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有无后遗症?专家解读
一旦感染新冠,康复后会不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
崇雨田说,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对于新冠感染者而言,有的人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崇雨田认为,这些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崇雨田指出,基于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康复者的观察时间还不够长,对于这个问题仍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证实。从原始毒株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临床表现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新冠感染康复后,还会不会“二次感染”?崇雨田明确,当前,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出舱后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即使是复阳,也不太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社区来说是安全的。“康复者对病毒有抵抗力,在短时间内、对同一种毒株而言,不会二次感染。”
但是,崇雨田坦言,新冠感染后免疫时间有限,不是终身免疫,随着时间延长、有新毒株出现,仍有可能感染,但感染机会小。他说,大概在3个月左右不会再次感染;但超过这个时间,或有新的变异毒株出现,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
作为广州本次疫情中首个收治感染者的方舱医院,广州黄埔方舱从10月30日开舱至今累计收治近4000名感染者,几乎没有重症或危重症。目前,已有2000人出舱,平均出舱时间为12天,短的入舱7天即达出舱标准。
“这跟去年的德尔塔毒株是完全不一样的。”崇雨田称,在他们收治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中,只有2人入舱后肺部CT显示改变,但具体分析病情后发现,其症状并非由奥密克戎引起。从该方舱转出的病人不到50人,也并非重症,而是经医生评估有一定风险的老人和小孩,根据广州现行政策被优先转送到治疗条件更好的定点收治医院或亚定点医院。
为什么要用方舱隔离?崇雨田解释,最近广州暴发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居住环境拥挤,人口密度大,感染者如果不能离开这种拥挤的环境,会不断传播给其他人。“对于无症状或轻症的感染者,集中隔离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表示,方舱将感染者集中隔离起来,可以减少病毒在社会面扩散。作为病毒引发的自限性疾病,通常感染奥密克戎10至12天,病毒会被人体清除或满足出院的标准。为了减少大家的忧虑,方舱医院、定点医院会严格把握出舱、出院标准,不会影响康复者出舱、出院后回归社会。
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有严重基础疾病、身体较弱的老年人的防护问题,崇雨田认为,“疫苗接种是我们可以努力的一个因素。”他以自己今年年初带领医疗队在香港抗疫的经验说,没有接种疫苗者,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转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高。崇雨田呼吁,市民尤其是高龄老人应该尽快去完成新冠疫苗两针以上的接种,以减少“中招”后病情加重的风险。
“房间开窗通风,新鲜的空气会把气溶胶等稀释掉,降低传播风险。”崇雨田提醒,新冠感染途径是比较清楚的,飞沫、气溶胶可以传播,气溶胶其实就是比飞沫更细的微粒悬浮在空中,但传播距离有限,它们在开窗通风时、在流动的空气里很快会被稀释,一般近距离才有感染风险。所以,大家都戴口罩可以明显减少传播。另外,病毒还可以通过肠道传播,冲马桶时,记得盖上马桶盖,可以减少室内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原标题:《尚无证据表明感染新冠后会有后遗症》
来源:中国青年报(记者 林洁)
编辑:梁静
责编:彭大伟
优化防控措施后,广州现状如何?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专家解读
关于老年人,这件事非常紧迫!官方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