授列宁勋章。1957年再次来访,跟中国的诗歌界,跟艾青、萧三都结下深厚友谊。那时候不管你是不是学文学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聂鲁达。我记得北大中文系已故的孙玉石教授跟我说,他们那届中文系55级的学生,每天早上起床都要集体朗诵《伐木者醒来》,可以看出聂鲁达诗歌在中国的影响有多广泛。50、60年代,最早译介聂鲁达的诗是政治抒情诗,像《伐木者醒来》《葡萄和风》等,后来共产主义运动发生分裂,中苏产生分歧,智利共产党亲苏,聂鲁达又是智共中央委员,到60年代以后,聂鲁达的作品在我们国内就很少见了。改革开放后,又开始比较全面地梳理聂鲁达的作品,有一阵开始译介他的情诗。他一共有三本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船长的诗》和《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今年是聂鲁达诞辰120周年,而去年是聂鲁达逝世50周年。我希望选择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这本诗集,让读者大致了解聂鲁达的整个创作过程。这个版本还有一点,附录收了5万字多的西班牙诗人罗萨雷斯评价聂鲁达的长文。这个也有参考价值:聂鲁达跟罗萨雷斯是好朋友,但他们的政治立场不一样。罗萨雷斯在佛朗哥时期就是皇家语言学院院士,但他对于聂鲁达的诗歌评价还是很客观的,这篇文章对诗歌创作界了解聂鲁达会有帮助。《永不枯竭的是我的心跳:聂鲁达诗选》[智利]聂鲁达
12月1日 上午 7:58
其他

单读丨戴锦华:叶嘉莹与一代人的诚挚、朴素与崇高

“我想在离开前,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下”谁是叶嘉莹?|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带你走进大师的诗意人生【讲座回顾】“乐黛云学术讲座”第一讲丨戴锦华:创造庇护所,亦打开一片天空——中国比较文学与乐黛云老师
11月29日 上午 7:39
其他

孙柏︱布莱希特对悲剧的否定:以雷蒙德·威廉斯《现代悲剧》为界面的阐释

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4][5][9][12][13][15][16][18][19][20][33][34][35][40][42][44]
11月27日 下午 1:18
其他

布鲁斯·芬克丨拉康式主体:在语言与享乐之间

来自拜德雅图书工作室▲点击图片,购书回家前言拉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十分新颖的主体性理论。大多数后结构主义者力图解构并消解人类主体这个概念,拉康则不同,他身为精神分析家认为主体性概念必不可少,并且探索了成为一个主体意味着什么、一个人是怎么成为主体的、什么条件导致一个人未能成为主体(导致精神病),以及分析家可用来引出“主体性的猛抛”(precipitation
11月26日 下午 2:17
其他

斯洛特戴克丨所有的生命都是杂技……

《思想的假死》序言「READING」作为实践生活形式的理论「READING」作者:彼得·斯洛特戴克女士们,先生们:相传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曾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一个人在公开演讲时应该想到,短的演讲和长的演讲是一样的。因此,我常在演讲开始时引用这句话,向通常略显吃惊的听众解释,他们必须为长的版本做好准备,相比短的版本,长的版本不损失任何东西。今天的情况亦是如此。为了让大家对未来一小时——当然,图宾根大学里的一小时,如众位行家所知,要比标准时间的60分钟更长一些——的内容有所了解,我想做一件事,一件据说古希腊的行吟诗人们在开始吟诵前偶尔会做的事情。我将尽可能提前告诉你们可预期的内容,逐点说明,并在目前计划允许的范围内让你们知道将听到的详细内容。这将从一开始就缓解不必要的紧张,而且当知道演讲者在开始、中间和结束阶段的意图后,你们将可以在完美的平静中自由地跟随他的演讲。我把我的想法细分为四个部分,顺便说一下,这表明我不是以神学兄弟会成员的身份对你们讲话。如你们所知,神学家们最好把他们的思想安排成三章,因为他们喜欢把自己置于神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三”这个数奠定了基调;或者有时也分成七段,因为他们想模仿造物主来提高自己声音的影响;又或者分成十段,以与十诫碑的作者看齐。然而,今天晚上,我将用古典哲学的四元论来尝试一下,而它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要说出真相,就得讲到第四段。那么我要从一般意义上开始谈论作为一般意义上实践的人类学技术的科学,我将从事实和历史角度概述这一主题。为此,我将回溯哲学思想的两位创始人级别的人物。胡塞尔和苏格拉底,前者代表了哲学作为精确理论的现代重生,后者生活在距今近2500年前,他代表着古代人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可以说今天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引发人们广泛讨论的“哲学”现象就是从他开始的。在第二部分,我将仍然主要停留在导引层面,而不是直入主题,我将讨论有悬置能力(epochéfähig)的人的多重受限性。这种表达可能看起来很晦涩,但请耐心等待,我还有机会解释它。目前,我想说的是,它包含着一个解释“理论活动”(bios
11月25日 下午 10:34
其他

