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Caracoles

其他

活动回顾|高峰枫·李晖·杨全强:詹姆斯·伍德的批评——回到生活本身去寻找文学的意义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在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举办的詹姆斯·伍德作品集分享会的文字记录。到场分享的有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高峰枫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职业译者李晖老师,由新行思总编辑杨全强主持。本场活动三位老师从詹姆斯·伍德的人生轨迹、“自由间接体”的概念意涵、小说中的“细节”、学院内与外的文本批评写作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有关伍德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实践的精彩讨论,并在对谈中列举了诸多相关书目、播客与文本细节。本期活动回顾首次出现插图形式的文本选读与文末书单,以供读者朋友们更好地理解三位老师的观点和解读。|活动记录|杨全强: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在单向空间·郎园Station店举行的詹姆斯·伍德作品分享会。我们今天这场分享会主要是围绕着英国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的八部作品。我是今天的串场主持人杨全强,也是伍德作品的出版人。我们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了两位嘉宾,都是北大出身,左边这位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教授高峰枫老师,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博士,多年一直在做外国文学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是西方古典文学和圣经的接受史。右边这位李晖老师也是我的老朋友了。他是北大的翻译博士,以前也帮我们出场谈论过《三只忧伤的老虎》,这次再次邀请李晖老师出山,跟大家聊一聊伍德。詹姆斯·伍德的作品从2015年开始在国内出版,从第一本《小说机杼》到目前的出版物总共8种,像是《小说机杼》已经是第三次出版了。当然,我们每出一个新的版本译者都会做一些特别精细的修订,翻译肯定是一个无止境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还是值得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詹姆斯·伍德。我们这八本书包含了六本批评著作,另外两本是他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亲自下场进行虚构创作。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实际上我们不期待他能成为一个小说大师,不期待他成为一个虚构大师,但是当(一个人)开始进行虚构这件事,(他)对文学的理解可能就跟以前不一样了。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詹姆斯·伍德。伍德于1965年出生,他的家庭出身很好,我所说的“很好”是指知识教养非常好,后来进了剑桥学习,我们都知道那里是现代文学批评的策源地,文学批评最早进入高校就是从剑桥开始的。所以,詹姆斯·伍德也是出自剑桥的文学批评脉络,他毕业之后就在《卫报》(The
11月19日 下午 7:45
其他

詹姆斯·伍德丨掐灭耶稣神性的不仅是科学崛起,也许还有小说崛起

《破格》是詹姆斯·伍德第一部批评集。在这本书中,伍德通过22篇以不同作家为主要对象的文学评论,探讨了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帕慕克说过:“阅读小说的时候,恍如进入梦境。”这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两大特点——“真实”和“虚假”。帕慕克认为,小说艺术依赖于读者“可以同时相信两种矛盾状态的能力”;而在伍德这里,这种”能力“被概括成一种“不尽然”的自由——我们可以相信,但也可以选择不信。这是一种虽类似但有别于宗教的“文学信仰”。本书便以“小说之信”与“宗教之信”为切入点,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出发,探讨了现实与虚构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隐秘关联。《破格》现已上市,欢迎各位读者购阅。今天为大家分享本书的引言。詹姆斯·伍德(James
11月19日 下午 7:45
其他

胡彬彬|民族舞剧《红楼梦》的跨媒介改编与情感表达

江苏大剧院《百场如一!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走过百场,再出发!》,2023年8月27日,https://mp.weixin.qq.com/s/zeEqjKxm8t6nWq5DXZ-F4w。⑫
11月18日 下午 7:37
其他

严海蓉 高明丨乡村振兴应以谁为主体?

导语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战略,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抓手。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谁来带动乡村振兴?《乡村纪事》这本书的作者们扎根基层,以集体调研、集体写作的方式深入研究集体村庄,展示了新世纪以来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7个案例,为当下的乡村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借鉴。本文是《乡村纪事》这本书的序言,主要结合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向我们阐释了1)为什么乡村振兴的龙头是村集体,而不是政府、个体农户或者资本;2)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集体组织者如何带动村民突破长期的分散惯性和阻力,由分到合,从零到一。7个集体经济案例虽然在产业基础、发展过程、发展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但调研发现,只有付出逆市场化的努力,提供新的公共性能量,创造“合”的条件,才能带动群众,让村民们逐步脱离“分”的惯性,创造新的集体经济。本文删减版刊载于《经济导刊》2021年第10期。作者|严海蓉
11月17日 下午 8:49
其他

活动预告 | 颜怡颜悦《正常故事》分享+签售会报名正式开启!

房间挤满了野心勃勃的粉色女人,美洲鼓的鼓点震碎“太阳”,做出自我宣言的女神机器人,不锈钢手指为你挡下灼热。在贫穷生活中追求快活的搞笑女人们,吞食霉菌获得灵感的男人,被放入女人处境的漂亮男偶像,被囚禁的章鱼先知。她们看出来了,有些东西不对劲。她们决定,写下来。颜怡颜悦《正常故事》分享+签售会报名正式开启!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五场活动已定档!北京场下周启动!•••北京
11月16日 上午 9:46
其他

新书推荐|《性别打结》:被卷入“父权制”及其文化意味着什么?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性别打结》这本书会让我们思考当下中国的一些争论。我们大概会很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争论中忽略的一个很核心的问题:男人与女人并没有共同体意识。
11月16日 上午 9:46
其他

乔迪·迪恩 | 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终结?

Dugin)的亚特兰蒂斯(Atlantis)和海伯利亚(Hyperborea)的神话地缘政治。我们还可以注意到科技界新反动派的崛起,如PayPal的亿万富翁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11月15日 上午 6:41
其他

活动预告丨王智涵×赵松×林子人×王玥:诺奖作家的女性经验史诗: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分享会

“角色们进行着讨论,他们构建着理论、宣扬着教条、贴着标签、归类着一切,有时他们的声音还极具普遍性以及代表性,你随便给他们安个名字都能够成立,例如:道德剧老爹、一本正经先生、我浪故我自由先生、我要爱情和幸福小姐、我必须做一样会一样太太、好女人都到哪里去了先生、人生就是什么都要经历小姐、我革命故我在先生、我们只要解决这个小问题然后大概就会忘了我们不敢直面大问题夫妇……”这是译林出版社最近推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传奇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金色笔记》新版作者序开头的一段话。这部全景式、群像式描绘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社会风貌的巨著,与此前改版的《野草在歌唱》《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回忆录》等七部小说,以及随笔《特别的猫》、文论《时光噬痕》十部作品组成“莱辛作品”套系,点亮了这位世界级英国女作家的文学星座图。《金色笔记》可说是一份女性视角下的时代观察手记。梁文道称:“《金色笔记》讲的就是现代人自我的命运。”小说原著首次出版于1962年,曾被评论家和媒体奉为“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杰作”“女性解放运动启蒙书”,但莱辛本人并不接受。“文体大爆炸”式的写作手法,和对两性矛盾的透辟观察,让这部作品在六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不仅不过时,甚至令人感到书中的人和事似曾相识。多丽丝·莱辛生于伊朗,长于非洲津巴布韦,三十岁回到英国开启作家生涯,因此有“植根亚非欧的文学精灵”之称,她一生写下五十余部小说,曾获毛姆文学奖、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等几十项大奖。她在不同文明碰撞的前沿亲历大时代、大事件,拥有多数写作者无法企及的丰富阅历。2007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终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项史上最年长的女性获奖者,诺奖评委会称赞她“改变了我们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写作,不仅为20世纪西方社会的思想风貌留下了生动透辟的描摹;还以开创性的手法,将心理分析、哲学思考、社会批判融入作品,探讨性别、种族和文化冲突等核心议题。正如莱辛的英国出版方哈珀·柯林斯的编辑所说:“多丽丝·莱辛的一生是一份给世界文学的礼物。”新版《金色笔记》由具备英国政治学背景的青年学者王智涵担任翻译,是中文世界时隔二十多年来,对这部结构精密复杂的大部头的崭新诠释;为经典的重读、细读提供了新的契机。2024年11月17日(周日),恰逢多丽丝·莱辛逝世11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朵云书院(戏剧店)举办
11月14日 上午 6:34
其他

