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图像环球之旅》:与艺术相约,开启一次视觉上的环球旅行

商务印书馆 海螺Caracoles 2022-10-23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图像

环球之旅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曾说:“我喜欢那些没有风格的东西:字典、照片、自然、我以及我的作品。”他的作品,就如他所说,没有风格,去个性化。他的那些仅仅描绘天上的云朵、海洋、一支蜡烛或者一个背身剪影的绘画备受追捧。


这样的图像,既适合放置在教堂内部,也可以挂在私人起居室的沙发上方,从某种意义上,它们成为百搭之物,这也许并不是里希特创作的初衷,但却偶然地顺应了艺术全球化的趋势。


沃尔夫冈·乌尔里希立足于“艺术全球化”的研究视角,以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图像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视觉上的全球化观念。他召唤我们准备好行囊,跟他一起踏上“图像环球之旅”。


不同的国家与文化拥有怎样不同的图像观念?


何种图像才可以行销全球?


畅销图像的生产又将令艺术付出何种美学代价?

在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地缘、文化与权力之间构成了何种独特的张力关系?


在这场旅行中,乌尔里希围绕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向我们呈现了看似相去甚远的图像生产者与传播者之间隐匿的共性:蒙德里安与迪士尼,大航海与互联网冲浪,阿波罗像与途易集团商标,等等。


伊夫·克莱因:《蓝色星球》,约1961年

现代图像在超越文化界限、引发大众共鸣、实现最大程度兼容性的同时却也在造就一种完美的空洞,渐渐背离了被古典主义艺术视为“永恒”的崇高艺术追求。

沃尔夫冈·乌尔里希借用“环球之旅”这一空间隐喻表达了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关切,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何为”。

本书获得歌德学院(中国)全额翻译资助。


作者介绍


沃尔夫冈·乌尔里希,1967年出生于慕尼黑, 1986年起开始学习哲学、艺术史与德语语言文学,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概念及文化学研究。2006—2015年担任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教授。2015年起负责克劳斯·瓦根巴赫出版社“数字图像文化”系列图书选题的策划工作。主要著作有《艺术是什么》《信仰艺术》等。


译者介绍


史良,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独立或参与翻译的著作有《二十世纪哲学简史》《普陀山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等,参与编著《中国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文献汇编》,此外在《外国文学》《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德语人文研究》等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译后记(节选)

谈及图像艺术,首先令人联想到的往往是与时间相关的维度。艺术作品在历经漫长的时间洗礼中依然能如诞生之初般熠熠生辉,这种被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称为“光晕”或者灵韵的美学特质俨然构成了人们对艺术创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时间被视为检验艺术品品质的试金石。几乎所有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艺术时期都将“不朽”与“永恒”视为最崇高的艺术追求。


阿尔伯特·巴恩斯的收藏,宾夕法尼亚州梅里恩市

但这一切都随着人类对于空间地缘的兴趣悄然发生了改变。始于15至17世纪地理大发现不断拓展人类对于“世界”边界的理解,有关图像及其流传方式的思考也被逐渐赋予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空间维度。艺术品不再局限于在相似民族或文化内部之间流传,而是转向了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空间传播。何种艺术品才能在陌生的国度与文化中获得共鸣?图像可以在不同文化的激荡中起到何种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对该时期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图像艺术就此成为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然而,艺术的这种全球性传播趋势却也使其越来越背离被古典美学奉为圭臬的“艺术自为性”,因为任何形式的“本土化”调整都是一种外部权力干预的产物。这使得全球化视角下的图像生产与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权力绑缚在一起。自此,任何一幅图像都开始游走在艺术与政治的两极之间,而这种独特的媒介属性也使得图像成为特定政治权力冲破文化壁垒、宣传自身立场、调动政治热情的先驱。由此,图像以及对图像的鉴赏超越了传统认知中诞生于“静观”的纯粹审美经验。

沃尔夫冈·乌尔里希以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借由“环球之旅”这一空间隐喻,将上述变化趋势与当代艺术观念转变这一话题凝聚在了一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乌尔里希向读者呈现了看似相去甚远的图像生产者与传播者之间隐匿的共性: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与非洲售卖的耶稣雕像;跨国艺术贸易家鲁本斯与环球艺术工厂的创始人巴恩斯;蒙德里安与迪士尼;大航海与互联网冲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耶和华见证人”与“图库摄影”;阿波罗像与途易集团商标。