白惠元|妖怪政治学:青蛇形象及其边缘话语生产

Displacement:Ethnog-raphy,Translation,and
11月23日 下午 7:46
其他

马春花 张帆丨“米老鼠游上海”:美国大众文化符码的中国再造

Kuchi[12],这些命名无不折射出鲜明的在地化色彩。实际上,观念、形象等的跨文化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单向输入问题,而是一个激活本土文化经验的再创造过程。Mickey
11月21日 下午 5:06
其他

詹姆斯·伍德丨掐灭耶稣神性的不仅是科学崛起,也许还有小说崛起

《破格》是詹姆斯·伍德第一部批评集。在这本书中,伍德通过22篇以不同作家为主要对象的文学评论,探讨了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帕慕克说过:“阅读小说的时候,恍如进入梦境。”这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两大特点——“真实”和“虚假”。帕慕克认为,小说艺术依赖于读者“可以同时相信两种矛盾状态的能力”;而在伍德这里,这种”能力“被概括成一种“不尽然”的自由——我们可以相信,但也可以选择不信。这是一种虽类似但有别于宗教的“文学信仰”。本书便以“小说之信”与“宗教之信”为切入点,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出发,探讨了现实与虚构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隐秘关联。《破格》现已上市,欢迎各位读者购阅。今天为大家分享本书的引言。詹姆斯·伍德(James
11月19日 下午 7:45
其他

活动回顾|高峰枫·李晖·杨全强:詹姆斯·伍德的批评——回到生活本身去寻找文学的意义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在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举办的詹姆斯·伍德作品集分享会的文字记录。到场分享的有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高峰枫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职业译者李晖老师,由新行思总编辑杨全强主持。本场活动三位老师从詹姆斯·伍德的人生轨迹、“自由间接体”的概念意涵、小说中的“细节”、学院内与外的文本批评写作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有关伍德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的精彩讨论,并在对谈中列举了诸多相关书目、播客与文本细节。本期活动回顾首次出现插图形式的文本选读与文末书单,以供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三位老师的观点和解读。|活动记录|杨全强: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在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举行的詹姆斯·伍德作品分享会。我们今天这场分享会主要是围绕着英国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的八部作品。我是今天的串场主持人杨全强,也是伍德作品的出版人。我们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了两位嘉宾,都是北大出身,左边这位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教授高峰枫老师,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博士,多年一直在做外国文学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是西方古典文学和圣经的接受史。右边这位李晖老师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北大的翻译博士,以前也帮我们出场谈论过《三只忧伤的老虎》,这次再次邀请李晖老师出山,跟大家聊一聊伍德。詹姆斯·伍德的作品从2015年开始在国内出版,从第一本《小说机杼》到目前的出版物总共8种,像是《小说机杼》已经是第三次出版了。当然,我们每出一个新的版本译者都会做一些特别精细的修订,翻译肯定是一个无止境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詹姆斯·伍德。我们这八本书包含了六本批评著作,另外两本是他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亲自下场进行虚构创作。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实际上我们不期待他能成为一个小说大师,不期待他成为一个虚构大师,但是当(一个人)开始进行虚构这件事,(他)对文学的理解可能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詹姆斯·伍德。伍德于1965年出生,他的家庭出身很好,我所说的“很好”是指知识教养非常好,后来进了剑桥学习,我们都知道那里是现代文学批评的策源地,文学批评最早进入高校就是从剑桥开始的。所以,詹姆斯·伍德也是出自剑桥的文学批评脉络,他毕业之后就在《卫报》(The
11月19日 下午 7:45
其他

胡彬彬|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跨媒介改编与情感表达

江苏大剧院《百场如一!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走过百场,再出发!》,2023年8月27日,https://mp.weixin.qq.com/s/zeEqjKxm8t6nWq5DXZ-F4w。⑫
11月18日 下午 7:37
其他

严海蓉 高明丨乡村振兴应以谁为主体?

