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读访谈|戴锦华 X 吴琦:从摄影机到手机,电影还有未来吗

爱电影的 海螺Caracoles 2022-05-23


#012 戴锦华 X 吴琦 年轻人到底在用手机拍什么?

在刚刚落幕的第 15 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间隙,「螺丝在拧紧」的主播吴琦和他的老师(也是他不怕肉麻称呼的偶像)戴锦华进行了一次对话。


这次,戴老师受邀出任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评审,对话也就非常具体地从手机创作延展开来。在本次超短片大赛中,由移动设备拍摄完成的作品占比 52%,比去年多了 21%。他们谈到日益普及的手机所带来的变化,手机镜头捕捉到的生活图景是奇观还是日常,媒介特性的变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目光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获奖作品


面对“人人都是创作者”这样高涨的创作热情,戴老师的追问不止于此。在谈话中,她透露了共识与分歧并存的超短片评审过程,评委们试图讨论和厘清的不仅仅是作品的高下,而是更深的思索:如何区分短视频、超短片和电影?竖屏与横屏、大银幕与小屏幕到底有何不同?媒介的变化又如何改变创作的艺术性和社会性?


深爱电影的她,也始终关心电影的生存与未来。当数码取代胶片,戴老师曾以为电影会就此陷入危机,而现在,媒介生态发生了更多元的变化,不同艺术之间似乎实现了更为自由的穿梭——艺术家可以拍电影,导演可以进驻美术馆,而普通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拿起手机拍摄一段流动影像。与此同时,她的担忧是,电影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和公共性也将在这股浪潮中被忽视、被放逐


她说,数码是一个无尽的弥散和粉碎的过程,而电影发展的历程也是不断颠覆,又不断回答不同社会情境下的难题。真正能让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形式突出重围、直击人心的,是真诚的血肉与情感,是对社会的洞察,是始终愿意倾诉与聆听的渴望。



▲ 戴锦华(右)、吴琦(左)在西宁录制现场


最后,一定要听到节目的结尾,吴琦(忍不住肉麻地)分享他个人对戴老师的理解与爱。在疫情、公共舆论和世界情势所制造的各种围困之中,我们如何站在一起,面对现实,继续表达?在这个意义上,电影的问题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全民创作的时代,在每一个不吐不快的时刻,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到底说什么?又如何去说?


🎥


🔩 扫码收听 🔩



本期嘉宾

方法论

01:24 

作为 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的评审,戴老师有何感受

02:30 

评审分歧:如何定义超短片

——是否需要讲故事

——是否等于短视频

07:44 

达成共识:寻找具有社会洞察与媒介想象力的作品

09:20 

使用手机创作的超短片,会改变电影的未来吗

10:51 

方法论 1:

——媒介本身的物质性,就是它的社会性

——电影能否继续生存,正取决于社会性和公共性

14:03 

电影是摄制的艺术,不是绘制的艺术

17:34 

既爱且恨的电影节有何意义

——一次电影人的嘉年华

——一个信号丛:不仅关于电影,而是所有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19:29 

数码是一个无尽的弥散和粉碎的过程,而电影史也是不断颠覆又不断回答

24:28 

方法论 2:把电影节的短名单(而不是获奖名单)当作导引图

29:20 

方法论 3:研究者始终与创作者保持距离,是对彼此的保护

31:57 

艺术作品的血肉和情感,一定是非理论、非观念的

32:59 

方法论 4:理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是一种空气,供大家分享和呼吸

37:02 

鸡汤发射器的苦恼:意识到行业的困境和不公,如何与年轻创作者站在一边

——墙不是用头撞破的,更不是用鸡蛋撞破的

——对于现状、历史和结构的判断,也是一种社会介入

42:02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电影都是需要用爱发电的事业

46:00 

电影是昂贵的媒介:不要去独白,至少要倾诉

48:47 

降低门槛的手机拍摄,带来了哪些新表达

53:01 

自我奇观化的影像不等于真实的生活状态

1:00:07 

粉丝观察 1:不再被代沟困扰的戴老师

——“选择留在属于自己的年代”

1:05:47 

粉丝观察 2:各种围困之下,社会表达变多的戴老师

——“说我能说的,做我能做的,说我相信的,做我认为无害的”

1:13:18 

倾诉与聆听:和戴老师一起置身无尽成长的过程

1:18:14 

拒绝成熟:“这才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和特权”


57 请回答

1:19:07 

Mirror:单读能在很短时间里将这次对话用视频、音频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真是太棒了!我想问的是,你认为不同的媒介形态对这次内容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单读最近在全媒体领域的探索又有怎样的考虑呢?

1:20:57 

Yino:希望这个特辑一年一度都会有更新,项飙老师的对话,就是为了播客而生。当初看《把自己作为方法》时就在想,把对话变成播客多好!现在,它诞生了!


工具箱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朋友)

曹斐,当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

黄轩,演员

蔡明亮,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1861-1938),法国演员、导演、摄影师

牟森,独立戏剧制作人、编导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伊朗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伊朗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等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1918-1958),法国电影批评家、理论家


(谈话中提到的影视作品)

《彼岸》(1995),导演:蒋樾

《地球最后的夜晚》(2018),导演:毕赣

《特写》(Nema-ye Nazdik Close Up,1990),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烟火人间》(2020),导演:孙虹

《二〇二〇年的一场雨》(2021),导演:李永超

《一代宗师》(2013),导演:王家卫


(其他)

桌面电影,用电脑和手机桌面素材拼接而成的电影,风格以惊悚、悬疑为主。

吸引力电影,由电影理论家汤姆·甘宁提出,是一种以视觉奇观吸引观众注意力和好奇心的早期电影风格。

小剧场戏剧,于上世纪 90 年代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演出不景气的背景下诞生。小剧场戏剧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以实现话剧作品的突破,吸引观众重回剧场。

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最早由美国艺术与语言(Art & Language)小组艺术家在《Art-Language》杂志中正式提出。作为艺术的一种,观念艺术主张作品所牵涉的意念比当中的物质性甚至传统美学更为重要。


本文转自公号“单读”,感谢“单读”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周希


推荐阅读

活字文化|不上北大上B站,也能听到戴锦华老师的电影课

 专访戴锦华|电影正越来越依赖技术,远离文化

 戴锦华|只有当我们拍摄他者且忘却自我时,电影才有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