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看新局丨劲增23倍,深圳新能源车出口是怎么做到的?
4月11日,中汽协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数量今年继续实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1-3月汽车企业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
在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辆达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增速领跑汽车行业。
而深圳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新秀”,据深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至2月深圳关区新能源汽车出口超36亿元,同比增长约23倍。
为何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表现亮眼?背后又有哪些支撑?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小漠港/供图
深圳新能源车出口爆发式增长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达到了105.61万辆,同比增长近30%。那时可能不会有人想到,中国汽车的出口增长会在接下来陷入停滞状态。在接下来近十年的“停滞期”里,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始终在100万辆上下浮动,一些年份甚至下滑到了六七十万辆。
一直到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才打破这种“出口僵局”。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一倍。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共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这也宣告着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到了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热潮不退、暖意不减,一季度全国汽车出口量为99.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成。
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时代的“弯道超车”。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异军突起,总出口量达到42.6万辆,同步增长291.4%,成为了汽车出口的“增长极”。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再次推动了全国汽车出口的强势增长。
而深圳已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重要新兴力量。海关数据显示,1至2月深圳关区新能源汽车出口额超过36亿元,同比增长约2300%。
为何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行业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整体格局向纵深发展,上海、深圳等地的“区域性新能源产业集群中心+国际物流港”的分工协同和融合效应日趋显著。2023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陷入价格战背景下,深圳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暴增势头,就是这个效应的“最佳体现”。
“十年来,深圳每年都有新能源产业链促进政策出台。今年初,深圳又及时出台了十二条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等措施,深度瞄准新能源尤其是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了汽车金融生态环境,有效应对了岁末年初‘用工荒’和市场波动,逆势实现了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效产能的快速爬升。本次深圳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逆势而上,是其前期一系列区域性产业发展和配套政策持续发力的自然结果。”陈佳说。
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中,提出了多项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车企“出海”:鼓励银行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纳入优质企业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鼓励有条件的中外资银行深圳分行协调行内和境外分支机构资源,强化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境外生产和销售提供包括国别风险预警、国际结算、汽车消费金融等服务,支持企业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和客群……
在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下,深圳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陈佳向记者表示,经过十多年厚积薄发,深圳目前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从汽车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控电机、底盘系统、整车装配、内外装饰,到新能源产业链中上游的锂电材料、装备设备、电池生产,再到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前端充换电设施、汽车后市场,整个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持续优化。
“相比于上海地区新能源集群主要集中在临港片区核心地带,深圳的新能源集群是全面分布在九大区域之中,这些集群在成为各个城区经济发展龙头的同时,也通过区间经济合作实现了深圳全区域在新能源产业链各端的高效分工合作。在双创基地和产业园区双头带动下,深圳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既有核心区域内的聚集效应,又有核心区域间的放大效应,并通过国际物流港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进一步放大了分散和积聚效应。”陈佳说。
龙头企业进击海外释放增长潜力
整体来看,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其中“一超”指的就是比亚迪。
2023年以来,比亚迪不仅汽车销量持续增长,汽车出口量也实现了强势增长,带动了深圳汽车出口产业的腾飞。比亚迪公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比亚迪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55.21万辆,同比增长92.81%,其中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3.87万辆,仅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就接近去年全年的70%。