导语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谁来带动乡村振兴?《乡村纪事》这本书的作者们扎根基层,以集体调研、集体写作的方式深入研究集体村庄,展示了新世纪以来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7个案例,为当下的乡村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借鉴。本文是《乡村纪事》这本书的序言,主要结合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向我们阐释了1)为什么乡村振兴的龙头是村集体,而不是政府、个体农户或者资本;2)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集体组织者如何带动村民突破长期的分散惯性和阻力,由分到合,从零到一。7个集体经济案例虽然在产业基础、发展过程、发展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但调研发现,只有付出逆市场化的努力,提供新的公共性能量,创造“合”的条件,才能带动群众,让村民们逐步脱离“分”的惯性,创造新的集体经济。本文删减版刊载于《经济导刊》2021年第10期。作者|严海蓉
11月17日 下午 8:49
其他

新书推荐|《性别打结》:被卷入“父权制”及其文化意味着什么?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性别打结》这本书会让我们思考当下中国的一些争论。我们大概会很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争论中忽略的一个很核心的问题:男人与女人并没有共同体意识。
11月16日 上午 9:46
其他

活动预告 | 颜怡颜悦《正常故事》分享+签售会报名正式开启!

房间挤满了野心勃勃的粉色女人,美洲鼓的鼓点震碎“太阳”,做出自我宣言的女神机器人,不锈钢手指为你挡下灼热。在贫穷生活中追求快活的搞笑女人们,吞食霉菌获得灵感的男人,被放入女人处境的漂亮男偶像,被囚禁的章鱼先知。她们看出来了,有些东西不对劲。她们决定,写下来。颜怡颜悦《正常故事》分享+签售会报名正式开启!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五场活动已定档!北京场下周启动!•••北京
11月16日 上午 9:46
其他

乔迪·迪恩 | 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终结?

Dugin)的亚特兰蒂斯(Atlantis)和海伯利亚(Hyperborea)的神话地缘政治。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科技界新反动派的崛起,如PayPal的亿万富翁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11月15日 上午 6:41
其他

活动预告丨王智涵×赵松×林子人×王玥:诺奖作家的女性经验史诗: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分享会

“角色们进行着讨论,他们构建着理论、宣扬着教条、贴着标签、归类着一切,有时他们的声音还极具普遍性以及代表性,你随便给他们安个名字都能够成立,例如:道德剧老爹、一本正经先生、我浪故我自由先生、我要爱情和幸福小姐、我必须做一样会一样太太、好女人都到哪里去了先生、人生就是什么都要经历小姐、我革命故我在先生、我们只要解决这个小问题然后大概就会忘了我们不敢直面大问题夫妇……”这是译林出版社最近推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传奇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金色笔记》新版作者序开头的一段话。这部全景式、群像式描绘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风貌的巨著,与此前改版的《野草在歌唱》《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回忆录》等七部小说,以及随笔《特别的猫》、文论《时光噬痕》十部作品组成“莱辛作品”套系,点亮了这位世界级英国女作家的文学星座图。《金色笔记》可说是一份女性视角下的时代观察手记。梁文道称:“《金色笔记》讲的就是现代人自我的命运。”小说原著首次出版于1962年,曾被评论家和媒体奉为“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杰作”“女性解放运动启蒙书”,但莱辛本人并不接受。“文体大爆炸”式的写作手法,和对两性矛盾的透辟观察,让这部作品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不仅不过时,甚至令人感到书中的人和事似曾相识。多丽丝·莱辛生于伊朗,长于非洲津巴布韦,三十岁回到英国开启作家生涯,因此有“植根亚非欧的文学精灵”之称,她一生写下五十余部小说,曾获毛姆文学奖、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等几十项大奖。她在不同文明碰撞的前沿亲历大时代、大事件,拥有多数写作者无法企及的丰富阅历。2007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终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长的女性获奖者,诺奖评委会称赞她“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写作,不仅为20世纪西方社会的思想风貌留下了生动透辟的描摹;还以开创性的手法,将心理分析、哲学思考、社会批判融入作品,探讨性别、种族和文化冲突等核心议题。正如莱辛的英国出版方哈珀·柯林斯的编辑所说:“多丽丝·莱辛的一生是一份给世界文学的礼物。”新版《金色笔记》由具备英国政治学背景的青年学者王智涵担任翻译,是中文世界时隔二十多年来,对这部结构精密复杂的大部头的崭新诠释;为经典的重读、细读提供了新的契机。2024年11月17日(周日),恰逢多丽丝·莱辛逝世11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
11月14日 上午 6:34
其他

小编书评丨燕妮·埃彭贝克:关于时间的疑问

[德]燕妮·埃彭贝克:《时世逝》,李佳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第324页。[11][德]燕妮·埃彭贝克:《时世逝》,李佳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第202页。[12]
11月14日 上午 6:34
其他

