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系纵览】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大工招生 2023-10-21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Facul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招生专业

● 电子信息类(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新工科实验班)

【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班)

● 电子信息类(创新班)【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学部介绍

学部下设人工智能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每个学院设有一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硕士点,为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单位。

学科实力

学部拥有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机构。近三年来,学部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来自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防预研项目等。学部近三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1项。科研经费年均上亿元。


师资队伍

学部师资力量雄厚。学部现有教职工298人,其中正高级96人,副高级128人,博士生导师73人。拥有一批国家级人才及专家,并有多位教师获得辽宁省教学名师、宝钢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特色介绍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借助计算机科学ESI全球前1‰的学科优势,按照“大师团队护航,基础前沿并重,对标国际一流,追求卓越创新”的培养思路,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通选拔、培养、评价、发展等多个关键环节,构建科学思想、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三位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于小班化、导师制、本研贯通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国家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点突破培养一批的顶级科学家和学术引领者。


专业培养

✦  +

+

电子信息类

(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新工科实验班)


第一年采取大类统一培养,第二年起分专业培养。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大类分流。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在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和“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在省本科专业评价中获得专业第1名、五星专业。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自动化


培养通晓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基础理论技能与方法,能够在自动化、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人才。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本科一流专业,分别于2012、2015、2018年三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电子信息工程(含英语强化班)


面向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信息化、智能化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和素质、开阔国际化视野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本专业2019年入围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分别于2013年和2019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前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一流创新人才。优秀学生可入选“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毕业生具有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工程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工程创新设计等能力。本专业2011、2017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围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医学工程


本专业通过电子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信息解决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可实现本、硕、博的一站式培养,以“做实基础专业、做精特色专业、做强优势专业”的分层次、分类别逐步开展为建设思路,结合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思路,打造“新工科”与“新医科”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育具有大工特色、交叉优势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工程类人才。




+

电子信息类(创新班)


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重点培养”的指导思想,大一期间学习通识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大一夏季小学期按照学生的志愿分流至学部内各专业进行培养,保研比例高。



知名校友

保   铮:1949级校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晓哲:1980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中将,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孙   钰:1992级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

就业情况

就业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电力行业

制造业     金融业


就业单位


国家电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411-84708483 / 84709950

网  站:http://ee.dlut.edu.cn

/

/

招生信息介绍

院长大直播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教授说专业

(电子信息类)


专业的秘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的秘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往期推荐


图文编辑 | 徐培新

图文审核 | 江灏 王梦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