小编书评丨燕妮·埃彭贝克:关于时间的疑问

[德]燕妮·埃彭贝克:《时世逝》,李佳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第324页。[11][德]燕妮·埃彭贝克:《时世逝》,李佳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第202页。[12]
11月14日 上午 6:34
其他

洪子诚|三分努力,八分机遇——在2024年6月8日会议上的感言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南方文坛,感谢公众号“南方文坛”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期编辑
11月13日 上午 8:57
其他

三联中读 | 阅读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1世纪初,一本名为《记忆碎片》的书横空出世,腰封上赫然印着: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有大把的书可以读。平展的页面,整齐的切割,把鼻子凑近,嗅一下诱人的芳香。你怎能不幸福得直哼哼?”在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文学、哲学的光芒璀璨耀眼。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发生。90年代,伴随着城市改革,一批都市报开始崭露头角,媒体迎来蓬勃发展。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从诸多媒体中杀出重围,第一年就获8000多订户。又10年过去,中国进入“全民博客”时代。2006年,一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决定创办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刊物,取意“阅读的仓库”,唤作《读库》。在还未上架电商的年份,第一期一炮而红。(这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正是开篇提到的《记忆碎片》的作者。)《编辑部的故事》剧照当时间来到2024,回看过去,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果实还熠熠生辉。20年里,《读库》延续了“摆事实不讲道理”的方针,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至今已连续出了130余本。30年间,《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对新观念、新潮流的敏锐洞察力,秉持“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理念,至今刊行1300余期。今天,两家刊物向你发出联合订阅的邀请——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和我们一起重新遁入阅读,拾取温润的读书情怀,获取持久的、思维激荡的愉悦。1三联与读库,观察时代,回归生活1《三联生活周刊》是谁?一本温暖了国人近30年的读物。在机场书店接连关门的今天,三联却几次卖到脱销。王朔、王小波、朱德庸,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专栏的常客。董卿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订了十年。”作为最受尊敬的周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红板报「读者最爱」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鸣: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倡导有品质的生活。三联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小学生如何社交”到“18岁如何成人”,从“高考:如何重回文理分科?”到“母女关系”,帮你发现未曾被点出的问题,为你提供看问题的高阶视角,助你做出明智的调整与决策。三联为你创造一个难得的深度思考空间。日常生活过于喧嚣,不如向植物学习,看一棵树、一朵云、一朵花,找寻自然的美好。生活充满琐碎,但不必获得琐碎。随三联去马王堆、古埃及、克孜尔,看看那些巧夺天工的奇迹。一位10年的老读者说:「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新老读者对三联「爱的表白」。拥有三联,无须再费心为全家人寻找精神食粮,新闻热点、历史、艺术、文学、哲学、书评、思想、理财、消费、旅游、美食、健康、收藏,包罗万象。每周一期,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多种需求。订阅「三联数字刊」后,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读到全年52期每周新刊。不方便阅读时(如开车、健身、做家务),还可畅听有声版。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读到1995年至今——近30年来超过1300期的周刊典藏内容,相当于拥有了一座知识、文化、新闻的富矿。三联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间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温、追忆。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联“声”与“影”的双重参与,大人与孩子皆能从中学习新知、获得熏陶,实现全家人更有质量的成长。2《读库》是谁?一本连续出版了近20年的Mook(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杂志书”)。豆瓣均分8.1,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是城市中产喜爱的家庭读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边书」。白岩松说,《读库》“读了你就不会后悔”。在纸书与出版业被唱衰的年代,《读库》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突围。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陈晓卿等一批文化牛人自发安利;无意营销,却令不少读者从校园时代到成为职场中坚,一订就是十数年。有一位读龄超过10年的订户说:读库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着救生圈喘口气的时间。像过去买不起书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页一口气读完。主编老六近乎偏执的“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也让《读库》走过近二十年,成为出版界的奇迹。当人们不由自主被卷入互联网直接粗暴的刺激,《读库》在关心500米以内的世界、身边真实的人:《我在郑州跑代驾》:「这个卷出天际的行业,不仅有明面上白热化的竞争,还有暗地里不可告人的手段。」《二本学生毕业后》:「从考上广东F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耻于公开自己二本学生的身份。」当人们困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恐慌之中,它却不慌不忙,将视角从人群拔高到群体,乃至看向了遥远的宇宙之外。《棋盘与网络》:「如何管理聪明的头脑,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天选之子》:「本文试图回答:人类文明是不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微博上,随处可见对《读库》滔滔不绝的「自来水安利」。订阅读库,是全家人定制的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精神盛筵。纪实、历史、电影、音乐、美术、社科、经济、宇宙、科技,无所不包。不断为全家人解锁新认知,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各式好奇心。每两个月出版一册,全年7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写一本书的力气,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事。是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极致融合。今天,三联×读库
11月13日 上午 8:57
其他

新书推荐 | 拉康:每一术语都只是被维系在它与其他术语的拓扑关系之中

译)。本书译者签名版已上架拜德雅微店【现货速发】,欢迎大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前往微店购阅。感恩大家的支持。今天给大家推送《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书摘(节选自“前言”)。○●○●前
11月12日 上午 7:22
其他

梁钺皓丨年轻人的流浪生存,赛博世界的数字乡愁

熟悉网络文化的人应该知道,近几年里,一种记录流浪生存的视频在各种视频网站上日渐流行开来。其中既有已经坐拥大量粉丝的视频作者,去寻找寄生于烂尾楼和网吧的“大神”,也有流浪者本人在网上开设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赛博文化奇观,它的流行正是青年“丧文化”的副产品。青年观众对这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心理,当然并不单一,除了一种底层奇观带来的精神抚慰之外,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观众坚信他们在这些流浪者和他们的流浪生活里看到了自由与抗争。这种抗争针对的正是日渐严丝合缝、程序固定的现代生活及其伦理,杀心成焚(也即《我曾是一名饲养员:流浪东北的日与夜》作者苍海)的观众中的大多数恐怕都是后者。B站UP主左奇以杀心成焚为原型创作的动画短片
11月11日 上午 6:49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读书新刊丨许淮:华莱士、白兰瓜与食物政治经济学