三联中读 | 阅读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1世纪初,一本名为《记忆碎片》的书横空出世,腰封上赫然印着: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有大把的书可以读。平展的页面,整齐的切割,把鼻子凑近,嗅一下诱人的芳香。你怎能不幸福得直哼哼?”在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文学、哲学的光芒璀璨耀眼。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发生。90年代,伴随着城市改革,一批都市报开始崭露头角,媒体迎来蓬勃发展。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从诸多媒体中杀出重围,第一年就获8000多订户。又10年过去,中国进入“全民博客”时代。2006年,一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决定创办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刊物,取意“阅读的仓库”,唤作《读库》。在还未上架电商的年份,第一期一炮而红。(这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正是开篇提到的《记忆碎片》的作者。)《编辑部的故事》剧照当时间来到2024,回看过去,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果实还熠熠生辉。20年里,《读库》延续了“摆事实不讲道理”的方针,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至今已连续出了130余本。30年间,《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对新观念、新潮流的敏锐洞察力,秉持“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理念,至今刊行1300余期。今天,两家刊物向你发出联合订阅的邀请——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和我们一起重新遁入阅读,拾取温润的读书情怀,获取持久的、思维激荡的愉悦。1三联与读库,观察时代,回归生活1《三联生活周刊》是谁?一本温暖了国人近30年的读物。在机场书店接连关门的今天,三联却几次卖到脱销。王朔、王小波、朱德庸,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专栏的常客。董卿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订了十年。”作为最受尊敬的周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红板报「读者最爱」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鸣: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倡导有品质的生活。三联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小学生如何社交”到“18岁如何成人”,从“高考:如何重回文理分科?”到“母女关系”,帮你发现未曾被点出的问题,为你提供看问题的高阶视角,助你做出明智的调整与决策。三联为你创造一个难得的深度思考空间。日常生活过于喧嚣,不如向植物学习,看一棵树、一朵云、一朵花,找寻自然的美好。生活充满琐碎,但不必获得琐碎。随三联去马王堆、古埃及、克孜尔,看看那些巧夺天工的奇迹。一位10年的老读者说:「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新老读者对三联「爱的表白」。拥有三联,无须再费心为全家人寻找精神食粮,新闻热点、历史、艺术、文学、哲学、书评、思想、理财、消费、旅游、美食、健康、收藏,包罗万象。每周一期,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多种需求。订阅「三联数字刊」后,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读到全年52期每周新刊。不方便阅读时(如开车、健身、做家务),还可畅听有声版。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读到1995年至今——近30年来超过1300期的周刊典藏内容,相当于拥有了一座知识、文化、新闻的富矿。三联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间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温、追忆。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联“声”与“影”的双重参与,大人与孩子皆能从中学习新知、获得熏陶,实现全家人更有质量的成长。2《读库》是谁?一本连续出版了近20年的Mook(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杂志书”)。豆瓣均分8.1,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是城市中产喜爱的家庭读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边书」。白岩松说,《读库》“读了你就不会后悔”。在纸书与出版业被唱衰的年代,《读库》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突围。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陈晓卿等一批文化牛人自发安利;无意营销,却令不少读者从校园时代到成为职场中坚,一订就是十数年。有一位读龄超过10年的订户说:读库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着救生圈喘口气的时间。像过去买不起书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页一口气读完。主编老六近乎偏执的“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也让《读库》走过近二十年,成为出版界的奇迹。当人们不由自主被卷入互联网直接粗暴的刺激,《读库》在关心500米以内的世界、身边真实的人:《我在郑州跑代驾》:「这个卷出天际的行业,不仅有明面上白热化的竞争,还有暗地里不可告人的手段。」《二本学生毕业后》:「从考上广东F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耻于公开自己二本学生的身份。」当人们困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恐慌之中,它却不慌不忙,将视角从人群拔高到群体,乃至看向了遥远的宇宙之外。《棋盘与网络》:「如何管理聪明的头脑,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天选之子》:「本文试图回答:人类文明是不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微博上,随处可见对《读库》滔滔不绝的「自来水安利」。订阅读库,是全家人定制的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精神盛筵。纪实、历史、电影、音乐、美术、社科、经济、宇宙、科技,无所不包。不断为全家人解锁新认知,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各式好奇心。每两个月出版一册,全年7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写一本书的力气,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事。是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极致融合。今天,三联×读库
11月13日 上午 8:57
其他

洪子诚|三分努力,八分机遇——在2024年6月8日会议上的感言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南方文坛,感谢公众号“南方文坛”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期编辑
11月13日 上午 8:57
其他

新书推荐 | 拉康:每一术语都只是被维系在它与其他术语的拓扑关系之中

译)。本书译者签名版已上架拜德雅微店【现货速发】,欢迎大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微店购阅。感恩大家的支持。今天给大家推送《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书摘(节选自“前言”)。○●○●前
11月12日 上午 7:22
其他