维塔利·科马尔/ 亚历山大·梅拉米德:《最受欢迎的画作(肯尼亚)》,1996年;《最受欢迎的画作(中国)》,1996年;《最受欢迎的画作(美国)》,1994年

在乌尔里希看来,这种图像艺术观念转变的核心肇始于图像最核心的优势,即对于语境的广泛适应性。但这一点对于图像而言恰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种普适性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两个后果:自身的“意义真空”以及永远无法挣脱的受制于环境的被动地位——图像需要“语境”, 需要一种机制性的嵌入方能完成表意。这一后果在全球化与图像的商品化之后被进一步凸显出来,并最终导致了“图库摄影”这一极端图像工业生产者的出现。

乌尔里希认为,图库摄影的出现彻底扫荡了图像自身的意义残留, 将其降格为纯粹的待售商品,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服务某种表达功能。在这里,图像彻底失去了其“美学自治”的特质,沦为失去“自我”表意、服务于他者表意的工具,成为一种“无根的图像”。

为了制作这种图片,图库摄影的摄影师们甚至有意回避展现日常世界中的具体细节,转而用模糊化的效果确保自己“制造”的图片表意中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图片被应用于更多的语境——更重要的是,才能卖出更多份拷贝。

这种对于传播时效的极端追求使得图像彻底走向了“永恒”的对立面。尽管在空间意义上,图库摄影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但在时间层面上,这些图片却也随着时事更迭被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再也无法起到“传世”的效果。如果沉寂代表着遗忘,那么图库摄影所营造的喧嚣未尝不是另一种速朽。

与“光晕”一同消失的,是一个属于绘画的黄金时代,是一种独立于机械复制之外的、虽属人造却具有神性的自在自为之美。与科学技术的乐观进步论不同,技术的发展对于艺术的发展而言有时未必是推动性的。现代图像在实现了最大兼容性的同时,却也造就了一种完美的内容空洞,一种无趣的百搭之物。乌尔里希举例说,“笑容”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商品图片的过程中, 成为与“世界货币”类似的流通物。

但这种通行母题的泛滥却使得当代艺术越来越沦落至了曾经位于其对立面的媚俗。也许正如乌尔里希所言,浪漫派所追求的艺术感知的无限性,与现代商品社会图片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意义的无限可能性”之间的差值,便是现代艺术所付出的“崇高之美”的代价。

乌尔里希将有关图像地域传播的理论哲思与政治、宗教、商业、艺术和文化等全球化进程中具体的图像传播实例结合在了一起,这种跨学科的观察方式与他本人的教育背景不无关联。1967年出生的乌尔里希是当今德国知名的艺术史学家、文化学家,大学时期主修哲学及艺术史,1994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跟随导师托马斯·布赫海姆教授完成了自己有关海德格尔研究的博士论文:《野蛮的花园——马丁·海德格尔研究》。

这种多维度的学术背景也使得乌尔里希的作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图像理论研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哲学、文化学(特别是媒介研究)以及艺术史三种学科的研究视角。跨学科视角使得乌尔里希在探讨艺术及图像问题时理论视域极为宽广,从传统美学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到技术时代的摄影与电影技术,再到广告与服装设计、报纸配图、教科书插图、卡通形象、主题公园等等,都成为乌尔里希观察的对象。“艺术”“图像”“消费社会”与“权力想象”构成了乌尔里希图像研究的核心关键词。


吉米·达勒姆:《玛林辛》,1988—1992年

乌尔里希目前出版的学术著作主要集中于艺术概念史及艺术概念批判、图像社会以及消费理论研究等领域,其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一种反传统、非自治的美学,将美学置于宗教、政治、历史、文化等外在权力背景之下,借以重新思考“艺术何为”这一核心关切。

在2022年3月即将出版的最新著作《自治终结之后的艺术》一书中,乌尔里希更是将目光投向了“艺术是否终结”这一近年来热门的话题,在书中探讨了当代艺术是否已然无法逃离“政治正确、公平、环保”的标签,潮流与设计是否已然不再具有商品之外的可能性等诸多有关当代艺术的问题。可以说,乌尔里希对当代艺术概念史的研究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试读章节

迪士尼影业成就了遵循图像志的总体艺术,但米老鼠却在地球仪上跳舞。迪士尼影业的大标语之一也与此对应:“这是个小世界”的广告在迪士尼乐园或是迪士尼之歌的歌词中处处可见(这句口号还启发了IBM公司,令其设计了相似的标语“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

在将世界还原化的同时,迪士尼精明地创造出新的激情,其广告语像是从远离地球的宇航员,或者舍勒所谓“世界大战之哲学家”的视角提出的。就这点而言,广告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人拥有超脱日常视角的力量。将星球看成渺小之物,并能催发一种凝聚所有民族与文化的归属感:米老鼠庇佑下的世界和平成为可能。


