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进价10元卖400元?国家出手:3汽车芯片经销商被罚250万!央视评论:“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
今年上半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整体开工不足、日本地震、美国德州暴雪等事件叠加影响,汽车芯片供给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国内有个别不法商贩、游资集团恶意抢购芯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造成部分汽车芯片价格持续上涨,有的上涨3-10倍,个别上涨达30-40倍,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行业有序生产和健康发展。
针对部分汽车芯片价格大幅上涨问题,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专案组,加强价格监测,全面摸排线索。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上海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哄抬汽车芯片价格行为共处250万元人民币罚款。
市场监管总局对3家经销企业
哄抬芯片价格行为作处罚
汽车芯片是汽车制造业重要元件,一辆普通汽车需要芯片200多颗,新能源汽车则至少需要500颗。但今年上半年,“缺芯”问题导致我国汽车产销量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自2021年3月达到年内最高值后,汽车产销量逐月下降。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统计,4月份产量减少22.78万辆,销量减少27.39万辆;5月份产量减少19.4万辆,销量减少12.41万辆;6月份产量减少9.72万辆,销量减少11.24万辆;7月份产量减少8万辆,销量减少15.18万辆;8月份产量减少13.8万辆,销量减少6.46万辆。
8月份的产销量仅高于2月份,创年内第二低纪录,产量相对于3月份最高者减少了29.94%,销量减少了28.77%。
而汽车芯片的短缺的原因,除了全球半导体行业开工不足导致,还与国内个别不法商贩、游资集团囤积芯片,哄抬物价有关。
据市场监管总局调查,今年以来,汽车芯片生产商、授权代理商等销售芯片价格上涨幅度为10%-15%,个别芯片上涨50%。有个别经销企业趁机恶意抢购短缺芯片,大幅加价销售,哄抬价格,牟取高额利润。
经查,上海锲特、上海诚胜、深圳誉畅3家经销企业大幅加价销售部分汽车芯片,如进价不到10元的芯片,以400多元的高价销售,涨幅达40倍。而在供需平衡交易条件下,汽车芯片贸易商的加价率一般为7%-10%。
对此,9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三家经销企业哄抬汽车芯片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共处罚款250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三家经销企业在我国汽车芯片供需失衡,在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大幅加价销售汽车芯片。下游汽车零配件企业因无芯片可用,面临断供违约赔偿的风险,不得不接受当事人高额报价。经销企业这种大幅加价行为,不仅不能增加产品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反而制造紧张情绪,致使零配件制造商、车企等各环节恐慌性备货,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推动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密切关注芯片领域价格秩序,强化价格监测,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8月汽车产销降幅扩大
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
近日,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2.5万辆和17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4%和3.5%,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6.6万辆和165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7%。
对于8月汽车产销降幅扩大的原因,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主要受国内疫情和马来西亚疫情的影响,叠加需求增加,供应链风险提升,导致减产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产销的波动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芯片短缺显著影响了企业生产计划,但汽车累计产销与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仍呈现微增,说明汽车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值得一提的是,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2.1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其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更是接近20%。
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达20%,到2030年占比达到40%,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超过总销售量的50%。按照汽车3000万辆的年销量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分别达到600万辆、1200万辆和1500万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7.8%,按照此态势发展,陈士华表示,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在经过数十年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品性能、整车续航、技术水平等都已经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在补贴大幅度退坡的情况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仍实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已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
展望四季度,陈士华表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从而支撑汽车消费需求保持稳定;供给端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叠加四季度市场需求的提高也将加剧供应有限的问题;商用车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直接影响行业运行。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预判全年的市场或将弱于预期。
央视评论:“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
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市场监管总局“该出手时就出手”,近日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当此之时,“炒芯”者立即“收手”,悬崖勒马,应是明智之举。
“芯片荒”困扰汽车市场已有时日,今年甚至有多家车企因“缺芯”而停产或减产。伴随“缺芯”的是“物以芯为贵”——与去年上半年相比,目前汽车芯片价格普遍上涨10倍到20倍,而且依然“一芯难求”。有车企负责人坦言:“抢芯”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一态势如不扭转,必将对庞大的汽车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是谁在推高芯片价格?有人说,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应不足,价格自然上涨,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但事实恐怕没有如此简单。有业内人士透露,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芯片厂商的涨价幅度大多在20%至60%,而到了部分经销商手里,则同比猛增10倍20倍,涨幅不可谓不惊人。两相对比来看,推动“天价芯片”的因素固然少不了“缺芯”,但更多是一些经销商囤积居奇、漫天要价的“炒芯”。
部分经销商恶意涨价,引发市场价格混乱,加剧市场恐慌情绪。汽车企业无奈选择大量囤货扫货,提高芯片库存,以抵御未来风险,进一步加剧“缺芯”的困境,导致恶性循环。在一些人眼中,“炒芯”似乎是“缺芯”的必然产物,但是当更多拿不到芯片的汽车企业扛不住,停产了甚至倒闭了,最终伤害的又是谁?“蒜你狠”变成“蒜你惨”的例子就在眼前。
“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遏制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监管层决不会手软。与此同时,患难见真情,患难见人心,患难见诚信。希望所有经营者加强自律,不囤积居奇,不哄抬价格,以诚信经营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编辑:叶舒筠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北交所第二批规则火速出炉丨河南一房企出现重大风险?公司回应丨张坤旗下基金正式更名丨60岁老太凌晨3点赵云5杀?腾讯回应丨中央部委发声:横琴产业不是“来者不拒”丨15000亿板块暴涨8%,多股批量涨停,啥情况?“牛市旗手”走势现分歧,千亿龙头遭“暴击” 丨疯狂炒作熄火?“天价”片仔癀一颗大降上百元,线上线下货源充足丨杭州何以成为直播电商鼻祖城市丨国常会释放关键信息!丨中宣部约谈腾讯、网易等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