梁钺皓丨年轻人的流浪生存,赛博世界的数字乡愁

熟悉网络文化的人应该知道,近几年里,一种记录流浪生存的视频在各种视频网站上日渐流行开来。其中既有已经坐拥大量粉丝的视频作者,去寻找寄生于烂尾楼和网吧的“大神”,也有流浪者本人在网上开设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赛博文化奇观,它的流行正是青年“丧文化”的副产品。青年观众对这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心理,当然并不单一,除了一种底层奇观带来的精神抚慰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观众坚信他们在这些流浪者和他们的流浪生活里看到了自由与抗争。这种抗争针对的正是日渐严丝合缝、程序固定的现代生活及其伦理,杀心成焚(也即《我曾是一名饲养员:流浪东北的日与夜》作者苍海)的观众中的大多数恐怕都是后者。B站UP主左奇以杀心成焚为原型创作的动画短片
11月11日 上午 6:49
其他

读书新刊丨许淮:华莱士、白兰瓜与食物政治经济学

食物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课题一直在于现代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的控制,农业的发展在资本眼中变成了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大利润的工业计算,农业的这种工业化改造不只促成品种的单一化,也推动着农业逐步变为工业的附庸。作为先锋公司创始人的华莱士是站在资本一边的,而为中国带来白兰瓜的华莱士,则展示了食物政治经济学的另一种可能。如今谁知盘中餐:华莱士、白兰瓜与食物政治经济学文|许准二〇二四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广受关注,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决定美国新“冷战”时代方向的标志性事件。除了全国废奴的林肯、开展新政的罗斯福,美国历史上这样的关键性选举并不多。不过,在一九四八年,“冷战”大幕拉开之时的美国也有过一场总统选举。这次选举没有什么戏剧性,醉心“冷战”的杜鲁门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当时有一位颇为特别的竞争者,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冷战”,主张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曾一度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同路人,还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凯瑟琳·赫本这样的科学和文艺界人士的支持。此君就是亨利·A.华莱士,曾经在罗斯福任内担任过美国农业部长与副总统职务。他立场独特,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位颇为有趣的人物。他跟农业的关系紧密,家族几代都与农业相关,其父亲(亨利·C.华莱士)就是一位成功的农民,也曾经担任农业部长一职。亨利·A.华莱士(来源:wikipedia)这位小华莱士从小对农业感兴趣,是杂交玉米的早期培育者之一。他在一九二六年成立了一家杂交玉米种子公司,这就是后来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先锋”公司,后来经过重组成为现在的杜邦先锋。这家公司的产品早就遍布全球,其玉米种子光在中国就有一百多种被批准,其中在我国广泛播种的“先玉三三五”品种更是曾经引发过争论。华莱士跟中国还有另外一层联系。在“二战”时期,他作为美国副总统访问了苏联,并经西北到达中国。在经过兰州的时候,华莱士将一包美国蜜露瓜种子和其他草种送给了留美出身的甘肃官员张心一。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培育,来自万里之外的甜瓜种子就逐渐变成了后来驰名中外的白兰瓜,取其外表白而培育于兰州之意。在美国过去百年的政治领袖中,华莱士算是一位鲜明的进步派:他支持新政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和平,还同情殖民地的贫苦人民,又信赖新科技能够作为解决种种农村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身体力行地创建了农业科技公司。值得指出的是,华莱士的进步派主张有着内部冲突,这种思路的矛盾在杂交玉米和白兰瓜这两种作物的故事里就部分地反映出来了。同样经过华莱士之手,杂交玉米是跨国企业在中国赚取利润的专利手段,而白兰瓜则成了中国自己的作物,成为惠及大众的普通水果。是什么造成两个华莱士的区别呢?食物本身无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命运不过是反映了该食物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或者说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欧美资本对于农业的重塑,特别是对于品种与技术的干预,我们需要从这个方面入手来理解食物的政治经济学。