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丨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深
切
缅
怀
乐黛云教授遗体告别仪式于2024年7月31日(周三)上午10:3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今天推送乐老师经典论文《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以表缅怀之情。
作者介绍
乐黛云先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投身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建和人才培养,1986年晋升为教授。乐黛云先生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在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曾先后主持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诗学”等课程,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
[2] [20]《列宁全集》第20卷第197页、第18卷第154页。
[3] 艾思奇《鲁迅先生早期对于哲学的贡献》,见《鲁迅研究丛刊》第一辑第31页,鲁迅文化出版社出版。
[4] 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见《静庵文集》。
[5] 载《新青年》第2卷第5期。
[6] 载《新青年》第4卷第2期。
[7] 傅斯年《随感录》,载《新潮》第1卷第5期。
[8] 见《少年中国》第1卷第3期。
[9] 见《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6、7期。
[10] 在此之前,鲁迅曾用文言译过这篇序言的主要部分,见《察罗堵斯德罗如是说译真》第一册,现存北京图书馆。
[11]《沫若文集》第7卷第399页。
[12] [13]《沫若文集》第7卷第261、261页。
[14] 向培良《水平线下》,见《狂飘》不定期刊第1期。
[15] 鲁迅《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16] 郁达夫《超人的一面》,见《断残集》。
[17] [48] [51] 林同济《从叔本华到尼采序》。
[18] [37] 欧阳凡海《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载《群众》1943年4月号。
[19]唐弢《鲁迅的杂感》,载《鲁迅风》创刊号。
[21]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见《沫若文集》第12卷第535页。
[22]《随感录第四十六》。
[23]《随感录第四十一》。
[24]《察拉图斯武拉的序言·后记》,见《新潮》第2卷第5期。
[25]《学生与社会》,载《学生杂志》第4卷第12期。
[26] 斯皮迪曼(Spetman)《尼采的主宰观》。
[27] [28]《雅言与自力》,见《沫若文集》第10卷第73页、74页。
[29] 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见《创造周报》第5号,与《沫若文集》第10卷所载有出入。
[30]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三种的变形》,郭沫若译文。
[31] 郭沫若《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载《创造周报》第2号。
[32] 郁达夫《静的文艺作品》,见《闲书》第137页。
[33] 郭沫若《<雅言与自力>附记》(1958年),见《沫若文集》第10卷第75页。
[34]《从叔本华到尼采·内容述要》,1946年大东书局出版。
[35] 1943年正中书局出版。
[36] [38] [42] [45] [46] [52] [53] [54] [56] 陈铨《文学批评的新动向》第16、148、145-147、14、16、50-55、16、121、97、178页。
[39] 陈铨《论英雄祟拜》,见《时于七之波》,大东书局1946年出版。
[40] 沈雁冰《尼采的学说》。
[41] 参阅《察拉图斯戒拉的序言·后记》,见《新潮》第2卷第5期。
[43] 陈铨《从叔本华到尼采》第117、124页。
[44] 鲁迅《察拉图斯戒拉的序言·后记》。
[47] 林同济《寄语中国艺术人》,见《时代之波》第3、5、10页,大东书局1946年版。
[50] 陈铨《民族文学运动的意义》,见《战国》第25期。
推荐阅读
纪念|乐黛云:“我仍然相信跨文化对话”
纪念乐黛云教授|钱理群:一个老学生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