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公募名将心梗离世,深耕固收领域超20年
12月14日,网传某大型银行系公募名将离世,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处获悉,工银瑞信知名基金经理杜海涛因跑步时突然心梗离世,年仅49岁。
随后,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信息,因杜海涛离世,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进行变更。
公开信息显示,杜海涛在固收领域深耕超20年,投资年限长达18.28年,是业内各大奖项的“常客”。他于2006年9月加入工银瑞信基金,曾先后担任工银增强收益债券、工银瑞信双利债券、工银薪金货币、工银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工银招瑞一年持有混合、工银稳润一年持有混合等多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
杜海涛还担任工银瑞信副总经理,兼任工银瑞信(国际)董事长、基金经理。杜海涛在管产品有5只,管理总规模超42亿元。
曾经的固收老将
公开资料显示,杜海涛,1974年生,硕士学历,现任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1997年7月至2002年9月,任职于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历任职员、债券(金融工程)研究员;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任职于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任职于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2006年9月,杜海涛加入工银瑞信基金,随后便一直在该基金公司任职。
在投资风格上,杜海涛以管理固收产品见长,风格偏稳健,与工银瑞信偏固收的调性相吻合。Wind数据显示,杜海涛在工银瑞信共管理过16只产品,除工银新财富、工银总回报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其余14只产品都是债基、混合偏债、货币基金等权益占比较低的产品。
目前,杜海涛管理的产品主要有工银增强收益、工银添颐、工银新财富、工银招瑞一年持有和工银瑞信稳润一年持有总计5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42.08亿元。
其中,工银增强收益为杜海涛担任基金经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产品,2007年5月11日至今,任职时间超16年,期间任职回报达157.39%,年化回报为5.86%。由他管理的工银添颐的任职时长也超过了12年,任职回报达132.30%,年化回报为7.06%。
12月14日晚,工银瑞信发布公告,工银增强收益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张略钊担任;工银添颐债券新聘任基金经理为徐博文、吕焱;工银稳润一年持有混合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陈涵担任;工银招瑞一年持有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赵建担任;工银新财富新聘任基金经理为李昱。
据悉,杜海涛性格爽朗善谈,彼时作为固定收益部总监,他笑谈自己的投资理念就是“客户满意,不让我下岗”。在固定收益领域,他要求整个团队站在大资管的高度做好投资。虽然管理的产品线较长,但他认为,任何市场和产品都不是孤立的,同样的投资决策可以传导至整个产品线。
最后一次发布策略报告
在今年三季报中,杜海涛对当前的宏观经济以及市场作了最后一次报告。
回顾三季度,杜海涛认为,对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积极成绩;同时也客观指出了当前面临国内总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会议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具体部署,重点是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积极扩大内需,同时对于“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均做了重点部署;会议还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等。
政治局会议之后,宏观调控各主要负责部门积极推出了一系列落实政治局会议的政策举措。央行分别于8月15日、9月15日下调了公开市场利率(七天)1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从价和量两个维度释放了稳定经济、扩大内需的信号;房地产领域,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调整优化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地方层面也陆续放松调控;证监会、税务总局发文调减证券交易印花税;化解地方债务的一揽子政策启动;各主要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
他认为,三季度经济延续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景气指数与货币信贷等领先性指标明显回升,实体经济与主要物价指数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房地产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销售出现了“脉冲”式修复,但是各地方的差异以及持续修复的力度仍需观察。
对于股票市场,他认为,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三季度股票交易经济基本面逻辑;市场在重要会议前主要担忧经济“失速”风险,会议后预期出现短暂改善,之后再度反映出对基本面的担忧,8月底贯彻执行重要会议精神的政策密集出台,伴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主要股指企稳。总体来看,三季度以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防御性”标的相对抗跌,以科创板与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板块跌幅较大。债券市场方面,利率总体反馈的逻辑同股票市场,都是围绕对于经济基本面“失速”风险的担忧,以及政策落地之后,对于基本面预期的重新修正。整体利率先下后上,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受季末资金面偏紧因素影响,短端上行幅度远大于中长端;在化解地方债务的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城投债利差明显压缩。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锦程
12月14日,网传某大型银行系公募名将离世,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处获悉,工银瑞信知名基金经理杜海涛因跑步时突然心梗离世,年仅49岁。