做了副总统的华莱士在园圃里(来源:wallace.org)从日常生活上说,市场和资本对于食物的很多直观影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比如我们眼下吃的猪肉,不管是最终做成了辣椒炒肉、狮子头,还是锅包肉,基本都来自欧美的少数种类。在一九六〇年的全国调查中,中国仍有超过一百个本土猪种,而到了二〇一〇年,超过九成的猪肉是欧美的三个猪种的后代产出的。在经济的考量里,欧美的白猪数月长成,瘦肉率高,而中国各类本土品种则要以将近一年为生产单位,成长慢,肥肉多。当然,本土品种的特点并不一定是缺点,在过去农户自家喂猪的生产模式下,年猪的供应能够适应当时的肉类消费习惯,肥肉也能提供重要的油脂,而且本土猪平时吃剩饭菜和各种猪草,不用专门购买饲料,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更不必说土猪的肉质可能更好,有更丰富的营养,也更抗病。然而在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农户与猪的紧密关系已经逐渐消失,而土猪的营养和肉质的优点往往只能对应一个小众的细分市场。有着长期本土培育历史的土猪们在过去数十年的竞争中早已败下阵来,被排除出了大众的消费领域。类似的故事,在大豆、肉鸡、奶牛等食物来源上也都已然发生或者在进行中。这种食物品种的快速变化,并不能单纯理解为消费口味变化和各地品种之间的自然竞争导致的后果,这个过程更蕴含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资本对于技术的掌控,以及工业化农业对于传统农业的碾轧。如果追溯更远一些,上述欧美品种也并非西方自古就有,而是在其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就在数百年前,中国的圈养土猪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培育周期短且高产的典范,而欧洲的散养土猪却看起来颇为不经济。在农业愈发商业化的近代,欧洲农民开始不断引入中国的猪种与本土品种交叉培育,形成现代的培育期短的圈养肉猪,这个过程至少持续到了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今世界上的主流猪种就是这样的欧亚品种的后裔。而且在二十世纪的欧美,猪种培育也同样经历了从肥猪到瘦肉猪的持续变化。猪在中国的育种过程,左侧为本土猪,右侧为与欧美猪种选育的后代(来源:cambridge.org)这段品种更迭的历史里,真正关键的一步还不是猪种培育的技术发展,而是欧美农业在资本引导下的变迁。这种改造不仅如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言,产生了英国农业在财产关系意义上的三分法,即土地、资本、雇工,而且如之前所言改变了整个农业的面貌。如同其他任何人类活动所经历的一样,农业的发展在资本和市场的视野里变成了一个单调的工业算术,需要以最快的周转速度、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进而得到最多的利润。就像任何产业一样,无法在这个算术中走在前列的生产者就会在竞争中出局,农业本身的价值和品种的多样性等却难以进入这个算术当中。也就是在这个语境里,品种的培育改良才变得那么迫切。资本对于占有垄断性品种的关切,正如其对于任何垄断专利权的热情一样。如果说品种改良在更漫长的历史里面还属于农业生产者的自发的群体努力,到了现代历史的语境下,品种培育意味着控制与利润,越来越掌握在少数拥有资本和技术的企业手里。欧美资本长期筛选培育出来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在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农业算术里面,同样是正确答案。只要对于农业的市场价值还有所追求的普通农户,也就不得不跟随市场,没有什么选择可言。事实上,农业的这种工业化改造并不只是促成品种的单一化,也推动着农业逐步变为工业的附庸,而农村也随之愈发变为城市的对立面。工业化农业执着于得到最大的产出,这样的算术不考虑生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因素就真的消失了。比如土壤的肥力在密集高强度的作物种植条件下就会衰退,这事实上成为持续获得最大产出的重要制约。如果说在近代以前,农业还主要跟本地消费连接,农民还能用制度化的休耕和本地食物为基础的有机肥来一定程度上弥补土壤肥力的衰减,农村可以没有垃圾;而到了近现代,工业化农业的产出则主要是为了满足远方城市的越来越高强度的需要,不仅农业的产出没法变成本地的有机肥,而且在城市里面,也会最终变成城里人所头疼的垃圾,成为环境公害,危害着城市贫民的健康。这一矛盾是马克思分析生态和城乡矛盾的起点,这方面的思想由美国当代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11月9日 上午 7:38
其他