为何比亚迪能实现海外销量的跃升?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凭借在全球市场超过20年的业务拓展经验,比亚迪已经组建了成熟的国际化业务和管理团队,累积了丰富的全球化业务运营经验,并已逐步实现各市场人才的本土化,这些优势将有力支撑比亚迪在全球各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稳步有序开展。”
据介绍,针对出海车型,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动力、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保持一致。同时,出口产品也会根据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和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例如,日本、英国和泰国等国家要求驾驶舱位于汽车右侧,因此比亚迪针对这些市场的产品会有所不同。
“此外,为适应全球市场的认知习惯,比亚迪对出口产品实施了不同的命名策略。例如,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元PLUS’车型在海外部分市场被称为‘BYD ATTO 3’,这一名称在全球众多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此外,出口海外车型的车机系统和语音识别系统会使用目标市场的语言,适配当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上述负责人称。
那么,比亚迪汽车目前已经走向了海外哪些国家和地区?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将挪威作为开拓海外乘用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足迹遍布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累计出口新能源乘用车超5.5万。
“去年11月,元PLUS(BYD ATTO 3)在泰国上市,引发当地用户半夜抢购,该车型在以色列更连续三个月蝉联单车型销量冠军。未来,比亚迪将通过刀片电池、e平台、DM-i、CTB、易四方这些技术王牌打造优质产品,推动更多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出海’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新动力。”上述负责人称。
汽车出口“爆发”背后的坚实力量
除了政策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之外,深圳的汽车出口爆发也离不开海关的助力和配套产业的支撑。
据深圳海关介绍,为了助力深圳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开拓市场,深圳海关与企业开展了“点对点”对接服务,全面了解出口新能源车辆具体型号、电池规格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信息,指导企业规范申报的同时还安排了专人专岗进行审核,确保了出口的安全性和速度。
据了解,通过上述“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的方式,深圳海关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货到放行”,大幅缩短了货物在港时间,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今年前2个月,深圳海关监管保障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出口新能源汽车近2.5万辆。
深圳海关所属坪山海关查检二科科长杜玢蕾表示,坪山海关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工作室,聚焦于进出口新能源行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客户投诉、召回事件、政策法规变化、TBT通报等情况,让关企沟通渠道更为畅通,也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前2个月,坪山海关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发原产地证书82份,涉及货值约13亿元,优惠关税约0.65亿元,加强了企业出口的市场竞争力。” 坪山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吴颖表示。
除此之外,目前随着全国汽车出口量的快速提升,很多地方也出现了汽车运输船“一船难求”的局面。据克拉克森研究数据,2020年年中时,6500车位的汽车运输船租金为1万美元/天,今年年初已暴涨至11万美元/天,增长10倍。
而汽车运输船是滚装船的一种,在滚装船领域,深圳早有布局。据了解,深圳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滚装”)是国内涉足滚装运输时间最早、船队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服务客户最多的滚装物流企业之一,已有近40年历史。2018年,招商轮船完成了对深圳滚装100%股权的收购,正式进入滚装船运输市场。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预计,2022年至2024年汽车海运量增速分别约 8%、5%、6%,但汽车滚装船运力增速分别为0.5%、1.3%、6.1%,运力增速难以赶上运量增速,滚装船运价有望持续提升。面对这一机遇,招商轮船也进行了内贸滚装船的升级改造,目前已有3艘滚装船可以投放到外贸市场。
招商轮船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招商轮船的滚装船是22条,总载重约8.55万吨,船队规模在国内位于第一梯队,主要就是依托于当年收购而来的深圳滚装,目前这些滚装船“内贸外贸都在跑”。
可以看到,深圳在滚装船产业上的发展已经有深厚积累,也为新能源时代汽车出口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配套产业链基础。
2023年1月,记者还曾实地探访位于深圳港东部的小漠港区,见证了“小漠港-中东波斯湾”汽车船班轮航线的开通。据深圳港预计,未来小漠港区将承接深汕特别合作区汽车工业园60万辆/年的整车滚装及零配件进出口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汽车企业,汽车滚装达到每年100万辆,进出口额超3000亿元。
“深圳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新兴国际物流港,结合粤港澳国际金融中心圈和汕头的地理优势,将持续赋能并放大深圳在新能源产业链区域融合集群的聚能效应。随着比亚迪汽车等中资新能源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持续放大,包括小漠港在内,深圳各港口未来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必将高位增长。”陈佳说。
责编:万健祎
校对:陶谦
2023证券时报创投金鹰奖暨创业企业新苗奖评选正式启动
↓↓↓
乘全面注册制东风,证券时报官网全新升级
隆重上线“信披+”频道↓↓↓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重磅信号!刚刚,融创官宣:明起复牌!丨顶流基金一季度持仓曝光!丨重磅!戴不戴口罩,国家最新明确!丨现在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声丨深圳首个共有产权房来了!丨茅台腾讯齐遭空袭!丨美国或再下黑手,下周表决!丨冯小刚公开回应移民传言!突发宕机,百亿A股紧急回应…贵州茅台创年内新低,有股票暴涨逾70%丨亿万富豪栽了!公司股价大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