随后,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信息,因杜海涛离世,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进行变更。
公开信息显示,杜海涛在固收领域深耕超20年,投资年限长达18.28年,是业内各大奖项的“常客”。他于2006年9月加入工银瑞信基金,曾先后担任工银增强收益债券、工银瑞信双利债券、工银薪金货币、工银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工银招瑞一年持有混合、工银稳润一年持有混合等多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
杜海涛还担任工银瑞信副总经理,兼任工银瑞信(国际)董事长、基金经理。杜海涛在管产品有5只,管理总规模超42亿元。
曾经的固收老将
公开资料显示,杜海涛,1974年生,硕士学历,现任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1997年7月至2002年9月,任职于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历任职员、债券(金融工程)研究员;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任职于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任职于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2006年9月,杜海涛加入工银瑞信基金,随后便一直在该基金公司任职。
在投资风格上,杜海涛以管理固收产品见长,风格偏稳健,与工银瑞信偏固收的调性相吻合。Wind数据显示,杜海涛在工银瑞信共管理过16只产品,除工银新财富、工银总回报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外,其余14只产品都是债基、混合偏债、货币基金等权益占比较低的产品。
目前,杜海涛管理的产品主要有工银增强收益、工银添颐、工银新财富、工银招瑞一年持有和工银瑞信稳润一年持有总计5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超过42.08亿元。
其中,工银增强收益为杜海涛担任基金经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产品,2007年5月11日至今,任职时间超16年,期间任职回报达157.39%,年化回报为5.86%。由他管理的工银添颐的任职时长也超过了12年,任职回报达132.30%,年化回报为7.06%。
12月14日晚,工银瑞信发布公告,工银增强收益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张略钊担任;工银添颐债券新聘任基金经理为徐博文、吕焱;工银稳润一年持有混合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陈涵担任;工银招瑞一年持有的基金经理由此前的共同管理人赵建担任;工银新财富新聘任基金经理为李昱。
据悉,杜海涛性格爽朗善谈,彼时作为固定收益部总监,他笑谈自己的投资理念就是“客户满意,不让我下岗”。在固定收益领域,他要求整个团队站在大资管的高度做好投资。虽然管理的产品线较长,但他认为,任何市场和产品都不是孤立的,同样的投资决策可以传导至整个产品线。
最后一次发布策略报告
在今年三季报中,杜海涛对当前的宏观经济以及市场作了最后一次报告。
回顾三季度,杜海涛认为,对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积极成绩;同时也客观指出了当前面临国内总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会议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做了具体部署,重点是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积极扩大内需,同时对于“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均做了重点部署;会议还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等。
政治局会议之后,宏观调控各主要负责部门积极推出了一系列落实政治局会议的政策举措。央行分别于8月15日、9月15日下调了公开市场利率(七天)1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从价和量两个维度释放了稳定经济、扩大内需的信号;房地产领域,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调整优化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地方层面也陆续放松调控;证监会、税务总局发文调减证券交易印花税;化解地方债务的一揽子政策启动;各主要金融机构也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
他认为,三季度经济延续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景气指数与货币信贷等领先性指标明显回升,实体经济与主要物价指数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房地产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销售出现了“脉冲”式修复,但是各地方的差异以及持续修复的力度仍需观察。
对于股票市场,他认为,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三季度股票交易经济基本面逻辑;市场在重要会议前主要担忧经济“失速”风险,会议后预期出现短暂改善,之后再度反映出对基本面的担忧,8月底贯彻执行重要会议精神的政策密集出台,伴随着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主要股指企稳。总体来看,三季度以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防御性”标的相对抗跌,以科创板与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板块跌幅较大。债券市场方面,利率总体反馈的逻辑同股票市场,都是围绕对于经济基本面“失速”风险的担忧,以及政策落地之后,对于基本面预期的重新修正。整体利率先下后上,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受季末资金面偏紧因素影响,短端上行幅度远大于中长端;在化解地方债务的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城投债利差明显压缩。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北京首套首付比例降至三成,普宅标准也放宽丨董明珠怒斥孟羽童!“只想用格力平台当网红”丨刚刚!俞敏洪声明:向宇辉致歉!陕西文旅喊话董宇辉:不开心还是回来吧丨离岸人民币暴拉!美联储释放重要信号,道指创新高,全球资产狂嗨……丨罕见出手!五粮液集团计划增持,至少4亿元!丨碳酸锂期货掀涨停潮,价格拐点将至?丨董宇辉年薪不止千万!小作文引粉丝“破防”,东方甄选CEO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