新书 | 《绘画中的真理》——德里达艺术哲学代表作

然而,谁在看着作者。《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追问摄影和电影的政治后果。别忘了在你眼前,在第一个意义上,有一个复制品。它有赖于一个市场(在市场上面只能命名虚构的混乱),一个政治的、视觉的、技术的工具。本雅明坚持道:在复制技术超越摄影阶段的时刻,一条断裂线、一个新的前线也在穿过整个艺术空间。一个产品所预设的独一性,其样品的唯一-一次-存在〔l'être-une-seule-fois〕,其本真性的价值实际上遭到解构。在艺术中,宗教、崇拜、礼仪、灵晕〔l'aura〕不再隐藏如其所是的政治性。就从那一刻起,即人不仅能够复制人们认为能够区分产品/复制品的作品,也能复制其他的作品,在其中复制破坏了原初的结构(阿达米始终意识到这破坏),“艺术的功能不再建立于一种仪式,而建立于一种另外的实践〔praxis〕:它的基础在于政治”。如果说这场危机与社会主义的起源同时(《关于帝国的十堂课》〔Dix
11月8日 上午 10:12
其他

双十一 | 阅读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1世纪初,一本名为《记忆碎片》的书横空出世,腰封上赫然印着: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有大把的书可以读。平展的页面,整齐的切割,把鼻子凑近,嗅一下诱人的芳香。你怎能不幸福得直哼哼?”在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文学、哲学的光芒璀璨耀眼。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发生。90年代,伴随着城市改革,一批都市报开始崭露头角,媒体迎来蓬勃发展。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从诸多媒体中杀出重围,第一年就获8000多订户。又10年过去,中国进入“全民博客”时代。2006年,一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决定创办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刊物,取意“阅读的仓库”,唤作《读库》。在还未上架电商的年份,第一期一炮而红。(这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正是开篇提到的《记忆碎片》的作者。)《编辑部的故事》剧照当时间来到2024,回看过去,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果实还熠熠生辉。20年里,《读库》延续了“摆事实不讲道理”的方针,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至今已连续出了130余本。30年间,《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对新观念、新潮流的敏锐洞察力,秉持“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理念,至今刊行1300余期。今天,两家刊物向你发出联合订阅的邀请——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和我们一起重新遁入阅读,拾取温润的读书情怀,获取持久的、思维激荡的愉悦。1三联与读库,观察时代,回归生活1《三联生活周刊》是谁?一本温暖了国人近30年的读物。在机场书店接连关门的今天,三联却几次卖到脱销。王朔、王小波、朱德庸,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专栏的常客。董卿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订了十年。”作为最受尊敬的周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红板报「读者最爱」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鸣: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倡导有品质的生活。三联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小学生如何社交”到“18岁如何成人”,从“高考:如何重回文理分科?”到“母女关系”,帮你发现未曾被点出的问题,为你提供看问题的高阶视角,助你做出明智的调整与决策。三联为你创造一个难得的深度思考空间。日常生活过于喧嚣,不如向植物学习,看一棵树、一朵云、一朵花,找寻自然的美好。生活充满琐碎,但不必获得琐碎。随三联去马王堆、古埃及、克孜尔,看看那些巧夺天工的奇迹。一位10年的老读者说:「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新老读者对三联「爱的表白」。拥有三联,无须再费心为全家人寻找精神食粮,新闻热点、历史、艺术、文学、哲学、书评、思想、理财、消费、旅游、美食、健康、收藏,包罗万象。每周一期,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多种需求。订阅「三联数字刊」后,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读到全年52期每周新刊。不方便阅读时(如开车、健身、做家务),还可畅听有声版。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读到1995年至今——近30年来超过1300期的周刊典藏内容,相当于拥有了一座知识、文化、新闻的富矿。三联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间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温、追忆。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联“声”与“影”的双重参与,大人与孩子皆能从中学习新知、获得熏陶,实现全家人更有质量的成长。2《读库》是谁?一本连续出版了近20年的Mook(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杂志书”)。豆瓣均分8.1,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是城市中产喜爱的家庭读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边书」。白岩松说,《读库》“读了你就不会后悔”。在纸书与出版业被唱衰的年代,《读库》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突围。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陈晓卿等一批文化牛人自发安利;无意营销,却令不少读者从校园时代到成为职场中坚,一订就是十数年。有一位读龄超过10年的订户说:读库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着救生圈喘口气的时间。像过去买不起书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页一口气读完。主编老六近乎偏执的“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也让《读库》走过近二十年,成为出版界的奇迹。当人们不由自主被卷入互联网直接粗暴的刺激,《读库》在关心500米以内的世界、身边真实的人:《我在郑州跑代驾》:「这个卷出天际的行业,不仅有明面上白热化的竞争,还有暗地里不可告人的手段。」《二本学生毕业后》:「从考上广东F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耻于公开自己二本学生的身份。」当人们困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恐慌之中,它却不慌不忙,将视角从人群拔高到群体,乃至看向了遥远的宇宙之外。《棋盘与网络》:「如何管理聪明的头脑,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天选之子》:「本文试图回答:人类文明是不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微博上,随处可见对《读库》滔滔不绝的「自来水安利」。订阅读库,是全家人定制的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精神盛筵。纪实、历史、电影、音乐、美术、社科、经济、宇宙、科技,无所不包。不断为全家人解锁新认知,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各式好奇心。每两个月出版一册,全年7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写一本书的力气,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事。是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极致融合。今天,三联×读库
11月8日 上午 10:12
其他

李潇雨丨出走与收编:历史和政治中的庄学本摄影

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收入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少数民族卷·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页。[8]同注[6],第4-100页。[9]
11月6日 上午 9:05
其他

