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用一把够长的匕首去划开那不同境遇的表面,猛力扎向深处,就会看到,我们作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是如此相似。相似到,我们无法否认女性命运共同体的存在。
而且,当女性开口讲述,“你无需奋斗向上,你只要滑下去,就能到达极乐”的童话便开始崩塌。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文 | 雅君
《最好朝南》这本书我看了两三遍,却迟迟无法写出书评。
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书中内容离我太近了,近到我在其中能看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自己和我的女性朋友们的身影;近到我无法置身事外,以一种更有心理安全感的方式来评论。
当然,我和女友们经历之事,和22位女性写作者在《最好朝南》里写的生命故事,具体细节上自然是不同的。
但如果你用一把够长的匕首去划开那不同境遇的表面,猛力扎向深处,就会看到,我们作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是如此相似。
相似到,我们无法否认女性命运共同体的存在。
比如,在《做试管婴儿是因为想要一个孩子,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是“生殖无能”?》这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之前听备孕不顺,检查后发现可能自己难以自然怀孕的女性朋友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生门》剧照
那次聊天中,她说,我可以接受自己不想生,却很难接受自己不能生。后者让我感觉,我被外界判定,出了某种问题。我理解她的受挫,但除了静静听她说,我什么都做不了。即便有亲友的支持,对于亲历这一切的女性而言,这也是一场异常孤独的跋涉。没有人能允诺她前方一定有结果。
比如,在《究竟什么是“处女情结”,什么是“处女枷锁”?》一文中,作者小小写自己读大学时和闺蜜讨论处女情结,说“尽管我绝不会嫁给一个有处女情结的男士,但是,非处女的身份会否让我在未来的婚恋市场天然处于劣势地位?”让我想到自己在20岁时也曾为类似问题纠结过。
我后来在阅读、思考中,意识到性是天赋人权,开启了情爱探索。但我也知道,处女情结至今依然真实地困扰着不少年轻女性。
《我的天才女友》剧照
而在这篇里,小小讲述了自己从婚前想要保持处女身份,到婚后想要摆脱处女身份却因为“性交障碍”而难以摆脱的痛苦。
她的讲述也让“性交障碍”这个听起来小众的病被更多人知道。我感觉这种病也可能并不是那么少见。因为我在生活中,听过不止一位女性坦言自己因为会疼而无法有插入式性行为。
再比如,在《女性在生育之前,知晓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吗?》中,作者沈平林写自己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盆底肌就已经受损,但当时她并不知道。
后来生育二胎后,她遇到漏尿的问题,再去检查,才知道自己阴道已经膨出。
她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平均每三个女人中就有一个会遭遇盆底肌障碍”。
《生门》剧照
护士告诉她:“漏尿和膨出只是初期症状,但如果不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绝经期的激素变化,有相当大的脏器脱垂风险。通常70%的损伤都是生第一个孩子造成的……很多人生完第一个没有感觉,但其实损伤已经发生了。”
医生说她来得太晚了,应该在“产后四十二天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要治疗。现在治疗会有改善,但基本不可能恢复到一个没生的时候。
她在文中问“为什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们这些?”。即便她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关于生育损伤,以及盆底肌康复这些信息依然没有在女性群体中广泛科普开来。
这让我想到,好友在孕期跟我说,之前一直觉得怀孕顺其自然就能完成,但当她真的去了解孕前、孕中、生产、孕后身体会遭遇的风险,她十分惊讶于所看到的医学事实:“我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
《生门》剧照
或许不是女性想得简单,而是父权社会在选择性地处理信息——有关生育美好的声音被鼓励,而关于生育代价的声音则被压抑。
这种压抑很多时候未必是通过硬性封口,而是通过软性洗脑,在我们体内内置了审查官,让我们不敢讲出心底真实的但和主流不同的声音。
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它让之前没有被听见的女性声音被听见,是姐妹给姐妹的报信。
它也让我想到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所写的文字:
我母亲留给我一个方言词汇……她说她内心一团“碎片”(frantumaglia)。这些碎片折磨着她,在她内心东拉西扯,让她头晕,嘴里发苦。这是一种很难说出口的苦,指的是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搅和在一起,就像是漂浮在脑子上的残渣……
当我母亲不再年轻,这些沉渣“碎片”会让她在夜里醒来,让她自说自话,又让她对此感到羞愧,会让她不由自主哼唱起一些小曲儿,但很快会变成一声叹息,也会让她忽然离开家,也不管灶火上的拌面酱烧糊在锅底上。有时候这些“碎片”会让她哭泣,这个童年起就留在我脑子里的词汇,通常指的是无缘无故的哭泣:“碎片”的眼泪。
现在已经没法问我母亲,她说的那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解释,我从小都觉得,内心的“碎片”会让人痛苦,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很痛苦,迟早就会变得支离破碎。
《步履不停》剧照
我在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的是,一位位女性通过写作把那些带血的碎片从体内吐出来,让个体的痛苦得以展现在公共的视野,让我们可以从这里出发,提出问题:女性在经历什么?她们的真实生活和社会文化塑造出来的那个“想象中的女性”有哪些不同?是什么让她们有这些经历?这当中有多少是性别不公?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女性遭遇的苦难能少一点?