食物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课题一直在于现代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的控制,农业的发展在资本眼中变成了以最少投入换取最大利润的工业计算,农业的这种工业化改造不只促成品种的单一化,也推动着农业逐步变为工业的附庸。作为先锋公司创始人的华莱士是站在资本一边的,而为中国带来白兰瓜的华莱士,则展示了食物政治经济学的另一种可能。如今谁知盘中餐:华莱士、白兰瓜与食物政治经济学文|许准二〇二四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广受关注,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决定美国新“冷战”时代方向的标志性事件。除了全国废奴的林肯、开展新政的罗斯福,美国历史上这样的关键性选举并不多。不过,在一九四八年,“冷战”大幕拉开之时的美国也有过一场总统选举。这次选举没有什么戏剧性,醉心“冷战”的杜鲁门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当时有一位颇为特别的竞争者,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冷战”,主张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曾一度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同路人,还得到了包括爱因斯坦、凯瑟琳·赫本这样的科学和文艺界人士的支持。此君就是亨利·A.华莱士,曾经在罗斯福任内担任过美国农业部长与副总统职务。他立场独特,是美国政治史上一位颇为有趣的人物。他跟农业的关系紧密,家族几代都与农业相关,其父亲(亨利·C.华莱士)就是一位成功的农民,也曾经担任农业部长一职。亨利·A.华莱士(来源:wikipedia)这位小华莱士从小对农业感兴趣,是杂交玉米的早期培育者之一。他在一九二六年成立了一家杂交玉米种子公司,这就是后来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先锋”公司,后来经过重组成为现在的杜邦先锋。这家公司的产品早就遍布全球,其玉米种子光在中国就有一百多种被批准,其中在我国广泛播种的“先玉三三五”品种更是曾经引发过争论。华莱士跟中国还有另外一层联系。在“二战”时期,他作为美国副总统访问了苏联,并经西北到达中国。在经过兰州的时候,华莱士将一包美国蜜露瓜种子和其他草种送给了留美出身的甘肃官员张心一。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培育,来自万里之外的甜瓜种子就逐渐变成了后来驰名中外的白兰瓜,取其外表白而培育于兰州之意。在美国过去百年的政治领袖中,华莱士算是一位鲜明的进步派:他支持新政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和平,还同情殖民地的贫苦人民,又信赖新科技能够作为解决种种农村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身体力行地创建了农业科技公司。值得指出的是,华莱士的进步派主张有着内部冲突,这种思路的矛盾在杂交玉米和白兰瓜这两种作物的故事里就部分地反映出来了。同样经过华莱士之手,杂交玉米是跨国企业在中国赚取利润的专利手段,而白兰瓜则成了中国自己的作物,成为惠及大众的普通水果。是什么造成两个华莱士的区别呢?食物本身无法选择自己的社会角色,其命运不过是反映了该食物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或者说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欧美资本对于农业的重塑,特别是对于品种与技术的干预,我们需要从这个方面入手来理解食物的政治经济学。做了副总统的华莱士在园圃里(来源:wallace.org)从日常生活上说,市场和资本对于食物的很多直观影响,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比如我们眼下吃的猪肉,不管是最终做成了辣椒炒肉、狮子头,还是锅包肉,基本都来自欧美的少数种类。在一九六〇年的全国调查中,中国仍有超过一百个本土猪种,而到了二〇一〇年,超过九成的猪肉是欧美的三个猪种的后代产出的。在经济的考量里,欧美的白猪数月长成,瘦肉率高,而中国各类本土品种则要以将近一年为生产单位,成长慢,肥肉多。当然,本土品种的特点并不一定是缺点,在过去农户自家喂猪的生产模式下,年猪的供应能够适应当时的肉类消费习惯,肥肉也能提供重要的油脂,而且本土猪平时吃剩饭菜和各种猪草,不用专门购买饲料,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更不必说土猪的肉质可能更好,有更丰富的营养,也更抗病。然而在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农户与猪的紧密关系已经逐渐消失,而土猪的营养和肉质的优点往往只能对应一个小众的细分市场。有着长期本土培育历史的土猪们在过去数十年的竞争中早已败下阵来,被排除出了大众的消费领域。类似的故事,在大豆、肉鸡、奶牛等食物来源上也都已然发生或者在进行中。这种食物品种的快速变化,并不能单纯理解为消费口味变化和各地品种之间的自然竞争导致的后果,这个过程更蕴含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资本对于技术的掌控,以及工业化农业对于传统农业的碾轧。如果追溯更远一些,上述欧美品种也并非西方自古就有,而是在其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培育出来的。就在数百年前,中国的圈养土猪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培育周期短且高产的典范,而欧洲的散养土猪却看起来颇为不经济。在农业愈发商业化的近代,欧洲农民开始不断引入中国的猪种与本土品种交叉培育,形成现代的培育期短的圈养肉猪,这个过程至少持续到了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如今世界上的主流猪种就是这样的欧亚品种的后裔。而且在二十世纪的欧美,猪种培育也同样经历了从肥猪到瘦肉猪的持续变化。猪在中国的育种过程,左侧为本土猪,右侧为与欧美猪种选育的后代(来源:cambridge.org)这段品种更迭的历史里,真正关键的一步还不是猪种培育的技术发展,而是欧美农业在资本引导下的变迁。这种改造不仅如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言,产生了英国农业在财产关系意义上的三分法,即土地、资本、雇工,而且如之前所言改变了整个农业的面貌。如同其他任何人类活动所经历的一样,农业的发展在资本和市场的视野里变成了一个单调的工业算术,需要以最快的周转速度、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进而得到最多的利润。就像任何产业一样,无法在这个算术中走在前列的生产者就会在竞争中出局,农业本身的价值和品种的多样性等却难以进入这个算术当中。也就是在这个语境里,品种的培育改良才变得那么迫切。资本对于占有垄断性品种的关切,正如其对于任何垄断专利权的热情一样。如果说品种改良在更漫长的历史里面还属于农业生产者的自发的群体努力,到了现代历史的语境下,品种培育意味着控制与利润,越来越掌握在少数拥有资本和技术的企业手里。欧美资本长期筛选培育出来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在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农业算术里面,同样是正确答案。只要对于农业的市场价值还有所追求的普通农户,也就不得不跟随市场,没有什么选择可言。事实上,农业的这种工业化改造并不只是促成品种的单一化,也推动着农业逐步变为工业的附庸,而农村也随之愈发变为城市的对立面。工业化农业执着于得到最大的产出,这样的算术不考虑生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态因素就真的消失了。比如土壤的肥力在密集高强度的作物种植条件下就会衰退,这事实上成为持续获得最大产出的重要制约。如果说在近代以前,农业还主要跟本地消费连接,农民还能用制度化的休耕和本地食物为基础的有机肥来一定程度上弥补土壤肥力的衰减,农村可以没有垃圾;而到了近现代,工业化农业的产出则主要是为了满足远方城市的越来越高强度的需要,不仅农业的产出没法变成本地的有机肥,而且在城市里面,也会最终变成城里人所头疼的垃圾,成为环境公害,危害着城市贫民的健康。这一矛盾是马克思分析生态和城乡矛盾的起点,这方面的思想由美国当代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11月9日 上午 7:38
其他

新书 | 《绘画中的真理》——德里达艺术哲学代表作

然而,谁在看着作者。《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追问摄影和电影的政治后果。别忘了在你眼前,在第一个意义上,有一个复制品。它有赖于一个市场(在市场上面只能命名虚构的混乱),一个政治的、视觉的、技术的工具。本雅明坚持道:在复制技术超越摄影阶段的时刻,一条断裂线、一个新的前线也在穿过整个艺术空间。一个产品所预设的独一性,其样品的唯一-一次-存在〔l'être-une-seule-fois〕,其本真性的价值实际上遭到解构。在艺术中,宗教、崇拜、礼仪、灵晕〔l'aura〕不再隐藏如其所是的政治性。就从那一刻起,即人不仅能够复制人们认为能够区分产品/复制品的作品,也能复制其他的作品,在其中复制破坏了原初的结构(阿达米始终意识到这破坏),“艺术的功能不再建立于一种仪式,而建立于一种另外的实践〔praxis〕:它的基础在于政治”。如果说这场危机与社会主义的起源同时(《关于帝国的十堂课》〔Dix
11月8日 上午 10:12
其他

