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医护工作者


“很多的医生、护士都是带病工作”

“大家几乎都已经‘阳过’了”

“基本没有停下休息的时间”

……

这是近期,

医护工作者们最真实的状态。



12月21日凌晨,

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江洋上夜班,

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自测体温39.2℃。

实在坚持不住,

江洋给自己输注了退烧药,

在药物没有输完,稍微好转的时候,

又爬起来继续坐诊。

他说:

轻伤不下火线,

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人坚持工作。”


图片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方微信



近日,

宁夏一医院花了5个小时,

把一位核酸检测阳性的羊水栓塞产妇

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事后,

一位医护人员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当连滚带爬把病人

从手术室安置到ICU平静的躺在病床上,

我才舒了一口气,

这会我才意识到汗早已湿透了衣服,

又咳又喘的跌坐在椅子上再也起不来了,

我开玩笑的说

我们“娘子军”没有覆没,

我们还是最可爱的人


图片来源:人民视频截图



12月27日,浙江遂昌,

一名急诊科医生感染第一天带病上岗,

发热酸痛吃颗退烧药继续撑着问诊,

被病人关心后,

眼眶溢出泪水。




在上海,一名护士长告诉记者:

急诊一楼共有40名护士,

大家几乎都已经“阳过”了,

发烧、咳嗽这些症状都有,

但是为了保障患者能够尽快就诊,

十多天了,

我们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息天:

没有症状的,

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坚持在岗在位;

有症状的,

调整好状态后也及时返回岗位继续工作。”


新华医院儿童急诊,前来就诊患者人数依旧不少。新华医院供图



一名麻醉科随车医生讲述:

“我们每天上午10点跟车出发,

一般都要忙到晚上8点以后,

当中除了抽空简单吃点午饭和晚饭,

基本没有停下休息的时间

接到急救中心调度电话,

不管多晚,我们都要立刻出发。”


最近几天,每天直到深夜,

将最后一位患者送到医院急诊,

完成交接后,

他才能结束一天的奔波。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大幅增加,民众对120救护车的需求量骤增,上海的院前急救迎来考验。仁济医院供图



这是最近

医生护士们的朋友圈

↓↓↓


急诊医生高佳敏,

坚守了又一个急诊夜班后发圈:

“容许我当两天逃兵”

她给自己的病假设定了

一个期限:两天。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急诊医生金鑫,
短暂病假后返岗,
虽然心里放不下家中97岁的姥姥,
但还是一头扎进
“人潮汹涌”的急诊大厅。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放射CT量急剧上升,

孙军主动请缨返岗,

投入战斗。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当前,

急诊发热门诊是什么样的?


在北京,一位急诊科医生讲述:

这不是平时的看病了,

这是像打一场仗一样

我们期待能够尽快地

把这批病人处理好救治好,

尽量减少重症率和减少死亡率。

希望能够给老百姓多做点事情,
这是我们真的想法
我们的职责,我们能干的就这些事情,
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
承担起我们的一些责任。




当前,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

各地感染高峰陆续到来,

医院短期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据央视网消息,

从12月初开始,在短短的十来天里,

医院80%以上的医护人员陆续感染,

但为了能够保证患者的就医需求,

很多医护人员

稍作休息就返回工作岗位。


图为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急诊预检。殷立勤 摄


图为医护人员为患者输液。殷立勤 摄


图为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新冠感染在线问诊”为患者进行在线诊疗。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图为120救护人员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急诊室。殷立勤 摄


他们是医护人员,
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
他们可能自己的病情稍有好转,
就回归工作岗位;
他们可能放下了家中需要照顾的亲人,
只因身上的白衣在召唤。

谢谢你们,
在这个冬天,
再次不顾一切地挡在我们身前,
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
迎接春天的到来。

请给他们再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向坚守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致敬!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记者 陈静)、中新视频(董语飞 杜燕)、人民日报、央视网、北京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

编辑:梁静

责编:彭大伟


“新冠预测者”:不同突变株每年可致多个感染高峰


中国抗疫中的那些“小事”


欢迎中国游客!法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邀你去旅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