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 | 普卡尔·普德:后种姓叙事及其文化隐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文艺观察 Author 普卡尔·普德
《因果报应》:
后种姓叙事及其文化隐喻
自互联网时代以来,印度一直是中国网民的饭后谈资,近年来,短视频和街头直播的兴起,更是为这一趋势增添了一股持续“上头”的“玛莎拉”(印度对咖喱的称呼)。比之其他艺术形态,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十分红火,这对中印文化交流有一定好处。我自小受印度文化影响,此时又在中国留学,每当印度电影在中国热播,总会引发我的思考,因电影艺术而起的“龙象对话”也更为有趣。
作为一部深刻反映印度社会现实的电影,《因果报应》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叙事风格鲜明体现了南印度电影行业的独特性。该片在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上展现了南印度电影的地域特色,与北印度电影工业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南北相望的“考莱坞”与“宝莱坞”共同构成了印度电影文化的丰富多样性。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抹色彩都不仅仅是视觉元素,更是文化符号和叙事工具。
在揭示社会问题方面,印度电影一直以来都备受好评,尼蒂兰·萨米纳坦(Nithilan Saminathan)正是能够真实揭示当代印度社会满目疮痍的一位新导演。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个体命运,更是突出呈现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他擅长捕捉那些隐藏在印度社会角落中的悲剧色彩故事,并将它们重新纳入镜头之中。
导演萨米纳坦对于非线性叙事方式的偏爱在其第一部作品《猴子玩具》(Kurangu Bommai)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部电影以一名边缘人物出租车司机的故事为核心,通过非线性叙事手法,将时间跳跃和场景转换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非传统的观影体验。《因果报应》也同样采用了非线性叙述技巧,将故事情节进行重组,运用倒叙和插叙等叙事手法来增强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层次感,也为构建悬疑氛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通过运用经典的“误导线索”(Red herring)技巧,影片中的垃圾桶(Laxmi)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叙事工具,它在故事中的价值逐渐被揭示,成为主角报案的合理借口,从而巧妙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通过这种叙事手法,导演成功地挑战了观众的预期,深度探讨了时间、记忆与真相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集中体现为影片的关键意象。
1
眼镜蛇与秃警
在印度文化中,蛇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尤其是眼镜蛇(印地语中称为नाग-Naga),它的含义丰富而多样。在本作中,眼镜蛇的形象则被用来隐喻那些在暗处潜伏、具有毒性和欺骗性的人。影片中眼镜蛇的两次出现,都是在指向同一个人物——秃警(Nallasivam)。他如一条眼镜蛇般,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暗角里。
影片进行到50多分钟时,秃警才首次露面,这样的安排本身就暗示了他一直潜藏在暗处,不为人知。第一次,眼镜蛇悄无声息地从窗户进入主角的家,离开时打碎了一地的蜡烛玻璃杯。导演用这个场景来象征秃警的行径,他在夜色中潜入主角的家,潜伏在暗处,然后对Jothi进行了偷袭。这一行为将秃警的性格完全具象化,他总是先确保自己不会被发现,背后偷袭,不让Jothi发出声音,这几乎是他本能的反应。
另一方面,秃警先是提出要强奸Jothi,甚至在离开前还进行了第二次强奸。这些行为与眼镜蛇的特性不谋而合,秃警像眼镜蛇一样夜间潜入主角家中,并在离开时让Jothi承受了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这就像蜡烛玻璃杯无法在世间带来光明。在印地语中,“Jothi”和“蜡烛”都意味着光明,主角将养女命名为Jothi,意味着她就像他生活中的一束光。眼镜蛇打碎蜡烛玻璃杯的场景,正是指向秃警对Jothi的伤害。
第二次,当主角在派出所报案失败,被警官试图赶出门外时,原本隐藏在“安全区”的眼镜蛇暴露在众人面前。这里的眼镜蛇暴露,象征着秃警的犯罪行为被公之于众。这一幕发生在白天,与第一次眼镜蛇的夜间潜入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秃警之前的隐藏已经被揭露。在这一刻,所有人都离开了派出所,只有主角留了下来。为了使受害者得到正义,他挺身而出,最终将恶魔掌握在自己手中。
2
垃圾桶与女性
这部电影以主角对一个垃圾桶的执着追求为叙事核心,乍一看似乎荒谬可笑,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背后所承载的深刻含义逐渐显露。对于任何理智的人来说,为了一个垃圾桶冒险似乎毫无意义,然而,故事的发展揭示了这个普通物品背后隐藏的非凡意义。影片中,警察最初对主角急切想要报案的态度显得冷漠,但随着情节的推进,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转变不仅引出了道德困境,也暴露了对正义的深切渴望。
导演巧妙地运用隐喻手法,展现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当一个普通的垃圾桶被命名为Laxmi时,其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在印度教文化中,Laxmi(लक्ष्मी,印度吉祥天女)常被用来象征女性。在这部电影中,垃圾桶成为了主角的吉祥之物,帮助他保护Jothi。因此,他们将垃圾桶纳入家庭成员之中,并赋予它Laxmi的名字。后来,当Jothi遭到强奸,主角却以垃圾桶被盗为由报案。他本可以选择其他看似更贵重的物品被盗作为报案的理由,但他选择了以Laxmi之名报案,这表明他要挑战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
在影片中,秃警成为了强奸犯罪的典型代表。导演没有直接展现受害者的衣衫褴褛和颓废表情,而是通过秃警对新垃圾桶的破坏来隐喻强奸Jothi的场景。导演将垃圾桶比作女性,同时称之为神圣的Laxmi,巧妙地揭示了印度教文化背后的矛盾。印度教文化中对女神的崇拜至高无上,她们被视为大自然的化身,但这种崇拜并未改变社会中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对强奸等事件的态度。这种充满矛盾的局面是印度文化中至今保留的陋习。