小编书评丨甘甜:爆款书《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的作者拉巴图特又一中译本上市,再谈理性与疯狂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柯洁以0:3负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这一历史性的交锋深刻改写了人类对智能科技的认知图谱。人工智能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技术领域的飞跃,更预示着对传统社会架构乃至人类思维模式的全面革新与重塑。然而,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也悄然唤醒了人们对于潜在现实危机的深切忧虑。作者:
11月5日 下午 7:39
其他

《留学的孩子》译后记 | 留学生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

译者简介展宁,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14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2016年留学美国,现为雪城大学社会学博士资格候选人。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史、中国研究等。2016年,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后,我踏上了赴美读博士的旅程,有幸成为马颖毅教授指导的学生。读博期间,我担任马老师的课程助教,跟随她开展研究项目,近距离接触了马老师的学问和为人。同时,在中美两国经历了不同的大学教育、感受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又在留学期间亲身体会到国际时局变动对留学生的影响,让我在2020年初读此书时,就想把它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幸运的是,四年后,在雅理的推动下,这个愿望得以实现。接下来,我愿意简要分享我个人阅读翻译此书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国内读者有所裨益。一从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留美幼童算起,远渡重洋的留学生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詹天佑、周恩来、鲁迅、胡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璀璨印记的名字,都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学生。可以说,留学生群体不仅肩负了近现代中国向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制度的重任,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主要载体。而要理解本书的内容,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宏观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留学的目的与留学生的类型都有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自费留学的本科生人数快速增长,首次出国的年龄逐渐变小。从2014年起,美国高校的中国本科生入学人数超过研究生入学人数。与此相伴的是中国留学生,或者说,中国人对于西方与自身看法的变化。对于留学生的考察无法脱离这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二个方面是教育的作用。中国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世之语,虽然此“大学”不能完全对应今日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却凸显了教育对文明具有的教化作用;西方同样强调教育对文明的作用,从古希腊将公民教育作为实现城邦正义的必要条件、柏拉图倡导培养“the
11月3日 下午 4:40
其他

陆建宇 | 世界动画如何可能?——渡言《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读后

Author”栏目第二十九期,我们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渡言教授一同讨论其新著《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Animated
11月2日 上午 7:24
其他

联合书单 |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与思想复兴

在二战结束的精神废墟之上,日本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如百科全书式学者加藤周一,大批评家柄谷行人,思想界的一代宗师丸山真男,推动日本战后社会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性的竹内好,“稀世哲学家”鹤见俊辅,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寺田浩明……他们有的如历史学家加藤阳子,在重重压力之下艰难地反思日本的历史、文化、国民性,试图承担战争的责任;有的如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日本进入后现代的大背景下,重绘新的社会蓝图。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既要能对现实世界的脉动做出实时的反应,又要能冷静深思,提出具有深度和体系的理论,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里,我们集合了战后九位日本知识分子与他们的代表作、传记或思想评传,以资镜鉴。本期书单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月2日 上午 7:24
其他

王昕|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艺术作品

✦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艺术作品✦作者:王昕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导读】生成式人工智能标识着“技术可复制性时代”向“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转变,这一变化将重新定义艺术与现实、创作者的关系,当现实世界与天才作者从创作的中心同时退场,艺术的基础和本质也发生了转变。【关键词】技术可创造性
11月1日 上午 10:50
其他

活动预告|李敬泽 x 班宇 x 汪天艾:纵身跃入波拉尼奥的文学宇宙——《在地狱阅览室里》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11月1日(周五)19:00-21:00▏活动地点:PAGEONE五道口店2F▏活动嘉宾:李敬泽
10月31日 下午 12:28
其他

纪念胡续冬 | 沈友友:“他就是那种比生命更大的人”

书写热烈、凌乱、自由、纯真的第三世界美学,重新想象与另一种生活方式贴身联结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文景”,感谢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期编辑|梁汉珍推荐阅读
10月31日 下午 12:28
其他

上海书评 | 卢冶评《无线追凶》——时代目击者:心灵学、无线电与谋杀案

埃里克·拉森著邢玮译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2024年8月出版464页,69.00元✦•✦文︱卢
10月30日 上午 7:11
其他

刘复生丨八十年代与“三恋”

1989年上映的电影《顽主》出现一幕反讽式场景,一对普通市民男女在相亲现场,讨论起俄狄浦斯情结。这表明精神分析理论已经渗入一般城市青年的话语系统。[6]
10月29日 上午 9:40
其他

【讲座回顾】“乐黛云学术讲座”第一讲丨戴锦华:创造庇护所,亦打开一片天空——中国比较文学与乐黛云老师

为纪念乐黛云先生(1931-2024)并发扬光大先生所开创的比较文学事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最近特别创立
10月28日 下午 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