双十一 | 阅读的黄金时代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21世纪初,一本名为《记忆碎片》的书横空出世,腰封上赫然印着: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那年头,海子可以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有大把的书可以读。平展的页面,整齐的切割,把鼻子凑近,嗅一下诱人的芳香。你怎能不幸福得直哼哼?”在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文学、哲学的光芒璀璨耀眼。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发生。90年代,伴随着城市改革,一批都市报开始崭露头角,媒体迎来蓬勃发展。1995年,《三联生活周刊》复刊,从诸多媒体中杀出重围,第一年就获8000多订户。又10年过去,中国进入“全民博客”时代。2006年,一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决定创办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刊物,取意“阅读的仓库”,唤作《读库》。在还未上架电商的年份,第一期一炮而红。(这个叫张立宪的年轻人,正是开篇提到的《记忆碎片》的作者。)《编辑部的故事》剧照当时间来到2024,回看过去,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个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果实还熠熠生辉。20年里,《读库》延续了“摆事实不讲道理”的方针,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至今已连续出了130余本。30年间,《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对新观念、新潮流的敏锐洞察力,秉持“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理念,至今刊行1300余期。今天,两家刊物向你发出联合订阅的邀请——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和我们一起重新遁入阅读,拾取温润的读书情怀,获取持久的、思维激荡的愉悦。1三联与读库,观察时代,回归生活1《三联生活周刊》是谁?一本温暖了国人近30年的读物。在机场书店接连关门的今天,三联却几次卖到脱销。王朔、王小波、朱德庸,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专栏的常客。董卿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订了十年。”作为最受尊敬的周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红板报「读者最爱」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鸣: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倡导有品质的生活。三联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从“小学生如何社交”到“18岁如何成人”,从“高考:如何重回文理分科?”到“母女关系”,帮你发现未曾被点出的问题,为你提供看问题的高阶视角,助你做出明智的调整与决策。三联为你创造一个难得的深度思考空间。日常生活过于喧嚣,不如向植物学习,看一棵树、一朵云、一朵花,找寻自然的美好。生活充满琐碎,但不必获得琐碎。随三联去马王堆、古埃及、克孜尔,看看那些巧夺天工的奇迹。一位10年的老读者说:「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新老读者对三联「爱的表白」。拥有三联,无须再费心为全家人寻找精神食粮,新闻热点、历史、艺术、文学、哲学、书评、思想、理财、消费、旅游、美食、健康、收藏,包罗万象。每周一期,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多种需求。订阅「三联数字刊」后,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读到全年52期每周新刊。不方便阅读时(如开车、健身、做家务),还可畅听有声版。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读到1995年至今——近30年来超过1300期的周刊典藏内容,相当于拥有了一座知识、文化、新闻的富矿。三联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间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温、追忆。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联“声”与“影”的双重参与,大人与孩子皆能从中学习新知、获得熏陶,实现全家人更有质量的成长。2《读库》是谁?一本连续出版了近20年的Mook(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杂志书”)。豆瓣均分8.1,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是城市中产喜爱的家庭读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边书」。白岩松说,《读库》“读了你就不会后悔”。在纸书与出版业被唱衰的年代,《读库》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突围。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陈晓卿等一批文化牛人自发安利;无意营销,却令不少读者从校园时代到成为职场中坚,一订就是十数年。有一位读龄超过10年的订户说:读库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着救生圈喘口气的时间。像过去买不起书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页一口气读完。主编老六近乎偏执的“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也让《读库》走过近二十年,成为出版界的奇迹。当人们不由自主被卷入互联网直接粗暴的刺激,《读库》在关心500米以内的世界、身边真实的人:《我在郑州跑代驾》:「这个卷出天际的行业,不仅有明面上白热化的竞争,还有暗地里不可告人的手段。」《二本学生毕业后》:「从考上广东F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耻于公开自己二本学生的身份。」当人们困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恐慌之中,它却不慌不忙,将视角从人群拔高到群体,乃至看向了遥远的宇宙之外。《棋盘与网络》:「如何管理聪明的头脑,成为知识经济最重要的问题。」《天选之子》:「本文试图回答:人类文明是不是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微博上,随处可见对《读库》滔滔不绝的「自来水安利」。订阅读库,是全家人定制的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精神盛筵。纪实、历史、电影、音乐、美术、社科、经济、宇宙、科技,无所不包。不断为全家人解锁新认知,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各式好奇心。每两个月出版一册,全年7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写一本书的力气,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事。是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极致融合。今天,三联×读库
11月8日 上午 10:12
其他

李潇雨丨出走与收编:历史和政治中的庄学本摄影

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收入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少数民族卷·中,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页。[8]同注[6],第4-100页。[9]
11月6日 上午 9:05
其他

小编书评丨甘甜:爆款书《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的作者拉巴图特又一中译本上市,再谈理性与疯狂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柯洁以0:3负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这一历史性的交锋深刻改写了人类对智能科技的认知图谱。人工智能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技术领域的飞跃,更预示着对传统社会架构乃至人类思维模式的全面革新与重塑。然而,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也悄然唤醒了人们对于潜在现实危机的深切忧虑。作者:
11月5日 下午 7:39
其他

《留学的孩子》译后记 | 留学生雄心与忧虑的双重性

译者简介展宁,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14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2016年留学美国,现为雪城大学社会学博士资格候选人。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史、中国研究等。2016年,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后,我踏上了赴美读博士的旅程,有幸成为马颖毅教授指导的学生。读博期间,我担任马老师的课程助教,跟随她开展研究项目,近距离接触了马老师的学问和为人。同时,在中美两国经历了不同的大学教育、感受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又在留学期间亲身体会到国际时局变动对留学生的影响,让我在2020年初读此书时,就想把它翻译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幸运的是,四年后,在雅理的推动下,这个愿望得以实现。接下来,我愿意简要分享我个人阅读翻译此书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国内读者有所裨益。一从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留美幼童算起,远渡重洋的留学生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詹天佑、周恩来、鲁迅、胡适、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璀璨印记的名字,都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学生。可以说,留学生群体不仅肩负了近现代中国向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制度的重任,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主要载体。而要理解本书的内容,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宏观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留学的目的与留学生的类型都有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21世纪,自费留学的本科生人数快速增长,首次出国的年龄逐渐变小。从2014年起,美国高校的中国本科生入学人数超过研究生入学人数。与此相伴的是中国留学生,或者说,中国人对于西方与自身看法的变化。对于留学生的考察无法脱离这一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二个方面是教育的作用。中国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传世之语,虽然此“大学”不能完全对应今日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却凸显了教育对文明具有的教化作用;西方同样强调教育对文明的作用,从古希腊将公民教育作为实现城邦正义的必要条件、柏拉图倡导培养“the
11月3日 下午 4:40
其他

陆建宇 | 世界动画如何可能?——渡言《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读后

Author”栏目第二十九期,我们请到了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渡言教授一同讨论其新著《动画的相遇:1940至1970年代中国动画的跨界暗流》(Animated
11月2日 上午 7:24
其他

联合书单 | 战后日本的知识分子与思想复兴

在二战结束的精神废墟之上,日本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如百科全书式学者加藤周一,大批评家柄谷行人,思想界的一代宗师丸山真男,推动日本战后社会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性的竹内好,“稀世哲学家”鹤见俊辅,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寺田浩明……他们有的如历史学家加藤阳子,在重重压力之下艰难地反思日本的历史、文化、国民性,试图承担战争的责任;有的如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日本进入后现代的大背景下,重绘新的社会蓝图。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既要能对现实世界的脉动做出实时的反应,又要能冷静深思,提出具有深度和体系的理论,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这里,我们集合了战后九位日本知识分子与他们的代表作、传记或思想评传,以资镜鉴。本期书单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月2日 上午 7:24
其他

王昕|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艺术作品

✦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艺术作品✦作者:王昕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导读】生成式人工智能标识着“技术可复制性时代”向“技术可创造性时代”的转变,这一变化将重新定义艺术与现实、创作者的关系,当现实世界与天才作者从创作的中心同时退场,艺术的基础和本质也发生了转变。【关键词】技术可创造性
11月1日 上午 10:50
其他

活动预告|李敬泽 x 班宇 x 汪天艾:纵身跃入波拉尼奥的文学宇宙——《在地狱阅览室里》新书分享会

▏活动时间:11月1日(周五)19:00-21:00▏活动地点:PAGEONE五道口店2F▏活动嘉宾:李敬泽
10月31日 下午 12:28
其他

纪念胡续冬 | 沈友友:“他就是那种比生命更大的人”

书写热烈、凌乱、自由、纯真的第三世界美学,重新想象与另一种生活方式贴身联结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文景”,感谢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期编辑|梁汉珍推荐阅读
10月31日 下午 12:28
其他

上海书评 | 卢冶评《无线追凶》——时代目击者:心灵学、无线电与谋杀案

埃里克·拉森著邢玮译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2024年8月出版464页,69.00元✦•✦文︱卢
10月30日 上午 7:11
其他

刘复生丨八十年代与“三恋”