每年,印度的强奸数据一经公布,总会引发轩然大波,但这种短暂的震动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受害者及其家人往往因为担心曝光而选择私下处理这种“羞耻”。这部电影直面这一社会问题,唤起印度女性及相关人士的警觉。影片最终消除了印度女性自古以来的受害者羞耻感,这也是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影片的结尾部分,揭露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悲剧性转折。反派Selvam在发现他所殴打并默许其同伙侵犯的受害者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后,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这一发现不仅在情感上对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在道德层面上引发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耻感。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无法言喻的悔恨,这种情感的转变和内心的冲突被导演以细腻的手法展现出来。
在绝望和羞愧的双重打击下,他双手合十看向天空乞求上天原谅,但曾经的一切历历在目。他越想越惭愧,最后,他选择了以跳楼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罪行的最终忏悔,也是对无法承受的耻感的一种逃避。这一死亡方式在电影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对个人悲剧的直接呈现,也是对社会道德败坏和人性扭曲的深刻批判。
镜头随后聚焦于Jothi的脚印上,这些脚印逐渐被Selvam的鲜血所灌满。这一画面再次运用了印度教文化中的比喻,尤其是在南部印度教传统中,新娘出嫁时,父母会用干净的牛奶为其洗脚,象征着纯洁和祝福。然而,在这部电影中,Selvam却以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女儿的脚印,这一对比不仅象征着他以血的代价“送走”了女儿,也反映了他未能给予女儿应有的纯洁和祝福,而却给了无尽的痛苦和血红的耻辱。
3
理发师与后种姓阅读
在印度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理发师这一职业往往不被高种姓人士所从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发师在传统社会结构中的较低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的推进,印度在职业选择方面几乎已经不存在种姓歧视的问题。于是,印度电影中理发师的形象更多地被赋予了普通人的特质,而非特指古老种姓枷锁下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
萨米纳坦特意选择理发师作为主角的职业也许还有另一层含义。这涉及印度社会被边缘化却绝非边缘的重要话题:对底层女性的强奸。在这个意义上,种姓所代表的阶级议题向性别议题转化。虽然作为底层的“种姓”在某种意义上消失了,但作为底层的“性别”却依旧存在。印度社会因宗教、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法律执行力度等多种因素交织,使得强奸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议题。尽管法律对强奸罪行持零容忍态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司法效率低下、腐败以及警力不足等问题,许多案件未能得到及时处理,犯罪者逍遥法外,从而助长了犯罪行为的蔓延。强奸问题在印度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育问题,它揭示了印度在性别平等教育、性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方面的不足。一旦权力落在恶徒手中,其结果将不堪设想。导演成功地将复杂的印度社会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电影艺术在社会批判和反思中的重要作用。
电影《因果报应》的中文译名源自于影片海报中的一句英文标语“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这一表达在文化语境中常被理解为“因果报应”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尽管这一译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透露了电影情节的发展,从而对悬疑片的悬念构成有所削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译名简洁有力,精准捕捉了电影的核心主题。此外,考虑到印度电影与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印度教文化对因果报应的深刻理解,这一译名恰当地反映了电影的精神内涵,还增添了一层文化深度和象征意义。
然而若回到“Maharaja”这一以男主角姓名为题的影片原名,在电影之中的含义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解读。一方面,maharaja一词在印地语中原指“伟大的国王”,这也是为何在电影之中警察以及其他人对主角的轻视以及嗤笑,他的身份地位与maharaja本来的伟大含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在印度这一名字并不少见,因此名字本身或许并没有包含任何其他意——也正因如此,应当回到这一词语的本义去解读其内涵——伟大即渺小,但渺小即伟大,这是一种站在底层立场的“民本位”思想。
《因果报应》这部电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中引起了多样化的反应与反馈,这一现象本身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这部电影最初以泰米尔语在“考莱坞”上映,随后被翻译成包括印地语在内的其他语言版本。电影结束后,印度网友的评论中出现了对宝莱坞可能翻拍此片的担忧,而中国网友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导演陈思诚可能发现并翻拍这部电影的担心。这种跨文化的相似反应,显示了电影在不同观众群体中的共鸣。
进一步来看,中国观众似乎更加关注电影中涉及的种姓制度问题,认为这是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在社交平台上关于此电影的讨论多聚焦于此。然而,电影的核心议题实际上并不在此,它探讨了权力和性别不平等、道德和人性等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种姓制度虽然在印度社会中存在,但电影更侧重于性别不平等和反抗精神的展现,而将种姓制度问题置于次要位置。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种姓制度在当代印度社会中的地位,虽然它并未完全消失,但在一定程度上已被遮蔽,除了某些特定事件和场景外,种姓问题已不再显著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电影《因果报应》提供了一个超越单一社会问题的叙事框架,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和人类经验,这也是本片的文化意义所在。
本文原载公众号“北京文艺观察”,感谢作者和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甘甜
推荐阅读
活动回顾︱诺奖得主古尔纳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来自印度洋彼岸的中国故事(丁雄飞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