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还活着,要继续参加救援任务”




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吕东臣与不幸遇难的刘建民经常一起参加任务,感情深厚。刘建民的网名叫“追梦人”,吕东臣平时叫他“追哥”,“‘追哥’平时很照顾我”,吕东臣依然不愿相信“追哥”已离他而去。
得知“追哥”牺牲的消息时,曾在医院住院的吕东臣哭了一个多小时,“我就从医院出来了,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我还活着,要继续参加救援任务”。


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是一支专业、独立的民间公益紧急救援力量,曾参与过中国及世界多地的救援行动,任务范围主要涉及应急救援、水域救援、灾害救援、山野救援等。在此次北京强降雨中,房山蓝天救援队多次出动人员开展紧急救援,王宏春、刘建民两名队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

经历几天的紧急救援,队员们才有了“喘息时间”。记者日前专访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他们回忆起队友牺牲那天的救援情景、追忆牺牲队友往事,谈起了坚持做公益的决心。

图为房山蓝天救援队救援现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那晚,我们执行了一个惊险的任务”

在接受采访时,队员王宏雷有些紧张,他说,“我是一个粗人,怕说不好”。

王宏雷今年49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房山人,2019年加入救援队。说起参加救援队的初衷,王宏雷说,“得知我们房山有自己的(救援)队伍,就想着为周边民众做点事,心里也感觉踏实”。

虽然加入晚,但他由于时间相对充裕些,出任务次数比较多。他们的任务内容,小到路上拖车、山野寻人,大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有求必应。

图为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雷。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连日来,王宏雷和队友们一直日夜兼程地参与暴雨救援。对于时间,除了知道白天和黑夜,他完全分不清几点几分。但,每个救援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依据往年降水规律,进入7月下旬后,救援队就进入备勤阶段。

王宏雷回忆到,在7月31日凌晨,他接到任务,十余名队员要奔赴房山区佛子庄乡白草洼村进行人员转运工作。

王宏雷和9名队员前往村里协助民众转移,刘建民、王宏春等6名队员和车辆、物资一起留守在班各庄大桥,与路政工作人员一起拦截劝导人员车辆。

据王宏雷描述,当时雨特别大,加上夜里能见度很低,原来进村的道路又被冲坏了,他们只得找到当地一位居民带领,绕路前行。中间,要翻过一座小山,穿过一条废弃铁路。

原本直线距离只有三四公里的路程,他们相互搀扶着,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

能听到周边山上传来“哗哗啦啦”的落石声,他们判断有些地方正在塌方。

当王宏雷刚到村里时,山上流下来的水还比较清澈,但随着时间推移,夹杂着泥沙的水流越来越浑浊,水里的碎石也越来越多。王宏雷清晰记得,村里有条河流过,两边的树就像“割麦子”一样一片一片相继栽进河里。

根据经验,队员们判断山洪可能要来了,必须抓紧撤离。他们争分夺秒加快速度帮助民众转移。

他们带着村民又走了大约三四个小时,来到一片安全的开阔地,回首一看,村庄几近淹没。

等队员们再去寻找停车点时,发现留守的6名队员以及5辆救援车不见了。

他们留下两名队员继续安置群众,其他队员则去寻找失散的队友。雨大,水急,淤泥冲上路基。周围汪洋一片,王宏雷这个房山人也不认路了。王宏雷说,“淤泥已到膝盖,举步维艰”。虽然体力已经透支,但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止,一直走到交通尚未阻断的地方,才又想办法撤回队里。

在找寻队员的最初阶段,王宏雷还没想到会出危险,因为随行的车里装有橡皮艇、浮力马甲等,装备相对比较齐全。但越往前走,他越觉得凶险。“整棵树、油桶、汽车等这些大物件都被洪水裹挟着涌向前方。后来,有民众告知,看着像是我们的橡皮艇翻了,我就更着急了。”

洪水无情,带着焦急,短暂休息之后,王宏雷和队友们又投入到了救援任务中。“伤心是肯定的,但如果救援过程中,我耽误一会儿工夫,就可能有人遇到危险,我不能停下。”王宏雷告诉记者。