1989年上映的电影《顽主》出现一幕反讽式场景,一对普通市民男女在相亲现场,讨论起俄狄浦斯情结。这表明精神分析理论已经渗入一般城市青年的话语系统。[6]
10月29日 上午 9:40
其他

【讲座回顾】“乐黛云学术讲座”第一讲丨戴锦华:创造庇护所,亦打开一片天空——中国比较文学与乐黛云老师

为纪念乐黛云先生(1931-2024)并发扬光大先生所开创的比较文学事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最近特别创立
10月28日 下午 8:43
其他

安爽|以“白话现代主义”为方法:构建电影的另类现代性、全球白话与感知反身视域

访历史的多质时空。用汉森的话说,她的所有理论阐发和电影史研究,都是为了“去理解当下的历史或者作为历史的当下、想象其潜力可能被埋藏在过去的别样未来”[35]。责任编辑:谢阳注释(向上滑动阅览)[1]
10月27日 上午 8:41
其他

上海书评丨李新雨:翻译之为精神分析家的任务

雅克·拉康文︱李新雨无意识只能通过语言的纽结来翻译。——雅克·拉康自弗洛伊德发现无意识以来,精神分析思想的传播及其文献的翻译在历史上就是紧密交织的。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携其弟子荣格访美期间,或许是不满于布里尔(Abraham
10月26日 上午 11:32
其他

新书推荐 | 加藤周一:女性开始书写的理由——从紫式部到韩江,“不被看见”的亚洲女作家

20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花落韩国作家韩江,这是自1901年以来第18位获奖的女性,韩江也成为首位获奖的亚洲女性。在我们为韩江欣喜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在诺贝尔文学奖正式执行的一百多年后,我们才迎来了第一位亚洲女性获奖者。这一场世界文学领域内持续的“视而不见”,似乎正是因为“她们”既是“亚洲”,也是“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这一现象的微小缩影,实际上,即使是《源氏物语》这样公认的由亚洲女性写作的经典,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上也并没有取得其应得的地位。而与这一接受状况形成呼应的,是在其作者紫式部生活的时代,这些有才华的女官还被称作“某某的女儿”,姓名不详。正如日本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加藤周一在其代表作《〈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中所说,“她们正式的地位那么低,可是,脑子那么聪明”。借此,他谈论了平安时代的女性处境与女性写作,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文学风貌。点击图片
10月26日 上午 11:32
其他

播客|「重启试试」第14期 滕威·刘盟赟——脱口秀风云再起:历史、现实与它的悲喜剧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本期节目提到的综艺作品:《康熙来了》《奇葩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欢乐喜剧人》《今晚80后脱口秀》🎭话题①
10月24日 上午 8:29
其他

上海书评 | 王洪喆:重访卢德歌谣:活劳动的未来主义

57-70)。在当时,捣毁机器、散播恐吓信和传单,都成为将分散各地的纺织工人“编织”在一起的框架性(framing)活动。换句话说,纺织工人捣毁框架织袜机(Stocking
10月20日 下午 2:49
其他

胡彬彬|从“社会摇”到“科目三”——媒介考古中的舞蹈及其社会流变

网址:https://weibo.com/2312920530/B8e9Zy1mq?refer_flag=1001030103_(发布日期:2014年6月9日;访问日期:2024年1月25日)[
10月13日 下午 12:14
其他

小编书评 | 朱桐萱:《耶鲁需要女性》:BB枪能否与坦克抗衡?

1968年,金曼·布鲁斯特发布男女同校声明,终结了耶鲁大学长达268年的男校历史,打响了驱散美国顶尖大学男女同校禁忌的第一枪。到1973年,绝大多数精英全男性校园走向了男女同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第一批进入“男校”的女学生的声音失落了,这段历史的锋利边缘被磨钝,留下的是一个立刻实现男女平等的美化版传说,好像把这些男人村庄变成女性也能得到平等对待的地方,只需轻轻按下招生开关。然而,那并不是实际情况。“问问耶鲁女性吧。她们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故事可讲。”安妮·加德纳·珀金斯,美国历史与高等教育领域学者、作家,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珀金斯在52岁时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为完成高等教育史的课程论文,她决定讲述1969年到达耶鲁的第一批女学生的故事。珀金斯在耶鲁档案馆翻阅了成百上千篇旧报道,面谈和采访了42位毕业于耶鲁的优秀女性,积累了成千上万页笔记,最终成就了这一部生动的口述史。《耶鲁需要女性》,不同于其他书写藤校男女同校历史的专著,比起关注让女人进入校园的决定如何做出,它更着意在美国妇女运动、黑人权力运动刚刚兴起的背景下,第一批进入耶鲁的女生在“全男性系统”中,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和压迫,她们又如何“以少战多”,进行一系列愚公移山式的反抗斗争。珀金斯用令人倍感亲切的口吻,将这段独特的历史娓娓道来。珀金斯从“男校”耶鲁的骚动讲起——男女同校周运动、藤校间的招生竞争、普林斯顿关于男女同校研究报告,各种因素都殷切呼唤着耶鲁第一批女学生的到来。然而这不意味着女性的才华和智慧为耶鲁所需要,相反,女性仅仅是作为吸引男性生源的筹码而被需要。第一批女学生入学耶鲁的欣喜很快被接踵而至的性别打击稀释殆尽。女孩们被耶鲁课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拒之门外:耶鲁不提供任何女子竞技运动,“女子健身”课程除外——即男子健身课程的注水版;啦啦队拒绝“女孩风格”,要求成员掌握富有男子气概的倒立、叠罗汉和前滚翻;威芬普夫斯合唱团的成员称“让女孩参与合唱会把声音变得低劣”;行进乐队的小伙子们告诉指挥,他们不想让任何女孩跟他们一起行进。耶鲁为这些“女性先锋者”打开了一个缺口以供进入,但并未消除或试图消除这个由男性主导的机构中无处不在的性别隔膜。更糟糕的是,女孩在耶鲁连最基本的安全问题都远远无法得到保障。醉汉可以造访夜晚的学院,色狼能够入侵未上锁的女生浴室,教授利用职权性骚扰甚至强奸女学生,反堕胎禁令站在被强奸、轮奸而怀孕的女生的对立面。而受到伤害的女生无处求援,求援将会冒着极大的被视作撒谎者或败坏名声的风险。“好女孩不讲述她们身上发生的事。”类似的“滥信条”造成了被侵害女生的集体失语。而校方顺理成章的声称并未听到女生的呼救,也就无需对安保系统进行完善。无论是学生社团将女孩拒之门外,抑或是针对女生的安保措施漏洞百出,都显示出耶鲁在无奈作出男女同校决策后,并没有真正做好迎接女孩入学的准备,而这也决定了女孩在耶鲁被边缘化的命运。另一方面,耶鲁虽自称已实行男女同校,但本科生中男生的占比高达87%,高度倾斜的比例又导致了女孩们在耶鲁的“中心化”。作为学校里的少数群体,她们被迫接受着耶鲁男性的凝视和评价,应付繁忙的、“非情愿”的约会和性交邀请。每个女生都会遭遇持续的引人注目,能够“消失”的权利被剥夺,时刻生活在男性令人极为不适的关注之中。“无一例外,每次我坐下来写论文或者阅读,电话就会响起。”回应这种关注挤压了女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致无暇顾及学业和私人生活。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干扰,关注里还含有一种令人不快的特质:除了一直被观察、评判之外,如果你不是特别美,可能还会被认为“有待改进”。耶鲁女孩被带有评判性质的视线所包围,久久不能脱身。“中心化”和“边缘化”的矛盾感受共同塑造了第一批女生在耶鲁的灾难性体验,为了争取与男性相同的平等待遇,捍卫自己作为女性应有的尊严和隐私,女孩们不得不集结力量奋起反抗。男女同校委员会成员亚历克这样比喻在耶鲁争取女性权益的困难程度:“对着一辆坦克,却只有一把BB枪。一切看起来都如此徒劳和无望。”然而在反越战行动、黑人种族运动、美国妇女运动等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女性主义者的力量确能令看似刀枪不入的“坦克”为之动摇。杰出的耶鲁女性在不断将改变现状的决心付诸行动——姬特用强硬的吹奏实力在与男性乐手的比拼中连胜三个月,打破了行进乐队单性化的惯例;贝蒂顶着被停学的风险,参加学生争取民主组织的静坐抗议;萨雷尔夫妇推动开设了人类性学课程,解决性解放氛围下年轻男女的性困扰;玛格丽特召集了促进耶鲁进步男女会,在重要校友午宴上举起“终止女性压迫”和“女性站起来”的抗议牌;贝蒂和姬特成立了耶鲁姐妹会,凝聚起耶鲁女生的集体力量;教职工汤姆森和约翰逊扛着被耶鲁停职的压力,上书申请增加女生招生名额;校长特别助理埃尔加·沃瑟曼,持续为保障耶鲁女生人身安全、开设女性课程和打破招生性别限额而奔走,直至被耶鲁停职。女性主义者们的BB枪子弹,于1972年,成功将象征着男权压迫的“坦克”击打出一处凹陷:耶鲁集团投票废除了影响耶鲁男女同校前四年状态的性别限额,采取能力者优先的招生方式,更多不输须眉的杰出女性得到进入这所顶尖学府的机会,耶鲁正式走向政策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耶鲁女生将严丝合缝的男性至上的“常春藤规则”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裂隙,她们五年间锲而不舍的战斗成果也极有力地说明了,BB枪的确可与坦克一战。自“二百六十八年的男校”开始,至取得初步胜利的“移山之日”,第一批耶鲁女性汗泪交加的抗争史暂时告一段落。(点击图片即可购买)《耶鲁需要女性》[美]安妮·加德纳·珀金斯
10月12日 上午 7:50
其他