米克·哈格蒂:《米老鼠蒙德里安》,1978年

在迪士尼休闲公园内,这种乐观的世界图景随处可见。来自各个国家的景致在园中毫无过渡地陈列在一起,文化冲击或是不同文化气质间的界限在此荡然无存。

迪士尼家族的人物形象微笑着朝每位游客招手。过于宏大的事物得到了还原:一条拥有历史建筑群的街道被缩减至八分之一,马特洪峰被缩减成1%大小的假山。在迪士尼乐园的入口处,游览者便已经认同了下面的标语:“在这里你跳出今天,走进昨天、明天和幻想的世界。”

这样的承诺和古典主义的说法不谋而合:人们可以跳出当下,体验时空旅行,忘记身处的日常环境,最终在一个同质化的整体、一种统一性的人类之存在中感受到自身。

然而,虚拟空间的经历所赋予的崇高感正挑战着古典主义艺术的受众,使之实现“成为与伟大艺术对象相称的、更好的人”这一愿望,在迪士尼乐园却没有向人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的还原化却无法使观众自我纯净,或使其认识到改变自身的需求:他们只需维持消费者的角色,打开腰包,为了——按照迪士尼的说法——在一天结束之后, 能笑着走出休闲公园。

……

图书目录

第1章 图像的优势与劣势/有关图像影响力的想象/图像的影响力范围

第2章 “全球性”思考的困境/被感受到的无限性/被夸大的全球化

第3章 普遍主义的两种形式:基督教与古典主义/艺术观赏作为对时空的遗忘/作为宽带治疗剂以及出口商品的艺术?

第4章 通过具有震撼性的图像传教/技术优越性的魅力/美学的不受约束性作为图像跨文化影响力的基础

第5章 作为全球图像的内心图像?/新教的投射/外在图像作为内心图像的重影

第6章 “世界文学”作为第一次全球化的主题/艺术全球化的资格/图像全球化的初期困境

第7章 理查德·瓦格纳:艺术环球之旅/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战争人文主义/ “崇高”的诱惑力

第8章 约翰·杜威:艺术作为自然世界语/坍塌的墙/宾夕法尼亚州阿尔伯特·巴恩斯的环球工厂

第9章 作为全球化变体的世界大战/马克斯·舍勒的大海憧憬/隐喻转换

第10章 作为跨国掌权者的艺术家/皮特·蒙德里安:“新造型主义”与爵士乐/向外部翻转的内心图像

第11章 阿道夫·希特勒:千秋帝国而非全球化/对国际化的恐惧/汉斯·塞德迈尔的太阳颂歌和寰宇幽默

第12章 作为“自然符号”的图像/奥托·纽拉特:哲学家的图示系统/奥运会路标系统

第13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服务于世界革命的图示系统/图示主义及其问题/黄金时代

第14章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跨领域媚俗的分析/先锋派与媚俗的亲缘关系/自我对话中的艺术和金钱

第15章 抽象表现主义和无家可归的理想/始于“走向卡塞尔”:作为世界语言的抽象/直指东欧集团的油画刮刀

第16章 蓝色星球/维克多·瓦萨雷里的星球民间艺术/从太空的亢奋情绪到全球化假象

第17章 作为“非暴力之极权”的媚俗/媚俗与人道主义/华特·迪士尼:以轻视征服世界

第18章 媚俗作为艺术:米兰·孔克与杰夫·昆斯/对市场经济美学的预言/从意见调查中得出的图像?

第19章 “图库摄影”:如何让图像兼容一切?/最纯粹的图像/富人的百搭格哈德·里希特

第20章 笑容作为世界货币/ “耶和华见证人”的全球美学/心灵、耶稣与媚俗

第21章 “关键刺激之美学”/幻想场景的图像世界/对陌异性的追求

第22章 全球性异域色彩中的艺术/超越性的旅游业/作为“全球玩家”的艺术和经济

第23章 被感受到的无限性的商标/身体上的身份延伸/全球的无家可归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德〕沃尔夫冈·乌尔里希 著

史良 译

定价:56.00元

商务印书馆


往期 · 推荐

新书推荐 |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新书推荐 | 约翰·伯格:《国王:一个街头故事》

新书推荐 | 展现欧洲城市化千年历程, 重思现代城市生活的本质与可贵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已出书目



扫描二维码,购买套装丛书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感谢公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周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