图为民众赠送给房山蓝天救援队的锦旗。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为防‘掉链子’,我多吃了一片止疼药”

另一位参与白草洼村转移任务的队员吕东臣,他在队里注册的网名叫“101”,是一位维修工人。他也是2019年前后加入蓝天救援队的。他所在单位的领导非常支持他的工作,每次请假出任务时,都会给他“特批”。

吕东臣患有痛风,平时需要服用止疼药物。在接到任务时,他判断这次任务可能会比以往的艰巨,为了防止自己“掉链子”,他当天多吃了一片止疼药。

据他回忆,当他们开始转移民众时,周围山体已经出现滑坡。石子“噼里嘭啷”地滚到铁道上。他们藏起疲惫,一刻也不敢停歇地将民众带到安全地带。

在接近目的地时,吕东臣身体出现不适,他趴在路边栏杆上干呕。队友前来询问,他说可能是出汗热的,咬牙坚持完成了任务,并又跟着队友一起寻找失联队员。等撤回队里时,他已经撑不住了,头晕目眩,被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胃出血。

“我们两名队员牺牲了,我因为住院也没能去现场把他们接回来。”吕东臣噙着泪水说。

吕东臣和刘建民经常一起参加任务,感情深厚。刘建民的网名叫“追梦人”,吕东臣平时叫他“追哥”,“‘追哥’平时很照顾我”,吕东臣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追哥”已离他而去,“我们都穿上了浮力马甲了呀”。

“3号得知‘追哥’牺牲的消息时,我哭了一个多小时。”吕东臣哽咽起来,待他情绪稍稍平复之后继续说,“一早我就从医院出来了,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我还活着,要继续参加救援任务”。

“还会继续干下去”

这份工作如此危险,还没有报酬,为何还要做下去?王宏雷对于亲朋好友的不解以及陌生人的误解,不作过多解释,只是淡淡地说:“这是自己的追求。”

王宏雷说,这么多年来,在救援队的工作,他们从来都是向家人“报喜不报忧”。每次执行完任务,他都要第一时间给家里人报平安。家人虽然担心,但是也支持他的工作。

王宏雷谈道,他经常看武侠剧、英雄片,崇尚英雄,从小就有行侠仗义的情结。队员们不计名利得失,相互之间之间除了工作,其他个人情况都不打听,干干净净相处。队里所有的任务都是大家自愿报名,只要有时间,队员们都会积极参加。

当记者问及他要做到什么时候时,王宏雷说,“做不动为止吧。”

吕东臣告诉记者,即使冒着这么大的生命危险去参加救援,他也觉得很值,“因为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以后肯定还会有这种危险的任务,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图为房山蓝天救援队的标语牌。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我们不以英雄自居”

记者在救援队办公地点看到走廊里、房间里挂满了民众送的锦旗,在楼梯口还有这样一句标语:“为什么加入蓝天?请保持干净、纯洁、善良的本性!”

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告诉记者,包括王宏春和刘建民在内的所有队员都很优秀。

王宏春性格好,富有爱心,做事踏实认真,队里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最快站出来想办法解决。在救援队成立之初,她自己花了4700元买了第一套绳索救援装备。包括这次暴雨救援任务,她又花了近千元购买了食品和物资等带到队里……

刘建民是水域救援组的副组长,他认真负责,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几乎没有缺席过,不管什么任务都从不抱怨……

“每个人都甘于奉献。”陈海军说,好多队员都不知道其他队员的真实姓名,大家以网名相称,这就跟“做好事不愿留名”一样。

“大家都是普通人,称不上什么英雄吧。”陈海军正说着,他的救援电话又响了起来。


记者:吕少威 李佳励

编辑:高雅曼

责编:彭大伟


知名品牌紧急道歉:全部下架!


“基辅反对任何停火方案”


韩国惊现“杀人预告”!十余人伤亡!有人曾扬言“杀死100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