访谈丨《收获》编辑吴越·韩国作家韩江:韩国文学的崛起,也许正从韩江获奖的这个时刻开始加速了

原编者按: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学院宣布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韩国作家韩江。本文节选自《收获》杂志编辑吴越的作品《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吴越采访了韩江,请她分享了《玄鹿》《素食者》等作品的创作故事。《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书封(点击图书跳转购买链接)《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是《收获》杂志编辑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深度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部分收录了对当代中国青年作家、文坛泰斗、外国文学大师、非虚构作者的一对一访谈和评论,最后一部分则是作者自己的非虚构写作尝试。相较于韩国流行文化,韩国文学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无论从普遍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韩国文学都是一种‘升华痛苦’的文学。”通过阅读、访谈,吴越以新闻人的切实与严谨描述出韩国作家在时代进程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发生的转变,在流动和行走中勾勒出变化的图景。通过记录不同的故事与人,本书也试图为时代留下个体角度的声音与线条。吴越残酷的花:韩国当代文学印象2013冬季,以首尔为半径的文学发现缘起2013年底,上海,在一个中韩女作家交流的场合,我与韩国文学翻译院的一位女主管交谈时,轻微感叹:韩国流行文化、娱乐明星和影视作品早已渗透到中国,可为什么在中国几乎看不到现当代韩国小说?她上了心,回去便发邮件问我有没有兴趣去韩国走一趟。我回邮件说:韩国作家中,我只知道诗人高银,如果能采访到他,我就来。高银之外,还想采访的人选有:七〇后、八〇后代表作家、影视编剧、能够为我梳理韩国文学史的学者。2013年12月10日,我踏上了韩国当代文学之旅,口袋里装着这样一份拜访名单: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高银;2005年度李箱文学奖得主、作家韩江;2009年度李箱文学奖得主、作家金洐洙;第十届文学村小说奖得主、作家与电影编剧千明官;西江大学国文系教授禹灿济。玄鹿这是我第二次前往首尔。2008年5月,应“首尔文化节”(Hi!
10月11日 上午 12:10
其他

会议预告 | “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国际学术会议

“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海通以来,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二十世纪中华传统文明的新生过程中,翻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翻译”不仅指语言交际、文本、思想、艺术在不同媒介中的跨语际转换,还包括政治外交文书、人员的往还,诸种社会制度的借鉴与建设等等有关器物、信息、观念、行动的接触与流转。有鉴于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于2024年10月12-13日举办“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时间2024年10月12-13日地点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议程安排参会学者(按姓名音序排列)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清风学社”。感谢授权海螺转载。本期编辑/戴静雯推荐阅读译文
10月11日 上午 12:10
其他

讲座预告 | 特朗普、右翼民粹主义与美国的劳工贵族

Countries》等。同时,伊曼纽尔·奈斯也是一名著名的是劳工活动家,曾与印度、南部非洲、东亚和东南亚的主要劳工活动家合作。1990年,他创立了纽约失业者委员会。2001
10月10日 下午 5:27
其他

新书推荐 |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学术总指导钱乘旦教授北大讲稿出版

苹果推荐阅读好书再版丨期待已久的《涉渡之舟》再版!戴锦华教授解读80年代女性文学胡亮宇
10月10日 下午 5:27
其他

活动回顾丨田艺苗、林志猛、成玮、毛尖等谈刀郎:时代的“刀”

2024年10月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远读批评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协办的“向东两万六千里:一起谈刀郎”活动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作曲博士、音乐作家田艺苗,古典学学者、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古代文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成玮作为受邀嘉宾,对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锐杰、澎湃新闻记者丁雄飞。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罗萌主持。去年7月,刀郎携新专辑《山歌寥哉》重回大众视野,掀起现象级的反响。沉寂十年后归来,刀郎唱响了“山歌”,构建了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的二度雕塑创作。今年8月30日,他在四川资中举办“山歌响起的地方”线上演唱会,吸引了五千四百万人于线上观看,获赞七点一亿。9月以来,他开始在成都、广州、南京、澳门举办同主题巡回演唱会。正值刀郎广州演唱会期间,六位与谈人围绕刀郎及其音乐,着眼“山歌”里的文学与哲学、艺术与宗教,分享了各自的观点。HELLO
10月9日 上午 7:56
其他

活动回顾|另一种乌托邦主义——柄谷行人《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分享会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京中间美术馆,作者李祉彦“2024年9月1日,在“夜校”展览的最后一天,中间美术馆邀请《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一书译者吉琛佳来到展览现场进行新书试读分享会,通过“文学的终结”、“历史的反复”与“另一种乌托邦主义”这三个主题,与听众分享这本近期出版的译作,探讨柄谷行人对于冷战结束之后“历史终结”时期的根本性思考。该书的11篇晓畅通达的讲演是对90年代后柄谷行人理论工作的介绍性文本,为读者了解柄谷的思想转向提供了索引和入门。左右滑动,查看更多01文学的终结吉琛佳老师从柄谷行人的思想转折入手,解释柄谷行人何以提出“文学终结”的论断。进入90年代后,柄谷行人表明自己“不再是文学性、批评性的了,而变得更为哲学化、理论化”①。要解释这一转折,首先要回到90年代之前柄谷的文学批评工作与当时的思想潮流。柄谷的文学批评宗旨在于揭示被当前观念框架所遮蔽的认识,重新发现那些受限于理论体系的可能性。柄谷参与了日本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借助法国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批判和解构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秩序,寻找“两极”之外的第三种可能性。而来到冷战结束的90年代后,压迫性的话语结构消失,“宏大叙事终焉”,使得批评的工作失去了对象。文学文本不再承载道德任务,文学批评失却了整体性的社会意义。柄谷行人在《现代文学的终结》中分析了现代小说如何与形塑民族观念的需要脱钩而失去了中心地位。民族共同体不再建构于文学基础之上,同时文学也不再承载求知与道德的严肃任务,文学作品变得娱乐化、商业化。这便解释了柄谷为何离开文学领域、更深入地投身社会运动的原因。而在《秋幸或幸德秋水》中,柄谷行人梳理了文学家与实际参与社会斗争的实践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合作,追溯了日本现代文学的两种谱系:一种为北村透谷所代表,在与社会产生激烈冲突中转向文学想象力的内在性,用内在的观念世界来反转外在现实;而另一种谱系则朝向了不同的方向:以坪内逍遥、国木田独步为代表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拒斥政治理想,消解了自由民权运动的理念。这般消极的态度显然无法对现存的政治构成抵抗,甚至从旁支持了帝国主义,纵容了现实中的弱肉强食状态。坪内逍遥的论断并不是陈年往事,“有一阵子人们曾经齐声主张:社会主义只是一种老套的想法,只是一种叙事罢了。所有的历史概念全都是一种幻觉。这便是后现代主义。”②后现代主义的那种对宏大叙事的反讽,再度将当前的时代导向停滞与虚无。02历史的反复吉老师由此引入了柄谷行人对“历史的反复”的阐释。柄谷行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重商主义(1750-1810)、自由主义(1810-1870)、帝国主义(1870-1930)、晚期资本主义(1930-1990)和新自由主义(1990~)。在一般认识中,这是一种线性的历史发展过程,然而柄谷行人指出,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推进,这一历史存在着制度性的反复。随着霸权国家的不断更替,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贯穿始终:自由主义式与帝国主义式。当某个霸权国家形成稳固地位,便会催生自由主义式的资本主义;而当有新的霸权国家出现、旧霸主受到挑战,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式的资本主义。从这样周期性的视角出发,便能看到明治20年代(19世纪末)与当前的相似之处:“在1990年之后渐趋壮大的新自由主义并非是自由主义性质的,而是一种帝国主义。因此,它更应该被称为新帝国主义才对。”③柄谷行人对冷战之后的世界形势的新认识,推动着他改变批判方式与思想风格:“现在我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一种积极的立场,与资本和国家的运动展开积极的抗争。”④
10月8日 下午 7:48
其他

