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文明根性(三)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03-19

中国人提倡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对于世界各地发生的灾难以及灾难为百姓带来的疾苦感同身受,对于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无私援助,都体现了博施兼济的包容精神。
作者:杨庆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全文字数:2524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包容,即宽容、容纳,它是基于差异性、多样性,并认可差异性、多样性,且致力于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和谐共生的一种理念和行为。

中华先民很早就对“包容”的问题有所自觉,《尚书》中有一句话:“有容,德乃大。”意思是说,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事业才会巨大。几千年来包容已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包容是中华民族融合的产物

中华文明是一个多民族包容、融合的产物。夏商周时期,华夏大地星罗棋布着形态各异的民族,各民族之间很早就交往、通婚、互通有无。《国语》中说:周的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意思是周人的先王奉行异姓通婚的制度,互通有无的贸易政策,和广纳贤才、广开言路的政治氛围。《国语》把这些策略称之为“务和同”。

西周末期的思想家曾从哲学的高度就此予以深刻讨论,如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并举例说:“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这是强调悦耳的声音、美丽的文采、可口的美食、可以比较的事物等,都是建立在有差别的统一基础之上的。因此“和同”就是承认差异,承认多样性,并包容差异和多样性。

这也正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的精义。“和而不同”最好地体现了包容的义涵。这一思想也对后来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唐太宗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强调华夷一体,明朝统治者也强调华夷无间,清朝则强调在其治内无华夷之别,无内外之分,等等。

王一亭(1867-1938)书法作品《和而不同》。中新社记者 邹宪 摄

就此而言,包容的理念是中华民族融合的产物,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灿烂多彩,即源于这种包容精神,也是其结果。

“协和万邦”是包容的政治理想体现

多民族融合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政治上当然需要包容精神,中国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协和万邦”政治理想。“万邦”即“天下”,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全球”。

中国先哲十分重视从天下及人类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是说要发扬大德,和睦家族,进而辨明各族之事,协调万邦诸侯,使天下的百姓都能和谐相处。《尚书·洪范》还提出“无偏无党”的主张,要求统治者大公无私,好恶一同于天下,而不为一己之私所羁,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春秋末期的老子进一步指出“容乃公”,即有包容才会公正。

这些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以宗教为例,中国古代多种宗教并存,但从未发生过宗教之间的战争,彼此之间均能和谐相处。不但和谐相处,还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例如,儒释道中的儒和道在中国本土,佛教则源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虽然也曾在部分知识分子中引起过警觉,但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可以说,三教的发展史,就是三教之间的不断融合史。虽说是融合,但都没有消灭对方。

香港冬至祭祖典礼,儒释道各界及来自各地的民众共同祭拜中华民族万姓先祖。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我们还可以举景教的例子。基督教于1300年前的唐朝传入中国,时人谓之“景教”。景教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携经赴长安,受到唐王李世民的恩待,并被册封为“镇国大法王”。景教在唐朝时期能够达到“寺满百城”“法流十道”的伟大壮举,不能不说与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的包容性有关。

“仁爱”精神是包容在道德层面的表现

政治文化中的包容性在道德实践层面的表现就是“博施兼济”的“仁爱”精神。《左传》中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说亲近仁义,交好邻国,是十分珍贵的国家策略。孔子把他概括为“德不孤,必有邻”。孔子提倡“泛爱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些彰显的都是仁心大爱。

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政说,主张王道,主张以德服人。孟子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这是说夏商周三代的统治者中,其能够成为天下共主的,乃是由于他们的仁德;其失去共主地位的,乃是由于他们失去了仁德。孟子因此反对“以力服人”,尤其反对“强凌弱,众暴寡”的不义之战,并对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的残酷性提出了严厉批判。

墨家创始人墨翟,虽然其思想与儒家有别,但在提倡“博施兼济”方面却十分一致,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还特别强调“非攻”,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史载公输般曾为楚国打造攻打宋国的器械,墨子听说后便去劝阻,并拿出自己研制的防御器械与公输般较量,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尽了,墨子防御的器械还有不少,公输般认输。墨子终于把战争阻止在实验室之内。

这些思想锻造了中华民族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爱好和平、公正诚信的包容精神,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和平使者。张骞出使西域,王昭君出塞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他们不但是和平的使者,更是爱的使者。中国人提倡厚德载物、大爱无疆,对于世界各地发生的灾难以及灾难为百姓带来的疾苦感同身受,对于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无私援助,都体现了博施兼济的包容精神。

舞剧《昭君出塞》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包容还体现为“民胞物与”的宇宙意识

中华文化的包容精神,不但推及人群族类,还体现为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宇宙意识。中华文明从其开始就非常重视人的存在世界的三要素“天地人”,也非常注重天地万物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老子指出宇宙之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中庸》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并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庄子则十分崇尚“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自由生活。宋代的哲学家张载在其《正蒙》中明确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是说,资始万物的天是万物之父,资生万物的地是万物之母,人与万物一样,在天地之间;天地之气是我的躯体,天地之道是我的本性,所有的人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是我的同类。

这是多么和谐、融洽、美好的宇宙图景,这是多么宽广、中和、包容的人文情怀。“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这就是融入中国人血脉的包容精神,是基于宇宙的整体,基于天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基于人类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视世界为命运共同体的包容精神!

作者简介:


杨庆中,河北藁城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学院教授,《国学学刊》主编,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出版有《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周易经传研究》《周易解读》《周易与人生》等。

图片编辑:苏丹
文字编辑:张楷欣
责编:刘湃

王仁湘:如何从符号看信仰和中华文明?| 文明根性(三)


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文明根性(三)


王战:“汤因比之说”对当前有何启示?| 文明根性(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