而且,当女性开口讲述,“你无需奋斗向上,你只要滑下去,就能到达极乐”的童话便开始崩塌。
在《长期遭遇家庭暴力,靠自己能离得成婚吗?》文中,作者阿离因为男友没做好安全措施在恋爱期间怀孕,又因为想留下孩子,仓促和男友结婚。婚后,她发现对方酗酒、欠债,还家暴她。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顶着所有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决定离婚。她趁对方白天上班,从家中搬出,住进提前租好的房子,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找了律师,提出立案申请,打离婚诉讼,并告诉前夫,如果前夫不在庭前调解环节签好同意离婚的民事调解书,而要继续往后打官司的话,自己手上是有充足的支持自己离婚的证据,可以让前夫陷入被动。
最终,前夫妥协,她得以离开这段让她身心俱损的婚姻。
可能有人看这个故事会觉得,为什么女性不能从一开始就把能量放到自我发展上,而是进入到一段消耗性的关系中,并之后再花费巨大时间精力从中逃离,为什么要绕这么一大圈弯路?
但其实,真正该问的是,是怎样的父权制度安排使得女性觉得自己必须进入一段关系,哪怕这段关系并不让她感觉到自在、放松,她甚至已经察觉到关系中隐藏的危险?
又是什么样的结构性安排,使得女性想要离开一段关系时,感到孤立无援。在阿离的经历中,她姐姐会对她说,“父亲最爱面子”,你离婚“是要把咱爸逼死吗?”
《独活女子的推荐》剧照
阿离的姐姐,同为女性,但看不到妹妹的处境,却能看到父亲的面子。
而要维系父权社会里的“主流生活”神话,往往需要女性献祭自身来实现。
我注意到阿离的心态转折点发生,在她认清“没有任何人能救得了我,只有我自己”之后,她彻底下定了一定要和家暴前夫离婚的决心,而在这过程中,她也展示了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我在她的故事里,看到很多女性走过的类似的路——原本想要算了,直到某一刻,发现忍耐是个无底洞,往下滑是万丈深渊。终于在绝境中,爆发出巨大的求生能量。
于是她发现,“我居然如此强大。”
而我想问的是,是什么遮蔽了女性的眼睛,让她们不能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自身的强大?为什么女性的力量往往是防御性的,是在遭遇了不公之后,为了自保而发展出来?如果女性不需要对抗加诸于她们身上的枷锁,直接把力量用于探索世界和自身又会怎样?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问这个问题,就像问“在一个重力的世界里,想象重力消失会怎样?”,但我依然忍不住会去想,如果重力消失呢。
因为我已经看到,哪怕生活中阻力重重,哪怕自身也有割不掉的来自传统的尾巴,也有女性在负重起飞。
《从留守女童到乡村教师,我经历过的那些梦魇》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作者秀红童年遭遇来自表姐和表弟的霸凌加身体侵犯,当时幼小的她无力保护自己,也不敢求助大人。多年后,她选择成为乡村老师,给班上的同学科普性教育知识,希望他们不用经历自己经历过的一切,希望他们能天真坦荡地长大。
她不仅奋力张开自己的翅膀,还在保护其他人的翅膀不被外力硬生生扯掉。
或许,女性一代代这样接力下去,终有一天,女性可以不用对抗什么,摆脱什么,逃离什么,只需要考虑自己想要什么,然后,轻盈地朝着目的地飞。她们的身后没有追兵,颈上没有锁链。她们的天空安全而自由。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最好朝南》
三明治 著
ISBN:9787532792481
定价:58元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女性在生育之前,知晓身体可能受到的伤害吗?
养育了3个孩子的22年婚姻,要因为惯性而延续吗?
长期遭遇家庭暴力,靠自己能离得成婚吗?
随先生搬到陌生城市,事业停滞,顺势成为“家庭主妇”是应该的吗?
一个母亲说不爱自己的孩子是被允许的吗?
做试管婴儿是因为想要一个孩子,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是“生殖无能”?
作为一名女性,不想来月经,可以吗?
送给妈妈一个跳蛋作礼物,会怎么样?
22位女性作者,24个真实的生命故事。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说:“女人如果打算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在《最好朝南》里,这些女性写作者用文字构建自己的 “朝南房间”。她们大都不以写作为生,把故事写下来的目的,是理解自己。
这些故事是非常私人的个体遭遇,是对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生命片段,是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对别人提起,甚至连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不知晓的经历。
通过写作,她们向身处的境况提问:作为女性,“我”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会经历这些?这些经历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了“我”的一部分?
她们写自己的生命,也用生命写作。
作者简介
想要描述时代变迁里中国人的多元生活状态,“三明治”是一个丰富的意象。成立于2011年的三明治,是一个帮助大众记录自己生活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更是将生命成长叙事运用于个体探寻的Life Writing实验。
我们目前开展了这些实验:每日书、短故事写作社群、出版策展、播客电台,以及位于上海的线下文化空间。微信公众号:china30s。
长按扫码进入译文旗舰店
优惠购买👉
延伸阅读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