新书店 | 你好哇,这里是王小波书店

你好哇!我们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王小波主题书店,经过了李银河老师的授权。1997年春天,书店的发起人在北京京郊昌平的一家小书店,偶遇了花城出版社刚出版的王小波作品《黄金时代》,自此,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这本《黄金时代》随着一次次搬家随身辗转,常读常新,影响至今。这也是这家书店的源起:向一代青年的精神导师王小波致敬。所以和一般独立书店不同,王小波书店不止是理想的化身、文化的容器、经营的场所,还是王小波的纪念馆。成立之初,我们曾在豆瓣超过15万人的王小波书迷聚集地发帖征集店名,综合大家的意见,书店主名确立为《我的精神家园》,副名《王小波书店》。从潮起潮落的钱塘江南岸,到西接西湖、闹中取静杭州市区,我们缓慢地搭建、充实一家书店。9年时间,这里好像终于能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精神家园了。也是时候正式地介绍一次,我们是一家怎样的书店?一家王小波的纪念馆在王小波书店,有三十多年来、各个版本的王小波作品,有关于他的报刊、杂志和纪念收藏,有王小波各个时期的生活照片。我们搜罗了他欣赏的作家——罗素、卡尔维诺、杜拉斯......欢迎你来,在书店寻找小波的痕迹,从一面墙,一本书,到一句话,乃至一张小票。“祝你今天愉快,明天的愉快留给我明天祝福。”一间有所坚持的纯书店以王小波为坐标,我们扩充了更多人文社科、哲学历史以及艺术类书籍等。“真诚、智慧、有趣、自由”的精神,是我们的选书坚持。一场从王小波开始,又不止于王小波的精神漫游由此开始。一个真诚的树洞书店准备了一个不被打扰的角落,一张小书桌,一沓信纸,一支笔。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留下一封手写信,像对一个老朋友倾诉那样,和心里的王小波聊聊天,共享经历、故事和时间。
10月7日 上午 8:06
其他

书评丨李博文:世界上为何还有人挨饿?食物分配体系的政治经济结构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前两年,平均每年因新冠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在665万至830万之间,这一估计的上限接近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3年所估计的每年因饥饿而死亡的900万人次。尽管在2003年后的十年内,全球饥饿人口有所减少(部分由于直接死亡),但在2014年后这一数字又重回上升趋势,在后新冠时代重回了超过800万的水平。饥饿一直是地球上的头号健康问题,但却很少能构成重大国际公共卫生事件。实际上,如今世界粮食产量几乎可以养活两倍的世界人口,饥饿问题并非无法解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中留下了一句被广泛引用的评论:“饥饿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而非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足够的食物。”尽管森在书中将饥饿问题表述为复杂的权利关系(entitlement
10月7日 上午 8:06
其他

直播预告|向东两万六千里:一起谈刀郎

向东两万六千里:一起谈刀郎简介22年前的第一场雪柔情万种,还依稀在记忆的风中飘曳。逝去的年华充满了跌宕起伏,登上高峰又旋即跌落低谷。命运就像不受自己控制的风筝,却又坚韧地等待雪山之巅温暖的春天。即便流浪在戈壁,看尽大漠孤烟、人间冷暖,却也甘受风吹雨打,静候三千年的成长,待到彼岸花开。沉寂10年后归来,刀郎唱响了“山歌”。无论山歌描绘的是仙境还是鬼域,刀郎真正想展现的是人间百态:男女、善恶、强弱、正义与不义、理想与现实、悲剧与喜剧。这就是“人类的根本问题”,是纤夫般命运的哀歌与颂歌的交响。尽管生命的旅程中难免要穿恶浪、踏险滩,面对命运的各种不公和磨难,但在如如不动中不生嗔恨,便能飞越万重山,领略无限的风光。刀郎多重复调的“山歌”里有文学和哲学,有宗教和艺术,中西合璧,古今融通。在生命的艰辛和隐忍中,始终关切着世人的悲苦,却又不忘拥抱那最亮的光和爱,锻造最高贵的灵魂……时间2024年10月6日(周日)19:30-21:00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远读批评中心协办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嘉宾田艺苗作曲博士音乐作家林志猛古典学者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成
10月6日 上午 10:47
其他

齐泽克|超越凡尘:悼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年轻人因为绝望,所以认同巴勒斯坦人译文丨斯拉沃热·齐泽克:《安·兰德的现实性》(2002)译文︱齐泽克:数字神
10月6日 上午 10:47
其他

纪念 | 伊格尔顿忆杰姆逊:他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化批评家

特里·伊格尔顿伊格尔顿忆杰姆逊:他把“见鬼”挂在嘴边,爱吃海陆双拼[英]特里·伊格尔顿/文丁雄飞/译我第一次见到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在1976年。当时,他邀请我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给他的研究生上课。在此之前,我只因他五年前出版的惊艳之作《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arxism
10月5日 上午 8:16
其他

纪念|杰姆逊:拉康式乌托邦大师

纪念杰姆逊:拉康式乌托邦大师伊希克·巴恩斯·费达纳|制作李新雨|翻译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中文名詹明信),文化理论的巍峨巨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他给我们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他的大量著作,而且还有他的整个概念大厦。由此,我们便可以来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的那些不可能张力。正如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在这里插入齐泽克式的插科打诨那样,他的死亡也讽刺性地重新唤起了“乌托邦”视域的“历史时间”的问题本身,这个问题终其一生都在困扰他的思想。当然,杰姆逊最为著名的格言,便是“想象世界末日比想象资本主义的末日更容易”,这项声明在其本质上便携带着一个拉康式的内核。我们在这里处理的事情,不是一种经验性的限制,而是一种结构性的限制。资本主义即是现代世界的“实在”,它是对欲望进行组织的东西,但在其自身的淫秽享乐中,它也是不允许出现任何一致性选替方案的东西。詹姆逊的“乌托邦”,不是在试图逃离此种实在,而是在试图穿越其幻想,从而超越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结构的那些“意识形态坐标”来思考。在其2006年的《美国乌托邦:二元权力与世界军队》一书中,杰姆逊提出了他自己的挑衅性见解,一种围绕着两种主要体制来进行组织的社会:其一是“世界军队”(UA),其二是“精神分析安置所”(PPB)。在这里,杰姆逊重新引入了马克思在“下层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区分,他将前者指派给世界军队,而将后者指派给精神分析安置所。但这一提议的真正激进性,正如伊希克·巴恩斯·费达纳所出色地指出的那样,却在于它如何暗中上演了拉康式四大话语中的“主人话语”与“分析家话语”。我们必须把杰姆逊的“世界军队”理解为不仅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工具,但也是一种主人话语的体现。拉康提醒我们说,这种主人话语从根本上就是关乎于结构欲望的话语:“主人”给主体提供了其在“象征秩序”中的方向,正是主人在定义社会关系中的各个函项,但他也必须压制其自身的真理,以便来维持控制。杰姆逊的军队就是这种结构性力量的体制化,它塑造并重新引导了劳动、时间与资源,以便来稳定社会。然而,这里也存在着一个转折。这支军队的真相,根据杰姆逊的说法,也是一场规模庞大的群体治疗,是国家衰落成了治疗性的集体反应。这难道不正是主人话语的癔症性时刻吗?在这个时刻上,主人被迫要面对其自身未能完成其“象征性授权”的失败乃至国家的衰退。这种假设自我牺牲的终极行动,不仅暴露出了主人在“总体化能力”上的局限,也还揭示出了居于其核心的“分裂性主体”。因而,我们便遭遇了詹姆逊式乌托邦的悖论:主人仍然掌握着权力,但却只有通过执行其“自取灭亡”的仪式才能继续掌权。然后,是“精神分析安置所”(PPB),这个名称应该立刻敲响拉康派的警钟。PPB是杰姆逊的象征性分析家,它负责管理“上层建筑”、“文化空间”、“意识形态”与“主体享乐”。但如果分析家在那里是为了向主体提供真理呢?杰姆逊更进一步地说:精神分析安置所(PPB)联合于庞大而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不仅是在分析主体的各个主题,而且也给主体安置并指派了他们各自的角色、职责与命运。它是拉康式“圣状”的一种体制化版本,是将主体与其自身的独特性症状绑定起来的一个精确“缝合点”。然而,这种结构,就像主人话语一样,也是不完整的。因为奠定PPB的知识,根据杰姆逊的说法,便在于处理就业和治疗的计算复杂性与大数据算法的真理。正是在这一点上,分析家被其自身对机器知识的依赖所摧毁,也是在这一点上,人类主体性与计算机逻辑之间的缺口本身便揭示出了当分析家变成一套算法时所发生的事情:此时,主体面对的是“大他者知识”的淫秽核心,一种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的人工智能。因而,我们便在杰姆逊的乌托邦之梦的核心再次遭遇了一种无法解决的张力。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毕生工作都是在试图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但他却并非在天真的意义上仅仅幻想着一套不同的经济学体系。他的乌托邦是一个沉浸在拉康式“实在”中的乌托邦。他明白,资本主义的任何真正的终结,都首先要求着对于欲望本身进行一种根本性的重新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姆逊便不是在“启蒙理性”传统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中的一位乌托邦思想家。他是在精神分析意义上的一名乌托邦主义者。他明白,资本主义的终结只能经由主体的终结而出现,正如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那样。因此,在哀悼杰姆逊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承认,他给我们留下的是继续这项“不可能工作”的任务,亦即:“穿越幻想”。资本主义的末日不会是朝向更大理性或自由的一种平滑的进展;它将是迫使我们面对我们自身欲望之限度的一种创伤性断裂。而在终极的齐泽克式扭曲中,或许杰姆逊的死亡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历史性关头的信号。当大师丢下我们而离去的时候,我们就像他的世界军队中的士兵一样,卷入了对我们的集体性“政治无意识”的永无休止的治疗。再见,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这项工作又要再度开始了!
10月5日 上午 8:16
其他

好书再版丨期待已久的《涉渡之舟》再版!戴锦华教授解读80年代女性文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0月《浮出历史地表》姐妹篇戴锦华老师解读80年代女性文学-END-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阅读培文”,感谢公众号“阅读培文”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本期编辑
10月4日 上午 9:14
其他

姜瑀 | 再造“传统”:现代中国的母职话语与母亲形象

摘要:在日常语境中,怀着无私的爱含辛茹苦地将儿女抚养长大的母亲通常被视为一种传统的形象,然而此种传统母亲形象实际上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现代母亲的复杂互动之中。儒家宗法制家族伦理推崇的“父权母亲”以“寡”和“教”为主要特征。晚清以来在科学话语和情感型家庭伦理的主导之下,对儿童抚养和教育以及家务劳动的事必躬亲进入母职范畴,“主妇母亲”成为理想典范。然而,“主妇母亲”与“新女性”“新家庭”在事实和叙事层面均构成矛盾,影片《神女》将“新”“旧”置于“神女”一身,小说《寒夜》则设置了“新”“旧”两位母亲互为映衬。最终怀揣着“爱”又付出“苦”的理想母亲在新旧交织的家庭叙事之中成为“传统”的想象。一、引言在日常语境中,“贤妻良母”通常被指认为一种传统的女性形象,其中的“良母”具有两种突出的特征:一为“爱”,一为“苦”,即母亲对儿女怀着无私无我的深沉爱意,含辛茹苦地将儿女抚养成人。这样的想象,恰好对应女性主义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母职”和“母爱”。至高的无私性,是母爱区别于其他情感的核心特征;苦,则指向履行母职所付出的精力和体力。“母职”至迟在20世纪初期已经被讨论,但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波女性主义时方成为一个正式术语进入系统性研究。从历史演变来看,对母职的研究整体上经历了由“母职”(motherhood)到“母职实践”(mothering)的演变过程。其中“母职”指向“制度性母职”,即习俗、传统、信仰、态度、道德、法律、观念等强有力的符号要件所组成的关于生育和养育孩子的社会制度;“母职实践”指向不同种族、阶层、情境的女性个体化和多样化的做母亲的体验。从字面上看,国内的母职研究肇始于2010年前后,主要在社会学领域展开;然而从内涵上看,2000年以后围绕“贤妻良母”展开的研究,实际上正是对上述“强有力的符号要件”在历史维度上进行的梳理和辨析。与日常想象相反,研究者已经证明“贤妻良母”恰恰不是“传统”,而是一种现代发明。它源自日本明治维新,于20世纪初作为新词进入中国。现有研究一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念溯源,另一方面深入讨论了“贤妻良母”作为一种话语,与20世纪上半叶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复杂纠缠的关系。然而,此种关于思潮、话语和概念的研究仍然难以解答“爱”与“苦”何以在日常语境中被想象成传统母亲的特质。与此同时,具体的母亲形象既是特定话语的载体,也会对特定话语的传播和接受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中有一系列母亲形象,现有研究多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作为父权代理人的母亲、作为受害者的母亲、个性解放的母亲、革命/英雄母亲以及“恶母”。然而,此种类型划分除了围绕“恶母”的论述针对的是母性神话之外,其余关注的主要是母亲形象与作为文化整体的启蒙或革命的内在关联,因此文本如何通过文学叙事参与到母职和母爱的话语建构之中,又如何构成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区分,实际上尚未得到足够充分的论述。基于此,本文尝试结合话语分析和形象分析两种路径,考察“爱”与“苦”如何进入“母亲”的话语谱系,讨论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母职与母爱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如何重塑母亲形象。
10月4日 上午 9:14
其他

马颖毅丨赴美留学还是教育福音吗?——《留学的孩子》或许给你答案

概念从疫情期间开始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词。“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10月3日 上午 8:19
其他

蒂埃里·罗特|成瘾与 “父名” 的回绝

1905)。在他们的精神建构中,不同的主体因而便会以不同的方式而受到象征法则所接纳和受到感官世界所捕获……在一个就其本身而言便如此谴责那些象征性约束的社会里,他们便会或多或少地被“推向回绝”。
10月3日 上午 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